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日粮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奶牛热应激现象逐渐增多。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受到超过本身体温调节能力的刺激时,引起机体的一系列异常反应,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心跳和呼吸加快,采食量降低,产奶量和乳成分指标下降,同时还会影响繁殖能力,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奶牛适宜的温度是8~22℃,如果气温高于25℃,奶牛就会产生明显的热应激,体温增高可达39.3℃以上。奶牛在热应激情况下采食量会降低10%~18%,干物质采食量由原来的每天22~25kg降到18kg左右。所以,为了缓解和预防奶牛热应激,建议在生产实践当中提高奶牛的日粮营养浓度,概括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对不利其生理活动的环境高温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奶牛的最理想温度在10℃-20℃,近几年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使全球气候变暖,奶牛热应激发生的频率增加。奶牛热应激的临床症状为:发病牛采食量降低,粗饲料采食量比精饲料采食量下降明显。饮水量增  相似文献   

3.
奶牛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5℃,温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奶牛表现明显的热应激,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的现象,采食量一般下降10%-40%,奶产量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热应激是奶牛对于不利其生理的高温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奶牛正常体温38.5℃,适度的饲养环境温度为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便会出现应激反应,热应激严重影响奶牛采食量,据有关报道,奶牛在环境温度为22℃~2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25℃以上时采食量明显下降,26℃时采食量不会超过正常时的60%,40%以上时耐热性差的品种奶牛将停止采食,热应激还可使奶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减少,  相似文献   

5.
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范围为15~25℃,温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奶牛抵抗力就会降低,表现明显的热应激,发病率升高,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等现象,正常的产奶量和繁殖力也会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对于不利于生理条件的高温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奶牛正常体温为38.5℃,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便会出现应激反应。热应激严重影响奶牛采食量,据报道,奶牛在环境温度为22~2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30℃以上时采食量明显下降,40℃时采食量不会超过正常时的60%,40℃以上时耐热性差的奶牛品种将停止采食。  相似文献   

7.
热应激是影响我国奶牛生产潜力的主要问题之一,温度和湿度的升高会对奶牛采食量、奶牛乳产量和牛奶品质降低等产生影响,并且还会降低奶牛的抗病能力。本文从热应激对奶牛采食量、健康、奶牛泌乳及牛奶成分这四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缓解奶牛热应激提供客观的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8.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李敏洁 《中国饲料》2003,(14):30-32
1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1 1 对奶牛采食量的影响 外界环境温度升高引起的热应激往往导致奶牛采食量下降。奶牛从2 2~ 2 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 ,30℃以上时急剧下降 ,40℃以上时不耐热的品种将停止采食。高温环境中奶牛采食量下降的程度因品种和饲料组成的差异而略显不同 ,但总的下降趋势基本一致。热应激导致奶牛采食量下降的机制为 :1 )奶牛在热应激时 ,体内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分泌量大幅度下降 ,影响胃肠蠕动 ,延长食糜过胃时间 ,使胃充盈 ,通过胃壁上的胃伸张感受器作用于下丘脑厌食中枢 ,反馈性地减少采食量 ;2 )…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奶牛,最适宜的温度是10~20℃,相对而言耐寒不耐热,当温度高于25℃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奶牛的体温应该在产热和散热之间保持平衡,如果奶牛产生的热量超过散失的热量,牛体内就会积聚热。因此,在热带地区,夏季热应激一直是奶牛生产的重大难题。通常引起奶牛体温过高,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生长速率缓慢以及繁殖力降低,严重的时候,热应激能  相似文献   

10.
夏季热应激对泌乳奶牛造成的危害极大,发生热应激时,奶牛为了减少体热会减少采食量。据测定,气温在22~2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超过30℃,采食量下降10%以上;40℃以上时采食量下降50%以上,个别奶牛将停止采食。采食量的下降造成奶牛营养不良。研究表明,在21℃以上时,气温升高会引起体温上升,体温每升高0.6℃,采食量下降1.4kg,产奶量下降1.8kg,  相似文献   

11.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动物,饲养奶牛的适宜温度是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热应激能造成奶牛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率降低,营养供应不足,机体内分泌机能紊乱,影响奶牛泌乳,导致产奶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夏季奶牛生产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季高温会对奶牛造成热应激,大幅度降低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奶牛的健康和繁殖力亦受到很大影响。连续数日极度的高温天气甚至会导致牛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应在夏季采用降温系统进行环境控制。1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荷斯坦奶牛的最适泌乳温度为4.4~21.1℃。日均环境温度达到24℃时,奶牛产奶性能就会下降;当环境温度超过32.2℃,奶牛干物质采食量降低8%~12%,产奶量降低20%~30%。热应激还影响高产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在以色列,奶牛的受胎率冬季为50%,夏季降到20%以下。一般认为,在18~34℃气温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1热应激 奶牛生产最适宜的温度为10-16℃,这时产奶量最高,饲料利用率也最高。当气温在20℃以上时,奶牛的能量消耗增多,开始出现热应激现象。当气温超过27℃时,奶牛出现明显的热应激反应,表现为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呼吸加快,脉搏增加,体温上升,产奶量明显下降。当气温上升到30℃以上时,奶牛就会出汗流涎,张口喘息,体温上升1.0-1.5℃,采食量明显减少,对一些营养物质的吸收率降低,如对钙、磷的吸收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奶牛的正常体温为38.5℃,最适宜生长温度为8~16℃。若奶牛体温(直肠内的温度)增加到40~41℃,或者超过这个范围,奶牛的新陈代谢将发生紊乱而使生命受到威胁,这就是热应激持续性或间歇性热应激,都将导致奶牛的生产性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食欲、日采食量、日产奶量下降,奶牛繁殖力降低,牛奶乳脂率和乳蛋白降低,奶牛容易感染疾病等,严重的热应激可导致奶牛中暑,甚至死亡。为了减缓夏季奶牛热应激,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完善饲养管理1.1注意饲草的质量。饲草质量的优劣对奶牛在夏季是否产生热应激有着…  相似文献   

15.
奶牛是一种耐寒怕热的动物.对体温调节能力有限。在诸多应激因素中,高温环境对奶牛的应激影响尤为突出。饲养实践证明,普通奶牛产乳的适宜温度为10—15℃,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奶牛产乳量高,饲料利用经济。超过适宜温度范围,奶牛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开始升高,容易引起热应激反应。此时奶牛除了加强呼吸等途径增加散热外,还通过降低采食量以减少体内产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于采食量降低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是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1热应激对母猪造成的影响1.1热应激对母猪造成的直接影响哺乳母猪的最适温度为l6℃~23℃,通常猪舍温度与母猪采食量呈显著负相关。在17℃~26℃范围内,据试验,猪舍环境温度每增加l℃,哺乳母猪日采食量降低150~200克/头。热应激除了导致母猪的采食量降低外,还会造成哺乳母猪奶水数量和品质的降低、母猪断奶后膘情较差、母猪预产期推迟、产程延长等。  相似文献   

17.
夏季的奶牛场,由于温度和湿度上升,奶牛普遍经历着“热应激”。母牛舒适度是奶牛生产性能能否达到最大的关键。一般来说,当温度超过20℃、湿度高于85%,母牛开始遭受热应激,其具体表现为牛场70%以上的奶牛呼吸频率超过80次/分钟,直肠温度超过39℃,干物质采食量降低10%以上,产奶量降低10%以上。泌乳母牛自身产生大量体热,如果畜舍内空气流通不利,母牛自身体温就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十分接近,那么高温高湿就会降低奶牛的采食量,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进而降低奶牛繁殖性能。除此之外,在夏季新的饲草料的供应变化(饲料种类变化包括高浓度精饲料、新刈…  相似文献   

18.
1热应激的症状,奶牛的理想温度范围为4℃~18℃。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生产不利影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其产奶量往往会明显下降,减产3%~20%:湿度也是热应激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温度为38℃,湿度为20%时,应当认真采取措施以减轻奶牛所受的环境压力。此时应采取一些散热措施。当温度达38℃,湿度为50%时,奶牛就会发生危险。而38℃的温度和80%的湿度对奶牛是致命的。由于奶牛的排汗速度仅为人的10%,因此,较容易产生热应激。这就需要用人工方法帮助奶牛进行散热,如给牛体喷水,通过水分蒸发来帮助散热;利用有效的通风系统来散热。在空气污浊且不流通的地方,奶牛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生危险,甚至毙命。因此必须保证牛舍的快速通风。处在热应激下,奶牛的采食量会下降8%-12%或更多。采食量的下降导致了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产量的减少.从而降低了产奶量。  相似文献   

19.
饲养实践证明,普通奶牛产乳的适宜温度为10℃~15℃,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奶牛产乳量高,饲料利用经济。超过适宜温度范围,奶牛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开始升高,容易引起热应激反应。此时奶牛除了加强呼吸等途径增加散热外,还通过降低采食量以减少体内产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于采食量降低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是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研究显示,通过调整日粮组成水平.保证供给足够的营养,以补偿高温应激引起的养分摄入量的不足,不仅可以提高产奶量,还可以缓解奶牛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持续高温,南方较北方更为严重,热应激给我国奶牛造成严重的危害。1采食量奶牛最适温度为10~20℃,当外界温度超过其"等温区"上限时,就可能出现热应激。奶牛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