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国猪业》2014,(9):71-71
【本刊讯】据云南网2014年8月26日报道,为进一步加快西双版纳州滇南小耳猪产业化发展,提升滇南小耳猪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打造具有西双版纳州本地特色的畜牧知名品牌,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将云南邦格农业集团确定为滇南小耳猪产业化开发重点企业。按照国家、省、州有关规定在税收、土地、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并成立滇南小耳猪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云南西双版纳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陈启忠代表州人民政府与云南邦格农业集团签订滇南小耳猪产业化开发合作协议。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将云南邦格农业集团确定为滇南小耳猪产业化开发重点企业,按照国家、省、州有关规定在税收、土地、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并成立滇南小耳猪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云南邦格农业集团将投资于2016年底前建成年出栏5万头、2020年前建成年出栏10万头滇  相似文献   

3.
原生态养殖版纳小耳猪肥育性能、胴体及肉质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双版纳州境内分布的小耳猪是滇南小耳猪的代表类型,习惯上称之为版纳小耳猪。随着经济和旅游业发展,一般养猪生产水平较高的农区、傣族聚居地,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引入国外猪种开展土三元和洋三元杂交;而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聚居地,多数村寨分布在自然保护区或森林环抱的山区,仍然采用传统的放养加补饲的原生态方式养殖小耳猪。  相似文献   

4.
<正>滇南小耳猪是云南省南部低海拔热带地区选育形成的脂肪型猪种。具有早熟易肥,屯脂力强,屠宰率高,皮薄骨细,肉嫩味美,耐热、耐潮、耐粗饲等特性。其母猪发情征兆稍弱,发情持续期较外来猪种稍长,所以,在仔细观察掌握母猪发情征兆的基础上,需综合判断适时配种时间,采取适当的配种方式进行配种,提高情期受胎率和产仔率。1母猪的发情表现1.1性成熟期滇南小耳猪性成熟较早,一般在4~5月龄达到性  相似文献   

5.
滇南小耳猪分布于云南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耐高温潮湿、抗逆性强、肉质优良,是我国著名的地方猪种之一。本文综述了滇南小耳猪的种质特性及其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不同地方品种猪肌肉脂肪酸含量差异,对云南3个地方猪种大河乌猪、撒坝猪和滇南小耳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滇南小耳猪和大河乌猪的饱和脂肪酸极显著高于撒坝猪(P0.01),而撒坝猪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极显著高于大河乌猪和滇南小耳猪(P0.01),其中,撒坝猪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50.58%),而滇南小耳猪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15.28%),表明云南地方猪种特别是滇南小耳猪肉质优良。本研究为云南地方猪种作为育种、杂优利用素材的推广以及遗传资源保护提供了肉质特性方面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为比较研究滇南小耳猪与DLY商品猪肉的营养价值,分别检测了53头滇南小耳猪和58头DLY猪背最长肌肉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氨基酸及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含量,比较分析其差异性。结果显示,滇南小耳猪背最长肌的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DLY商品猪背最长肌(P < 0.01),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DLY商品猪(P < 0.01),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 > 0.05);其中滇南小耳猪背最长肌的7种必需氨基酸(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油酸、顺式异油酸、11-顺-二十碳烯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DLY商品猪(P < 0.01)。综上所述,滇南小耳猪与DLY猪相比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从滇南小耳猪的粪便中分离筛选到有良好益生特性的芽孢杆菌,笔者首先从猪粪样中高温初筛芽孢杆菌,分离纯化后再进行耐酸、耐胆盐、耐高盐、抑制致病菌等实验,利用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的序列分析技术对菌株进行菌种鉴定。从滇南小耳猪粪便中所分离到的1、6、7号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具有耐酸、耐胆盐、耐高盐、抑制有害菌生长等特性,对当地埃希氏大肠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本实验所筛选到的3种芽孢杆菌具有进一步开发为益生菌的可能性,为进一步研究该类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讨滇南小耳猪生长激素基因多态性,以期为今后滇南小耳猪的选育提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依据.采用PCR-RFLP方法对滇南小耳猪GH基因的Apa Ⅰ酶切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到2种基因型AA和AB,没有检测到BB基因型个体.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高于等位基因B.结果表明:AB型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A在群体中占优势,所检测滇南小耳猪群生长激素基因具有较丰富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0.
云南3个地方猪种猪肉的营养价值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利用云南地方猪种资源和生产优质猪肉,选用高黎贡山猪、撒坝猪、滇南小耳猪3个云南地方猪种,测定其背最长肌的水分、粗蛋白、灰分、粗脂肪、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高黎贡山猪脂肪含量较撒坝猪、滇南小耳猪高(P0. 05),而撒坝猪粗蛋白含量最高(P0. 01)。3个猪种各种氨基酸含量依次为撒坝猪、滇南小耳猪、高黎贡山猪,且3个猪种之间差异性极显著(P0. 01)。撒坝猪胆固醇含量最低,极显著低于高黎贡山猪(P 0. 01),低于滇南小耳猪(P0. 05)。结果表明,高黎贡山猪猪肉营养成分丰富,脂肪品质好;撒坝猪猪肉味鲜,胆固醇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察、测量和生物统计分析,比较了成年滇南小耳猪头骨15个和华南野猪头骨5个,测定重量、尺度等39项。滇南小耳猪与华南野猪在头骨重量间差别不明显;头骨的宽度、高度、颜面角度各项尺度明显大于华南野猪,而长度、额鼻角等项均小于华南野猪,野猪的头更长、额鼻面更平直;二者泪骨形态相似,呈方形或菱形,依泪骨形态判断,滇南小耳猪由华南野猪进化、驯养形成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ELOVL6基因在猪肌肉生长、脂肪沉积等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本实验对藏猪、滇南小耳猪、大约克猪的背脂、背最长肌和肝脏组织的ELOVL6基因进行了RT-qPCR检测,并对ELOVL6基因Intron 3区域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ELOVL6基因在3个猪种背脂和背最长肌中的趋势完全一致,即藏猪滇南小耳猪大约克猪,两两之间差异极显著;在肝脏组织中,藏猪、滇南小耳猪与大约克猪ELOVL6基因的表达量与在背脂和背最长肌中一致,但藏猪与滇南小耳猪差异不显著。在ELOVL6基因Intron3区域,'G~(99954)A、'T~(99793)C、'C~(99650)T3个位点存在连锁突变,且国内脂肪型藏猪、滇南小耳猪均与外来瘦肉型大约克猪呈极显著差异,而藏猪与滇南小耳猪差异不显著。综上可知,ELOVL6基因'G~(99954)A、'G~(99793)A、'G~(99650)A位点的多态性与mRNA表达差异性显著相关,推测这3个连锁突变位点可能是调控ELOVL6基因表达的关键功能位点,为下一步开发肉质性状的遗传标记及利用分子标记实现优质猪肉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滇南小耳猪是我国著名的主 要地方猪种之一,分布在云南省 西南部海拔1300米以下的热带,亚然带广大地区。以傣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西双版纳是滇南小耳猪的主要原始产区,境内所产的勐腊小耳猪素为滇南小耳猪的代表类型。 西双版纳所产的滇南小耳猪(以下简称小耳猪)是当地少数民族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长期选育形成的,并和边境接壤的东南亚国家的猪种有一定的缘源关系。它能适应热带炎热潮湿的环境,能抵御热带地区体内外寄生虫和病害(传染病除外)的侵袭,能适应当地的放牧条件,早熟易肥,肉质  相似文献   

14.
仔猪腹泻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生产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针对不同品种断奶仔猪腹泻的因素,进行多因素的研究。试验根据品种和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4组均喂养试验日粮,试验期为14 d,前1周为预饲期,后1周为正式试验期。试验结果发现:(1)在重度腹泻方面,滇南小耳猪腹泻率为2.57%,迪庆藏猪腹泻率为2.14%,杜洛克腹泻率为11.43%,滇南小耳猪、迪庆藏猪与杜洛克差异显著(P<0.05),滇南小耳猪与迪庆藏猪差异不显著(P>0.05);轻度腹泻率、中度腹泻率和总腹泻率方面,滇南小耳猪、迪庆藏猪和杜洛克差异不显著(P>0.05);腹泻指数方面,滇南小耳猪腹泻指数为10.14%,迪庆藏猪腹泻指数为8.43%,杜洛克的腹泻指数为19.43%,滇南小耳猪与迪庆藏猪差异显著(P<0.05)。(2)在气候因素的影响下,随着每日温差的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也随之降低,呈显著差异(P<0.05)。(3)其他因素未显示明显差异。本试验中断奶仔猪腹泻主要是由品种和温度引起的,未发现病毒和寄生虫等感染。  相似文献   

15.
云南热带雨林地区野猪杂交后代屠宰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双版纳野猪×滇南小耳猪F1(简称YX)、西双版纳野猪×野猪滇南小耳猪F1(简称YYX)、西双版纳野猪×野猪杜洛克F1(简称YYD)等野猪杂交后代与纯种滇南小耳猪(简称X)做屠宰性能测定比较.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的瘦肉率、骨率高于对照组,背膘厚和脂肪比例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比对照组的胴体斜长更长,后腿比例和眼肌面积更大,肺、气管、肝、胰和头的质量更大,花油和板油质量更轻,显示了西双版纳野猪的父本优势,具有开发特色猪肉产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影响滇南小耳猪受精卵采集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旨在对滇南小耳猪受精卵采集效率进行评价,并建立一套高效且完善的滇南小耳猪受精卵采集技术操作体系。对比不同发情时间和不同冲胚方法对滇南小耳猪受精卵发育情况、受精率和冲胚率的影响,同时研究排卵数量和产仔数的关系。结果发现,Ⅰ型和Ⅱ型排卵率分别为94.6%和95.2%,平均排卵数分别为7.7、7.8枚/头,1-cell期受精卵比例分别为76.3%和73.2%。一步法和三步法冲胚,胚胎回收率分别为59.7%和76.3%,二者间差异显著(P0.05)。滇南小耳猪青年母猪两侧卵巢平均排卵总数为7.7枚/头,产仔数为6.8头。结果表明,按照Ⅰ型查情和配种更有利于实验的正常操作,使用三步法冲胚可以提高受精卵的采集效率,而提高受精卵采集效率的关键应是改进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滇南小耳猪是全国著名的云南省地方猪种,也是我国现存的少数可放牧的猪种之一,在云南省西南边境地区存在着季节性放牧的传统养殖模式。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澜沧县南岭乡滇南小耳猪养殖现状情况的分析,探讨了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猪传统放牧模式的可行性和生态意义,为地方特色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褚方钢 《中国猪业》2010,5(8):25-25
<正>我国猪种资源极为丰富,其中体型小、生长发育缓慢、抗逆性强的小型猪种就多达十几种,如藏猪、竿猪、五指山猪、滇南小耳猪、版纳微型猪等。香猪是这些小型猪种中的一种。我国的香  相似文献   

19.
滇南小耳猪为云南省地方"六大名猪"之一,同时也是澜沧县南岭乡唯一的地方养殖猪种,具有早熟易肥、皮较薄、肉质美味的特点。通过对滇南小耳猪在南岭乡的养殖现状、养殖模式及消费特点分析,探讨云南优质地方猪种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和建议,为边疆特色山地养猪业和实现农民养猪脱贫致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了解云南地方猪种的种质特性,促进云南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测定了撒坝猪、丽江猪和迪庆藏猪等7个云南地方猪种及国外引进品种长白猪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云南地方猪种肌肉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7.82±0.87)%~(37.82±5.63)%、(20.18±1.60)%~(23.81±2.07)%和(4.58±1.47)%~(15.71±4.68)%;品种间以上三种成分的高低顺序分别是撒坝猪丽江猪明光小耳猪≈迪庆藏猪滇南小耳猪保山猪≈大河猪、迪庆藏猪撒坝猪保山猪≈大河猪明光小耳猪丽江猪滇南小耳猪和丽江猪撒坝猪滇南小耳猪迪庆藏猪≈大河猪≈明光小耳猪≈保山猪;云南7个地方猪种的肌肉粗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长白猪(P0.05),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干物质含量除保山猪和大河猪外均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说明云南地方猪种沉积脂肪能力强,肉中脂肪和干物质含量高、蛋白含量低,肌肉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较好,尤其是肉品香味要远优于国外引进品种,是生产高档猪肉的理想原料猪种,可以合理利用这一特性生产高档猪肉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