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农作物良种的推广现状和需求在农民认知、良种推广和种子市场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对良种的认知.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建立服务农民的高效作物良种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技能和农作物生产的积极性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良种补贴政策是我国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进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2002年开始,我国农业补贴开始向单个品种细化,与品种直接挂钩,从高油大豆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这种补贴方式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但是随着补贴政策的开展,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优良品种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推广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农产品优质高效的核心。据报道,日本水稻单产提高过程中优良品种的贡献率在60%以上。在生产实践中,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一般都要经过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种审定后方可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3年全国农作物主要品种推广情况统计表》为依据,对中国大豆良种推广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找出了大豆良种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大豆良种推广的潜力,提出了促进大豆良种推广、发展大豆生产的思路和目标任务,并提出了构建大豆优势产业带、提高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品种是农业科技的载体,优良品种的不断推陈出新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为了保证推广优良品种,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我国非常重视品种的选育、审定和推广工作,依法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但是近年来,审定品种数量越来越多.品种自身及市场管理等面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实行品种动态管理,启动品种退出机制已成为各级农业管理部门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区域试验是新品种走向生产的桥梁,是连接科研,生产、市场的纽带,是鉴定评价品种的抗逆性、丰产性、适应性和品质等农艺性状的重要手段,是品种审定的基础和前提,对确定品种推广利用价值,确保因地制宜的推广良种,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及国务院出台的发展现代种业的实施意见中,将农作物的品种区域试验及审定工作提到了法制管理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种是农业生产的前提,有了优良品种,即使在不增加劳动力、肥料的情况下,亦能获得较好的收成。因此,选育并推广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是直接提高农作物单产、增加农田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途径。而选育推广优良品种的基础是品种资源。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作物品种资源十分丰富,这是农作物选种、育种与用种的宝贵资源,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财富,应该充分地发掘与利用它。  相似文献   

8.
棉花良种补贴项目实施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增加棉农收入,增强棉花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保障我国棉花产业安全,参照粮食作物的良种补贴办法,中央财政从2007年启动实施了棉花良种补贴项目。目前,项目实施进展顺利,成效初步显现。一、项目基本内容(一)指导思想与任务目标。指导思想:在棉花优势区域内,选择项目区,确定优良品种,对选用项目招标确定棉花良种的农户实行补贴,促进棉花优良品种的推广,扩大良种的种植规模,优化品种结构,强化良种良法配套,提高单产水平,改善纤维品质,全面提升我国棉花生产水平和原棉质量。任务目标:项目区棉田全部实现良种化,初步解决品种“多、乱、…  相似文献   

9.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作物,栽培的周期长达数十年,所以茶树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显得十分重要。生产中选用茶树良种是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丰富茶类品种、利于机械化生产的有效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国际市场的开  相似文献   

10.
1 良种在发展高效农业中的作用 1992年9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优良品种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关键环节”。国内外农业的实践也证明,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是农作物增产的基础,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近25年来,世界粮食产量翻了一番,其中有75%来自单产的提高,而单产的提高中,优良品种占30%~35%。60年代墨西哥世界小麦和玉米育种中心育成的矮秆小麦“列尔马·罗赫”、“托巴里66”和“加瑞66”等品种,1966~1968年有15个国家引进,仅印度引入1.8万吨矮秆小麦品种种植,单产比原地方品种高1~2倍。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育成“IR-8”、“IR20”等几个矮秆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1.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是促进农业生产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加强名、特、优、新等各类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新品种转化应用.对促进作物良种更新换代、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种子产业在农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辽宁省优质农作物品种区域布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春凤 《杂粮作物》2003,23(3):156-158
当前,辽宁省农业生产已经进入了一个面向市场、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注重效益的历史发展新阶段。面对当前农产品销路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的突出矛盾,必须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进行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本文旨在通过对全省农作物品种区域划分,明确各地适宜种植的优质品种,引导农民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优质农作物品种,逐步提高全省优质农作物品种的种植比率,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1 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区域划分及主栽品种根据辽宁省热量、水分、土壤…  相似文献   

13.
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于1984年11月21日至26日在福建厦门召开第二次会议。农牧渔业部农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负责人和专家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认定全国传统的茶树优良品种。根据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的认定品种条件(1.跨省、市、自治区推广种  相似文献   

14.
陆忠 《广西蔗糖》1998,(4):11-12
推广甘蔗良种能提高单产,改进品质.增强抗病虫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且投资少,效益高,是快速发展蔗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我场33年的蔗糖业发展史,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甘蔗品种演变史,也是一个产蔗量和产糖量逐步增加的历史。60年代推广台糖134和80年代推广桂糖11号,使我场甘蔗单产从公顷30多吨逐步提高到60多吨,是甘蔗良利,作用的最好说明。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我场相继推广了不少的甘蔗品种,取得了一些成缋,如推广了新台糖1号、粤糖79-177,但电面临很多问题.必须认真总结,正确认识,以加快甘蔗良种推广步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品种试验、品种选育和推广等多个角度指出当前品种审定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全面地分析了问题存在的根源。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品种审定制度改革、提高承试人思想业务素质、完善试验点配套设施和规章制度、提高育种人责任意识和育种理论技术水平、良种良法配套推广等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与有效对策,对于推进现行的农作物品种审定与推广工作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冯凌云 《杂粮作物》2006,26(2):95-95
优良品种是农作物优良高产的基础,是实现高效农业的先决条件。国家高度重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与推广工作。在科研育种和农作物品种管理工作者几十年的努力下,我国先后育成、审定和推广了一大批优质、高产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为各个时期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全国农作物审  相似文献   

17.
种植优良品种是提高棉花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一个良种的育成到大面积推广需要经过许多年。因此,对优良品种的需要,不能“临渴掘井”。如何使品种工作适应生产形势的发展,需瞻顾未来,立足今日,认真确定。  相似文献   

18.
王立春 《中国马铃薯》2006,20(2):118-119
马铃薯片是一种风靡全球的休闲食品,近年来随着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油炸薯片、油炸薯条、淀粉加工业的兴起以及国外马铃薯加工厂的进入,对高产、抗病、加工型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从市场需要出发,精心选育的克新16号于2005年4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马铃薯加工提供了优良品种。为了更好地发挥该品种的优质高产效益,使良种良法相结合,特将近几年所内试验高产栽培技术加以总结,供生产加工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9.
品种比较试验是农作物新品种从选育到推广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联系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实践的桥梁,为客观评价优良品种特征特性并确定推荐参加国家品种区试提供依据。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可以客观评价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稳定性、抗逆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明确新品种的生产利用和适应种植区域,对品种合理布局、保障生产安全及促进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无性系良种是茶园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是发展名优茶的前提,是实施采茶机械化的条件。所以,推广无性系茶树优良品种,大力发展良种茶园是茶叶产业发展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我省从50年代起就开始了无性系茶树良种的选育、繁殖、推广工作,90年代发展速度加快,先后选育出无性系优良茶树品种18个,现有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8300hm2,比1991年2460hm2增长24倍。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与茶园总面积的比重已由1991年的257%上升到1998年的1098%。1 无性系茶树良种选育、繁殖、推广纵深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