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科技是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产业扶贫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支撑.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凭借技术、人才优势,在产业扶贫实践中探索出"科技支撑、多方联动"的产业扶贫模式,凝练出促进甘薯产业增值增效的基本经验.然而,科技支撑产业扶贫也存在技术主体供需失调、技术项目运行方式单一、贫困户技术采纳内生性能力弱、产业主体利益联结松散等问题,限制了产业扶贫效果.提出提升农业科技供给能力,形成多元扶贫机制,提高技术扶贫项目收益,完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盘活农业科技资源,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汝阳红薯"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汝阳县发挥地域优势,把红薯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的乡村优势特色产业。提出了构建推良种、建基地、育主体、强加工、抓流通的红薯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分析了健全政府引导、财政支持、科技支撑、服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的红薯产业全方位保障体系,实现红薯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产业兴旺提供动力支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目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还存在诸如产业融合度不高、新型经营主体发育不完善、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体系等问题。为此,要通过完整产业链条、丰富新产业新形态、建立和完善多形式的农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村产业融合真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4.
数字电视作为新的产业形态,正在形成全新的产业链。这一项大产业工程,需要产业链各环节紧密配合、高度协同。因此,应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沟通交流,展开多角度、多层面、多范围的联合与协作,构建“多赢”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趋势发展迅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多样化、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能否顺利的发展,关键在于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分析农村产业融合主体的特点,总结出其在农村产业融合中的功能定位,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框架,从利益分配机制、激励机制、权益保护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农村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吴郁芳 《乡村科技》2023,(16):58-61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调研分析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农村三产融合的主要优势条件和模式,发现当地农村三产融合存在产业延伸程度较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要素保障缺乏、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研究提出延伸拓展产业发展链条、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等对策,为促进同类型地区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之间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三链耦合”,三者相互协调与耦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状态,实现提升农业质量和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本文基于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三者之间的脉络延续关系,分析其“三链耦合”中的目标偏移,寻找其理想模式,阐明精细农业理念促进“三链耦合”发展的机理,探讨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和优化利益链的路径。研究表明,现代农业发展中,由于产业主体、产业本身、技术水平和市场建设等原因,导致价值形成、利益分享、风险抵御和产品定价等机制失衡,从而形成“三链耦合”的目标偏离,阻碍产业链的拓展、价值链的提升与利益链的完善。精细农业通过农业生产投入、过程和产出的精细化来拓展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和完善利益链,有效促进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三链耦合”。为了使农民能合理分享到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通过加强精细化基地建设来构建“三链耦合”的基础;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来打造“三链耦合”的引擎;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创新“三链耦合”的推进模式;优化主体利益联结机制来完善“三链耦合”的核心纽带和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加强“三链耦合”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深入分析鲜食葡萄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对解决当前各利益主体间利润分配不合理问题,改善主产区农户收益状况,推动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河北省昌黎县至北京鲜食葡萄的流通为例,分析产业链中农户、批发商和零售商的成本收益情况及利润分配格局,并运用Shapley值法,探讨产业链中不同利润分配模式的优化与选择。结果表明,当前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中,农户获得产业链利润的21%,批发商获得52%,零售商获得27%,而农户资金投入与时间投入远高于批发商与零售商,且其收益状况受气候条件、市场价格与需求及批发商和零售商市场与价格风险转移的多重影响,承担了巨大风险,表明当前产业链利润向流通环节过度倾斜,利润分配不合理。综合考虑产业链中各主体贡献、成本投入及参与合作动力等因素后,修正的Shapley值分配结果表明,农户获得产业链利润的29%,批发商获得48%,零售商获得23%,农户收益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保障了产业链稳定运行。因此,要改善当前鲜食葡萄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应完善产业链各主体间利益连接机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农牧民增收与农村产业融合紧密联系在一起。基于内蒙古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情况,研究发现内蒙古地区产业融合的困境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营主体发展缓慢、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和科技水平人力资源素质低。进一步探究内蒙古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农牧民增收的作用机理,即内蒙古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可以从农村产业链的延伸、农村多功能性的拓展、农牧民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利益联结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有效促进农牧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广东农垦聚焦国家战略资源和城市安全食品两大主业板块,以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打造产业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努力构建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一、不断完善产业集团与农场利益联结机制,为一体化经营提供重要支撑近年来,垦区在主要产业均组建了产业集团,并围绕全产业链经营,着力将农场培育为产业集团的生产基地,结合不同产业特点采取订单生产、土地租赁、  相似文献   

11.
广西牡蛎养殖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更好地促进广西牡蛎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政府管理部门及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对当前广西牡蛎养殖业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阻碍当前广西牡蛎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促进广西牡蛎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结果]目前广西牡蛎养殖业普遍存在种质资源良莠不齐、牡蛎死亡现象时有发生、牡蛎加工方式落后、牡蛎贸易链短等问题.[建议]通过挖掘本地种质资源优势,建立无特定病原体(SPF)牡蛎原种场;合理规划养殖,构建安全高效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海水养殖模式;研究、引进养殖和加工新技术,延伸牡蛎产业链条等方式,以促进广西牡蛎养殖业的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加牡蛎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快推进中国深远海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海水养殖空间拓展和海洋渔业产业转型升级。该文阐述了中国深远海养殖设施装备技术的发展现状,列举了重力式网箱、桁架类网箱、养殖工船等主要深远海养殖模式的技术进展以及典型设施。对应深远海养殖生产体系构建的技术要求,分析阐明了国内外在品种培育、苗种生产、养殖设施、生产管理装备等方面的科技创新进展与发展趋势。进一步围绕中国深远海养殖如何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剖析阐明了目前主要存在良种缺乏、学科融合不足、设施设备技术成熟度不够、设计建造缺少规范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深远海养殖要实现安全、养多、养好以及走深走远,未来在品种、设施、设备、产业链等方面,需要突破的技术关键点。旨在为加快推进中国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猪肉可持续供应链作为未来猪肉产业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实现猪肉企业在发展理念、运作模型、企业管理和技术路线等方面的创新,实现猪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猪肉供应链的原则进行简单介绍,阐述了可持续养殖、可持续屠宰加工、可持续销售3个重要环节.从强化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完善制度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供应链各环节协作、加快信息化与科技化建设4个方面提出猪肉可持续供应链的实现途径,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猪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猪肉在河南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河南的猪肉供应链管理各 个环节之间是动态的、松散的,上中下游企业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商流和信息流存在的不畅通现象,阻碍着河南猪 肉行业的快速发展。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出河南猪肉市场存在“生猪养殖方式落后、猪肉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猪肉价格剧烈波动、饲料质量安全存在问题、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提 出利用物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改善和构建新型的猪肉供应链管理模式,最后分析该模式在河南省猪肉供应链管理中 的效用,以提升河南省猪肉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河南省畜牧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面对持续恶化的海洋生态环境和逐渐退化的海洋渔业资源,如何促进牡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从而保证资源依赖型牡蛎产品的供应已经引起社会关注.以广东西部沿海地区为调查对象,分析牡蛎产业的特点、效益、困境和发展策略.调查分析后发现,该地区牡蛎产业有养殖海域广阔、养殖模式因海而异、加工处于初级阶段、销售渠道缺乏监控等情况,存在养殖整体效益较好、销售价格存在反差、成本构成差异性明显和加工环节效益增值率低等关联特征,并面临用海域矛盾突出、渔业资源退化、分散经营无序、价值链低端锁定和产业政策欠缺等诸多困境.牡蛎产业必须转型升级以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公共政策应当有所作为,当务之急是合理区划海域功能、严格保护海洋环境、有效改进产业管理、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引导强化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羊绒产业历史资料的回顾,肯定了羊绒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但同时也发现羊绒生产以数量型增长为主,羊绒加工企业过渡膨胀,市场竞争无序,羊绒制品档次低、花色品种少、创新能力差、附加值低。羊绒产业要持续发展,应重视草原保护和建设,开展品种选育和改良,加强羊只饲养管理,规范市场秩序,调整羊绒产品结构,实行牧工贸一体化经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由其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其发展瓶颈,日益得到重视。如何改善现状,让养殖业走持续发展之路,这就必须让养殖业准确地认识到由其带来的环境成本,并对其进行披露,在公开信息下要求养殖业向环境友好型转变。该文以水产养殖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总结现状的前提下分析其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浙江省大黄鱼养殖产业的现状,分析了产业空间、产业经营、苗种生产、市场营销、环境保护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养殖海区管理、提高增殖放流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建立营销网络、构建产业利益共享机制等发展对策,拟为浙江大黄鱼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我国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现状入手,阐述了我国东北地区大豆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种植面积不稳定、大豆效益略低、大豆及其制品标准化程度不高、加工链条短、管理相对粗放、重点主产区重迎茬严重、供求矛盾突出等。从而也看出我国大豆生产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政策导向作用;强化攻关研究,为东北大豆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整合科研力量,加强科技带头人培养;增加大豆优质育种的科技投入,为大豆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和物力支持等建议,有利于我国大豆未来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振兴我国东北地区的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我国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完善监管体制,首先,对我国当前的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进行阐述,并归纳出在体制改革后仍旧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在水产品质量管理体制方面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日本、美国、挪威等国家的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进行分析,总结其管理优势。通过对比分析和借鉴,提出完善我国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的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监管权限清楚的监管机构;加强部门的协调配合;协调中央、地方监管工作;积极倡导民众、行业协会对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