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3年7~9月,松桃县普觉区6个乡发生牛流行热,共发病436头(黄牛409头,水牛27头),发病率为9.69%。1986年8~11月,又有4个乡发病,共发病314头(黄牛  相似文献   

2.
炭疽病在我县呈地方性或散发性流行,严重危害各种家畜及人的安全。据调查统计: ①1958~1975年多哇乡、曲库乎乡发病牛59头,死亡222头,致死亡率为37.29%;②1978~1981年多哇、瓜什则、曲库乎三个乡发病牛57头,死亡27头,死亡率为47.37%;⑧1982~1984年多哇乡的交隆务,其日那大队、隆务镇梧桐村发病牛4头,致死4头,  相似文献   

3.
<正> 1984年11月20~29日,我们见到一起因饲喂霉烂甘薯引起大批奶牛中毒的严重事故,造成32头成年泌乳牛和2头小牛死亡,被迫中断万余户的鲜奶供应,经济损失很大,影响恶劣。 发病概况 某市某牛场共有奶牛185头,其中成年泌乳牛145头,小牛及青年牛40头,共分12个饲养组包干饲养。1984年11月19日上午该场购进霉烂甘薯3000余斤,当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浏阳市某养猪场饲养生产母猪450头,2007年11月初,有两窝乳猪(18~20日龄)开始发病,表现呼吸加快,发烧,食欲废绝,耳尖边缘呈淡蓝色,眼结膜炎,发病2~3天后死亡,几乎全窝发病,至2007年11月14日已有8窝感染发病,死亡27头,同时有2头怀孕后期母猪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等。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5月底至 6月中旬 ,在疏勒县以阿拉力为中心的相邻的 4个镇十几个村农民饲养的牛接连发病 47头 ,死亡 5头。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在上述 4个乡镇于 5月 2 0日 ,补注了“口蹄疫灭活苗”后 ,从 5月 2 8日起犊牛陆续发病 ,到 6月 10日共有 2 5~ 15 0日龄西门塔尔犊牛 3 8头 ;5~ 12月龄架子牛 5头 ;2~ 3岁牛 4头发病 ,死亡的 5头均为犊牛。笔者于 6月 4日在接到报告后随即前往会诊。2 临床症状病犊体膘中等 ,体温 40 5~ 41℃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或废绝 ,反刍明显减少 ;脉搏 81~ 10 3次 /min ,快而弱 ;呼…  相似文献   

6.
<正>1发病情况2010年11月7~8日,温泉县查干屯各乡农民巴生加甫饲养的22头西门塔尔杂种牛有19头牛在采食了大量的变质甜菜叶后突然发病,8头死亡。经诊断,确诊为牛亚硝酸盐中毒,我们对其他的12头牛进行治疗后痊愈。2症状连续多日给予大量的变质甜菜叶饲料时,病牛发病特急,但其症状与采食量和牛体健康程度不同而有差异。病初表现精神沉  相似文献   

7.
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主要侵害 1~ 3岁的黄牛 ,是危害贵州耕牛的一种重要传染病。据 1 987- 1 989年贵州 3 0个县疫情调查统计 ,发病 3 0个县 ,2 1 9个乡镇 ,发病牛 2 755头 ,死亡 1 0 95头。由于因病设防 ,本病的流行呈下降趋势。 1 995年我县旧治镇的 3个村曾暴发本病 ,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1 995年 5月 1 8日 ,我站接到把平村的疫情报告 ,即前往诊治 ,到疫区时发现已死亡 1~ 2岁的黄牛 5头 ,有 3 2头黄牛仍在发病。 5月 2 6日又接到本镇另外两个村的疫情报告 ,经前往诊治 ,发现病牛的症状与把平村相同 ,…  相似文献   

8.
2013年6月9日,临江市9个乡镇有8个乡镇出现不明原因的牛发病死亡现象,截止2013年9月30日,已经出现发病牛2 208头,死亡123头。临江农业和畜牧业局相关专家对发病和死亡牛样品进行了检测,但造成集体持续发病和死亡的原因仍未查明。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是牛一种急性传染病。急性经过主要以高热、肺炎或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呈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故称牛出血性败血病。2015年3月19日~4月10日,康保县处长地乡的两个自然村发生牛巴氏杆菌病。两村共有牛151头,发病24头,死亡6头,发病死亡率25%。治愈18头,治愈率75%。1发病情况及流行特点3月12日从外地购回牛只,3月19日1头1.5岁小公牛发病,  相似文献   

10.
<正>1998年以前,牛巴氏杆菌病在马龙县呈地方性流行,每年都有3~15个自然村发病,因为当时牛是农村的主要役用工具,兽用抗生素较少、医疗水平偏低,疗效不理想,曾经给农民造成极大损失。为此,近年来尝试了一些防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与读者分享。1发病情况1993年11月7日,马龙县旧县镇下袜度村17个农户的39头牛发病(水牛23头、黄牛16头)到我站求诊,经初步诊断为牛巴氏杆菌病,于是组织站全体人员、村防疫员、村民小组人员开展紧急  相似文献   

11.
我场于1954年建场以来,奶牛流行热共发病8次,最近的1991年7月4日发病至8月19日结束,历时45天。我们奶一场发病牛共344头(其中生产牛127头,发育牛213头,犊牛4头)占存栏牛37.3%,共死亡发育牛5头、生产牛3头、死亡率占发病中2.3%。其中危重病牛达30余头,经我们抢救的16头,由于抢救及时、方法对路、降低了病牛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牛流行热(牛暂时热、三日热)是牛的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该病1987年8~10月首次在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大流行。全区共有23个乡(镇),475个村,饲养耕牛26845头,本次流行16个乡(镇),162个村,发病耕牛3828头,发病率14.24%,死亡11头,死亡率0.41%。现就流行情况及诊疗经过报告如下: 一、流行病学及诊断经过我区地处渭河上游两岸,海拔在9OO—1700米之间,1987年立秋(8月8日)时起形成持续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情况2008年2月20日,安吉县皈山乡尚书圩村陈某家中饲养的生猪发病,前来求诊,陈某于2007年11月从邻近的安徽省广德县多户农户家购入苗猪36头,在2008年的1月18日猪开始发病,2月3日出现陆续死亡,其中2月19日和20日各死亡2头,多数是在食欲良好的情况下突然死亡,累计死亡10头,死亡率高达28%。畜主曾求诊当地乡村兽医,县城兽医门诊部和广德县畜牧兽医有关部门,并使用林可霉素、阿莫西林等多种抗生素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笔者经流行病学调查,观察临床症状及剖解病理变化,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钩端螺旋体病。  相似文献   

14.
牛"猝死症"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猝死症”在者海镇当地称为“急死症”、“暴死症”,发病多为急性经过,往往不出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主要呈零星散发,并有一定的区域性,是一种以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1995年7月者海镇三多多办事处一村暴发流行,两个月时间死亡牛79头,死亡率占该村牛存栏169头的46.8%,1996年3月该病传播蔓延到陆兴办事处,1997年鲁机的牛受感染,相继邻近的者海老街等村的牛也发病死亡,我站先后组织科技人员对鲁机、三多多、者海等办事处牛病流行情况进行调查。据调查,1995~1997年3个办事处的存栏牛有205头,发病92头,平均发病率44.9%,死亡74头,死亡率8…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益民牛奶场调进霉烂变质甘薯三千余斤,1984年11月19日下午开始饲喂牛群,引起大批奶牛中毒造成严重事故,在发病过程中32头成年泌乳牛和3头小牛死亡,被迫中断对5万户鲜奶的供应,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万六千余元。发病概况该场共有奶牛185头,其中成年泌乳牛145头,小牛及青年牛40头,共分12个饲养组包干饲养。1984年11月19日上午该场购进霉烂变质甘薯三千余斤,当日下午粉碎后分送各牛舍,其中三个饲养组(共35头牛)因故未曾饲喂霉变甘薯,其余九个饲养组共喂成年泌乳牛108头,小牛及青年牛42头。据现场调查核实,有的饲养组只喂了一次,平均每头牛喂3斤左右;有的饲养组喂了二  相似文献   

16.
耕牛衰竭症,是一种严重的营养不良.代谢障碍性疾病,其特点是体脂肪储备消耗严重,骨骼肌、心肌、胃肠平滑肌等萎缩,体液调节紊乱,反射迟钝,体温低于正常,最后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机能衰竭.治愈率低.笔者对重症牛分别采取西药、中药及中西药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笔者在1988年11月~1992年5月经治疗,其中南阳牛24头,本地牛8头.发病时间均在1~4月份.治愈26头,死亡6头,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 雷山县方祥乡毛坪村2004年7月初从山东嘉祥县购入鲁西黄牛102头,发放给该村51户农户饲养,8月初有少数牛开始发病,9月初发病数逐渐增多,至11月20日发病数总达40头,发病率为39.2%,死亡6头,死亡率为5.8%。  相似文献   

18.
暴发性水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峡江县于2002年9~11月,先后在巴邱、仁和、戈坪等8个乡镇发生暴发性水牛巴氏杆菌病疫情,病牛以呼吸困难、死亡率高为特征,2个多月共发生病牛486头,死亡102头,死亡率21%,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全县存栏牛的1.3%和0.3%。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为牛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9.
2001年7~9月,我镇6个村的牛发生类似牛流行热的疾病,共发病72头(黄牛68头,水牛4头),发病率为8·82%。2004年8~10月,又有4个村发病,共发病68头(黄牛52头,水牛16头),发病率为8·46%。笔者用火针治疗病牛16头,全部治愈,现报告供参考。1临床症状突然发病,主要表现是高热,体温升高到  相似文献   

20.
牛出血性败血病是由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996年8~9月在我县大规模流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疫病流行情况1996年8月初,景宁县大顺、陈村等地连续出现耕牛死亡。因为当地刚发生过牛流行热,兽医误认为死于“牛流行热”。经笔者调查发现该病最先由本乡张某的1头购进黄牛引起的,8月5日至9月15日本县共有5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62头黄牛(该地域无水牛)发病,因大多未能及时得到治疗,死亡43头,致死率为69.4%。2临床症状本次发病多呈最急性经过,病程为5~10小时。有的白天无明显症状,夜间突然死于栏舍中。有的早上放牧时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