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猪急性接触性皮炎.该病主要感染40日龄内(多为15日龄~30日龄)仔猪,在同窝仔猪或密切接触的同场仔猪中相互传染,传染主要途径为接触性传染,患病后仔猪生长停滞,严重的衰竭死亡.该病呈逐年增多的发病趋势,农村散养猪呈散发性发病,对规模化养猪场影响很大.该病近年来报道较多,一般较易诊断和治疗.文章对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疗效不好的病例,采用甲醛治疗方案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2003年8月15~23日,铁力市某养猪场,5~12日龄的仔猪,186头仔猪中,先后发病死亡56头,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由金黄色链球菌引起的仔猪渗出性皮炎。笔者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仔猪油皮病,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仔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害1~4周龄仔猪.其中以1~2周龄仔猪多发,以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为主要特征.2009年4月上旬,建阳市将口镇某养猪场,有15头10日龄哺乳仔猪发病,发病头数占同期仔猪的12.4%.经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除4头重症仔猪死亡外,其余患病仔猪在5~7 d内逐渐全部痊愈.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由猪葡萄球菌引发的幼猪渗出性皮炎通常称为脂猪病.一般呈散发。据报道.同群或同窝仔猪中的发病率为10%~90%.病死率因年龄和抵抗力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为5%~90%。在临床实践中笔者采用口服补液盐和恩诺沙星治疗幼猪传染性渗出性皮炎2812头.治愈2654头.治愈率94.4%.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脂溢性皮炎,该病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该病主要感染初生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近年来在我地区常有发生,往往误诊为疥螨病或维生素A缺乏症,造成久治不愈,导致病猪生长迟缓或继发其它细菌感染而死亡。1发病症状一般多发于3~15日龄仔猪,突然发病,先是仔猪背部、  相似文献   

6.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或"油猪病"。此病是由表皮感染葡萄球菌引起的,又叫葡萄球菌性皮炎,为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特别是4~10日龄的仔猪(也有2日龄发病的),断奶仔猪和育成猪也能发生。一般呈散发,感染率约为30%,哺乳仔猪全身性感染时死亡率可达80%以上,大猪感染一般不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7.
邢兰君 《动物保健》2006,(12):45-45
河北省成县章台乡王某养猪场,2006年7月间发生一起仔猪渗出性皮炎,共有发病猪87头,死亡5头,通过诊治使疫情迅速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013年4月23日,一生猪养殖户6窝68头仔猪,发病22头。主要表现为皮肤增厚、皱褶,出现黑色鱼鳞样痂皮,并发出难闻的气味,求诊时已死亡7头。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为仔猪渗出性皮炎,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仔猪渗出性皮炎,也叫仔猪葡萄球菌皮炎,是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猪急性接触性皮炎,以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为特征。细菌侵入途径为皮肤创伤,疾病传播迅速,同一窝的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接触感染,母猪的皮肤、耳朵等处藏有的病菌,是主要的传染源。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控制疫病的发展。河北省威县章台乡王某养猪场,2006年7月间发生一起仔猪渗出性皮炎,共有发病猪87头,死亡5头,通过诊治使疫情迅速控制,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症状2006年7月20日,河北省威县章台乡王某饲养的150多头猪,其中13头母猪,40多头架子猪,其它均为仔猪,有一窝仔猪发病12头,1周内先后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龙江县鲁河乡董&;#215;&;#215;养猪场,猪存栏153头。其中断乳仔猪35头,体重10~15千克,营养良好。于1998年9月24日上午给35头仔猪做了阉割手术。25日突然发病并相继死亡3头。以后又陆续发病15头。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治愈9头,治愈率60%。  相似文献   

11.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多脂病”、“烟煤病”等,主要由萄葡球菌感染引起。以皮肤有血浆、皮脂渗出为特征。2002年5月,我乡某个体猪场发生一起仔猪亚急性渗出性皮炎,9头仔猪发病,重症1头,发病率为30%,经采取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患病仔猪在3~7天内全部痊愈。1发病情况该场共存养母猪18头,猪圈设施陈旧,料槽破损,地面粗糙,坑洼不平,猪圈内粪尿排出不畅,猪圈之间渗漏现象严重,病初仅同圈的2头仔猪发生,后很快波及到同圈及临圈仔猪。畜主以为是螨虫感染所致,曾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用1∶450除…  相似文献   

12.
仔猪葡萄球菌皮炎是葡萄球菌引起猪的细菌性疾病。主要引起猪的渗出性皮炎,此病以仔猪全身性油脂样皮炎、渗出物棕黄色似香油等为特征,故又称仔猪渗出性皮炎。此外,仔猪感染后还可能出现败血性多发性关节炎,主要由皮肤损伤感染葡萄球菌而发病。该病以35日龄内的仔猪易感染,接触性传染,夏、秋季多发。发病率在10%~90%,病死率在5%~90%,10日龄内仔猪死亡率达90%以上,严重影响着仔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猪渗出性皮炎的防制陈才建,晁定洪(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县畜牧局,431400)李集镇青扶养猪场,于1988年2~3月间发生一起仔猪渗出性皮炎病,共发病55头,死亡23次。报告如下。1988年3月10日第三排3号猪栏发病2头,1周内先后有5个猪栏陆续发生,...  相似文献   

14.
猪渗出性皮炎也叫“猪油皮病”,是一种以皮肤油脂样渗出、表皮脱落、小水泡形成及体表痂皮结壳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成年猪中,该病呈慢性感染;而在未断奶和刚断奶的仔猪中,该病呈急性和超急性感染。病原菌通过皮肤创伤感染,传播迅速,同窝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接触感染。该病导致猪生长缓慢,如不及时诊治会威胁整个仔猪群的健康,患病仔猪全身性皮炎可导致出现腹水和死亡,死亡率高达70%,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仔猪油皮病即仔猪渗出性皮炎,病原是葡萄球菌,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育成猪和母猪乳房。本病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染,损伤的皮肤黏膜是主要的入侵门户。严重病例死亡率可达60%以上。本病在仔猪中呈低发病率,以散发性为主,也可引起一些猪群仔猪流行性发作。  相似文献   

16.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表皮感染葡萄球菌引起的,又叫"葡萄菌性皮炎",为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在目前养猪业逐渐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时期,预防该病尤显重要。1诊断要点1.1流行特点猪渗出性皮炎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特别是3~10日龄的仔猪,断奶初期仔猪也有发生。一般呈散发,感染率为35%左右,哺乳仔  相似文献   

17.
一、发病情况 广西博白县某养殖场存栏猪500头,其中种母猪40头、种公猪3头、育成猪157头、哺乳仔猪120头、断乳仔猪180头。2005年8月上旬,断奶仔猪出现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征。同时伴有眼及头部水肿的疾病。发病规律为:窝中先有1-2头发生,随后病猪逐渐增多。用青、链霉素、氟呱酸及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并在治疗过程中陆续死亡。病猪多发生于断奶后4-8天的仔猪。至2005年8月19日,共发病76头,死亡56头,发病率15.2%,病死率达73.7%。猪场内的种猪、育成猪,哺乳仔猪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8.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病猪皮肤布满红色斑点、皮肤油脂样渗出以及体表形成黑色痂皮为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笔者结合一起临床病例诊治情况,对仔猪渗出性皮炎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养殖户诊治该病提供技术指导。1发病情况2019年5月17日,柘荣县某养猪场反映5d前场内6日龄仔猪发病,病猪面颊、耳廓等部位出现红斑,继而迅速蔓延全身,皮肤油脂样渗出。畜主曾用阿莫西林、青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该猪场存栏仔猪110头,截止5月17日,共有49头仔猪陆续发病,死亡8头,发病率为44.5%,死亡率为16.3%。  相似文献   

19.
一、发病情况 2005年4月四川省井研县镇阳乡、天云乡的两个规模养猪场从青神县购买断奶仔猪205头作育肥猪饲养。购回第三天发现有4头仔猪嘴颊、脸面、耳根、腹部出现红斑、患病猪发烧,随之全身皮肤疖肿、患病猪在墙壁,圈栏擦痒.畜主采用阿维菌素冶疗无效,畜主前来求医。两个猪场共有发病猪186头.发病率为90.7%.最严重的两头患病猪死亡.死亡率为1.6%,根据该场病猪临床特征、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疑似仔猪渗出性皮炎,采集病料经动物疫病监测诊断中心进行实验室诊断,同时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20.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患猪主要表现全身性脂溢性皮炎,由于脱水、全身内脏器官衰竭、败血而死亡。本病在猪场一般呈散发,但在一定季节,个别猪场可能会出现较强的传染性而造成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