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蚕茧稳产高产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蚕病所造成的损失。近年来,我县蚕病发生抬头,尤其是今年春蚕大面积暴发血液型脓病,发病面之广,损失之严重,为历史上罕见,发病倒蚕已成为蚕农后顾之忧,严重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为控制血液型脓病的危害,以防重蹈覆辙,笔者对2006年春蚕血液型脓病暴发的原因作了如下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 1989年我县大面积的丝茧育遭受了微粒子病的重大裘击,春、秋两个生产季节中,全县有23个乡11302张蚕爆发了微粒子病,减收蚕茧5500担,蚕农经济损失近300万元,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受到沉重打击。我场蚕种生产也面临微粒子病的严重危机。1986年到1989年4年  相似文献   

3.
<正> 近两年来,家蚕微粒子病在我省蚕区大面积爆发,是解放后三十多年来曾未有过的。当前蚕种数量不足,质量也差,由于微粒子病的损失,不仅给蚕种供求加深了矛盾,而且严重影响了蚕茧产量和质量,给蚕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了工业生产和外贸出口。这是当前蚕桑生产中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大面积蚕桑生产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是单产低、茧质低、效益低的“三低”局面,严重地挫伤了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其原因除养蚕布局、蚕种质量、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等方面外,蚕病大量暴发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九十年代,因蚕病造成蚕茧损失比八十年代高,全国各大蚕区均占总收茧量的12%左右,发病的种类是以病毒病、微粒子病、真菌病为主.四川也不例外,特别是病毒病在有的蚕区发生严重,占蚕病损失的70~80%.蚕农  相似文献   

5.
<正>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原虫寄生蚕体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病害.近几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该病传播面广,危害严重,蚕种场危害率达10-20%左右,给蚕种场及蚕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对微粒子病的防治目前只能采取综合预防的办法,还没有良药可治.为了引进“原虫净”预防家蚕微粒子病,并在生产上得到应用、推广,我们进行了本试验.现将春蚕期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春蚕血液型脓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灿兴 《江苏蚕业》2003,25(3):32-33
<正> 2002年我市春蚕普遍发生血液型脓病,其发病量之多、发病面之广、危害之严重在我市春蚕史上还从来没有过。据调查,全市80%的农户春蚕或多或少发生了血液型脓病,发病较重的农户损失达到30%,有的户甚至颗粒无收。这不但影响了我市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还严重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为了总结经验,防患于未来,现对春蚕血液型脓病发生的原因以及从中得出的启示作一个阐述。  相似文献   

7.
林日运 《蚕桑通报》1990,21(2):13-15
影响蚕茧稳产高产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蚕病所造成的损失。近年来,蚕病发生抬头,为害情况较为严重,发病倒蚕已成为蚕农的后顾之忧。如我区格溪沈蚕场,1988年夏、晚秋二期因发空头病,蚕茧颗粒无收,损失蚕种67盒。类似事例,屡见不鲜。因此,如何控制蚕病的发生,减少蚕茧损失已成为当前蚕茧生产的主要问题。为探索家庭养蚕行之有效的消毒防病措施,调查、分析了本区1988、1989二年蚕病的发生,为害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影响我省蚕茧单产的主要原因仍然是蚕病为害。根据前两年的调查,平均发病率达17%左右。为了进一步弄清陕南蚕区蚕病的分布、为害以及流行规律,今年我们继续在安康县布设蚕病调查点进行详细调查了解,现将春蚕调查情况小结于后,期望有助于生产。一、春蚕发病情况春蚕期我们分别在安康县的五里、关庙、岚河三个区布设了二十个调查点,对1294张蚕种进行了详细调查,取得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9.
孙晓明 《蚕学通讯》2007,27(3):45-45,47
预防蚕病发生,落实蚕病综合防治措施,是当前蚕茧生产稳产、高产的重要前提.近年来由于蚕茧收购政策不稳,影响蚕农积极性,也给蚕病防治工作带来不利.目前蚕病损失的主要因素已由传染性蚕病损失转变为非传染性蚕病损失.根据笔者的统计及实际调查结果,2005年至2007年本镇实发蚕种2 600张,因蚕病损失的蚕种量占全年饲养量的10%,平均每张种损失85元.  相似文献   

10.
影响蚕茧产量高产的原因固然众多,但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蚕病所造成的损失,近几年,我县蚕病发生有所抬头,单产有所下降,据不完全统计,由蚕病损失的蚕茧可占10%左右,有的农户损失较为惨重,1990年秋季我在梅溪乡梅溪六社调查,该社蚕农叶南国秋季养蚕0.8张,由于蚕病损失只收5公斤蚕茧,该院子8户蚕农养蚕6.5张,大量发生蚕病,最后收了82.5斤茧子,低于全县平均单产水平,因此,如何控制蚕病发生,减少蚕茧损失已成  相似文献   

11.
张节伯 《中国蚕业》2005,26(1):50-51
2004年春蚕期盐城市局部地区发生了大量的不结茧蚕,发生情况之严重,全省历史罕见.全市除大丰外,各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涉及到本市4个蚕种场,3万多张蚕种,严重的张产茧仅10~20kg,损失蚕茧500t以上,蚕农减收1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2.
靖江市蚕桑事业,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陆续发展起来,刚开始由于新的饲养环境和用具,曾经出现过连续几年蚕茧丰产丰收的景象。随着养蚕年代增加,饲养环境恶化,蚕病发生逐年加重,有时甚至达到损失严重的程度,极大地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为此市蚕桑站不断探索和改进,逐步构建起综合防病体系,有效控制了蚕病的发生。近年来,蚕茧张产每年平均达到42kg以上,2009年春蚕张茧蚕更创历史新高,达到了47.6kg的高水平。其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病毒病已成为农村家蚕饲养过程中主要的蚕病,春秋季都有发生,尤其是秋季发病率居高不下,造成蚕茧减产、蚕农减收。据对我县2005年晚秋蚕、2006年春蚕的养蚕情况、实绩调查,病毒病以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为主,高发病农户占总养蚕农户的6%~15%,蚕茧张单产为24~31kg,低于  相似文献   

14.
在我市的蚕桑生产过程中 ,经常发生一些令人痛心的农药投毒蚕桑事件。往往蚕茧价格回升 ,投毒事件也升温。且大多发生在稳产、价高的春蚕期与晚秋蚕期 ,尤以春蚕期最为严重。我市 2 0 0 1年春蚕期因人为农药投毒而造成损失的蚕种数量占中毒损失总数的 6 0 %以上 ,达到春蚕期发种量的 0 3%以上。近年来 ,投毒者投毒手段愈来愈毒 ,从以往的投毒单家独户发展到目前的大面积投毒 ,投毒农药由原来的稀释农药变为现在的剧毒农药原药。给蚕桑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严重挫伤了一些蚕农的养蚕积极性。许多蚕农反映 ,因害怕蚕期遭到人为投毒危害 ,平时…  相似文献   

15.
1树立质量就是效益的意识 蚕桑是桐乡农民的主要产业,有专业桑园面积1.15万hm2,11万多农户栽桑养蚕,2001年饲养蚕种54.9万张,生产蚕茧2.416万t,蚕茧总收入4.11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0%以上.蚕种生产是蚕茧生产的基础,蚕种品质的好坏一直是桐乡蚕农关心的敏感热点,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丝绸企业的经济效益.家蚕微粒子病是蚕业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疫病,也是蚕业生产的重要检疫对象,蚕种场遭受微粒子病的危害,不仅蚕种场经济损失巨大,外地劣质蚕种也乘机流入,蚕农收入下降,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几年来,家蚕微粒子病在我省扩大蔓延是历史上少有的。它不仅加深了蚕种供求矛盾,而且在蚕茧产量和质量上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对蚕农、工厂、丝绸商品内外销都极为不利,这是当前蚕桑生产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从蚕种角度看,我省年需蚕种500余万张,因微粒子病蔓延而缺种,全国也无力支援,将会造成有桑缺种的局面,给蚕桑生产带来严重的灾难。我们有责任呼吁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从  相似文献   

17.
<正>我市1994年中秋蚕共发蚕种4.65万张,张产茧16.2kg,按正常年景张产茧27.5kg计算,因蚕病损失蚕茧52.5450万kg,按正常茧价每kg14元计算,计损失茧款735.5万元。 这次中秋蚕的蚕病来势猛,发病面广,是一种突发性、暴发性、毁灭性的蚕病,损失惨重,为新沂市近年来所罕见。如重病区的邵店、唐店等12个乡(镇),饲养中秋蚕2.85万张,绝收数占30~40%;瓦窑乡大新村500多张蚕种损失70%;港头镇大营村500多张蚕种损失80%。蚕病较轻的炮车、草桥等7个乡(镇)1.35万张蚕种也有15%绝收。蚕农纷纷状告各乡蚕桑站,说是蚕种质量不好,要求赔偿损失。为此,市茧丝绸公司的领导和蚕桑科技人员逐乡进行了调查采访,采集蚕病样本进行镜检,结果表明,所发蚕病均为中肠型病毒和黑胸败血病并发症,未发现微粒子病。  相似文献   

18.
作为蚕种检疫的唯一对象——家蚕微粒子病,对蚕种制造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铜梁县蚕种场自1988年始发生少量超毒批以来,至今10余年,因微粒子病损失蚕种量达10万余张,影响了种场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1992年,微病超毒烧种达6.5万余张,占制种量的64%,导致种场严重亏损.而1993~1995年,微粒子病超毒烧种率始终徘徊在当年制种量的14%~20%之间,极大地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为了种场的生存和发展,1995年春蚕生产结束后,我场在对内部管理进行深层次的全面整顿基础上,总结历年的防微经验和教训,以严格技术管理、强化责任为重  相似文献   

19.
《蚕桑通报》1992,23(2):16-18
湖州市村办新华蚕种场自1985年发生微粒子病以来,毒率逐年增加,已成为我省微粒子病危害最严重的场之一。经调查该场发腐原因是由于1984年所在村盲目办起两个加工蚕茧下脚料的棉胎厂带进病原所造成。发病后虽也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但收效甚微,1985年至1989年因淘汰蚕种,累计经济损失达40余万元。微粒子病不仅使该场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给我市蚕种供需平衡上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于1990年开展“防治新华蚕种场微粒子病的研究”。该课题被湖  相似文献   

20.
<正> 安康县恒口区重视科学养蚕,蚕桑生产稳步发展。1986年春蚕发种4509张,产蚕茧160.5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9%和3.5%,超过以往任何一年。春蚕茧增产的措施有五:一是四月上旬,全区十二个乡(镇)设了29个技术培训点,使2730多名蚕农受到培训,并发放《蚕桑实用技术》手册2000多本。二是提前购回大量蚕药,对蚕室蚕具进行了认真消毒,使蚕病为害减轻。铁星乡养蚕912张,比去年增加12张,平均张产茧38.1公斤,提高了4.2公斤。三是适时分期分批发种。四是提倡了小蚕共育,仅大同乡双椿村陈玉全一户,就为附近八个乡的106户蚕农共育小蚕74.5张。五是各级都落实了承包责任制,联系总产、质量和成本计资,不吃“大锅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