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经过7年实践,由小范围试点到全省范围大规模展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提高了河南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推动了河南小麦的发展.但在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认真研究解决.作者结合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实施历程,总结出小麦良种补贴所取得的成效,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荐言献策,以期推动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更加顺利地实施.  相似文献   

2.
1 河南省优质小麦生产发展现状 1.1 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快速发展我省紧紧围绕品种调良、效益调高的结构调整方向,大力发展优质小麦生产,一年一个新台阶。据调查,今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猛增至4039万亩,比上年的3339万亩,增加700万亩,增长20.96%;比1999年的284万亩,增加3755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察甘肃省临夏州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的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综合评价优质专用小麦市场前景和需求,借鉴和参考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临夏州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荣成市地处胶东半岛最东端。境内地貌主要以丘陵、山地力主,耕地肥水条件差异较大。是该区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笔者通过对我区在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地分析与研究,旨在探讨符合山区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思路与对策,从而全面提高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宜驻马店地区生态条件的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坚持以引主,引育结合的途径开展小麦育种工作,尽快筛选出抗逆、丰产、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进而科学的认识优质专用小麦的品性及其发展生产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出相应的开发利用优质专用小麦的对策,遵循积极、稳妥的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原则,达到优质高产,产销挂钩,增产增效,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广大种植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河南优质小麦品种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南小麦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优质小麦的生产、加工和贸易。影响优质小麦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品种及其结构。本文对跨世纪以来河南优质小麦的品质结构、品种结构及其相应的贡献状况作了具体的比较和分析,对今后河南优质小麦生产及小麦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推导、预测。结果表明,河南优质小麦仍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总趋势呈现出“S”型。品种向多元化发展,但是,2~3个优势品种仍然遥遥领先。“十五”以来,河南优质小麦中郑麦系列品种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我国小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实现优质专用小麦国产化,提高我国小麦品质的整体水平,国家农业部制定出一系列发展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长期规划和近期部署.其一是明确我国主产麦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优势区域,合理调整优质小麦生产的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快优质专用小麦基地建设,逐步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其二是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的投入,加大对发展小麦生产的支持和保护力度,降低小麦生产成本,提高优质小麦种植收益.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在全球优质小麦及其产品的贸易上占据有利地位,实现我国由小麦进口贸易大国向出口贸易强国的转变.为了实现这一宏伟战略目标,应把握好如下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概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综述了国内、国外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出现的问题,并对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优质小麦的生产是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入WTO的需要,优质小麦品质测报工作对发展优质小麦生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为了解决我国市场上专用小麦品质不优、不稳和供不应求的状况,农业部根据《中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制定了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0.
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目标及生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小麦供求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总量上看 ,供求平衡 ,略有节余。从结构上看 ,低劣质小麦库存较多 ,积压严重 ,而优质专用小麦供不应求 ,总量不足。为满足社会需要 ,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势在必行。下面就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目标及生产对策谈几点见解。1 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目标1.1 优质与高产并重。小麦优质与高产是一对矛盾 ,优质小麦发展不能以牺牲产量作代价 ,应以丰产为前提 ,以综合抗性为基础 ,以品质改良为重点 ,做到在一定产量范围内优质与高产同步发展 ,否则优质专用小麦就失去了应用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