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于水稻品种综合评判的探索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吴建明  谢正荣 《种子》1990,(3):33-35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水稻区域试验中的各参试品种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评判。分析结果表明;在注重产量、米质性状,兼顾其它性状的权重比例下,所进行的综合评判结果与大面积生产上品种的种植情况是一致的。初步认为本法同样适用于不同地区对最佳种植品种选择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就生物科学农业系统中的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问题,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残差最小"原则,应用"残差"数据序列,采取关联分析、相对误差、均方差比值、小误差概率等方法进行综合评判,优选模型精度高,与实际相符,且避免了错误应用模型事件发生,为实践应用提供了科学评判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原理与方法,对20个玉米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组合l6综合性状最好(G=0.8948),组合13次之(G=0.7592),组合9综合性状最差(G=0.5747),综合评判结果与杂交组合在生产实际中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周新仁  孔祥丽  刘莲芳  赵淑琴 《种子》2004,23(12):48-49
运用模糊数学中的多因素综合评判方法,对1998~1999年新疆陆地棉品种(系)区试中的8个供试品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7-145综合评价最优,新陆早7号次之,6-1-4和J 521综合评价最差,评判结果与品种(系)在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认为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对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审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菜心杂交一代品种的灰色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灰色评判法对六个菜心杂交一代品种分析的结果表明:菜心9个性状(单株重、株高、叶柄及叶长、最大叶宽、茎粗、根重、叶柄及叶重、茎薹重、叶片数)的权系数分别为:0.163、0.111、0.118、0.099、0.117、0.093、0.118、0.068、0.112;品种的灰色综合评判值大小顺序为:A5>A1>A2>A4>A3>A6;其中A1、A5的灰色综合评判值>0.789,为一级F1品种;A2、A4的灰色综合评判值介于0.700~0.753之间,为二级F1品种;A3、A6的灰色综合评判值<0.636,为三级F1品种.  相似文献   

6.
灰色关联度在小麦新品系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华中工学院邓聚龙教授创立的灰色系统的关联分析法对湖北襄樊市1990 ̄1991年度小麦新品系区域试验材料中新品系(种)进行综合评判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0-1-3新品系表现最好,其次为989新品系。  相似文献   

7.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5):1724-1730
为评价和筛选茶树优良单株,探索灰色综合评判法在茶树育种中的应用,本研究应用该方法对30个优株与产量相关的9个茶树早期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优株间性状变异丰富,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5龄期修剪物重量4龄期修剪物重量1龄期修剪物重量2龄期修剪物重量3龄期修剪物重量株高叶片数分枝数茎粗。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综合评判法计算所得的等权与加权评判结果具有非常高的吻合度。其中,入选品比试验区的12个优株其综合评判排序均较靠前,且综合排名前十的优株有9株入选了品比试验区,说明该评判方法与大田实际情况较相符,能较为客观地分析各优株的综合表现,为该方法在茶树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灰色系统理论在小麦新品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2005年国家小麦新品种展示的17个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矮抗58表现最优,温麦19号、周麦18、豫麦49-198、温麦18、郑麦004和濮麦9号也优于对照,其他品种较差,综合评判结果与各参试品种的生产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该分析方法为品种的综合评价提供了更直接的量化指标,对作物新品种的审定、筛选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品种审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安有国  李俊朋 《种子科技》2000,18(3):166-167
长期以来 ,农作物品种的审定工作多采用由农业专家给待审品种分项打分 ,结果相加 ,按总分排序的方法审定。由于品种本身的许多特性如丰产性、抗病性、抗旱性等具有模糊性 ,上述方法难以得出精确的结论。模糊数学是一个新兴数学分支 ,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具有“模糊性”现象的数学。它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和渗透力 ,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把模糊数学中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引入到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 ,将使品种审定更趋于合理。本文以河北省冬小麦品种审定为例 ,品种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步骤如下。1 确定农作物品种的综合评判要素 ,构成集合 U根据农…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方差分析和灰色理论对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18个玉米新品种的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二者的结果是有区别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判考察的性状更多,标准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11.
我国粮油储藏标准体系的发展状况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研发达国家粮油储藏技术标准体系状况,依照我国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研究了我国粮油储藏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制定了我国粮油储藏标准体系的框架,编制了粮油储藏标准体系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加科技研究合作,在中国、加拿大近几十年粮堆生态系统研究成就的基础上,参考了我国7000-10000年以来的先民储粮技术经验,特别是近60年来我国的粮食系统科技创新进展;参考了世界一些粮食储藏技术比较发达国家取得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建设世界储粮生态系统网络体系的必要性,清晰地提出了网络体系的研究设想及相关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湖南农户储粮综合技术核心示范基地储粮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粮食主产区农户储粮减损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项目的实施,在湖南省农户科学储粮核心示范区对农户进行储粮现状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产后)和"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的实施,农户科学储粮意识有所提高,示范基地科学储粮仓使用率高达84.0%,农户平均储粮损失率降低至4.13%。但是,农村储粮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储粮防虫杀虫药剂市场处于空白,同时,部分农户仍然存在重产轻储、储粮设施简陋等现状,造成8.76%~10.50%的粮食产后损失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若干重大成就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作者从历史回顾、科研进展、技术进步3个方面总结了中国粮食储藏(储藏设施、储藏技术)、特别是近50年来的粮食储藏在基础理论研究(储粮害虫区系调查、生物学、生态学研究、害虫分类鉴定、害虫抗性、螨类、微生物、真菌毒素、粮食品质)和应用技术(害虫防治技术、霉菌控制技术、储藏技术)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我国粮食仓储技术研究进展及推广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对我国近十年来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气调储粮技术、储温储粮技术、高水分粮的处理和保管、粮食烘干技术、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电子计算机在储粮业务中的应用等粮食仓储技术的研究进展、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综述了中国粮食仓储业粮库建设、安全储粮技术和流通设施的现状.指出了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加强创新,集约化发展现代化国家粮食储备库,配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动粮食流通现代化新模式,促进粮食仓储业适应21世纪粮食生产、消费、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研我国农村储粮现状,阐述了建立我国农村储粮技术服务体系的意义,分析了我国现有农村储粮技术服务模式,提出了建立、完善我国农村储粮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立成  刘颖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7):121-127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科技传播体系的缺失,具体表现为“传者本位”思想突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无法传播到农村弱势群体;传播渠道过于狭窄,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无法准确及时得到传播;农民科学素养不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无法得到农民的追随与认同、扩散;传播内容受到限制,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无法得到主动持续更新;“科教推用”难以结合,导致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传播的效果不佳。因此,应构建“五个W分层分级环形互动科学传播体系模式”,即构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现代农业科技传播者系统”;构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现代农业科技讯息系统”;构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现代农业科技媒介系统”;构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现代农业科技受传者系统”;构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现代农业科技效果系统”。这一体系模式既是适应气候变化的,也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  相似文献   

19.
气调储粮技术是公认的绿色储粮技术,具有防虫、杀虫、抑菌等优点,本项目将气调储粮和控温储粮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气调和控温的优点,解决我库小麦储藏过程中储粮害虫危害较重、偏高水分粮安全储藏的难题,实现我库粮食绿色保质储藏。项目实施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中央储备粮的宜存率,保证中央储备粮质量良好,促进我国粮食储藏技术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围绕《B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中讨论的经济发展模式问题,对粮食安全形势和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减少农业产后损失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应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动储藏科学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