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正2015年,宝鸡市以加快现代果业发展为目标,开拓创新,狠抓落实,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果园面积达到12.91万hm2,产量166万t,其中苹果8.13万hm2,产量94万t;猕猴桃3.79万hm2,产量56.1万t。一是建园标准明显提升。以矮砧苹果"千阳模式""凤翔模式"推广和猕猴桃基地扩张为重点,全年新建矮砧苹果4 733.33 hm2,猕猴桃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张邓灵)近年来,灵宝市紧盯现代苹果产业发展方向,采取政策扶持、宣传发动、组织参观、技术支撑等措施,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现代矮砧密植高效苹果栽培新模式。为建立现代矮砧苹果示范园,该市按照"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带动、能人大户示范、集中连片发展"的思路,着力抓好栽植重点企业、重点合作社和重点户,优先发展现代矮砧苹果示范园,示范带动初见成效。目前,全市建成以先进的M9T337自根砧、m~26、SH系和LS系为主的矮砧苹果示范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柏斌)笔者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获悉,今年该所将全面开展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引进与示范工作。为了整合全国苹果矮砧研究的科技资源,联合开展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矮砧密植集约高效栽培模式是苹果生产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栽培技术,也是我国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方向。与传统乔砧密植栽培相比,以矮砧宽行密植为基础的现代苹果栽培模式,具有便于实施果园生草制、机械化作业、肥水一体化、高光效、省工省力等诸多优点,能够实现早结果,早丰产,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陕西省千阳县把苹果产业作为富民强县兴村的首位工程,抢抓全省“3+X”特色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品种引领、模式支撑,稳存提质、融合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发展之路,并探索形成了“矮砧大苗、格架密植、水肥一体、轻简作务”的苹果栽培技术规范,全县发展矮砧苹果8 670 hm2、苗木繁育基地2 000 hm2,成为全国最大的矮砧苹果生产基地和苗木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1月6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邀请有关专家,对依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开展的"苹果现代矮化密植栽培及砧穗组合试验"和"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不同定植方式试验"的研究成果进行现场测产验收。专家组在对试验园考察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取样法进行现场测产,发现该栽培模式具有应用矮化砧木、采用宽行密植、选用大苗建园、设立支架栽培、行间生草和高光效树形等6项关键技术。这里的苹果3年就能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威海市是我国优势苹果栽培区。随着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副业化的日益严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苹果种植模式已不可持续。威海市农业部门选择了以矮砧轻减集约栽培模式、轻简省力机械化程度高为特征的现代果业发展道路,苹果产业成为业内公认的行业领跑者。本文介绍了威海市推进苹果栽培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8.
现代矮砧高密度苹果园,利用矮化自根砧或矮化中间砧苗木密植建园,配套立架支撑防护系统、肥水一体化等设施,采用高纺锤树形、行间生草等栽培措施,是一种便于机械化作业的苹果园,也是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山东省威海地区的现代矮砧高密度果园,苹果栽植密度一般株距为1~1.2 m,行距3~4 m,每667 m2栽植苹果110~220株,品种主要是富士、威海金等,其中富士品种占比达到了70%以上。目前,威海地区的矮砧苹果面积已经超过2万hm2。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陕西省千阳县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海拔1 000 m左右,年日照2 122.2小时,充足的光热条件、高海拔和较高的昼夜温差,促进了苹果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实的干物质转化积累,形成了千阳苹果的特色品质。2012年以来,该县引进海升、华圣、大地丰泰等果业龙头企业12家,建成矮砧苹果示范园0.87万hm2、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从2016中国苹果年会暨山东沂源苹果产销对接会上获悉,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被评为"全国现代苹果产业10强县"称号,这是继中国苹果名县之后千阳县获得的又一殊荣。近年来,千阳县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全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机遇,围绕"大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带动、能人大户示范、园区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以中国苹果名县为目标,聚力发展苹果产业,建成现代苹果矮砧集约化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11.
八方资讯     
国家级苹果产业实验站落户烟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水稻、玉米、柑橘、苹果、生猪、奶牛等10个农产品开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山东烟台市农业科学院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苹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近日在烟台市举办的"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山东骨干培训班",标志着烟台综合实验站正式投入建设。培训班就山东省苹果生产形势、优质苹果生产的关键技术、苹果土肥水管理与矮砧宽行密植栽培技术等课题,对100多位参会专家和业务骨干进行了培训。  相似文献   

12.
苹果矮砧轻减集约化栽培制度是一种采用良砧、良种与良法配套的省力高效栽培模式,具有早果丰产、优质高效、轻减省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专业化分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山东省威海市在苹果矮砧轻减集约化栽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把苹果产业列为农业4+1特色产业首位,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强化政策扶持,突出技术集成,注重机制创新,着力构建现代化果业体系,不断推动果品提质增效、果业转型升级、果农增收致富。一是科学化管理。不断探索先进栽植技术和模式,形成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印发《凤翔苹果优质栽培技术规范》《凤翔优质苹果周年管理历》《苹果主干低位嫁接技术标准》等操作规程,编制宝鸡市果业地方标准1部,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孙兆军)陕西省将用3~5年时间全面完成苹果矮砧栽培技术在全省43个苹果基地县试点,用10~20年时间完成矮砧苹果在陕西的全部换代。"十三五"期间,陕西省计划将矮砧苹果园面积增加到20万hm2,同时,乔化果园由60万hm2减到46.67万hm2。通过一增一减,力争陕西苹果总产量实现翻番,由  相似文献   

15.
<正>经济新常态下,中央和山东省委都把提升农业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作为中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是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全省农业经济的中心和重点。再创我省苹果生产新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量"是基础,"质"是核心。2010年开始,省财政厅、农业厅启动实施了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在其引导推动下,一场重在提"质"的新栽培模式正在全省各地蓬勃兴起。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是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栽培技术,新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在我省苹果产区引发了一场果树栽培制度转型升级的革命。  相似文献   

16.
11月27—28日,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金政研究员在咸阳综合试验站调研化控疏花试验情况,并就苹果矮砧密植栽培和果树冬季修剪进行了现场指导。27日下午,王金政研究员对综合试验站今年开展的苹果化控疏花疏果试验进行了调查和交流,并对2013年的试验任务提出了具体意见。28日上午,在咸阳综合试验站查养良站长的陪同下,王金政研究员首先来到乾县梁山镇新栽矮砧密植栽培果园,查养良站长首先介绍了咸阳产区秋季苹果栽植情况及秋栽选用砧木的品种、嫁接品种和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苹果大发展时期,山东省主要推广的是乔砧密植栽培模式,90%以上的果园是按照此栽培模式建立的。此种栽培模式虽然对推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由于乔砧密植树体控冠和促进结果技术难度大,果农难以掌握,管理费时费工,加上该模式自身的缺陷,致使大多数果园密闭、产量低、果品质量差,已不能适应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孙兆军)近日,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授予陕西省千阳县为"果园机械化示范基地"称号。据了解,这是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在全国确定的首个果园机械化示范基地。近年来,千阳县聚力发展现代矮砧苹果产业,建成全国最大的  相似文献   

19.
矮砧密植苹果园生草是在矮砧集约苹果园果树行间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覆盖物的一种果园管理方法。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果园生草技术,对于苹果园生草的研究有很多。本文从矮砧密植苹果园生草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调节果园微生态,提高苹果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综述了苹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作用,发现对草种的管理技术、草种与苹果树的配套研究、不同草种混播对苹果园影响的研究还不够完善,为矮砧密植苹果园生草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孙兆军)近年来,陕西省凤翔县把苹果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紧紧围绕1.33万hm2优质苹果基地建设,积极推广矮砧苹果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果园管理整体水平提高,苹果质量和产量稳步提高。截至目前,全县共栽植苹果1.12万hm2,挂果面积6333.33hm2,2012年预计全县苹果总产量22万t,当前,已进入早中熟苹果销售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