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inn)是胡颓子科沙枣属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珍贵树种。近年来,辽宁西部地区开展了大面积沙棘人工造林,现有沙棘人工林10余万hm‘,特别是在建平北部集中栽植6万余hm’沙棘林,在改变山区环境,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农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入研究沙棘人工林的防护效能,大力发展沙棘资源,不仅为三北地区建立多功能防护林体系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促进山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具有现实意义。l沙棘人工林树冠截流与枯枝落叶的持水效能辽宁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土…  相似文献   

2.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行业管理进一步开创沙棘产业建设新局面祝光耀一、充分认识沙棘产业在我国生态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是沙棘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现有沙棘林1800多万亩,占世界沙棘总面积的90%以上。沙棘主要分布在我国三北和西南地区的300多个县(旗),其...  相似文献   

3.
低质低产林的更新和改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赤峰市现有森林面积 330万hm2 ,其中天然林 170 .4万hm2 ,人工林 114 .6 7万hm2 。在这些森林中 ,由于各种原因形成了大面积林相残缺 ,效益低下的低质低产林分 ,其中杨树低质低产林 2 0多万hm2 、山杏低质低产林 13.3万hm2 、次生林低质低产林 2 0万hm2 。为了使森林植被有一个合理的布局 ,提高森林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 ,缩短森林自然演替过程 ,在“全面规划 ,因地制宜 ,抚育为主 ,抚育改造利用相结合 ,提高森林的质量和产量”的原则指导下 ,拟对赤峰市现有低质低产林进行如下改造。1 杨树 (小老树 )低产林改造措施杨树低产林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青海沙棘产业发展前景展望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西卓玛 《沙棘》2009,22(3):10-11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别名酸刺,醋柳。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青藏高原是沙棘的起源地,青海是沙棘的重要分布区,沙棘资源具有分布广,品种多的特点。在严酷的干旱条件下,沙棘成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目前天然沙棘林面积5.3万hm2,人工林面积7.3万hm2,未成林造林面积达7.4万hm2,后备资源丰富,发展产业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5.
傅建熙  田鹏  陈建 《沙棘》2006,19(4):32-34
从我国“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沙棘资源的实际出发,论述了发展沙棘产业是振兴“三北”贫困山区农村经济的希望。我国“三北”地区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所以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很低,而沙棘是“三北”地区最有希望的经济林,只有发展沙棘产业才能使沙棘真正成为发展“三北”农村经济和贫困山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巨大财富。大力发展沙棘产业才能使“三北”贫困山区形成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农牧民收入增加和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阜蒙县现有杨树低质低产林面积23 333hm2,蓄积65万m3。林分质量低下,大部分林地每hm2的林木蓄积量不超过30m3。这些低质低产林多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营造,生态效益低,经济价值低,由于采伐指标的限制,这部分林分不能得到及时改造,严重浪费土地资源。为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林分质量,落实林业改革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做好杨树用材林低产林改造规划。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沙棘分布的中心地带,天然沙棘林分布很广,我国“三北”地区在防护林建设工程中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沙棘林.据估算,野生沙棘林每亩  相似文献   

8.
1995年10月13日~17日,林业部在山西右玉召开了全国沙棘工作会议.与会代表听取了林业部副部长祝光耀同志作的题为《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行业管理,进一步开创沙棘产业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学习并充分讨论了林业部提出的《全国沙棘产业发展“九五”实施意见》,认真听取了山西、内蒙、辽宁等省(自治区)和右玉县有关领导同志的经验介绍,并现场参观了山西省右玉县和左云县的10个沙棘产业发展典型.会议讨论的主题和参观的典型现场以及典型经验介绍,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提交大会讨论的《全国沙棘产业发展“九五”实施意见》指出,“九五”期间全国沙棘资源建设总任务为61万hm~2,其中人工造林30万hm~2,“两高一优”园建设1万hm~2,封山封滩育林15万hm~2,飞机播种造林5万hm~2,低效林改造和垦复10万hm~2.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确定24个沙棘产业重点县并使其起到示范作用.“九五”期间沙棘资源建设的重点地域是:①黄河上中游防护林工程.②京包一包兰铁路防护林工程中的困难造林地段、③林业部规划的八大山区综合开发区中的大部分地区.④太行山绿化、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另外,对科研项目、技术推广项目和开发项目也作了明确的  相似文献   

9.
<正>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是胡颓子科灌木,我国“三北”地区约有1,000万亩沙棘天然林,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沙棘果实已逐步加工成饮料、食品和医药等产品,使“三北”地区的山区农民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门路,并且准备大量发展这一树种。为使新建的沙棘林采用优良种源进行育苗造林,避免盲目调种,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研所主持,于1986年春,在全国11个省区13个试验点进行了19个种源的沙棘育苗试验(见表1)。  相似文献   

10.
陈国芝  董国清 《沙棘》2002,15(3):29-29
建平县自 5 0年代引种沙棘 ,到 80年代大面积造林 ,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艰苦奋斗 ,90年代初全县的沙棘林面积达 6 .6 7万 hm2 (其中混交林 2 .6 7万 hm2 ,纯林 4万 hm2 ) ,成为全国沙棘林面积最大的县 ,规模世界第一 ,曾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的高度评价 ,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县。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来建平县视察 ,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你们是全国沙棘资源的冠军 ,还要争当全国沙棘产品的冠军”。的确 ,沙棘林为改变建平县贫穷落后的面貌 ,控制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建平特色产业 ,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起着无法替…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建平县现有沙棘林10万hm~2,每年可产沙棘果近万吨.该县县委、县政府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无污染、富有保健营养的沙棘资源,尽快使当地群众富起来,加大沙棘产品开发力度,增加沙棘产品种类,提高生产能力.在县财力较紧张的情况下,1997年投入资金1250万元,对该县康世沙棘保健品厂进行扩建改造,使之生产能力和规模得到扩大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沙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是中国沙棘资源大省之一,现有面积290 000 hm2,占全国总面积的21%.沙棘具有调节生态的功能,饲料价值高,药用价值广。笔者分析了沙棘资源开发中存在企业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性能低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山西省沙棘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对策,为推动山西省沙棘产业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九五”三北地区沙棘发展问题探讨文/俞益民沙棘是我国北方分布很广的一种灌木,其果、种子和叶片中含有100余种生物活性物质,营养成分异常丰富;沙棘又是优良的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树种,也是优良的经济林、薪炭林和饲料林树种,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  相似文献   

14.
加速沙棘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傅建熙  孔东宁  陈静 《沙棘》2006,19(2):35-38
根据沙棘所含营养成分及其优异的医疗保健作用,论述了发展沙棘产业的前景和沙棘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地位。中国是一个沙棘资源大国,沙棘资源在世界上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利用资源优势加速发展沙棘特种产业,生产出沙棘特种产品,不但是我国人民健康的需要,而且是中国进入国际医药市场、食品市场独占鳌头的拳头产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在这些领域中将占据着世界其他国家难于取代的地位。发展沙棘产业是解决我国“三北”老、少、边、贫地区“三农”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是发展这些地区经济的先导产业,是“三北”贫困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希望。在大力发展我国沙棘产业的同时,要珍惜资源,合理利用资源,而合理利用沙棘资源的最佳途径是对它进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沙棘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沙棘引种驯化及开发利用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60年代。据统计,全省现有人工沙棘林面积达13.33万hm^2,沙棘加工企业10余家,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沙棘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辽宁省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沙棘已逐渐发展为一项开发潜力较大的生态型产业。章针对目前辽宁省沙棘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突出沙棘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沙棘建设力度;加强沙棘资源的管理,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力发展沙棘产品精深加工业,推进沙棘产业化进程;加强沙棘科学研究,提高沙棘资源经营管理水平;切实加强领导,为沙棘建设与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改革开放初兴建的一项大型林业生态工程,对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有其巨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在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林业建设史上都可称为一大创举。三北防护林建设20年来,已取得了巨大阶段性成果,完成造林面积2000多万hm2,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9%。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0万hm2。目前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造林难度更大,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17.
伊犁河谷沟地上生土长着大量沙棘,1986年沙棘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区共有沙棘林]万余hm2,蕴藏果实资源7900t。这些沙棘均属无良组鼠李沙棘种下中亚沙棘亚种(HippophaerhamnoidesLinnsubspturkestanicaRousi),资源虽然丰富,但林地大多分布偏远,由于立地类型不一,加上种群内不断地自然杂交和自然选择,沙棘果实的形态类型变得多种多样。天然林林相不整齐、密度大、良莠不齐。随着人们近年来对沙棘这一具有很强生态适应性和很高生态、经济效益树种在国民经济、环境改造、水土保持等方面重要意义认识的不断深入,从当地资源中选育出…  相似文献   

18.
<正>(上接2012年第12期)4我国对榛子资源的利用4.1野生榛林改造利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野生榛林11.13万hm2,其中95%是平榛即面积10.58万hm2。自"十五"以来,辽宁省铁岭市率先开展对野生平榛林的改造利用工作,将现有野生榛林10.58万hm2已改造利用平榛林面积达7.27万hm2。  相似文献   

19.
丰宁的沙棘资源比较丰富,经调查现有沙棘资源24.45万亩。其中天然沙棘资源4.3万亩,人工沙棘林面积已达到20.15万亩。  相似文献   

20.
郑铭铃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2):138-141,145
实施中低产林改造是提高森林资源整体质量水平的有效措施,是改变沾益县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穷林农"现状的必然选择.沾益县符合中低产林标准的林地面积达4.15万hm2,计划2010~2020年内改造3.33万hm2.文中阐述了沾益县中低产林改造方式和改造效果.分析中低产林改造中存在的改造资金严重不足,改造树种单一,农户营造林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龙头带动作用,加大改造模式的创新力度,加强中低产林改造作业管理,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和科技支撑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