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兰树斌  党先碧  孙智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27-17428,17441
[目的]初步筛选出新品系兴烟1号适宜的栽培技术组合,为黔西南烟区优质烤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肥料配比、施肥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新品系兴烟1号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筛选出其适宜的栽培技术组合。[结果]在当地,新品系兴烟1号形态效果最好的栽培技术组合为:N:P2O5:K2O配比1.0:1.5:2.5,施纯N90.0kg/hm^2,种植密度为12000株/hm^2.有效留叶数为30片/株;产量效果最好的栽培技术组合为:N:P2O5:K2O配比1.0:1.5:2.5,施纯N90.0kg/hm^2,种植密度为14250株/hm^2,有效留叶数40片/株。综合评价,新品系兴烟1号适宜的栽培技术组合为:N:P2O5:K2O配比1.0:1.5:2.5,施纯N90.0kg/hm^2,种植密度12000株/hm^2,有效留叶数30片/株。[结论]该配套栽培技术组合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运用正交设计方法,探讨了施用不同量氮、磷、钾肥和菜籽饼对设施栽培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黄瓜前期生长影响较大的是氮肥,后期则是钾肥。对黄瓜产量作用较大的是氮肥,其次是钾肥。第三是菜籽饼,磷肥对黄瓜产量的作用最小。适宜肥料用量为折N150—225kg/hm^2,P2O5 kg/hm^2,K2O150—200kg,hm^2,菜籽饼3750-5000kg/hm^2,黄瓜产量可达112.895—114.870t/hm^2。  相似文献   

3.
在全膜等行距种植条件下,对制种玉米氮肥不同追施方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以基施N 168 kg/hm^2、P2O5168 kg/hm^2、K2O 75 kg/hm^2、ZnSO45 kg/hm^2,抽雄期追施N 252 kg/hm^2的处理最好,折合产量为9096.7 kg/hm^2,较对照(基施N 420 kg/hm^2、P2O5168 kg/hm^2、K2O 75 kg/hm^2、ZnSO45 kg/hm^2,不追施氮肥)增产15.73%,产投比最高,为10.27;基施N 168 kg/hm^2、P2O5168 kg/hm^2、K2O 75 kg/hm^2、ZnSO45 kg/hm^2,拔节期追施N 168 kg/hm^2、抽雄期追施N 84 kg/hm^2的处理次之,平均折合产量为9473.3 kg/hm^2,较对照增产20.52%,产投比较高,为9.92。  相似文献   

4.
15N示踪研究证明,在不同灌溉水平下,在细质砂土上,增施磷肥可以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并可以促进小麦对N素的吸收,提高肥料N利用率,降低肥料N损失率,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转化,但是小麦的千粒重和含N量则随之下降。增施磷肥的效果大于增施N肥。在中等灌溉水平下,每公顷施纯N204kg,施P2O3180kg,可以实现砂地小麦高产高效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氮肥、磷肥、钾肥为研究因子,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设计,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马铃薯1/1标产量的数学模型;分析肥料效应方程一、二次项偏回归系数表明:氮肥对产量的贡献作用是第一位的,磷肥次之,钾肥最小;采用电算模拟寻优,总结出实现本区域马铃薯最高产量施肥量为每667m2施纯N12.0kg、P2O5 7.1kg、K2O8.6kg;实现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为每667m2施纯N11.9kg、P2O5 7.1kg、K2O8.5kg。初步得出西吉县低产肥力条件下马铃薯实现单产鲜薯1500kg的施肥方案为每667m2施纯N11.9~12.0kg、P2O5 7.1kg、K2O8.5-8.6kg。  相似文献   

6.
超级杂交稻中浙优1号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进行了超级杂交稻浙优1号的测土配方施肥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产肥力稻田,施纯N240kg/hm^2、P2O5 120kg/hm^2,K2O 270kg/hm^2,浙优1号产量最高,达9935kg/hm^2,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目标产量苦瓜的氮磷钾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2个不同目标产量苦瓜的氮,磷、钾"3414"田间试验,获得了其氮、磷、钾的肥料试验效应,结果表明,汀圃村按每1 000 kg苦瓜产量计算,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为每667 m2施纯N 8.75 kg、P2O5 4.05 kg、K2O 6-3 kg,黄洞村按每1 000 kg苦瓜产量计算,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为每667 m2施纯N 10.5 kg、P2O5 6.25 kg、K2O 14.5 kg.结果还表明氮、钾肥理论最佳施肥量的高或低,基本与试验地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水平相吻合;磷肥的理论最佳施用量则不能与试验地土壤速效磷含量水平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平衡施肥对老龄多叶老芒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在青海高寒地区出现的老龄多叶老芒麦种子产量逐年降低问题,在一定氮钾肥(N=112.5kg/hm2KCl=52.5kg/hm2)基础上配施不同水平磷肥以及在一定氮磷肥(N=75kg/hm2P2O5=75kg/hm2)基础上配施不同水平钾肥的研究,表明平衡施肥能增加老龄多叶老芒麦种子产量,种子产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平衡施肥提高了多叶老芒麦的单位面积的生殖枝数和种子千粒重,而对构成种子产量的其它方面影响不大;老龄多叶老芒麦最佳平衡施肥组合为N=75kg/hm2P2O5=75kg/hm2KCl=75kg/hm2。  相似文献   

9.
超级稻新组合P88S/0293肥料运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南中上肥力的土壤上,分别进行了超级稻新组合P88S/0293的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的肥料运筹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施肥量与超级稻新组合P88S/0293的产量、产量构成因子、生育期、植株性状、抗性等关系非常密切。该组合获得高产的合理施肥量为N(纯氮)300kg/hm^2,P2O5(五氧化二磷)150kg/hm^2,K2O(氧化钾)300kg/hm^2,三者的比例m(N):m(P2O5):m(K2O)=1.0:0.5:1.0。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氮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对荞麦种子产量的二次回归方程,研究不同肥料配施方案对荞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肥料作用效果强弱依次为:磷肥有机肥钾肥氮肥;适当增施磷肥对荞麦产量有显著提高;氮肥与钾肥、磷肥与有机肥配施有正交互作用,均可显著促进荞麦增产。N、P2O5、K2O和有机肥的最适配比为7∶1∶3∶1 088。最适施肥量为:N为447.75~512.25 kg·hm-2、P2O5为70.8~75 kg·hm-2、K2O为209.85~240.15 kg·hm-2、有机肥为76 752~82 656 kg·hm-2。  相似文献   

11.
对氮、磷、钾、硼4种肥料不同水平搭配在泸西县玉米生产上的使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硼配方施肥可显著提高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优化玉米产量构成,以每公顷施纯N300kg、P2O5150kg、K2O150kg、Na2B4O·710H2O15kg为宜,每公顷产量可达到8694.0kg。  相似文献   

12.
何天祥  陈从顺  李达忠  黄斗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046-10048,10051
[目的]研究攀西地区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和施肥量对西昌学院新育成的西大麦1号(Hordeum agriocrithon)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该地区大麦高产栽培提供指导,并为其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不同播种期和播种量试验及不同氮、磷肥施用量试验。[结果]在攀西地区,西大麦1号以10月25日左右播种,播种量150 kg/hm2,施纯N量108 kg/hm2,施P2O5量113 kg/hm2,施K2O量90 kg/hm2(N∶P2O5∶K2O为1.20∶1.26∶1.00)组合效果较好。播种密度越大越易感染白粉病和叶锈病,多施或偏施尿素会导致大麦抗病性和抗逆性下降,越易感染白粉病和叶锈病;肥料处理间氮肥的施用量增加,生育期延长,但磷肥施用量对生育期影响不明显。[结论]在攀西地区,西大麦1号的适宜播期为10月25日左右,适宜播种量为150 kg/hm2,适宜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08、113、90,N∶P2O5∶K2O为1.20∶1.26∶1.00。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肥对鄂东南双季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在早稻、晚稻之间的合理配比及对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增施钾肥、晚稻增施氮肥增产效应明显,早稻施K2O 112.5 kg/hm2和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可分别获得最高产量,分别为5 974 kg/hm2和8 627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0.9%和29.3%。早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早稻施纯N 165.0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13.8%和4.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和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9%和11.5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K2O 112.5 kg/hm2和37.5 kg/hm2时的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达到最高,为9.9%和7.9 kg/kg。晚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氮水平下,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最高,为22.7%,施纯N 165.0kg/hm2时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9.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6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最高,为7.1%,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1.7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钾75.0 kg/hm2时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9.9%和11.0 kg/kg。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引黄灌区滴灌水肥一体化下何种比例氮磷肥配施能促进银川平原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和肥料利用率及产量,为引黄灌区春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氮磷肥合理配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于2019—2020年在引黄灌区银川平原开展,银玉274玉米品种为材料,当地氮、磷肥常规施用量为417、142.50 kg/hm2。70%氮、磷肥常规施用量为291.90、99.75 kg/hm2。130%氮、磷肥常规施用量为542.10、185.25 kg/hm2。设6个不同比例氮磷肥配施处理,T1 (N 0、P 0),T2 (N 100%、P 70%),T3 (N 100%、P 100%),T4 (N 70%、P 100%)、T5 (N 130%、P100%)、T6 (N 100%、P 130%)。分析滴灌水肥一体化下不同比例氮磷配施对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转运量、籽粒贡献率、养分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6种氮磷肥配施处理下氮肥291.90 kg/hm2、磷肥142.50 kg/hm2...  相似文献   

15.
以优质特种稻‘瑞市9号’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硅肥施用对瑞市9号米质的影响,建立了稻米品质与3种肥料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氮、磷、硅3种肥料对直链淀粉含量影响的大小为P主效N主效Si主效,对垩白粒率影响的大小为P主效N主效Si主效,对整精米率影响的大小为P主效Si主效N主效,磷肥是影响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粒率、整精米率的主要因素;磷—硅之间对垩白粒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氮、磷、硅肥组合方案为:氮肥156.3~217.5 kg/hm2、磷肥221.25~323.7 kg/hm2、硅肥108.0~144.15 kg/hm2;按此肥料运筹,有95%的把握可达到直链淀粉含量在16.64%以上、垩白粒率低于9.04%、整精米率在61.43%以上的瑞市9号稻米品质。此研究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优化氮、磷、硅肥的施用和获得优质稻米提供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调优常熟市水稻品种结构,发展优质稻米生产,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016年开展了不同肥料运筹对"常农粳8号"生长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全生育期每667m~2施纯N17.1kg、P_2O_5 6.8kg、K_2O 4.3kg,N∶P∶K为1∶0.4∶0.25,基蘖肥∶穗肥为7∶3的肥料运筹相对合理,水稻分蘖期茎蘖数增长较快,理产论量、实产及经济效益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3414”不同肥料配比对宁夏麦套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2006年在引黄灌区各县市灌淤土上进行的20多项小麦套种玉米"3414"试验研究,建立了宁夏小麦套种玉米肥料效应函数方程;明确了小麦套种玉米生产中氮肥对产量的贡献是最大的,其次是磷肥,钾肥的贡献最小;找到了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组合方案:最高产量施肥量为每1hm2施入纯N 549.72kg,P2O5 134.57 kg,K2O51.86kg,产量为13852.73 kg;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为每1hm2施入纯N 546.79kg,P2O5 133.16kg,K2O 49.79kg,产量为13851.46kg,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纯N:P2O5:K2O均为1:0.24:0.09.  相似文献   

18.
应用"3414"设计研究氮磷钾肥料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建立本地区水稻的肥料效应函数,获得士壤肥力中等水平的水稻最佳经济产量为6563.18kg/hm^2,氮、磷、钾肥料最佳施肥用量是N 134.39kg/hm^2,P2O5 26.67kg/hm^2,K2O 74.19kg/hm^2,N、P2O5、K2O比例1:0.2:0.55。同时,表明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对水稻的增产和效益作用中是氮肥大于钾肥,钾肥史大于磷肥。研究结果为水稻合理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河西荒漠灌耕土区小麦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河西荒漠灌耕土区单作小麦田进行了“3414”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施肥量范围内,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大于磷肥和钾肥,该区最佳施肥量为氮(N)150kg/hm^2、磷(P2O5)120kg/hm^2、钾(K2O)60kg/hm^2。生产中应侧重氮肥的补充,调节磷肥的合理施用,控制钾肥的投入。  相似文献   

20.
番茄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品质及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能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增加糖、酸及维生素C的含量,番茄的优化施肥组合为每公顷施纯N112.5-193.5kg,P2O521.0-75.0kg,K2O112.5-168.8kg,可获得88897.5kg/hm^2,以上产量,比对照增产32.6%,控氮增钾是提高番茄单果重和增强抗病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