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分析了气候变暖条件下宁夏水稻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气候变暖,生长季的气温均值增加,出现水稻低温冷害的概率在逐步减小,农作物种植风险也随着降低。但是,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随着偏晚熟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低温冷害的发生强度并不一定会减小,在同等低温冷害年景条件下,造成的减产损失在加大,因此,水稻品种变化必须与气候变化相适应,才能减少水稻冷害造成的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暖背景下宁夏水稻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分析了气候变暖条件下宁夏水稻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气候变暖,生长季的气温均值增加,出现水稻低温冷害的概率在逐步减小,农作物种植风险也随着降低。但是,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随着偏晚熟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低温冷害的发生强度并不一定会减小,在同等低温冷害年景条件下,造成的减产损失在加大,因此,水稻品种变化必须与气候变化相适应,才能减少水稻冷害造成的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   

3.
水稻低温冷害的类型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低温冷害是由于低温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减产的灾害。水稻低温冷害类型有:营养生长期延迟型冷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冷害:抽穗扬花期障碍型冷害:水稻灌浆期冷害。因此水稻要想抗低温夺高产,需因地制宜选择优质品种,并提高栽培技术等,避免及减少上述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水稻由于低温所引起的生理性障碍称为冷害,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延迟型冷害水稻在营养生长期遭受低温的危害,造成生育期显著延迟而导致减产的现象叫延迟型冷害.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仅次于玉米,随着优质东北大米在全国稻米市场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播种面积不断扩大,但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寒地稻作区,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得水稻很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低温冷害会导致水稻大面积空壳,造成减产,最高幅度达30%以上。如何有效控制低温冷害的发生,特别是霜冻对水稻的影响,降低水稻减产幅度,本文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6.
低温冷害一直是影响寒地水稻优质、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性气候因素.低温冷害是指作物生长发育期间遭遇低温,造成作物不能充分成熟而导致的减产.统计表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水稻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的综合发生频率为25.2%,即一般每隔3~4年就会发生1次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7.
水稻上的低温冷害,是指在水稻生育期间,因气温比平常年显著降低,影响水稻生育而造成减产的灾害。导致水稻冷害的低温,并不是使水稻植株冻结的低温,与单纯霜害或园艺作物受冻害的性质都不同。  相似文献   

8.
<正>0引言水稻冷害一般分为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两类。延迟型冷害是指水稻营养生长期遭受低温危害,造成生育期显著延迟或者结实期遇到冷秋成熟不良,穗小粒少秕粒多而导致减产的现象;障碍型冷害指水稻生殖生长期(幼穗分化期或抽穗扬花期)遇到连续低温,阻碍了花粉的正常形成和正常授精,形成大量空壳使水稻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的现象。两种冷害同时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的冷害称为  相似文献   

9.
水稻低温冷害是低温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减产的灾害.通化稻作区近年来时有发生,特别是2006年发生较重,有些品种甚至绝收.水稻低温冷害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均有发生,其发生类型和危害程度也不尽相同.低温冷害是当地水稻生产一大障碍.因此,选用抗冷高产品种,采取综合防御措施,避免及减少冷害的发生是夺取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巴南区低温迹象对当地水稻生长产量造成严重影响。水稻低温冷害,是指水稻遭遇到生育最低临界以下的低温影响,从而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水稻冷害主要有延迟型、障碍型和混合型三类,巴南区主要遭遇的冷害为障碍型冷害和延迟型冷害,导致水稻空秕率增多,造成稻粒青米较多,千粒重显著下降,不仅减产严重,且米质较差。在低温冷害的条件下,不同秧苗素质对产量影响不同。为了客观分析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巴南区通过在建立定点跟踪调查田块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了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影响的专题调查工作。现将主要结果进行简要分析,旨在为指导今后巴南地区水稻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水稻是喜温作物,对温度非常敏感,黑龙江垦区属寒地稻作区,平均每3~4年就会遭遇1次较大规模的冷害,低温冷害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多发性和严重性,是一种气象灾害,影响垦区水稻生产的稳定性,也是影响垦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1水稻低温冷害的概念水稻低温冷害,是指水稻各生育期遭遇发育所需最低临界温度以下的温度影响,造成水稻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减产的一种生理障碍,低温冷害是寒地  相似文献   

12.
石志勇 《农技服务》2014,(5):111-111
水稻是全年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中常遇低温冷害、干旱、秋雨等各种气象灾害的影响,造成水稻减产。本文根据我地低温冷害对水稻生产和发生的规律,提出防御措施,选择对路品种,推广旱育秧、喷施调节剂等防灾减灾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冷害是制约水稻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在东北稻作区,低温冷害频繁发生造成水稻减产严重,及时准确监测和预报冷害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冷害类型和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和科学的预防措施,为东北稻作区科学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稻冷害,是指水稻遭遇生育最低临界温度以下的低温影响,从而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而造成减产的灾害。根据受害时期的不同,可分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一、水稻冷害的类型和特征 1、延迟型冷害水稻在营养生长期,有时也包括生殖生长期,在较长时间内遭遇较低温度的危害,削弱了稻株的生理活性,使生育拖后,抽穗开花延迟,不能充分灌浆成熟而导致显著减产。也有前期气温正常,抽穗并末延  相似文献   

15.
延边地区受低温冷害影响,常导致水稻大幅减产。本文对低温冷害的概念、主要类型进行总结,针对障碍型冷害和延迟型冷害,分析了1991—2016年延边地区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当地水稻生产中减轻灾害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是喜温、短日照作物,寒地水稻生产中影响水稻产量最主要的是气温,水稻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每个发育阶段都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低于所需求的温度,就会造成低温冷害。低温冷害可分为延迟性冷害、障碍性冷害和混合性冷害三种。一、延迟性冷害由于积温不足使水稻生长缓慢,各生产期顺延拖后,到秋季早霜前粒籽不能正常灌浆成熟而减产的称为延迟性冷害。(一)产生原因1、气候因素寒地生育期短,活动积温少,前期  相似文献   

17.
寒地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粳稻生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黑龙江省地处寒地稻作区,每年受低温冷害影响,水稻减产幅度较大.针对现阶段寒地稻作区水稻低温冷害研究现状,从冷害诊断、监测预警、抗冷品种选育、培肥地力、栽培措施、冷水增温技术、化控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提出水稻低温冷害防御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为寒地水稻防御低温冷害发生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低温是水稻的重要气象灾害。建国以来,辽宁地区先后发生了七次低温冷害,平均每四年发生一次,冷害频数达27%。一般冷害年水稻减产15—20%;重度冷害年减产40%左右。我们从1978年开始,研究温度条件与水稻生态特性的数量关系、冷害指标及品种分区等,现报告如下。一、水稻一生的基本热量条件1.水稻各品种总生育日数、积温和产量的关系水稻生育与温度关系极为密切。不同品  相似文献   

19.
低温冷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低温冷害是农作物生长期间,遭到低于其生育适温的连续或短期的低温影响,使农作物生育延迟,甚至发生障碍而造成减产的一种气象灾害,是我国农业生产上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佳木斯郊区自1951年~2002年的52年中,就有19年出现了低温冷害,发生频率为36,5%,平均不足3年就出现一次,粮豆减产幅度为10~40%。特别是2002年的低温冷害,粮食作物平均减产50%以上,其中水稻减产60%以上。因此,低温冷害是佳木斯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相似文献   

20.
水稻低温冷害是指水稻遭遇生育最低临界温度以下的低温影响,从而导致其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减产的灾害。根据嘉禾县1981—2013年气象资料,运用灰色关联理论系统分析了冷害与水稻生育各因素之间的动态关联,并阐述了水稻低温冷害类型、特征、影响及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