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酒泉市制种产业从起步至今虽然还不到20年,但从基地规模、生产范围到种子产量、质量等均显示了较快的发展势头。特别是自从原酒泉行署把种子产业确定为区重点产业以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现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外贸制种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也成为酒泉市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
江山市石门镇新群村是一个杂交棉制种基地村,1997年建立制种基地,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制种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特别从2001年引入慈抗杂3号亲本以来,全村制种规模逐年扩大,F1种子单产不断提高,种子纯度高、质量好,深受各棉区的欢迎.其中制种户王章刚,2002年以来连续3年进行慈抗杂3号组合制种,F1种子单产均超过2250kg/hm^2.2004年该用户制种面积660m^2,收F1种子实产175.5kg,平均产量达2661.0kg/hm^2,连皮棉产值达102300元/hm^2.现将该户近年来的制种经验和技术环节总结如下,以供各地制种区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Ⅱ优7954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重点推广的超级稻品种。在浙江衙州地区大面积制种,平均产量3.75t/hm^2,高产田可达5.25t/hm^2。总结了其亲本特征特性及主要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三系杂交稻金优725制种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辉 《杂交水稻》2003,18(5):30-31
金优725在荆门市大面积制种平均单产约3.0t/hm^2,高产田块达4.0t/hm^2。结合多年制种实践,总结了该组合在荆门市制种的亲本特性表现及其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河西地区气候干燥,光、温、水资源与玉米生产进程同步,是传统的农业灌溉区。境内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非常适宜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所产玉米种子子粒饱满、纯度高、商品性好,已成为我国玉米杂交制种的优势生产基地,常年制种面积达7万hm^2,年产种子占全国玉米用种量的近60%,已成为国内最具知名度和最具竞争力的制种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的甘肃河西地区降水稀少,是典型的干旱内陆河灌区。近年来,因干旱缺水已对当地制种玉米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研究开发制种玉米垄作沟灌节水栽培技术,是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分利用率的一条有效途径,结果表明,制种玉米垄作栽培灌水量为4500m^3/hm^2时,其产量为7689.00kg/hm^2,与平作、垄作栽培灌水量均为6000m^3/hm^2的产量水平接近,但节水1500m^3/hm^2,节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绥宁县地处湘西南边陲.被袁隆平院士题为“中华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县”。全县辖25个乡镇.348个村,总人口35万,水田总面积2.1万hm^2.其中从事杂交水稻制种的11个乡镇.122个村.总面积0.7万hm^2。杂交水稻制种是绥宁县的优势产业.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于杂交水稻生长.并且年制种产量高.是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8.
随着玉米制种基地的西移,新疆玉米制种面积迅速扩大,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制种基地。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光照充沛,雨量稀少,人工灌溉,田块集中,病虫害轻,有着玉米大田生产与制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兵团农四师集高密度种植、化学控制、地膜覆盖、精量点播等关键技术为一体,探索形成了玉米密植高产制种技术体系,2007年在伊犁兵团62团制种0.99hm^2,取得平均667m^2单产767.45kg、最高单产862.75kg的全国玉米制种高产纪录。现将其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国丰1号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丰l号(中9A/辐恢838选)系国丰水稻育种中心育成的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根据3a制种112hm^2,平均单产3.7t/hm^2的制种实践,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两优培九在江西宁都较大面积连片秋制单产超3.0t/hm^2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福优系列组合高产制种技术总结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自福伊A1995年通过福建省技术鉴定以来,福优系列组合中有16个分别通过了省、市级审定,累计推广面积达66.7万hm^2,制种产量由最初的2.0t/hm^2左右逐步提高到3.0~3.5t/hm^2。总结了福伊A的特征特性及其系列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春季在海南乐东基地抛秧制种杂交水稻新组合天丰优3550共133.3hm^2,平均单产3.03t/hm^2,最高单产达3.63t/hm^2。总结了其抛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3.
Ⅱ优162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Ⅱ优162在我县制种55hm^2,平均单产3.19t/hm^2。最高单产达4.99t/hm^2。其高产制种技术要点主要为,根据母本Ⅱ-32A和父本蜀恢162的特性,准确安排播差期;通过强攻父本,增加父本穗数与颖花数;“九二0”与花调灵混合使用,提高异交结实率;补施花肥,延长柱头生活力等。  相似文献   

14.
培矮64S系列组合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6-2000年,培矮64S系列组合在桂林累计制种551.18hm^2,平均单产2.91t/hm^2。结合桂北的生态条件和气候特点,总结了培矮64S系列组合制种的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2000-2004年在张掖市甘州区、高台县、民乐县雄性不育单粒型甜菜制种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雄性不育单粒型甜菜制种技术规程;建立了高产优质的良繁体系与基地。其制种产量可达到1500-3000kg/hm^2,发芽率达到国家行业标准2级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两优培九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0年江苏盐城制种两优培九2333hm^2,平均单产达3.0t/hm^2。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Ⅱ优系列组合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汪华春 《杂交水稻》2002,17(5):29-30
1989-2001年,Ⅱ优系列组合在肥西累计制种约6667hm^2,平均单产超过4.0t/hm^2。根据Ⅱ-32A的特征特性及合肥地区的生态条件,总结了Ⅱ优系列组合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8.
特优航2号系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龙特甫A为母本与恢复系航2号选配的晚稻杂优新品种。2011年引进在江苏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制种,2a制种平均产量稳定在3.0t/hm^2以上。介绍了特优航2号在苏中地区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9.
余开亮 《杂交水稻》2003,18(4):23-24
回顾了景谷县籼型杂交水稻制种的发展历程,展望了其发展前景。景谷县于1978年开始杂交水稻试制,基本上经历了引入阶段、恢复探索阶段、徘徊阶段和发展阶段等4个时期。经过20多年的曲折发展,目前年制种面积133.3hm^2以上,单产达3.0t/hm^2左右,实现了种子自给有余,并向外地供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鸡脚叶性状标记不育系与正常叶恢复系,按4种种植比例(A∶R为1∶1,2∶1,3∶1和5∶1)和2种种植方式(混合种植和间隔种植)种植,通过蜜蜂媒介传粉进行大田制种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比例和方式对制种产量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每hm^2制种田的制种产量,混合种植在A∶R为3∶1时达到最大,为1323.89kg,间隔种植在A∶R为1∶1时达到最大,为1146.39kg,即此时每hm^2制种田的制种产量混合种植比间隔种植提高了15.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