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手掌参种质资源的异地保存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采用踏查和土壤取样分析方法对西藏地区野生手掌参的典型分布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西藏地区,手掌参野生资源生长于海拔2 800~4 600m且具有一定坡度的林窗、林缘、草甸和林间草地生境中,土壤类型以棕壤和高山草甸土为主;其生境土壤呈酸性至中性,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丰富,全钾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较大;西南手掌参适宜生长于酸性至微酸性土壤。西藏林芝地区的手掌参原生境土壤肥力优于其他产区。  相似文献   

2.
土壤肥力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为例,研究酿酒葡萄(Vitaceae)品质和土壤条件(主要是肥力条件)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北方5个酿酒葡萄主产区连续2年采集的酿酒葡萄和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应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酿酒葡萄总糖、总酸、单宁、pH值及糖酸比等化学品质因子和土壤条件(土壤有机质、pH、全盐、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主要是肥力条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采收期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5个肥力因子对葡萄总糖含量有明显影响,其中以氮元素(包括全氮和碱解氮)的影响程度最大,并且随着土壤肥力增高,葡萄总糖含量逐渐降低;(2)葡萄单宁含量和采收期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7个因子的关系比较密切,其中以有机质、碱解氮对单宁含量的影响最显著;(3)酿酒葡萄的pH值及糖酸比和采收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关系较为密切,葡萄pH值及糖酸比均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4)葡萄总酸含量和土壤条件的关系不密切。为优化酿酒葡萄田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优质酿酒葡萄区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影响玉米田除草药效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影响苗前土壤封闭效果的因素1.土壤条件: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PH值、地势是否合理,使用除草剂与封闭效果关系密切。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粘重的土壤对药剂吸附能力强,使药剂在土壤中的有效成分不能全部被杂草吸收,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保护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以贵州省32个分布地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立地生态因子为研究对象,对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特征、气候特征和主要伴生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中乔木型较多,占50%,小乔木型较少,仅占0.03%,灌木型为49.97%;水平分布范围104°58′~108°36′E、24°58′~29°07′N,垂直分布范围是海拔615~1 900 m,基本处在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伴生的木本植物种类较少;野生茶树分布数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有机质含量、主要伴生植物数量、主要伴生植物种类呈显著正相关。部分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能够在极端气候下长期存活,对极端气候有独特的适应性。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自然分布状态已经改变,因此,要加强对贵州野生茶树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近缘野生大麦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但其原生境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小,因此必须建立西藏近缘野生大麦资源遗传多样性原生境保护区。本文从建立原生境保护区重要性、保护区选择与规划、保护区防护措施、保护区保存的管理技术和遗传多样性鉴定技术等方面论述了近缘野生大麦资源原生境保存技术;为今后开展近缘野生大麦原生境保存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选育高光效的刺葡萄品种,以16份野生刺葡萄资源的枝条为接穗,高接于以SO4为基砧的6年生红地球葡萄植株上,以红地球葡萄为对照,对不同刺葡萄类型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刺葡萄种质资源光合特性差异明显,浏阳刺葡萄雄株和白刺葡萄净光合速率最大;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密切相关,且对净光合速率影响最为显著是叶绿素b的含量;不同类型的刺葡萄资源其暗呼吸速率不同,芷江Co60辐射刺葡萄属低消耗型刺葡萄种质;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呈正相关,而与气孔导度无显著性相关。通过对光合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白刺葡萄属高光合效率型、高光能利用率型和高水分利用效率型;芷江Co60辐射刺葡萄属叶绿素a、b积累型,CO2高利用型和水分高利用型,低消耗型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贵州不同香气类型烟叶植烟土壤的活性有机质及有机氮组分含量特征,为不同香气风格类型烟叶植烟土壤的定向培育和烟叶品质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K326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贵州中间香型、偏清香型和清香型3种典型香气风格类型烟叶产区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指标检测相结合方法,在烤烟生长期研究3种香气风格类型烟叶产区植烟土壤活性有机质和有机氮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贵州中间香型、偏清香型和清香型3种典型香气风格类型烟叶产区植烟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含量均为氨基酸态氮氨态氮氨基糖态氮,土壤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含量为活性有机质中活性有机质高活性有机质。在不同香气类型烟叶产区植烟土壤活性有机质的含量均为清香型偏清香型中间香型,有机氮各组分在还苗期、团棵期、打顶期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但从打顶期到脚叶成熟期均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清香型偏清香型中间香型。在烤烟生育期,清香型和偏清香型烟叶产区土壤中活性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含量减少,减少幅度均为清香型偏清香型,而中间香型烟叶产区土壤中活性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含量均增加。【结论】3种典型香气风格类型烟叶产区植烟土壤的活性有机质和有机氮各组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多较一致,但在各组分间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贵州野生扇脉杓兰原生境植被物种的数量和种类,为其群落的动态监测、保护野生扇脉杓兰的遗传资源提供参考,运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道真县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扇脉杓兰植物资源以及境内伴生物种进行了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扇脉杓兰原生境有植物89种、分属59科。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分类,乔木有13种,分属10科;灌木层有57种,分属32科;草本层有19种,分属17科。扇脉杓兰原生境的物种数总体表现为草本层极少、乔木层较少、灌木层为主的特征,其中灌木层又以忍冬科植物为主,蔷薇科植物其次。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贵州野生扇脉杓兰原生境植被物种的数量和种类,为其群落的动态监测、保护野生扇脉杓兰的遗传资源提供参考,运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道真县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扇脉杓兰植物资源以及境内伴生物种进行了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扇脉杓兰原生境有植物89种、分属59科.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分类,乔木有13种,分属10科;灌木层有57种,分属32科;草本层有19种,分属17科.扇脉杓兰原生境的物种数总体表现为草本层极少、乔木层较少、灌木层为主的特征,其中灌木层又以忍冬科植物为主,蔷薇科植物其次.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贵州野生百尾参生长的土壤养分特性,以贵州省9个地区的35份野生百尾参生长土样为材料,采用实验室方法对其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等养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百尾参生长土壤的pH为4.50~6.71,有机质含量为0.05~5.85 g/kg,全氮含量为5.96~77.49 g/kg,碱解氮含量为44.65~744.68 mg/kg,速效钾含量为44.45~611.80 mg/kg,速效磷含量为5.84~17.70mg/kg,有效微量元素铁含量为32.17~157.89 mg/kg,锰为2.34~260.46 mg/kg,铜为0.42~5.31 mg/kg,锌为1.23~17.37 mg/kg,钙为235.05~14 182.84 mg/kg,镁64.36~803.39 mg/kg.2)贵州野生百尾参生长土壤养分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以有机质和碱解氮的相关系数最大;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及有效微量元素钙、镁、锰、锌是百尾参生长土壤养分的主要特征指标;各区域百尾参生长土壤的养分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同一区域的土壤养分特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尾参对土壤养分的适应性较强,但对有机质含量的要求较高.因此,在种植百尾参时,可根据土壤实际情况施入适量有机肥和微肥作底肥.  相似文献   

11.
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汞在土壤中的富集与土壤代换量和细土粒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不明显。在相同条件下经逐步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汞在土壤中的迁移,即在麦粒中的富集仅与土壤物理粘粒的含量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与其它土壤条件无相关性,但在单因素相关分析中,除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不明显外,其他土壤条件如代换量、物理粘粒、粘粒含量等均与麦粒汞的富集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云南是中国葡萄属植物的重要分布区,也是拥有特有野生葡萄属资源较多的省份之一,尤其是蒙自葡萄、凤庆葡萄、河口葡萄、勐海葡萄、云南葡萄等5个种为云南地方特有种。了解云南野生葡萄属植物现状,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种类、分布、保护和利用多角度对云南省葡萄属野生种植物的现状进行综述,并通过介绍其它省份开发利用情况,以期对云南省野生葡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海南省乐东县胶园土馕生物学特征与土壤类型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土层不同土壤类型的pH值、速效磷和胡敏酸C含量、细菌和放线菌个数差异不显著。真菌个数、过氧化氢酶、蔗糖转化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在0~20cm土层中不同土壤类型间有差异,而在20—40、40—60cm土层中不同土壤类型无差异。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总腐殖酸、富里酸含量不同土壤类型间差异极显著。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都偏低。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与速效养分含量、腐殖酸及其组分含量、部分微生物个数、大部分土壤酶之间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吉林农业科学》2013,(5):40-43
为研究金矿开采区土壤典型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2012年4月在夹皮沟金矿区内按网格法布点,采集了28处土壤样品,对样品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土壤总汞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上述各因子间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矿区内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分布呈现两个数量级的宽幅波动,该现象与区内存在的复杂的各类农田土壤侵蚀过程作用有关。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空间变化相对较小,且二者间存在一定的正线性相关关系,推断氮磷主要源于农田施肥。矿区内土壤总汞含量介于0.0940.136 mg/kg间,土壤汞污染程度明显降低;且土壤总汞含量与pH值、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之间无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燕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3):65-70
为探究喀斯特地区野生枇杷的分布、生长状况、土壤特性,以贵州省27株具有代表性的野生枇杷及其立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记录植株生长状况,常规方法测定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贵州喀斯特地区野生枇杷分布极为广泛,且分布地的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即速效钾、有机质、碱解氮、交换性钙、镁和有效铜、锌、铁、锰含量比较丰富,而有效磷和有效硼的缺乏比较严重。尽管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层浅薄、有效磷和有效硼的含量较低、交换性钙的含量普遍偏高,但是枇杷在此分布广泛且大多生长良好,推测枇杷对喀斯特高钙土壤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主要农田土壤有机质状况及调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是决定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各类农田土壤中,在无障碍因素的条件下,其肥力高低、作物产量的多少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关系十分密切。保持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葡萄温室栽培具有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优势,可随时进行田间作业,果实品质也有所提升,还能弥补反季节市场对葡萄的需求。那么温室葡萄栽培对土壤及灌溉到底有哪些要求呢?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温室栽培葡萄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1.土壤肥力要高。为保证产量提高品质,必须注重有机肥的施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适当增施磷钾肥。施用钾肥时,忌用氯化钾,宜施硫酸钾或草木灰。2.土壤透气性要好。温室内土壤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不同土壤利用类型和不同海拔的油茶林根围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结构与组成,为油茶林的地力调控、精准施肥提供基础数据和指导,以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壤利用类型、不同海拔的油茶林根围土壤为材料,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壤利用类型和不同海拔的油茶根围土壤细菌和真菌物种多样性及其构成,并解析土壤养分对不同土壤利用类型和不同海拔的油茶根围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原生土壤和农业耕作土壤真菌、细菌香农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不同海拔梯度下差异显著;低海拔的从江(300 m)与高海拔的威宁(2 180 m)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较为丰富;门分类水平下,优势真菌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被孢霉门,细菌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属分类水平下,农业土壤中的慢生根瘤菌、酸杆菌等细菌属的丰度显著较小;海拔升高,野生油茶根围土壤中的被孢霉属真菌相对丰度升高且土壤养分对真菌和细菌的群落分布相对影响作用呈先增后降规律;土壤中31.62%真菌和41.51%细菌暂无分类地位。说明贵州喀斯特地区油茶根围土壤中细菌、真菌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植被恢复技术对高寒高海拔地区沙化土壤养分含量的改良效果,采用团粒喷播技术,对空港新区风积沙地的3个样区进行基质覆盖和植物引入,研究3年内上层喷播基质、底层沙土和原生境沙土的有机质含量和速效氮磷钾的养分含量变化,以期改善原生境的立地环境,促进当地沙漠化土地次生演替的进程。结果表明,经过植被恢复的样区,底层沙土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有效钾含量均高于样区外的原生沙土,这得益于喷播基质的有效成分供应植物生长的同时,向底层沙土输送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人工林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出适合察右后旗土壤条件的人工林地树种,为当地的人工林地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土牧尔台林场不同人工林地及无林地的土壤有机质进行调查采样、室内实验分析。[结果]在所有被选样地的各个土层中,大部分的有机质含量为6~20 g/kg。榆树人工林林缘、林内、林间及草地与杨树林带内和外缘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整体来看,5个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极显著。各样地间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变化较大。杨树林带内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于杨树林带外缘。榆树林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杨树林地。[结论]榆树和杨树对土壤的改良作用都不明显,但榆树优于杨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