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退捕渔民参与渔业监督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渔业监督管理要求不断提高,捕捞能力压减和禁渔范围扩大产生的退捕渔民安置成为重要课题。从公共参与社会治理理论、渔业监督管理现实需求、退捕渔民安置需求方面分析退捕渔民参与渔业监督管理的必要性,从法律依据、渔民意愿调查结果和渔民能力优势、相关实践基础方面分析退捕渔民参与渔业监督管理的可行性,并对林业管理中的护林人、治安管理中的辅协警的制度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借鉴。对我国退捕渔民参与渔业监督管理提出如下建议:(1)明确渔业巡护员的法律地位与职责;(2)根据所在水域面积、退捕渔民的实际情况以及巡护难易程度等设置人员数量;(3)建立统一的招录标准;(4)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5)加强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6)建立以培训结果和平时工作表现为考核标准的考核制度;(7)建立多角度监督体系;(8)将部分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中,确保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保障渔业巡护员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2.
捕虾拖网,特别是热带海域捕虾拖网渔业的兼捕和抛弃是全球最为突出的渔业问题,而选择性渔具的开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美国东南沿海和澳大利亚沿海对虾拖网渔业是典型的热带海域捕虾拖网渔业,在这些海域的捕虾拖网渔业中,大型海洋生物(海龟)和鱼类兼捕共存的特点使得选择性研究主要是以种类选择性为主,选择性装置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海龟释放装置(TED)和鱼类兼捕减少装置(BRD)上。通过归纳和对比这两种渔业中所开展的选择性研究,找出选择性虾拖网研究的共性和个性,结合不同渔业中有关兼捕减少的法律法规,为中国今后开展虾拖网渔业选择性研究以及虾拖网渔业相关技术措施和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内陆渔业大多是生计渔业,太湖的刺网作业是典型的家庭经营模式的生计渔业。本研究对太湖地区主要专业渔村刺网渔船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讨太湖生计渔业的发展现状。研究结果表明:(1)80%以上的刺网渔船渔业渔民年龄大于45岁,老龄化现象明显;(2)刺网渔船渔业渔民受教育水平最高为初中,60%以上的渔民受教育水平为小学,渔民受教育程度较低;(3)所调查的渔船中,若不考虑人力成本,有98%盈利,但是小功率渔船(6.468 kW)和较大功率渔船(8.820 kW)平均利润差别较大。太湖刺网渔船渔业的渔民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经济状况较差,面对亏损又不能放弃捕捞渔业。因此,应从可持续生计渔业的角度来制定生计渔业的管理制度,维护太湖捕捞渔业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沿海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应对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及中日、中韩、中越北部湾渔业协定的实施给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安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渔业主管部门于2001年制定和实施了沿海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政策。论文首先分析了转产转业政策实施4年来,渔船报废补助、渔民转产培训补助、渔业产业项目扶持及渔业税减免等措施对促进渔民转产转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然后对措施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与渔民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及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的建议:(1)制订总体规划;(2)延续补助政策;(3)建立海洋捕捞渔民的养老保险制度;(4)落实渔业权保障渔民权益。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及中日、中韩、中越北部湾渔业协定的实施给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安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渔业主管部门于2001年制定和实施了沿海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政策。论文首先分析了转产转业政策实施4年来,渔船报废补助、渔民转产培训补助、渔业产业项目扶持及渔业税减免等措施对促进渔民转产转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然后对措施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与渔民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及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的建议:(1)制订总体规划;(2)延续补助政策;(3)建立海洋捕捞渔民的养老保险制度;(4)落实渔业权保障渔民权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南海捕捞渔业产量总体稳定略有下降,捕捞主体以广东、海南、广西为主,捕捞品种丰富,捕捞渔船以中小型渔船居多,捕捞作业方式以中小型船拖网、中型船刺网为主,捕捞产值总体变化不大,捕捞收益不均衡。基于捕捞品种与资源渐趋衰退的现状,从捕捞品种与捕捞资源、捕捞渔船装备及作业方式、捕捞渔民等角度提出如下建议:建立全面、科学、准确的南海渔业资源评估与捕捞配额机制;加快捕捞渔船及作业方式的更新、升级,并建立相应的渔船动态追踪系统;建立捕捞渔民入渔许可制度与捕捞配额可转让制度。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我国大型加工拖网远洋船队集中北太平洋生产,造成经济效益滑坡的现象,经过连续三年的探捕活动,我国于2003年开始正式在东南太平洋公海捕捞生产智利竹笑鱼,而此区域处于南太平洋常设委员会(CPPS)的管辖范畴。为此简要介绍了智利竹笑鱼渔业状况、CPPS渔业管理趋势。分析了这些趋势对我国发展智利竹笑鱼渔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1)确保渔船遵守《执行协定》和《框架协议》的规定;(2)加强与智利方面的沟通;(3)健全情报体系,加强船员培训。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我国大型加工拖网远洋船队集中北太平洋生产,造成经济效益滑坡的现象,经过连续三年的探捕活动,我国于2003年开始正式在东南太平洋公海捕捞生产智利竹笑鱼,而此区域处于南太平洋常设委员会(CPPS)的管辖范畴。为此简要介绍了智利竹笑鱼渔业状况、CPPS渔业管理趋势。分析了这些趋势对我国发展智利竹笑鱼渔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1)确保渔船遵守《执行协定》和《框架协议》的规定;(2)加强与智利方面的沟通;(3)健全情报体系,加强船员培训。  相似文献   

9.
海龟处于海洋生态结构的顶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2009~2019年科学观察员对热带大西洋公海海域(15°N~15°S, 15°W ~45°W)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兼捕海龟现象。结果发现:共误捕到蠵龟(Caretta caretta)、大西洋丽龟(Lepidochelys kempii)和棱皮龟(Dermochelys coriacea)3种累计108 只,其中海龟死亡32只。年兼捕率范围在0.0016~0.0693只/千钩,直接咬钩和被支绳缠绕是兼捕的主要方式;兼捕时间上存在一定季节性差异,高兼捕率BPUE(By-catch Per Unit Effort)发生在10月到翌年5月;赤道以北兼捕率年际间出现波动,但总体变化幅度不大,赤道以南兼捕率年际差异较大,2009~2013年间未发现海龟兼捕,但自2013年后南纬BPUE增长趋势明显,于2015年达最大值,随后BPUE逐渐降低至2019年到达最小值;海龟兼捕易受到月相强度的影响,往往在满月或接近满月的环境下兼捕现象明显增多;某些特定温度区间会出现不同种类海龟的兼捕,棱皮龟在水温24 ~26 ℃时兼捕更易发生,丽龟兼捕则在26 ~27 ℃间更为集中。此外,本文探究了近年来中国船队海龟兼捕存活率提高的原因,建议在今后为有效降低热带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海龟兼捕,应根据作业海域、目标鱼种和环境因子的不同适时调整相关养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渔业管理部门的执法监督效果关系着黑龙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07年8月13日至17日在对黑龙江中游几个重要渔业产区实地调查分析后,认为目前黑龙江沿江县(市)渔业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1)体制不顺;(2)管理权限重叠;(3)经费缺乏,执法力度不够;(4)越界捕捞;(5)捕捞渔民增收困难;(6)经济落后影响渔民转产转业.为此建议:(1)理顺渔业行政管理体制;(2)协调渔政机构与边防部门之间的关系;(3)给予边境水域渔民适当优惠政策;(4)增加放流数量,提高放流质量;(5)建立提高渔政人员业务能力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总结概括我国海洋捕捞渔民群体存在的收入问题表现,并从资源状况、管理政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造成问题的本质:有限的海洋渔业资源不足以支撑严重过剩的捕捞产能,而且当前的外部环境又在加重这种失衡,相应的管理措施不能同时兼顾改善海洋渔业资源状况、降低过剩捕捞产能、维持捕捞渔民收益、缩小渔民收入差距。因此,为解决捕捞渔民群体收入问题,促进海洋捕捞渔民增收,应强化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保证海洋捕捞渔民的生产物质基础;建立健全传统捕捞渔民渔业权益保障机制,保障海洋捕捞渔民公平发展的权利;完善渔业管理政策制度,确保海洋捕捞渔民权利的均等性;加强对传统捕捞渔民新技术和其他劳动技能培训,提高捕捞渔民综合素质,拓展就业渠道,强化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时代近海捕捞渔业资源养护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近海捕捞资源呈衰退甚至枯竭之势,1978-2016年近海渔业资源整体恶化了1.57倍,“近海无鱼”成为社会焦点。研究了新时代加强近海捕捞渔业资源养护政策的紧迫性、现有政策及存在的问题、养护政策的方向与建议。结果表明: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现有养护政策缺乏捕捞主体主动参与扩大增量、降低产量的激励相容机制;新时代从资源功能定位、实施重大工程、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等为近海渔业资源养护政策指明了方向;未来养护政策应改革近海捕捞渔业产权制度(赋予排他权利、激励捕捞主体维护资源和防止外来者破坏的积极性)、推进渔民退捕工程(退捕者生态补偿、转产转业,非退捕者征收税费)、渔业资源自然保护区(改革资源保护监管体制,理顺三大关系)。该研究有利于改进现有养护政策和保护与恢复近海渔业资源,可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削减过剩的捕捞能力已成为世界渔业管理面临的一大任务大陆0年代以后我国的海洋捕捞强度迅速增长,主要是:捕捞效率高的渔具渔法迅速增长,海洋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膨胀,渔民数量迅速上升,为控制捕捞强度,我国逐步采用了一些渔业管理措施,然而效果不明显,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我国控制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1、我国渔业管理措施的局限性;2、渔区产业结构单一;3、大量“非渔业劳动力”入渔;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调整渔业产业结构;2、严格执行国家海洋捕捞强度控制指标。3、实施渔船报废制度与赎买计划;4、加快实施捕捞限额制度;5、发展渔民组织。  相似文献   

14.
控制我国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削减过剩的捕捞能力已成为世界渔业管理面临的一大任务大陆0年代以后我国的海洋捕捞强度迅速增长,主要是:捕捞效率高的渔具渔法迅速增长,海洋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膨胀,渔民数量迅速上升,为控制捕捞强度,我国逐步采用了一些渔业管理措施,然而效果不明显,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我国控制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1、我国渔业管理措施的局限性;2、渔区产业结构单一;3、大量“非渔业劳动力”入渔;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调整渔业产业结构;2、严格执行国家海洋捕捞强度控制指标。3、实施渔船报废制度与赎买计划;4、加快实施捕捞限额制度;5、发展渔民组织。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栖息地指数模型的毛里塔尼亚头足类底拖网渔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毛里塔尼亚专属经济区是我国西非过洋性渔业底拖网渔船的主要作业海域之一。本研究根据2010—2015年上海某远洋渔业公司的底拖网渔船生产数据,结合卫星遥感获得的表温和海面高度等数据,利用栖息地指数方法,采用几何平均模型和算术平均模型对毛里塔尼亚底拖网渔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毛里塔尼亚海域底拖网作业的时间为1—4月和7—12月。各月基于表温、海面高度距平值和海底水深的适应性指数表明渔场的适宜海洋环境范围有差异。AMM模型中,HSI大于0.6的作业网次比例为76.10%,作业产量比例为78.66%,平均网次产量随着HSI的增加逐渐增大,从HSI为0~0.2时的29.37 kg/网次,增加到HSI为0.8~1.0时的47.20 kg/网次;GMM模型中,作业网次所占比例只有66.71%,作业产量比例为71.18%,平均网次产量随HIS的增加没有呈现合理的规律。本研究认为AMM模型更加适合于毛里塔尼亚底拖网渔场的预报。  相似文献   

16.
海洋捕捞业贡献了我国水产品产量的约五分之一,但渔业资源衰退与捕捞强度过大的矛盾亟需破解,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由之路。首先对我国海洋捕捞渔业的总产量变化趋势、省份结构、品种结构、海区结构、作业方式结构等特征进行梳理,分析认为我国海洋捕捞业供给侧的突出问题是海洋捕捞产量远超资源可捕量和渔获物中鱼类所占比重仍呈增长趋势。最后,以海洋捕捞渔业健康持续发展为目标,阐述了我国海洋捕捞渔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远洋渔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产业和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渔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简述了全球渔业资源及渔场分布和国际远洋渔业管理措施及国外远洋渔业产业发展主要特点,从产业规模、结构、扶持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远洋渔业产业发展现状,从渔业资源、渔船装备、关键技术、综合基地及管理与市场5个方面梳理了远洋渔业综合竞争力影响因素,认为我国远洋渔业面临的突出约束为捕捞能力布局与渔场资源之间不协调、国际消费市场依存度与经济效益之间不协调、产业组织化程度与远洋渔业强国目标之间不协调。最后,从完善远洋渔业产业体系角度出发,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实现远洋渔业强国梦。  相似文献   

18.
我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搜集了国内外有关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的资料,结合实地的调查,从事故的数量、类型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的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状况,并通过与国内其他行业、国外同行业的比较,认为目前我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渔民死亡率较高,主要原因有:渔民的总体素质下降;渔船的适航状态差;渔港状况与安全生产现状不相符;渔场范围缩小;管理体制和手段落后、管理力量不足;资源恶化;数据统计不完全、不统一等。最后对如何改善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状况提出了几个建议:(1)完善渔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2)优化渔民结构;(3)提高渔船质量;(4)加强渔港的监督管理与建设;(5)加强渔业事故的统计与分析;(6)建立合理高效的救援体系。  相似文献   

19.
搜集了国内外有关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的资料,结合实地的调查,从事故的数量、类型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的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状况,并通过与国内其他行业、国外同行业的比较,认为目前我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渔民死亡率较高,主要原因有:渔民的总体素质下降;渔船的适航状态差;渔港状况与安全生产现状不相符;渔场范围缩小;管理体制和手段落后、管理力量不足;资源恶化;数据统计不完全、不统一等。最后对如何改善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状况提出了几个建议:(1)完善渔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2)优化渔民结构;(3)提高渔船质量;(4)加强渔港的监督管理与建设;(5)加强渔业事故的统计与分析;(6)建立合理高效的救援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