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虾青素在珍稀水产品养殖中已被较广泛地用作饲料添加剂,取得了很好的着色效果。虾青素具有水不溶性和亲脂性,易溶于二硫化碳、丙酮、苯和氯仿等有机溶剂,能够促进抗体的产生,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其抗氧化能力强于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动物试验表明,虾青素可以清除NO2、硫化物、二硫化物,也可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可有效的抑制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2.
由于虾青素其特殊的结构,近年来关于虾青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已被报道。本文梳理了虾青素的提取与合成在水产养殖中发挥的各种重要作用,并着重介绍了虾青素的着色功能,促进生长、繁殖、发育等方面的功能,为虾青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洋红酵母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还富含胡萝卜素和虾青素等天然色素,能显著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增强免疫力、净化环境和减少抗生素用量,是生态养殖的优良添加剂,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文章就海洋红酵母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虾青素(astaxanthin)化学名称为3,3′ 二羟基 β,β 胡萝卜素 4,4′ 二酮,分子式为C40H52O4,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特别是水产动物的虾、蟹、鱼和鸟类的羽毛中。虾青素是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叶黄素,呈粉红色,具有独特的着色功能,也能够促进抗体的产生,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在抗氧化性,清除自由基方面,其能力强于 β 胡萝卜素。具有水溶性和亲脂性,易溶于二硫化碳、丙酮、苯和氯仿等有机溶剂。虾青素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类胡萝卜素添加剂,在食品、饲料、化妆品、医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1虾青素的…  相似文献   

5.
虾青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可改善水产动物体色、缓解应激、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文章就虾青素的理化特性及其在水产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作以简述.  相似文献   

6.
虾青素是一种高价值的类胡萝卜素色素,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食品、化妆品和保健品行业,红发夫酵母和雨生红球藻是虾青素重要的生物来源。虾青素具有改善水产动物体色、抗氧化和抗应激等功能,可为水生动物提供多种健康益处。文章就虾青素来源、理化性质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虾青素的开发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虾青素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色素和抗氧化剂,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对虾青素的生物来源及其生理功用等方面进行了叙述,着重介绍了虾青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增加养殖对象着色,提高存活率,促进生长、繁殖、发育等方面功用。  相似文献   

8.
虾青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等生理功能。其在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方面,被用于动物精液低温保存、受精卵和胚胎的冷冻保存。不仅促进了动物遗传资源异位保种效果,而且有助于解决配子和胚胎远距离运输面临的困难。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方面,虾青素常作为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和畜牧业生产等领域。该文就虾青素的理化性质、来源、生理功能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开展虾青素研究、开发改性产品和实现其在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畜牧业中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虾青素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类胡萝卜素,是一种高效、绿色、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具有改善畜禽产品品质、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和机体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在畜牧养殖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潜力巨大。该文围绕虾青素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特性、生产来源、在畜牧养殖行业中的应用发展前景及应用安全性等方面展开了论述,以期为虾青素在我国畜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虾青素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的类胡萝卜素,超强的抗氧化活性赋予了虾青素突出的生理功能和巨大的开发价值.综述了虾青素对人体及动物在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提高动物免疫力、抑制肿瘤3个主要方面的生理功能,并且分析了其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虾青素是一种红色的类胡萝卜素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用途.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增强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积累的方法如胁迫培养方法、诱变育种方法、植物激素协助方法和基因工程方法的进展,以及一步式和两步式规模化培养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现状和特点,为虾青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虾青素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小鼠肝脏原代细胞产生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原位二步灌流法提取ICR小鼠的肝脏原代细胞,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作为指标、采用H_2O_2处理建立氧化应激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中活性氧(Rea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及凋亡水平变化,生物化学法测定细胞中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抗氧化酶SOD、GSH-px 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blot检测细胞核中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使用5μg·mL~(–1)虾青素预保护细胞3 h,10μmol·L–1H_2O_2刺激3 h的情况下氧化应激模型效果最好。虾青素降低了H_2O_2诱导后小鼠肝脏原代细胞的细胞凋亡率以及ROS、MDA和GSH含量,提升了SOD、GSH-px的活性以及SOD、GSH-px的mRNA相对表达量,抑制了Nrf2蛋白的核转移。【结论】虾青素对H_2O_2诱导产生氧化应激的肝脏原代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血鹦鹉体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鹦鹉鱼增色饲料中虾青素的最适添加量及着色规律。[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3‰、5‰、8‰的虾青素和5‰虾青素+20μg/kg的甲基睾酮,投喂7 cm左右的鹦鹉鱼进行增色试验。应用SalmoFanTM(帝斯曼有限公司)比色板测定色度,观察增色过程中血鹦鹉的体色变化。[结果]5‰和8‰虾青素组增色效果好于3‰虾青素组,但5‰和8‰组间差异不显著。5‰虾青素+20μg/kg的甲基睾酮组在试验开始后1周内色度增加速度高于5‰虾青素组,但长期增色效果两组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血鹦鹉色度增加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试验开始后10 d内,色度增加速度较快,而后色度增加的速度趋于平缓,进入平台期。[结论]鱼体解剖结果显示,虾青素主要沉积在血鹦鹉鱼的皮肤上。  相似文献   

14.
虾青素是一种具有极强抗氧化活性的类胡萝卜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β-胡萝卜素酮化酶(Bkt)是由玉米黄素合成虾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采用LaTaqDNA聚合酶用PCR的方法从pET-28a( )bkt中扩增得到bkt基因,用bkt基因替换pBI221中的GUS基因形成含有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的bkt基因表达盒,然后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的多克隆位点,最终获得带有选择标记和报告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bkt。通过农杆菌LBA4404介导将其转化进入玉米自交系齐319,转化后的愈伤经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表明bkt基因已经转入玉米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5.
虾青素是一种具有极强抗氧化活性的类胡萝卜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β-胡萝卜素酮化酶(BKT)和β-胡萝卜素羟化酶(CrtR-B)是虾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两个关键酶。采用LaTaqDNA聚合酶用PCR的方法分别从pET-28a(+)-bkt,pET-28a(+)-CrtR中扩增得到bkt和CrtR-B基因,用bkt基因替换pBI221中的GUS基因形成含有CaMV 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的bkt基因表达盒,然后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的多克隆位点,再用CrtR-B基因替换pCAMBIA1301中的另一个GUS基因,形成CrtR-B基因表达盒,最终获得带有抗性基因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bkt-CrtR。通过农杆菌EHA105介导将其转入花生(花育23),获得了经卡那霉素筛选的抗性植株,通过PCR扩增验证,花生基因组中含有这两个基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虾青素,测定粉白、红斑、黑斑3种体色红罗非鱼各组织(皮肤、鳍、肌肉、眼球、鳃)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分析不同虾青素含量对红罗非鱼不同组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从而推断类胡萝卜素在不同组织间的表达和沉积方式。结果显示,虾青素添加量为400 mg/kg时,红罗非鱼皮肤、鳍、肌肉、眼球和鳃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高,体色明显改善,其中黑斑红罗非鱼鳃部类胡萝卜素沉积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而当虾青素添加量为800 mg/kg时,粉白红罗非鱼鳍上和鳃部及黑斑红罗非鱼鳃部类胡萝卜素沉积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但3种体色红罗非鱼一些组织器官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对照组及虾青素添加量为400 mg/kg时有所下降,红罗非鱼体色变化不明显。虾青素含量对红罗非鱼各组织类胡萝卜素总含量有显著影响(P0.01);而红罗非鱼体色对类胡萝卜素总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虾青素和体色交互作用对类胡萝卜素含量有较显著影响(P0.05)。聚类分析表明,类胡萝卜素在红罗非鱼的鳍中沉积率最高,其次为鳃,再次为眼球,皮肤和肌肉沉积率最低。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提高虾壳废弃物中虾青素的提取率,以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及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原料,利用有机溶剂浸提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3种虾壳中虾青素的提取效果,并对南极磷虾虾壳中虾青素提取工艺参数进行正交优化;利用红外光谱比较虾青素标准品与3种虾壳制得的样品,对样品中虾青素进行定性分析;以VC作为对照,探索3种虾壳中虾青素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罗氏沼虾、南极磷虾及凡纳滨对虾在以二氯甲烷为提取液,提取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2 h条件下可得到最大提取率,南极磷虾虾壳中的虾青素的提取率显著高于凡纳滨对虾及罗氏沼虾虾壳中的虾青素。而料液比对三者中虾青素的提取率的影响效果不同,南极磷虾和凡纳滨对虾在1∶30 g/mL料液比条件下的提取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4.72μg/g和172.21μg/g,而罗氏沼虾在料液比为1∶20 g/mL条件下最大提取率为88.69μg/g。南极磷虾虾壳中提取虾青素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2.5 h,此条件下虾青素的提取率明显提高,达到245.01μg/g。红外光谱证明实验所得虾青素与虾青素标准品具有极为相似的官能团振动吸收峰。通过抗氧化实验研究发现,3种虾壳中的虾青素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以罗氏沼虾虾壳中虾青素抗氧化活性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虾青素的稳定性,采用超声的方法将卵磷脂和壳聚糖在水相溶液中自聚集形成散性的纳米粒。对影响纳米粒的制备与性质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卵磷脂/壳聚糖比例为5∶1到20∶1(w/w)条件下,超声15 min可形成稳定的纳米包载体系。粒径范围在137.51~139.46 nm之间且带有正电荷,粒径分布均匀。在电镜下观察为不规则的球状。制备得到虾青素纳米粒的包封率和包载量为51.02%和10.34%。虾青素纳米载体在pH 1.2、pH 6.8和pH 7.4的条件下,72h内释放约66.97%、30.34%和28.19%,具有较好的控制缓慢释放的作用。可见,壳聚糖/卵磷脂纳米载体是理想的虾青素功能食品载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产虾青素菌株CHU-R进行鉴定,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为虾青素的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对产虾青素菌株CHU-R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鉴定;以菌株CHU-R菌体生物量和虾青素产量为考察指标,对CHU-R菌株的碳源、氮源、微量元素等培养基成分及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装液量、蔗糖含量等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优化条件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培养基组分。【结果】CHU-R为乳杆菌。CHU-R菌株培养基中的适宜氮源为铵盐和尿素;碳源为蔗糖和葡萄糖;培养基中缺少Fe2+不利于菌体生长和虾青素积累。CHU-R的适宜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0 mL/L,装液量50 mL/L,初始pH值7.0~7.5,发酵温度26~30 ℃,发酵时间48~72 h,在此条件下,菌株CHU-R菌体生物量和虾青素产量均较高。【结论】乳杆菌CHUR在优化培养条件下能够得到产量较高的虾青素,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