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邹德根 《中国马铃薯》2002,16(6):337-340
通过对我县引进的 7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试验 ,筛选出适宜我县进一步试验示范的马铃薯新品种坝薯 10号、荷 14、中薯 3号、中薯 4号、无花 ,尤其是坝薯 10号、荷 14抗美洲斑潜蝇危害效果好、产量高 ,其中坝薯 10号产量达 184 0 3kg 6 6 7m2 。  相似文献   

2.
西藏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筛选及稳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马铃薯存在种性退化、品种单一等问题。为筛选出适合拉萨栽培的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开展了马铃薯新品种引进与筛选试验。试验以高产优质品种‘青薯9号’为对照,与引进的10个马铃薯新品种在拉萨市进行了一点两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168’平均产量3 360 kg/667m~2,变异度9.317 8,商品薯率60%,属于高产稳产品种;‘丽薯10号’淀粉含量20.31 g/100g,还原糖含量仅0.22 g/100g,属于加工型品种;‘中薯19号’和‘陇薯10号’平均产量分别达3 703和3 287 kg/667m~2,变异度为4.664 5和5.140 3,且品质表现较好,属于高产稳产优质马铃薯品种,适宜在拉萨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商洛地区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 言商洛地区地处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山区 ,常年种植马铃薯面积 3 5万hm2 左右 ,平均单产 80 0kg 6 6 7m。 为了促进马铃薯品种的更新换代 ,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良品种的迫切需求 ,我所于 2 0 0 0年 3月从甘肃省农科院渭源县马铃薯繁育基地引进陇德1号、陇德 3号、渭薯 1号、渭薯 8号、陇薯 2 16 10等新品种 ,加上本所选育新品系 ,设置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 ,从中筛选适于我区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 ,并摸索其生育特性 ,为我区马铃薯创高产提供种源和科学的栽培依据。2 材料与方法2 1 试验材料陇薯 1号、陇薯 3号、渭薯…  相似文献   

4.
西北旱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及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马铃薯》2017,(5):263-267
马铃薯优良品种缺乏是制约西北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筛选出适宜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特点的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2015年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全国马铃薯科研院所引进6个新品种,以‘青薯9号’为对照(CK),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20号’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和高产性,产量达到2 633 kg/667m2,较对照增产11.95%,商品薯率高,在定西市可作为潜在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5.
半干旱地区马铃薯新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会宁县半干旱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我们对引进的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熟性、产量和抗病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达极显著,特别是庄薯3号、河薯3号、陇薯6号的产量极显著的高于对照品种青薯168,且在薯型、商品薯率、抗病性等方面优于对照,可做为会宁半干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接班品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广西合浦县甘薯品种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引进10个甘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比较各试验品种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烘干率等性状。[结果]结果表明,广薯87、桂粉3号、桂薯131、外婆藤、桂薯6号5个甘薯新品种丰产性较好,综合性状优良,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鲜重、大中薯率均优于对照,适宜在广西合浦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结论]广薯87、桂粉3号、桂薯131、外婆藤及桂薯6号5个甘薯新品种适宜在广西合浦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对引进的4个马铃薯新品种在姊归县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95P3-3生育期较短,薯肉为黄色,可作为早熟品种上市;T962-27作为候选品种需进一步试验;鄂马铃薯3号、鄂马铃薯5号在薯型、商品薯率、抗病性、干物质含量等方面优于对照,可做为姊归县当前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8.
春夏季连旱是严重制约靖远县旱作区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为了探索利用田间地头的集雨水窖,用少量的水保障砂田马铃薯的生长,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达到旱作区砂田马铃薯高产稳产的目的,引进注水补灌技术,利用地头的集雨水窖开展注水补灌次数对砂田马铃薯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注水3次产量最高,达30 870 kg/hm~2,增产率49.89%,注水2次增产率33.50%,注水1次增产率23.89%;马铃薯注水3次单株鲜薯数、单株鲜薯重、单株商品薯数等经济性状明显改善,马铃薯单株商品薯重注水3次最高为0.59 kg,注水2次为0.53 kg,注水1次为0.49 kg,不注水的为0.34 kg。商品薯率、经济效益随着注水补灌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注水补灌是砂田马铃薯抗旱增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宁海县马铃薯种植品种以本地品种‘东仓种’为主,因结构单一、种性退化导致马铃薯产量与品质下降。为了筛选适合在宁海县种植的新品种,引进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中薯3号’和本地‘东仓种’作对照,调查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块茎性状和经济性状,并测定其产量。结果表明,‘浙薯956’和‘希森6号’商品薯率较高,分别达到83.36%和79.27%,产量较‘中薯3号’分别下降4.60%和16.71%,但较‘东仓种’分别增加60.37%和40.00%,块茎性状等综合表现良好,建议在当地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0.
《中国马铃薯》2017,(1):1-6
为筛选出适宜四川省不同生态区域的冬马铃薯品种,四川马铃薯创新团队在6个不同生态区域开展冬马铃薯品种引进与筛选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在成都平原,‘川凉薯9号’和‘凉薯97’表现突出;在川中丘陵区,‘川芋10号’产量最高;在川东地区,产量较高的品种除对照‘费乌瑞它’外,‘中薯2号’和‘中薯3号’产量表现也较高;在川东北山区,引进的新品种‘鄂薯4号’增产显著;龙门山脉地区‘中薯2号’和‘坝薯10号’产量较高;而凉山州安宁河谷地区则以‘青薯9号’高抗晚疫病,产量表现最突出。由此可见,不同生态区域适宜的冬马铃薯品种差异较大,新品种引进与筛选工作应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新品种引进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桂雄 《杂粮作物》2007,27(5):360-361
通过引进8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紫花851、鄂马铃薯3号、大西洋、费乌瑞它4个品种生育期适中,大中薯多,商品薯率和鲜薯产量高,品质商品性和效益好,是适宜生产上推广种植的较好品种。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6个马铃薯品种,延97-8、晋薯11号、克新12号、坝薯8号、陇薯3号和尤金为供试材料,种薯分别来源于吉林延吉、河北坝上、辽宁本溪和青海西宁4个地点,比较不同品种间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差异以及不同来源种薯的引种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延97-8和克新12号的单株产量最多,淀粉含量最高,但单株商品薯产量最少,结薯较琐碎;晋薯11号、陇薯3号、坝薯8号和尤金的单株产量较少,淀粉含量均较低,但商品薯较多。从地区间的引种效应来看,不同来源种薯在产量上无显著差异,从青海地区引入的马铃薯种薯在产量上要高于其它来源的种薯,来源于河北坝上和辽宁本溪的种薯在淀粉含量上显著高于其它来源地种薯。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新品种冬种品比及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广西区外引进12个马铃薯新品种及广西地方马铃薯品种思薯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和种植密度二个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中甸红、合作-88、大西洋、会-2、东农303、中薯3号和郑薯5号等7个品种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显著,适宜在广西冬种;种植密度以4400株·667m-2有利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种植,优良的品种是保证其高产稳产的重要基石。为了筛选出适宜大理州早冬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以当地品种‘丽薯6号’和‘丽薯7号’作为对照,与近年来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选育出的5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均可在大理州正常发育成熟,‘11~#’产量最高,达3 644 kg/667m~2,商品薯率最高,达88.10%,两者均较‘丽薯6号’(CK1)和‘丽薯7号’(CK2)高。该品种有望成为大理州早冬马铃薯的主栽品种,逐步替代‘丽薯6号’。  相似文献   

15.
利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密度和氮磷钾肥料因素对‘渝马铃薯3号’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得出高产栽培最佳模型,为品种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渝马铃薯3号’正交试验各处理在主茎数、单株块茎数、商品薯数比和商品薯重比4个性状间无明显差异,在株高和单株块茎重间差异明显;密度间、施氮量间株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施磷量和施钾量间株高无显著差异;密度越大,株高越低,氮肥用量越高,株高越高。单株块茎重除密度间差异显著外,氮磷钾因素间均达极显著水平;密度4 000株/667m~2和氮肥用量10 kg/667m~2时的单株块茎重最高;单株块茎重随磷肥用量增加而增加;钾肥用量11 kg/667m~2时单株块茎重最高。‘渝马铃薯3号’高产栽培最佳组合为T5处理,即密度4 000株/667m~2、施氮量10 kg/667m~2、施磷量6 kg/667m~2、施钾量为11 kg/667m~2时,‘渝马铃薯3号’鲜薯产量可达2 508 kg/667m~2。  相似文献   

16.
西吉县引进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与主栽品种‘青薯168’、‘庄薯3号’和‘陇薯3号’做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生育期最长为128 d,比‘青薯168’延长5 d成熟,且生育前期生长弱,但中后期生长势强,结薯较晚,在盛花期才开始结薯。所以在栽培技术中‘青薯9号’要尽量早播种、可以比其他品种适当迟一点追肥培土以便提高肥料利用率、延长中后期生长时间才能多结薯、长大薯,增加商品薯率,提高产量;‘青薯9号’外观品质好,深红皮黄肉、芽眼少而浅、口感好,淀粉含量较高(19.76%),既可作为鲜薯外销品种种植,又可作为淀粉加工型品种种植;‘青薯9号’商品薯率最高达96%、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2 888 kg/667m2,比‘青薯168’增产38.2%。因此,可以引进‘青薯9号’新品种,在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5个新引进早熟马铃薯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的早熟性、植株性状、薯块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情况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东农303、中薯5号两个品种表现植株生长旺盛,早熟性好,单株结薯数多,薯块大小均匀,商品薯率与产量高,适宜石门县作为早熟马铃薯高产栽培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8.
张掖市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张掖市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2014年引进10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以‘陇薯3号’为对照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9号’、‘青薯10号’田间长势强、商品性好,块茎产量和淀粉产量高。‘陇薯9号’淀粉产量15 328 kg/hm~2,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49.78%;‘青薯10号’淀粉产量15 188 kg/hm~2,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48.41%。因此,这2个品种适宜在张掖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种植密度与大薯留种对‘宣薯2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宣薯2号’为试验材料,探索了以大薯留种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和结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宣薯2号大薯留种以密度2.70万株/hm2为最佳,平均单产达34 654 kg/hm2,比常规种薯6万株/hm2和大薯留种2.25、3.15和3.75万株/hm2都增产增收,结薯率从适宜的种植密度2.7万株/hm2开始,随密度的增加单株结薯数变少和单株块茎重变轻,大中薯率有变化,但不成规律。‘宣薯2号’在宣威市大薯留种以密度2.7万株/hm2种植既能获得高产,又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马铃薯》2013,(2):72-76
马铃薯试管薯诱导技术因其能有效加快脱毒马铃薯繁殖,缩短种薯生产周期,使种薯工厂化生产成为可能而受到重视。本研究以不同苗龄的高产抗病新品种‘丽薯6号’脱毒苗为试验材料,在马铃薯适宜的8%12%蔗糖浓度诱导区间内使用不同浓度的蔗糖诱导试管薯,探求其最适蔗糖浓度并观察苗龄对试管薯形成的影响,旨在花费更少的成本和较短时间内诱导大量的试管薯,以便于建立原原种高效生产体系。综合分析单株结薯数及单株结薯速率,结果表明:‘丽薯6号’诱导试管薯的最适苗龄为80 d,最适蔗糖浓度为10%。在此处理下单株结薯数最多,且结薯最早,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