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口服给药 1.1 混饲给药 是指将药物均匀地混入饲料中,通过畜禽的采食将药物吃人体内,此法简便易行,适用于长期投药和不溶于水的药物。混饲给药应注意:①药物与饲料的混合必须均匀,有些药物如磺胺类和某些抗寄生虫药物,如果混合不匀,服用过量,极容易引起中毒等不良反应;②注意掌握饲料中药物浓度,混水比混饲的药物浓度往往要高,但对畜禽易产生毒性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的混水浓度往往比混饲浓度低;③药物与饲料混合时,应注意饲料中添加剂与药物的关系,如磺胺类药物能影响肠道微生物对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的合成,所以长期应用磺胺类药物则应补给维生素K和维生素B1。  相似文献   

2.
过敏是动物机体的一种免疫病理反应。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常见 ,发病率较高 ,轻的发生药疹 ,重的则导致动物休克 ,甚至死亡。近年来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 ,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许多新药由人医临床迅速转向兽医临床 ,动物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多。本文结合兽医临床对药物过敏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诊断与防治对策。1 产生原因1 .1 药物因素  ( 1 )药物代谢 :过敏反应是抗原抗体反应 ,由于大多数药物是小分子 ,为不完全抗原(半抗原 )。当这些小分子药物被引入机体后 ,药物和它…  相似文献   

3.
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药物的筛选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 ,现又称鸭李氏杆菌病 ,主要侵害 2~ 5周龄幼鸭的一种败血型传染病 ,是危害养鸭业发展的严重传染病之一。此病群体发病率高达 90 %以上 ,且易复发。为了更好发展我区和附近地区的养鸭业 ,避免滥用药物 ,保证食品安全 ,本项目选用 1 1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 ,最后选择敏感且价廉的药物 ,并制成油佐剂 ,对 1 0户养殖户1 1 2 0 0 0羽进行了跟踪试验。另用敏感药物制成预混剂进行大量临床应用 ,取得理想防治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巧克力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鲜血琼脂平板等 :本站自制…  相似文献   

4.
1药物剂量 药物剂量是指防治鱼病时药物的用量。不同的剂量不仅能够产生药物作用强度的变化,而且还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在药物使用过进程中,应依据鱼的品种、鱼龄、健康情况、环境条件而机动节制。  相似文献   

5.
李俊柱 《猪业科学》2007,24(4):50-52
1 猪药市场分析 1.1 猪药市场需求分析 近几年,中国平均每年猪的出栏量在6亿头左右,按每头出栏猪药费30元计,猪药总需求量在180亿元左右.这里所指的药物包括疫苗、消毒药、粉剂(主要是饲料与饮水添加的药物,含多数驱虫药物)、针剂(主要是治疗药物),前三类药物可归类于保健预防药物.  相似文献   

6.
<正>1磺胺类药物的危害磺胺类药物因其确实的疗效和经济性,在家禽的疾病诊疗中应用广泛。然而,磺胺药物同时具有一定的毒性,由此所引发的家禽磺胺类中毒及药物残留事件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1.1蓄积毒性在家禽养殖中,磺胺类药物  相似文献   

7.
1化学疗法化学疗法是使用有效的化学药物帮助动物机体消灭或抑制病原体的治疗方法,最常用的化学药物有以下几种。1.1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是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部分阴性细菌有抑制作用,对放线菌和某些大型病毒以及弓形虫也有一定的作用,个别磺胺类药物还能选择性地抑制某些原虫。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我国出口禽肉的卫生质量和食用安全,促进禽肉出口,结合<中国动物及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物监控计划>的有关规定,现发布出口肉禽<禁用药物名录>和<允许使用药物名录>(见附件1、2).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禁止任何企业将在饲养过程中使用了<禁用药物名录>中的药物和<允许使用药物名录>以外的药物的肉禽直接用于出口或加工禽肉出口.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加强出口肉禽饲养用药管理的通知>(质检食函[2001]36号)所附的名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9.
1 安全用药 1.1 不用禁药 要选择符合兽药生产标准的药物,不使用禁用药物、过期药物、变质药物、劣质药物和淘汰药物,因为这些药物会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和造成药物残留,危害消费者的健康.选药时从药品的生产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检验合格证等方面详细检查,确认无质量问题后才可选用.  相似文献   

10.
<正>1药物保健2.1选择保健用药的原则保健用药要选择药物对猪体没有毒副作用(安全第一),不产生药物残留,不出现耐药性,并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尽可能少用抗生素,特别是不要滥用抗生素药物。  相似文献   

11.
1 药物方面的因素 1.1 药物的剂量 药物的剂量决定进入体内的血药浓度及药物的作用强度,是决定药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准确的选择用量才能获得预期的药效。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组学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药研究和开发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可分为药物发现和药物开发两个阶段,具体涉及到药物的设计、药物的筛选与药物的药理学、药效学、毒理学研究及临床疗效评定等各个方面。据统计,平均每个新药上市需要7—12年时间,耗资近1—1.2亿美元。只有不到5%的化合物通过筛选进入临床前研究,不到2%进入临床。因而,加快开发的速度和命  相似文献   

13.
养鸟者在饲养过程中,为了预防和治疗鸟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营养性疾病等,应根据鸟的特点和药物的性质、作用及病情的需要等合理地正确地选择和应用药物,以降低成本,提高疗效。(1)鸟对有机磷类、呋喃类药物很敏感,雏鸟对磺胺类药物和链霉素也  相似文献   

14.
1猪药市场分析1.1猪药市场需求分析未来几年,中国平均每年猪的出栏量近七亿头左右,按每头出栏猪药费30元计,猪药总需求量在210亿左右。这里所指的药物包括疫苗、消毒药、粉剂(主要是饲料与饮水添加的药物,含多数驱虫药物)、针剂(主要是治疗药物),前三类药物可总归类  相似文献   

15.
赵静 《中国蜂业》2006,57(9):35-36
1养蜂业用药物 1.1影响药物作用因素 用药后蜜蜂的表现,是药物和蜜蜂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因此,药物与蜜蜂均影响药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鱼病防治中,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损失,避免由于药物使用不当造成不良影响,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 )选择用药前应该准确测量、计算水的体积,根据需要精确计算、称量药物,使药物充分溶解,均匀泼洒。避免鱼类误食药物小颗粒而死亡。(2 )泼洒药应该选择在晴天或下午的时候,这时水体中溶氧浓度较高。一般不能选择在阴雨天或清晨时候,更不能在鱼浮头时泼洒药物,因为这时水体常常缺氧,用药后会引起鱼类死亡。漂白粉、二氧化氯制剂、高锰酸钾、过氧乙酸等应该在傍晚泼洒,因为它们对光线比较敏感。(3 )泼洒药物时从上风处向下风处泼,尤其是…  相似文献   

17.
1 猪药市场分析 1.1 猪药市场需求分析 近几年,中国平均每年猪的出栏量在6亿头左右,按每头出栏猪药费30元计,猪药总需求量在180亿左右。这里所指的药物包括疫苗、消毒药、粉剂(主要是饲料与饮水添加的药物,含多数驱虫药物)、针剂(主要是治疗药物),前三类药物可总归类于保健预防药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1安全用药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最好要选择副作用小、残留少的药物,不用违禁药物.有些抗菌药物因为代谢较慢,用药后的动物产品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链霉素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配合使用,其药物残留会加重对听觉神经中枢造成危害.因此,这些药物都有休药期的规定,用药时必须充分注意动物及其产品的上市日期,防止药物残留超标对人类健康造成安全隐患.不使用禁用药物、过期药物、变质药物、假劣质药物和淘汰药物,因为这些药物不但无防病作用,还会使猪产生抗药性和药物残留,危害消费者健康.  相似文献   

19.
1 不能同时混用的药物 含有机酸的中药:山楂、乌梅、五味子、女贞子不能与碱性药物氯霉素、氢氧化铝、胃舒平混用,与磺胺药、庆大霉素、红霉素不能同用.用后使药物失效.  相似文献   

20.
1正确诊断对疫病作出正确的诊断是正确使用抗生素药物防治的前提,当猪群发生疫病时,首先要立即进行诊断,找出原发病原与继发病原,并作药敏试验。然后针对病原选用敏感药物,结合临床对症下药,标本兼治,这样不仅可防止滥用抗生素药物,还可减少药物的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抗生素药物的防治效果,避免因使用抗生素不当而造成疫病防治的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