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1原因在天气突变时,仔猪因皮下脂肪层薄、体温调节能力差而无法适应引起胃肠受凉,导致消化不良,胃肠痉挛,腹泻,抵抗力下降,诱发水肿病。突然喂给浓缩饲料。仔猪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健全,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和激活需要底物诱导,在仔猪4周龄前突然喂给大量的营养浓度极高的饲料,很容易诱发水肿病。  相似文献   

2.
<正>仔猪水肿病常发生于断奶后仔猪,特别是使用配合饲料或用预混料拌料饲喂的仔猪,时常发生仔猪水肿病,本文简述了仔猪水肿病的饲料诱因与预防。1仔猪水肿病的饲料诱因1.1直接由饲料引起仔猪水肿病,主要是给仔猪饲喂的饲料品质不良,如饲喂仔猪饲料蛋白过高,酸碱度过大,饲料的抗原性强,极易诱发仔猪发生水肿病。1.2间接由饲料引起仔猪水肿病,主要是给仔猪突然换料或者给仔猪饲喂的饲料受到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引起。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水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剖解见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为特征。本病发病率低,死亡率高,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尤以生长快,体质健康仔猪最常见。笔者近几年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本病上百例,平均治愈率达85%以上,效果显著,发现比单一西医疗法效果更确切,疗效更稳定。现将其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杜俊芳 《北方牧业》2006,(14):16-16
<正>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南于病猪主要表现眼睑水肿,结膜潮红,故又称"红眼病"。又因剖检可看到胃黏膜下和结肠膜的水肿明显,因而此病被称为水肿病。1流行病学本病多发于断奶后数日龄,4月龄仔猪也有发生。常常是比较健壮的仔猪发病率高,发病后死产率也很高。2病因2.1 带菌的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食入后经消化道直接污染。2.2 仔猪断奶后,如果饲料过于单纯,蛋白质含量过高,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容易导致营养失调、体内菌群紊乱、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造成水肿病的发生。2.3 应激因素(转群、运输、气候变化等)也会造成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水肿病的病因1.气候突变。在天气突变时,仔猪因皮下脂肪层薄、体温调节能力差而无法适应引起胃肠受凉,导致消化不良,胃肠痉挛,腹泻,抵抗力下降诱发水肿病。2.突然喂给浓缩饲料。仔猪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健全,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和激活需要底物诱导,在仔猪4周龄前突然喂给大量的营养浓度极高的饲料,很容易诱发水肿病。3.应激。断奶、阉割、预防接种、换料、母仔分离等多重刺激同时发生,引起仔猪产生应激反应,对病原菌的抵抗力降低,诱发水肿病。4.饲料品质不良。(1)饲料的抗原性强。仔猪补饲饲料中豆粕等大豆蛋白超过粗蛋白总量  相似文献   

6.
猪水肿病是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断奶仔猪,生长快、体况健壮的仔猪最为常见,瘦小的仔猪很少发生.本病的发生一般认为与某些应激因素有关,断奶前后生活条件骤然变化、过量地饲喂高蛋白饲料、饲料单一、昼夜温差大等情况下容易诱发.本病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胃壁、肠系膜呈胶冻状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等神经症状为特征.笔者在三都县诊治该病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仔猪水肿病,又称仔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断奶前、后仔猪的急性、散发性传染病。仔猪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是其剖检特征。本病发病率为15%~35%,致死率为50%~80%。1发病原因突然断奶或变换饲料,气候剧变,卫生条件差,日粮结构不合理等均是诱发本病的外在因素。断奶后的应激反应,引起仔猪肠道环境改变,pH值升高,机能紊乱,抵抗力降低,导致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释  相似文献   

8.
猪水肿病是由某些血清型的E coli引起的断奶前后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该病以突然发病,患猪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以及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为特征。该病常见于肥胖的断乳后1~2周的仔猪。气候骤变,饲料单一的情况下易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9.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前后仔猪的一种多发病。常呈散在发生 ,传染性不明显 ,通常在一窝仔猪中 ,营养良好 ,较肥壮而生长快的仔猪首先发病。断奶喂饲大量精料 ,突然更换饲料和饲养方式的突变或缺硒等微量元素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1 临床症状发病突然 ,头部水肿 ,运动障碍 ,行走摇摆  相似文献   

10.
猪水肿病是断奶前后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该病虽发病率不高,但通常是致死性的。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并具共济失调和惊厥等神经症状,死亡极快,病程短,致死率高。本病通常呈散在发生,传染性不明显,通常在一窝仔猪中,营养良好、较肥壮而生长快的仔猪先发病。断奶喂饲大量精料、突然调换饲料和饲养方式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缺乏硒等微量元素也与该病有关。由  相似文献   

11.
仔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的疾病。临床上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眼睑部水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为5%~30%,死亡率达90%以上。1流行特点本病呈地方流行性,常限于某些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周的仔猪,突然发生,病程短,致死率高。发病猪多是饲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本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突然改变,如饲喂单一或喂给大量精饲料、气候变化等有关。出生时发生过黄痢的仔猪一般不发生本病。传染源主要为带菌母猪和感染的仔猪,由粪便排出病菌,污染饲料、水和环境,通过消化道感染。  相似文献   

12.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1流行特点本病呈地方流行性,常限于某些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周的仔猪,突然发生,病程短,致死率高。1.1大肠杆菌存在于部分健康母猪和感染仔猪肠道内,随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通过消化道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13.
猪水肿病的病原尚未完全症实,一般认为是由溶血性大肠杆囷引起的一种毒血症,又称为猪胃肠水肿病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断奶前后的仔猪容易发病。断奶后突然改变饲料,肠内容物的PH值发生改变时,给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甚至出现病原性。饲料过于单纯也可诱发本病。其临床症状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发病率虽低,病死率很高。  相似文献   

14.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发生肠毒血症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发育良好、生长快速的肥胖仔猪易于发病;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仔猪饲料单一、蛋白质含量过高(20%以上)、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突然更换饲料以及其他应激刺激所致。本病发生率一般不高,但病死率却可高达90%以上,常给养猪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正>猪水肿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多见于断奶后仔猪,又称猪胃肠水肿病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为特征。本病虽发病率不高,但通常是致死性的,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6.
猪水肿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多见于断奶后仔猪,又称猪胃肠水肿病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为特征。本病虽发病率不高,但通常是致死性的,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7.
正仔猪水肿病是由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断奶后仔猪急性高度致死性、散发性的传染病。临床上猪只常表现突然发病,胃壁和其他部位发生水肿为特征。虽然本病发病率不高,但致死率高,往往给生猪养猪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为减少经济损失,更好预防本病,现将一例仔猪水肿病病例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经调查得知,2014年11月15日,西丰县某生猪场饲养户李某饲养的50头断奶仔猪,有10头突然发病,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18.
<正>仔猪水肿病俗称摇摆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毒血症。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3周,营养良好、体格健壮的仔猪,其主要特征是发病突然,头部水肿明显,运动失调,是一种发病率低、致死率高的传染病,是当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2016年9月2日,长泰县古农农场某养猪场65头断奶仔猪发生头部水肿、运动失调,并伴有轻度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畜主采用呋喃唑酮和氨苄西林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猪水肿病是猪大肠杆菌病肠毒血症引起的一种急性病,以发病突然、头面部水肿和运动失调为主要特点。本病多发于即将断奶或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死亡率高,常为吃食好、生长快、体型大的健壮仔猪发病。一、病因本病主要发生于即将断奶或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发病迅速,突  相似文献   

20.
<正> 仔猪水肿病是猪场仔猪常见的一种疾病,又称仔猪肠胃水肿病、仔猪肠胃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疾病。此病发生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仔猪死亡,将直接影响仔猪成活率,增加饲料成本,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此病多见于仔猪断奶前后,50千克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冬季及炎热的夏季或春季气温变化大时多发。本病常与大肠杆菌性腹泻同时发生。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低于30%,但病死率可高达80%~90%。本病多突然发生,潜伏期短。常见一群中体大、膘好、生长快的个体先发病,突然减食或停食,共济失调,有神经症状,头部、眼睑明显水肿,急性发病,几小时突然死亡。1 发病原因1.1 病原因素溶血性大肠杆菌是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病菌在仔猪肠道内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