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苎麻骨粉在金针菇栽培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去皮后的新鲜苎麻骨晒干,加工成0.2-0.3cm大小的颗粒,通过不同用量添加到杂木屑、棉子壳中栽培金针菇,试验结果表明:①当用量不超过50%时,金针菇菌丝生长发育良好,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杂菌污染率低,且子实体生长发育良好,产量较高;②以30%麻骨粉与杂木屑或棉子壳混合,比单纯用杂木屑或棉子壳栽培食用菌的效果要好,生物转化率提高约10%左右,麻骨粉可以代替部分杂木屑或棉子壳栽培食用菌;麻骨粉30%为栽培食用菌的最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2.
菇渣在棉花无土育苗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发酵腐熟后平菇菇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菇渣、草炭、蛭石以不同比例(V/V)混合后基质的理化性质,并以复合基质进行了棉花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中混配40%、60%、80%平菇菇渣均可提高棉花幼苗茎粗、可溶性糖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播种后30 d,配方2(菇渣60%:蛭石40%)棉花幼苗茎粗、子叶叶面积、地上干物质质量、地下干物质质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配方(草炭80%:蛭石20%)提高15.4%、33.1%、14.8%、25.8%、7.4%、17.2%(P<0.05),幼苗真叶叶面积也比对照提高5.4%,为棉花无土育苗适宜配方.  相似文献   

3.
《中国马铃薯》2016,(5):268-272
以平菇菌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袋栽方式,研究加入0(CK),5,10,15和20 kg/100kg的马铃薯淀粉渣对平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测定了菌丝生长、菌丝生长速度、出菇产量和平菇生物学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加入不同量的马铃薯淀粉渣对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马铃薯淀粉渣最佳加入量为15 kg/100kg,其栽培的最佳配方为马铃薯淀粉渣15%、玉米芯35%、木屑26%、棉籽壳15%、石膏粉1%、玉米粉6%和石灰2%,在此栽培基质配方下平菇菌丝生长均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4.
雒珺瑜 《中国棉花》2010,37(1):9-11
在自然冷棚内,对用中棉所41、42和49三个棉花品种的棉子壳、棉子粕配置的培养基对平菇生长的影响及平菇成熟时外源Bt蛋白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抗虫棉棉子壳和棉子粕配置的培养基对平菇菌丝的生长有较大影响。双价棉和Bt棉对平菇菇蕾的形成时间有较大影响,双价棉的影响小于Bt棉;对平菇子实体形成的影响,10%的常规棉棉子粕培养基上平菇生长极其缓慢,明显低于不同含量的常规棉、双价棉和Bt棉棉子壳培养基;对头茬菇出菇时间的影响表现为双价棉、Bt棉处理出菇时间均迟于常规棉处理,但差异不显著。两种抗虫棉处理相比,双价棉处理出菇时间早于Bt棉处理。头茬平菇出菇时,不同处理的培养基上成菇中均未检测出Bt杀虫蛋白,0~1.0 cm深度培养基中也未检测出Bt杀虫蛋白。  相似文献   

5.
亚麻壳栽培平菇是可行的;其生物效率在94—120%,产量略低于纯棉籽壳,但显著高于葵花盘、麦秸等培养料,且菌丝吃料快,生长迅速,菇体大小均匀,外观洁白,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6.
将去皮后的新鲜苎麻骨晒干,加工成0.2-0.3cm大小的颗粒,通过不同用量添加到杂木屑、棉子壳中栽培金针菇,试验结果表明①当用量不超过50%时,金针菇菌丝生长发育良好,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杂菌污染率低,且子实体生长发育良好,产量较高;②以30%麻骨粉与杂木屑或棉子壳混合,比单纯用杂木屑或棉子壳栽培食用菌的效果要好,生物转化率提高约10%左右,麻骨粉可以代替部分杂木屑或棉子壳栽培食用菌;麻骨粉30%为栽培食用菌的最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7.
武跃通  李Xiu 《中国麻作》1995,17(4):33-34
亚麻壳栽培平菇是可行的;其生物效率在94-120%,产量略低于纯棉籽壳,但显著高于葵花秀;麦秸等培养料,且菌丝吃料快,生长迅速,菇体大小均匀,外观洁白,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将以橡胶木屑为主栽培的大球盖菇与常见食用菌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以期从营养的角度为推广橡胶-大球盖菇模式提供依据。以常见的香菇和平菇为对照,比较大球盖菇的三大类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与香菇和平菇的养分差异。结果表明,与香菇和平菇相比,大球盖菇中占比最大的粗蛋白、总糖、氨基酸总量分别比香菇和平菇高 35.4%和 30.3%,52.7%和 21.3%,58.3%和 45.6%;占比较小的粗脂肪、粗多糖、总黄酮、粗纤维、矿质元素则总体持平或略低。综上所述,以橡胶木屑栽培为主栽培的大球盖菇的营养总体上较丰富,是推广橡胶-大球盖菇模式的有利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利用油料作物秆壳作猴头菌栽培原料,先后研究了八种配方对猴头菌菌丝生长速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1、7的猴头菌产量最高,分别比配方6(常用配方)增产19.8%和3.4%。配方1的猴头菌菌丝生长丰满快14天,提前12天出菇。  相似文献   

10.
苎麻施用专用配方微肥,能促进麻株快速生长,日均生长量比对照增0.50-0.86cm,生长速率快52%-91%;能促进苎麻茎粗、皮厚、出麻率的增长;能显著提高原麻产量,其中每次每亩喷施300g的比对照平均增产:头麻9.3kg/亩,二麻10.5kg/亩、三麻14.3kg/亩;比对照每亩增收341元,扣除投入成本,每亩净增产值301元,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1.
钟军  伍波  王坤  孙焕良 《作物研究》2009,23(1):38-41
对10个苎麻野生种质的纤维细胞形态结构和理化特性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①野生种质的韧皮部厚均小于栽培种,变幅在0.21~0.57mm之间,最厚的是青叶苎麻,最薄的是疏毛水苎麻,变异系数为5.8%且差异显著;②野生种质韧皮部纤维细胞的直径和胞壁厚度明显小于栽培种,说明它们在提高产量上利用价值不大,但除了密球苎麻外,其它苎麻的壁腔比都高于栽培种,且水苎麻、疏毛水苎麻和密球苎麻在纤维支数上明显高于栽培种,这些在纤维品质的改良上有一定的利用价值;③野生种质在纤维素含量上与栽培种的差异不显著,但其含胶率远远高于栽培种而导致剥制原麻很困难,因此不适宜直接利用而只能作为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寒地栽培的秀珍菇菌渣为研究对象,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法]采用生物学强化发酵方法和传统堆肥发酵的方法对秀珍菇菌渣进行处理.[结果]在秀珍菇菌渣堆肥中加入生物腐熟剂,可以有效提高堆体温度,缩短堆肥发酵时间.秀珍菇菌渣接种生物腐熟剂可使堆内温度迅速上升至57℃以上,并可持续10 d以上.经过30 d堆制...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中苎1号"和"中苎2号"苎麻的营养价值进行初步评价,为苎麻作牧草利用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苎麻的营养品质优于黑麦草和象草,和苜蓿相近;80cm收割高度下苎麻的叶、茎粗蛋白含量和叶茎比均显著高于100cm和120cm(P0.05)的收割高度,叶、茎粗纤维含量则显著低于100cm和120cm(P0.05),同时干物质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显著高于60cm(P0.05),生长时间相对100cm和120cm分别缩短了8d和13d。此外,"中苎1号"在80cm收割高度下的粗蛋白日增产速率显著高于其他收割高度(P0.05)。综上可知,"中苎1号"和"中苎2号"可以做牧草开发利用。综合考虑干物质产量、营养品质、生产时间及成本,"中苎1号"和"中苎2号"在"二麻"高温期间整株收获作为反刍动物的饲草开发利用时,80cm左右是最佳的收割高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第8轮国家区域试验的10个甘蔗新品种(系)。结果表明,加权关联度值大于新台糖22(CK2)的包括云蔗05-51、柳城03-1137、福农39和云蔗06-407共4个品种,亦是参试品种中含糖量优于或最接近CK,的品种;除了福农36含糖量约低于新台糖16(CK2)外其余新品种(系)含糖量均大于CK2赣南02-70、云蔗05-51、柳城03.1137、福农39、赣南02-70和福农02-5707等6个品种的加权关联度值均大于新台糖16(CK2),亦是参试品种中蔗糖分优于或最接近CK2(高糖CK)的品种;其中赣南02-70是参试品种中蔗糖分表现最佳的品种,可用作高糖亲本。该评价结果与参试品种的田间综合表现相吻合。建议云蔗05-51、柳城03.1137、云蔗06-407、福农39等4个品种(系)可以在云南瑞丽及其气候相似蔗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常规早籼稻品种浙辐20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和施肥量水平对早籼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大田茎蘖发育动态、肥料利用效率、生产成本和收益等指标的影响,以期筛选和优化早籼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的高产高效施肥模式。结果表明,常规肥料同步侧深施肥模式(A1)在产量水平、产值、经济收益和肥料农学效率等指标上均优于专用控释肥料同步侧深施肥模式(A2),高于或接近机插秧常规高产栽培模式(CK1),显著高于省工栽培模式(CK2);生产成本显著低于A2和CK1;化肥全部减量15%的处理(B2)在产量、产值和经济收益方面高于化肥全量处理(B1),显著高于减量30%的处理(B3),产量和效益高于CK1。经综合比较,适宜早籼稻采用的毯苗机插侧深施肥模式为:普通肥料减量15%(纯N 166.5 kg/hm2,P2O570.5 kg/hm2,K2O 141.0 kg/hm2),机插同步侧深施用77%N、100%P和65%K,人工撒施23%N和35%K作穗肥。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在林西地区,根产量较高的品种是美国品种RH3、德国KWS公司品种6231和吉丹单301,较对照增产超过10%;含糖率较高的品种是吉农单301、RH3和吉洮单301,产糖量较高的品种是美国品种RH3、吉洮单301和吉农单301,较对照分别提高11.46%、6.45%和3.78%。抗病性表现较好的有RH3、吉丹单301、甜单2、吉农单301、美国品种E9、甜研303、吉洮单301;由各品种的综合性状推荐在我区继续试验、示范,并考虑推广使用的品种有美国品种RH3、吉农单301、吉洮单301。  相似文献   

17.
川苎12号(原代号CZ0601)是利用优质地方品种天然杂交、高产良种自交后代株系,杂交选育而成的高纤维细度、高产、多抗苎麻新品种。在国家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2308m/g,比对照圆叶青高458m/g,达特优质标准,平均原麻产量2584.65k9/hm2,与对照相当;在国家苎麻生产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2298m/g,平均原麻产量2581.65k9/hm^2,较对照增产1.98%。高抗苎麻花叶病、炭疽病、根腐线虫病。  相似文献   

18.
李磊  陈波  张海清 《作物研究》2010,24(3):164-167
种子发芽出苗率低是制约三倍体无籽西瓜生产的主要原因。试验以红小玉为材料,用0.1%H2O2,0.1%CuSO4+2%KNO3+KH2PO4混合液和20 m g/kg的GA3丙酮溶液作引发剂,在固体基质中吸湿32 h后回干,通过砂床发芽试验,测定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素质。结果表明,种子萌发率提高了44.6~62.4个百分点,并显著提高了发芽势、幼苗鲜重和根系活力。其中,GA引发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达88.23%,与破壳处理(CK 1)接近,比未处理(CK 2)提高了62.47个百分点;3种处理的苗鲜重均显著高于CK 1和CK 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3种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幼苗根系活力,以0.1%H2O2处理效果最佳。3种引发剂结合固体基质引发处理,均可有效提高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率,并为培育壮苗奠定了基础。在固体基质处理过程中,西瓜种子吸水缓慢,给细胞膜的修复提供了时间,是种子可以达到引发促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以苎麻“中苎一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以未种植苎麻的土为对照,设计带根腐线虫土(处理1)、带根系分泌物土(处理2)、连作多年的土(处理3)及消毒处理的土(处理4)四个不同的处理,研究不同连作障碍因子对苎麻的产量性状、丙二醛(MDA)含量及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产量均有所下降,处理1、处理2及处理3的株高、茎粗及单株纤维产量都显著地低于对照;与对照相比,处理1、2、3的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二麻时期处理1的SPAD值显著的低于其它处理及对照,其次为处理2、处理3。总之,苎麻主要连作障碍的因子为带根腐线虫、带根系分泌物、连作多年土壤中毒及其微环境的改变等因素,MDA含量升高,显著地降低了苎麻原麻产量。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花生品种低温胁迫下的萌发差异成因,为花生耐低温种植及抗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耐低温品种豫花22号和中间耐性品种漯花16号以及低温敏感型品种泉花6号、鲁花11号为材料,测定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萌发相关的生理指标.结果显示,与CK相比,低温处理显著降低了各花生品种的露白率、发芽率、相对发芽率,不同抗性品种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