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采用点滴法于 1992和 1999年测定了山西晋中地区枣步曲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并进行了辛硫磷与百树菊酯混配后对枣步曲增效作用研究。测定结果表明 :以LD50 值进行比较 ,1992年晋中地区枣步曲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次序为 :溴氰菊酯 >氟氰菊酯 >氯氰菊酯 >甲氰菊酯 >戊菊酯 >氰戊菊酯 ,1999年为溴氰菊酯 >高效氯氰菊酯 >百树菊酯 >氰戊菊酯 >甲氰菊酯。以 1992年所测LD50 值为敏感基线 ,枣步曲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与甲氰菊酯的抗性指数分别为 7 4,6 6 ,2 6 8倍。对前两种药剂产生了低水平抗性 ,而对甲氰菊酯已产生了中等抗性。辛硫磷与百树菊酯以 1:1混配 ,共毒系数为 173 5 ,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麦长管蚜及其天敌七星瓢虫对六种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山西晋中地区麦长管蚜对菊酯类药剂的敏感性次序为,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戊菊酯。七星瓢虫幼虫对这六种菊酯类药剂的敏感性次序与麦长管蚜相同。在麦长管蚜和七星瓢虫之间,六种菊酯类药剂的选择性指数以氯氰菊酯最高,依次为溴氰(?)酯、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和戊菊酯。  相似文献   

3.
山西苹果黄蚜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山西省三地区苹果黄蚜 (AphispomiDeGeer)对 7种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用药水平不同的三个地区苹果黄蚜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以忻州种群为相对敏感种群 ,晋中苹果黄蚜对高效氯氰菊酯、功夫菊酯、溴氰菊酯、百树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 :1 10倍、 1 0 2倍、 3 0 6倍、 1 11倍、 0 6 7倍、 0 87倍、 1 35倍 ;运城苹果黄蚜对上述 7种杀虫剂的抗性倍数分别为 :6 76倍、 13 17倍、 13 87倍、 11 32倍、 5 2 5 2倍、 9 76倍、 15 92倍。运城地区苹果黄蚜对菊酯类杀虫剂已产生低到高水平抗性  相似文献   

4.
几种常用杀虫剂对桃蚜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用FAO推荐的微量点滴法对山西省太谷县地区的桃蚜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在2004年5月到6月期间,桃蚜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不同。试验所用的8种杀虫剂对桃蚜毒力测定结果为:阿维菌素>吡虫啉>灭多威>溴氰菊酯>氧化乐果>氰戊菊酯>辛硫磷>马拉松。即阿维菌素LD50为0.00255μg/头,吡虫啉LD50为0.00657μg/头,灭多威LD50为0.00790μg/头,溴氰菊酯LD50为0.02380μg/头,氧化乐果LD50为0.02979μg/头,氰戊菊酯LD50为0.11596μg/头,辛硫磷LD50为0.12031μg/头,马拉松LD50为0.65467μg/头。  相似文献   

5.
忻州地区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对五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AO推荐的微量点滴法和药膜法分别测定了山西省忻州地区的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幼虫和成虫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地成虫和幼虫种群都对氯氟氰菊酯敏感性高,对马拉硫磷的敏感性却较低。成虫和幼虫对各种药剂的敏感性差异很大。成虫对氯氟氰菊酯的LC50值仅为0.706 3μg/mL,而对马拉硫磷的LC50值高达120.778 4μg/mL;幼虫对氯氟氰菊酯LD50值仅为0.25×10-3μg/头,而对马拉硫磷LD50值为100.82×10-3μg/头。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10种菊酯类农药对水稻二化螟幼虫的生物活性,以及高效氯氟氰菊酯5种剂型对二化螟幼虫的生物活性差异。结果表明:高效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S-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甲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乙氰菊酯、醚菊酯、氟硅菊酯对水稻二化螟幼虫均有较高的活性,LD50(μg/头)分别为0.0017,0.0039,0.0043,0.0070,0.0071,0.0116,0.0119,0.714,0.1779,0.3858,其活性分别是对照药剂三唑磷的0.3 ̄141.59倍,是甲胺磷的2.07 ̄469.06倍。高效氯氟氰菊酯5剂型对二化螟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略有差异,LC50(mg/L)值分别为:0.0945(EW),0.1089(EC),0.1174(ME),0.1232(SC),0.1591(WP)。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吡虫啉、烟碱对宁夏4个地区枸杞蚜虫种群的毒力.结果表明吡虫啉对不同地区种群的毒力存在较大差异,LD50分别在6.7317×10-4~1.2971×10-2μg.头-1之间;烟碱对不同地区种群的毒力则较一致,LD50分别在1.1640×10-1~4.6814×10-1μg.头-1之间.以平吉堡种群作为相对敏感品系,惠农、芦花台、中宁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分别增加了6.5、10.0和19.3倍,处低至中抗水平;对烟碱的RR值在1.1~4.0之间,处敏感性下降阶段.各药剂的毒力顺序由大到小为吡虫啉>氰戊菊酯≈呋喃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灭多威>久效磷>甲基对硫磷>氧乐果>烟碱.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扑虱蚜可湿性粉剂37.5g(ai)/hm2、18.75g(ai)/hm2和29%油酸烟碱@氯氰乳油652.5g(ai)/hm2剂量防治枸杞蚜虫效果较好,1~7d药效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8.
对马尾松毛虫对溴氰菊酯和敌百虫等 2种杀虫剂的敏感毒力基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敌百虫和溴氰菊酯对马尾松毛虫的致死中量LD50 分别为 0 2 1 81 μg·g-1和 1 2 4 61× 1 0 -4μg·g-1,其b值分别为 4 8和 4 9。由于b值远大于 1 ,说明供试马尾松毛虫种群对这 2种药剂的异质性小 ,敏感性好 ,测得结果可作为相对敏感毒力基线。表 1参 7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量喷雾法,研究了康宽、溴氰菊酯、甲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敌百虫6种杀虫剂对烟草粉螟3龄幼虫的室内毒杀效果。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以康宽的毒杀效果最佳,用200 g·L-1康宽悬浮剂4000倍液处理后饲喂8 d,烟草粉螟幼虫死亡率为96.67%,且无一化蛹;敌百虫对烟草粉螟幼虫也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用90%晶体1000倍液处理8 d后幼虫死亡率为83.33%,显著高于溴氰菊酯、甲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3种药剂处理。康宽可作为一种优良的贮烟防护剂用于防治烟仓烟草粉螟。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渍法在室内分别测定了2010,2011年苹果主产区运城苹果黄蚜田间种群对7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运城地区苹果黄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敏感性最高,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敏感性最低,对7种杀虫剂敏感性顺序为:啶虫脒>吡虫啉>联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辛硫磷>马拉硫磷。通过2 a测定比较,运城地区苹果黄蚜对7种杀虫剂敏感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对辛硫磷的LC50值2011年是2010年的6.46倍。建议运城地区苹果园中限制使用有机磷类杀虫剂,以减缓苹果黄蚜抗性的发展,新烟碱类、菊酯类杀虫剂则要注意合理轮换使用,以延长其防治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盐酸二氟沙星注射液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测定盐酸二氟沙星注射液中二氟沙星的含量 ,采用经典恒温加速实验和强光照射实验研究该制剂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结果表明 ,该制剂盐酸二氟沙星的热降解反应为一级动力学过程。在40℃ ,5 0℃ ,6 0℃和 70℃时的降解速度常数分别为 :3 92 4× 10 -4 ,8 0 70× 10 -4 ,1 5 91× 10 -3 ,3 0 17× 10 -3 其热降解速度常数R2 98为 :1 2 13× 10 4 贮存有效期t0 9为 2 38年 ,半衰期为 15 6 6年 ,该制剂光稳定性尚属良好。  相似文献   

12.
环境因子对鲍和牡蛎精子运动能力及受精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环境因子如K^ 、Na^ 、Ca^2 、Mg^2 、Cl^-、SO4^2-以及蔗糖、pH、氨海水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和太平洋牡蛎(Creastrea gigas)精子运动及受精率的影响。精子在0.4-0.5mol/L的NaCl、KCl溶液中运动能力为1005,但受精能力较差或完全不受精。在替代海水中无Ca^2 的情况下,牡蛎不受精,但鲍有较低的受精能力。Mg^2 作用不明显。在0.5-0.6mol/L蔗糖溶液中鲍精子能运动,且有较低的受精能力,但牡蛎精子完全不能运动和受精。氨海水对精子运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pH为6.0-8.0时精子运动能力较强,但受精的pH适宜范围为7.0-8.0,同时鲍和牡蛎在精子运动和受精方面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鳜塘水体理化因子昼夜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鳜塘水体部分理化因子昼夜检测及藻类的观察 ,分析了塘水重要理化因子昼夜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不同鳜塘溶氧、pH值昼夜升降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总铵、亚硝酸盐氮、磷酸盐磷昼夜变化因塘而异。鳜塘生态因子的统计分析还显示 ,磷酸盐磷与异氧细菌数 (r2 8=0 30 )相关性最大 ,其次是与溶氧 (r2 8=0 2 4 ) ;亚硝酸盐氮与叶绿素a呈负相关 (r2 8=- 0 35) ;总铵与多数因子呈负相关 ,但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甲醛、次氯酸纳、次氯酸钙、孔雀石绿、碘对蒙古裸腹 (Moinamongoli caDaday)和褶皱臂尾轮虫 (Brachionusplicatilis)的急性毒性。得出 5种药物对蒙古裸腹的 2 4hLC50 值和 48hLC50 值分别为 :甲醛 ,1 1 5 5 0 ( 77 81~ 1 71 83)mg/L和 73 5 8( 5 1 1 4~ 88 72 )mg/L ;次氯酸钠 ,0 74( 0 5 8~ 0 94)mg/L和 0 38( 0 31~ 0 47)mg/L ;次氯酸钙 ,0 67( 0 5 5~ 0 83)mg/L和 0 5 8( 0 48~ 0 71 )mg/L ;碘 ,0 348( 0 30 3~ 0 398)mg/L和 0 2 7( 0 2 2~ 0 32 )mg/L ;孔雀石绿 ,0 97( 0 69~ 1 2 6)mg/L和 0 37( 0 2 5~ 0 5 4 )mg/L。对褶皱臂尾轮虫的相应抑制浓度为 :甲醛 ,1 0 86 ( 9 0 0~ 1 3 0 8)mg/L和 2 98( 2 391~ 3 71 1 )mg/L ;次氯酸钠 ,0 87( 0 67~ 1 1 1 )mg/L和0 39( 0 1 3~ 0 46)mg/L ;次氯酸钙 ,0 78( 0 5 9~ 1 0 5 )mg/L和 0 5 5 ( 0 47~ 0 64)mg/L ;碘 ,0 41 ( 0 2 6~ 0 63)mg/L和 0 0 9( 0 0 5 5~ 0 1 41 )mg/L ;孔雀石绿 ,0 84( 0 64~ 1 1 1 )mg/L和 0 2 3( 0 2 1~ 0 2 6)mg/L。并将不同 龄的蒙古裸腹对甲醛的抗药性同褶皱臂尾轮虫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5.
白僵菌不同菌株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应用7个白僵菌不同菌株对马尾松毛虫进行室内和林间防治试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的毒力存在显著差异,以Bbf1菌株对马尾松毛虫幼虫毒力最高,室内毒力测定幼虫校正死亡率达97.7%,林间防治效果达94.3%,Bbf1菌株经大规模生产和大面积防治示范,菌粉平均含孢量达2×1010个·g-1以上,平均防治效果达90%以上,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灰霉病菌对乙霉威的抗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离到的188个灰霉病菌菌株[BotrytiscinereaPers.]进行了乙霉威的抗性监测。用MIC法测出乙霉威敏感菌株114个,抗性菌株74个,并测定了4地区的抗性频率。毒力测定结果显示:敏感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0 0085μg·mL-1,EC90值为0 2596μg·mL-1;抗性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1 5563μg·mL-1,EC90值为3 0512μg·mL-1;抗性菌株的抗性倍数为183 09倍。晋北、晋中、晋东南和晋南的抗性频率分别为0%、26 0%、51 6%和52 3%。从山西省四大地区抗性监测结果看,晋南和晋东南抗性较强,晋中和晋北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番茄叶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山西神池山区采集到 30个番茄叶霉病菌 [Fulviafulva (Cooke)Ciferri]菌株 ,测得对多菌灵 (MBC)EC50的平均值为 0 0 978μg/mL ,最低抑制生长浓度 (MIC)值为 0 5 μg/mL。该区从未用过MBC ,以其EC50 的平均值定为敏感基线。从其它六个地区数十个县市采集分离得到 347个菌株 ,并测定了对MBC的敏感性。有 30 1个菌株属于抗性菌株 ,占总数的 86 7% ,并且 95 %以上的菌株EC50 >10 0 0 μg/mL。晋南和晋北地区的抗性频率最高 ,分别达到97 6 %和 10 0 % ;太原和吕梁地区相对低 ,但也分别达到 74 4 %和 79 6 %。抗性菌株经过多代无药培养后抗性程度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