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敬林 《农村电工》2009,17(12):32-32
在平原、丘陵地区,经常参加10kV及0.4kV施工的人员常遇到以下问题:刚架设完的线路终端杆转角杆,一会儿就向导线受力侧倾斜,且耐张段越短、导线越粗越明显。这样就会造成影响美观,弧垂增加超过允许值,高温大风天气有混线短路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1 事故经过2009年6月10日,某供电局检修班正在抢修一起10 kV配电线路(因大风把树刮倒砸断水泥电杆)事故.因大树压在未断的导线上,清理大树有困难,决定采取登终端杆松动导线的方法,将导线从树下面抽出来,再移到上面重新架线.作业人员京某和宋某两人去登终端杆松线.由于两人工作进度快慢不同,一人已将导线松开,另一人正在解开绑线,电杆此时受扭力作用,在距地3.15 m处折断,京某和宋某两人随杆倒下被砸伤,京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3.
张拥军 《农村电工》2006,14(7):37-37
在城网、农网10kV和35kV线路改造施工中,我们经常看到,使用导线呈三角形排列的小角度(30°以内)转角耐张单杆,往往为了节约投资,仅在外角平分线上设置一根拉线。对于这种设置,笔者认为其设计不尽合理,不仅影响线路安全运行,且不能起到耐张杆缩小事故范围的作用。从下列3种情况下,可以看出:(1)转角耐张杆两侧档距相等情况下,即两侧导线对电杆水平的拉力是相等的,且合力在电杆转角的内角平分线上,外角平分线上的拉线可以使电杆处于平衡状态,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电杆倾斜现象。(2)转角耐张杆两侧档距不相等时,即两侧导线对电杆拉力的合力就…  相似文献   

4.
<正>1事故基本情况2018年6月20日,根据检修计划安排,配电营业班对10 kV某线老旧的82号水泥电杆进行更换,工作班成员张某和林某负责登杆,撤下电杆上东、西、南三面的导线。张某在撤完最下层南侧的三根导线后下杆,林某继续撤杆顶的东西方向导线。当林某撤下北侧L1相和L2相导线,准备再撤L3相导线时,电杆顶层横担与下层横担之间的部位水泥块突然成片脱落,林某当即抱住上层横担,一动不动。工作负责人方某抓紧调集附近的一辆吊车,用吊斗将林某救下,水泥电杆随即断杆、倒塌。  相似文献   

5.
鹿逢林 《农村电工》2003,11(8):35-35
1事故经过某县一供电所二期网改拆旧架空线路时,施工队员郭某在其他人员拆除完10kV线路的#3~#10杆导线后,自己最后拆除#14杆导线(此时只有#6耐张杆有拉线),因为两侧没有其他安全措施,监护人员又不在场,当郭某剪断一侧导线时,整条线路的作用力全集中在了他所在的#14杆上,再加上杆体老化,便突然倾倒,造成杆根部断裂,郭某随杆倒地被电杆砸中身亡。2事故暴露出的问题2.1经过对事故调查和分析,确定此次事故为典型的责任事故。首先是工作负责人责任心不强,技术业务素质不高,不具备在特别复杂、任务较重的情况下安排、指挥、监护工作的能力。没有…  相似文献   

6.
1事故发生的经过 一天,某施工队在城区10kV线路改造中进行耐张段更换导线施工,3名工作人员正在杆上连接配电变压器引线.18:30左右,路灯亮了,其中一名工作人员突然出现失控状态,整个人被安全防护带吊在离地5 m的高度,同在杆上作业的工作人员说:"有电!"地面上一名员工马上飞跑过去,用麻袋把3根导线碰接(碰接时发出微弱火花)后连接到配电变压器接地极引出棒上.失控工作人员的状态缓和过来后,工作负责人大喊:"不要动,别碰导线.快去断开路灯开关!"约1 min后,路灯熄灭,高空作业人员全部下到地面.  相似文献   

7.
高翔 《农村电工》2004,12(9):32-32
某单位新架设一条35kV送电线路,第二天进行新建35kV变电站进线隔离开关T接。当时认为是新建线路,又没有较近的平行电力线路,昨天施211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就没有在线路上打接地线。当施211人员登上终端杆刚一接触导线时即遭受电击,多亏扎好了安全带才没有摔下来,避免了一次人员电击后被摔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农村电气化》2012,(7):41-41
1 事故经过 某县电力承装公司外线班根据工作计划安排,在10kV南开842线#34+5~#34-2杆进行裸导线更换为绝缘导线工作。李某(死者,临时技工)根据工作负责人安排,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登杆拆开南开842线#34+4杆上的电缆搭接头。当李某拆开A、B两相搭接头后,在转移换位准备拆C相搭接头时,因未系安全带,从高处坠落至地面,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9.
l 导线选择多回同杆线路一般输送距离短,供电半径小,电压损耗小,故导线截面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但要满足最大载流量和允许电压降.单杆标准档距50m左右,导线弧垂小,拉应力要求小,所以导线采用机械强度小的铝绞线为宜.2 电杆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交通要道、十字路口、较窄街道出现10kV或0.4kV线路交叉,或出现电杆辅助交叉连接而又不宜立杆的地方,采用交叉悬空T型接引,既可以节约导线、电杆成本,又安全可靠,避免车辆撞杆、倒杆事故隐患。悬空T型接引主要使用短接导线和并沟线夹、铝包带,操作简单、导电良好,供电  相似文献   

11.
正1事故经过某日,某电力实业公司施工三班人员开展城关132线文化路分线1—3号电杆导线拆除工作。工作负责人为金某,工作班成员为许某、陈某(伤者、41岁、工龄7年)等5人。当日上午8时10分左右,工作班开始工作。工作班成员许某、张某在1号杆上作业,将三相导线往2号杆方向松弛并落地。随后张某又与工作成员吴某在3号杆上作业,将三相导线往2号杆方向松弛并落地。两端导线松弛并落地后,由工作班成员陈某在2号杆进行导线拆除工作。  相似文献   

12.
耐张杆、转角杆、终端杆采用X-4.5C槽型悬式绝缘子与E—10(6)蝴蝶式绝缘子组合,是农网10kV架空配电线路普遍使用的传统配伍方式.但在紧线中,每个在耐张杆上进行蝶式绝缘子固定导线作业的人,都能感觉出此项操作实在是太累太难了,并且若要三相导线驰度都达到理想的设计要求,真可谓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3.
在低压和10kV线路中,两耐张杆中间的导线,一般采用针式瓷瓶作支持物.针式瓶顶绑法大多是围绕瓷瓶使扎线缠绕导线,对导线作“X”状的压紧.是先作扎线对导线的缠绕还是先使扎线对导线作“X”状的压紧?笔者认为,应该是先作导线的缠绕,后作导线的压绑.  相似文献   

14.
1 事故经过 2006年,台风"桑美"来袭,某县一小水电自供区的一条10 kV线路遭到了破坏,一基耐张转角杆发生了倒杆.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电工在原有的低压线路上做断连.常常感到很麻烦,有时两人上杆,折腾了半天,既费时又费力.下面本人介绍一种直线杆上简易做断连的方法.1 只需一名电工登上电杆,拿两把紧线钳,两钳共用1.5米长的8号铁丝相互固定,把两钳钳口松开后,然后卡紧在横担两边的导线上.2 拆掉原有的导线扎线和瓷瓶,加装三眼联板及两端固定瓷瓶.  相似文献   

16.
<正>1事故经过某年5月29日下午,某村村民王某在行车过程中,在路上遇到"某10 kV线路支线19号杆大号侧"L1相导线断落在路面。该电杆为上下两层导线,19号杆上层南侧为供电公司10 kV分支线路末端,属正常带电运行状态,北侧为通往某养殖厂10 kV废弃线路,与19号杆连接的过引线已拆除,但养殖厂线路未拆除,处于无电状态,19号杆下层西侧为10 kV某通信公司支线,为正常带电运行状态。王某在听到附近群众说此断落  相似文献   

17.
立杆记     
正挖坑、立杆、培土……完成。2016年10月20日,当6号电杆笔直地站立在地头上时,张俊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张俊发是国网河南濮阳县供电公司五星供电所员工,为这6号杆的事他前后忙活一周了。10月12日,张俊发巡线到10 kV状13号线路时,发现6号电杆有明显的裂纹。他回到供电所汇报后,所里决定新换一根电杆。本来一切程序都很顺利,就在为新电杆选位置时出现了难题。6号杆与7号杆的档距有点大,新杆只能往南边  相似文献   

18.
正1违章行为事情发生在十几年前的一天,当天的工作内容是10 kV某1线路更换导线,工作量大,工期紧,停电时间为7天,属于大型工作现场,每天从早上5时到晚上20时,工作时间很长。因为10 kV某1线与某2线平行,更换导线时杆塔都在玉米地,所以工作人员都只能在玉米地中穿行。本来工作人员多、监护人员少的状况就给监护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再加上某1线分布在  相似文献   

19.
浅淡连接板     
1 连接板简述1.1在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终端杆、15O°~90°的转角杆、分支杆、直线耐张杆等双担杆塔上,连接板是重要的金具.它连结悬式绝缘子.输出双横担联合抗拉应力,是承受导线张力的关键连接金具.它在组装上是否正确,也是关系到配电线路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张欣 《农村电工》2012,20(10):26-27
我国推行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以来,在带电连接引线、带电更换跌落式熔断器等常规作业中,绝缘杆作业法被长期采用,而绝缘斗臂车因其具有升空便利、机动性强、作业范围大、机械强度高、电气绝缘性能高等优点,正在逐步取代绝缘杆作业法。下面就以10kV线路台架接电源作业为例,对这两种带电作业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