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豆低聚糖及其组分含量遗传变异及其相关关系,遴选低聚糖及其组分含量特异种质,为大豆低聚糖含量遗传改良奠定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鉴定336份大豆资源低聚糖及其组分含量,分析其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并筛选高、低含量特异种质.[结果]供试大豆资源蔗糖、棉籽糖、水苏糖、低聚糖含量平均为4.01%、1....  相似文献   

2.
国产大豆低聚糖在点心面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国产大豆低聚糖在点心面包中的应用。利用单因素实验设计研究大豆低聚糖的添加量,并测定面包的老化度以及水分活性和细菌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点心面包中的大豆低聚糖经发酵后损失不到10%,在24h内,加入大豆低聚糖的面包组与对照组比较其硬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48h后几乎无差别(P>0.05),添加1.7%纯大豆低聚糖的点心面包,在贮存1~9d内,水分活性和细菌总数低于空白组,说明添加大豆低聚糖可延长产品的保值期。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乳清废液中低聚糖的分离纯化技术。以大豆低聚糖的分离度和总糖回收率为评价指标,对不同类型吸附树脂、不同洗脱流速、进料量、进料浓度和分离温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DSK530型树脂对大豆低聚糖的分离效果较好,且在流速2 mL·min-1、进料浓度15%、进料量15 mL条件下,大豆低聚糖的分离度达到0.55,总糖回收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4.
大豆低聚糖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性低聚糖类,其开发和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大豆低聚糖的特性、生理功能、应用,并对其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简述大豆蛋白活性肽、大豆低聚糖、大豆卵磷脂、大豆异黄酮、大豆膳食纤维等保健功能因子及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大豆低聚糖作为功能性低聚糖的营养生理功能、生物学作用机理及其在饲料领域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7.
陈琼  王书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911-2912,2920
[目的]为大豆低聚糖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20只55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3%、0.5%的大豆低聚糖,探讨添加大豆低聚糖对蛋鸡产蛋后期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Ⅱ、Ⅲ组蛋鸡的产蛋率、哈夫单位和蛋壳相对重显著提高,而料重比和次品蛋率显著降低。[结论]大豆低聚糖能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其适宜添加量为0.3%。  相似文献   

8.
大豆低聚糖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低聚糖,它具有许多功能特性。本文综述了功能性低聚糖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详细阐述了功能性低聚糖在食品、农业和畜牧业中的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近中性pH条件下利用微波提取大豆低聚糖的方法及其脱盐精制的效果。结果表明,用500W微波处理30min可显著提高浸提液中大豆低聚糖的含量;在离子交换树脂法脱盐精制过程中,相同温度和相同流速条件下,微波法所得低聚糖的脱盐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0.
4种重要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和低聚木糖4种功能性低聚糖的化学组成、分布及生理功效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功能性低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同时还含有丰富的低聚糖、异黄酮等活性成分。大豆经过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发酵后得到大豆酸乳,在发酵过程中大豆蛋白被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分解成小分子活性肽。活性肽、低聚糖和异黄酮等对人体健康有显著的生理功效。介绍大豆酸乳中乳酸菌、双歧杆菌及有效活性成分的生理功能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旨在为大豆乳酸菌制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豆低聚糖生产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详尽综述大豆低聚糖的性质、生产方法、应用和抑菌特性。  相似文献   

13.
大豆低聚糖对肉鸡肠道菌群和粪便中氨气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198只1日龄罗斯308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大豆低聚糖(0.08%、0.15%、0.20%、0.25%和0.30%),研究大豆低聚糖对肉鸡肠道菌群和粪便中氨气含量的影响,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①日粮中添加大豆低聚糖可以使42日龄肉鸡肠道内有益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P<0.05);②日粮中添加大豆低聚糖可以降低粪便中氨气含量,各试验组粪中氨气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0.29%(P<0.05)、13.64%(P<0.01)、17.19%(P<0.01)、20.97%(P<0.01)和22.95%(P<0.01)。其中0.08%添加组和0.20%添加组差异显著(P<0.05),其它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高新技术在大豆深加工中的应用及其功能因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普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8-129
大豆是良好的植物性蛋白质食物,它不仅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植物脂肪,而且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大豆皂苷、大豆多肽、大豆膳食纤维、维生素E等,对中华民族的强身健体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介绍了高新技术在大豆深加工中的应用,以及大豆功能因子的生物活性功能及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大豆低聚糖对肉鸡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8只1日龄罗斯308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大豆低聚糖(0.08%、0.15%、0.20%、0.25%和0.30%),研究大豆低聚糖对肉鸡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大豆低聚糖可以显著提高血清中SOD的活性(P<0.01);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中IgG的含量(P<0.01);显著提高胸腺、脾脏和法氏囊重量(P<0.05);显著提高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  相似文献   

16.
乙酸乙酯萃取大豆乳清中大豆异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乳清是工业上生产大豆分离蛋白的副产物,其中含有乳清蛋白、低聚糖、异黄酮等营养成分。大豆异黄酮由于具有抗癌、抗氧化、预防骨质疏松等生理功能而倍受人们关注。试验对用乙酸乙酯从大豆乳清中萃取大豆异黄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3次萃取后,大豆乳清中的异黄酮有87.2%转移到乙酸乙酯相中。采用乙酸乙酯萃取的方法从大豆乳清中分离异黄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齐文援 《甘肃农业》2005,(10):42-42
大豆蛋白中的大豆多肽、大豆磷脂、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黄酮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以明显地调节人体脂类代谢,改善人体细胞的微环境,平衡人体内分泌和抑制癌细胞及促进人体对微量元素和外源活性因子的吸收,对人的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和乳腺癌等症状有良好的改善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豆叶面喷施试验,研究了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与壳聚糖、低聚糖混用对大豆产量及灰斑病、霜霉病的影响.结果表明,DA-6不同剂量混用可提高产量、提高对病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来自吉林省不同地区的181份大豆品种的低聚糖(棉籽糖和水苏糖)含量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低聚糠、棉籽糖和水苏糖含量的范围分别为2.7—6.9,0.3—1.8,2.1—5.1克/100克干种子。简单相关分析表明,低聚糖含量与棉籽糖和水苏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棉籽糖含量与水苏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些相关关系对于大豆品质育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豆皂甙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我国的传统食品,营养丰富,并且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大豆皂甙由皂甙元和低聚糖构成,由于组成大豆皂甙的甙元和多聚糖的种类不同,大豆皂甙具有多种生物学和药学性质,如降低血脂、抗癌、抑制血小板凝聚、抗病毒等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大豆皂甙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大豆皂甙的成分、含量、性质、作用机理及分析检测方法等,展望了开发利用大豆皂甙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