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为明确高寒草地牧草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内生细菌262AG6的生防潜力,采用平皿对峙法测定其抑菌功能,并综合形态学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262AG6对马铃薯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的抑制效果达到81.33%,对其他多种病原真菌也具有良好抑制能力,且抑菌能力稳定;在含100mg·L~(-1)色氨酸和不含色氨酸的King培养液中分泌IAA的量分别为8.04mg·L~(-1)和7.98mg·L~(-1);具有溶解无机磷和固氮的能力;262AG6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杆状,菌体大小为(1.63~3.65)μm×(0.38~0.95)μm,综合形态特性、16SrDNA和gyrB DNA序列分析将菌株262AG6鉴定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高效降解三唑磷的降解菌,为三唑磷残留的微生物修复提供降解菌资源.[方法]采用富集培养、划线分离筛选降解菌;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降解菌;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法(LLE-GC)测定三唑磷残留量.[结果]筛选出一株三唑磷降解菌TDB-2.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基因序列鉴定,确定TDB-2属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该菌株能以三唑磷为唯一碳源,生长最佳条件为pH 7.0和35 c;在最佳生长条件下培养9h对50 mg/L三唑磷的降解效率为69.71%.[结论]菌株TDB-2能高效降解三唑磷农药,具有开发成环境兼容性好的三唑磷降解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放线菌菌株AH-1的分离鉴定与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具有农用抑菌活性的微生物,从采自安徽黄山山区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抑制真菌活性的菌株AH-1。通过对其形态和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卡那霉素链霉菌。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具有广谱、较强的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其对小麦根腐病菌和苹果褐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高达94.4%和95.7%。抑制孢子萌发生测结果表明,AH-1菌株发酵液抑制玉米大斑病和马铃薯干腐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5.81mg/L和10.17mg/L。推测,该菌株发酵液中可能含有广谱农用抑菌活性物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毛竹根际2株溶磷解钾促生细菌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毛竹根际促生细菌(PGPR),评价其对毛竹苗的促生作用。采用稀释平板法从毛竹根际土壤筛选出优良PGPR菌株,测定其溶磷、解钾及分泌吲哚乙酸(IAA)的能力,并对优良菌株进行鉴定;采用回接及盆栽试验研究其对毛竹的促生作用。结果分离到2株优良PGPR菌株JGSB02和JGSB06,其溶磷量分别为165.42,160.29 mg/L;解钾量分别为3.83,3.13 mg/L;产IAA量分别为4.38,10.27 mg/L。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JGSB02和JGSB06菌株均属于Burkholderia cepacia;温室盆栽试验显示JGSB02和JGSB06菌株对毛竹实生苗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JGSB02和JGSB06菌株对毛竹枯梢病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抑菌率分别为56.67%和66.99%。表明该类细菌可作为促进毛竹生长和生防的潜在PGPR菌株。  相似文献   

5.
为得到对野核桃(Juglans regia L.)枝枯病有效的生防菌株,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对野核桃枝枯病菌(Juglanconis juglandina)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观察拮抗细菌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分析该拮抗菌株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菌株QB002对野核桃枝枯病菌(J.juglandina)的生长抑制率为88.6%,同时对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mali,C.salicicola)、枣果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李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都有一定抑制作用。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在NA培养基上单菌落呈淡黄色,形状不规则,中间有褶皱,不透明,表面不光滑。结合形态特征及16S rDNA序列,明确菌株QB00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能使供试病原菌菌丝畸形,从而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马铃薯炭疽病菌的生防放线菌,从马铃薯种植地健康植株的根围土壤中分离筛选放线菌.结果表明,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得到1株编号为DX23的拮抗菌,其拮抗作用表现为:培养72h后,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5.7mm.根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对比分析,将该菌株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的栗褐色类群Streptomyces badius.  相似文献   

7.
对1株马铃薯疮痂病菌拮抗菌株B1进行了鉴定和盆栽防效试验.在采用皿内抑菌试验、管碟法确定了B1菌株对马铃薯疮痂病的抑制作用后,通过表型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一致,其16S rDNA序列与枯草芽孢杆菌的同源性高达99%,因此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1的培养液经80%硫酸铵提取后,所得物质对部分马铃薯疮痂病菌也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马铃薯疮痂病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筛选和分离获得了1株耐受Cd2+400 mg/L的细菌。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质粒消除实验结果初步判定该菌株的耐Cd特性与质粒编码无关。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经Cd处理后菌体呈现形态学变化和胞外Cd沉淀反应。该菌株对Cd的富集量达到(54.01±3.21)mg/g。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离、鉴定三七锈腐病的病原菌,为三七锈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盘龙乡文山三七科技示范园中采集病株标样,采用柯赫氏法则确定三七锈腐病的病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以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A)、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察氏培养基(Czapek’s)和胡萝卜琼脂培养基(CA)为基础培养基,研究20种不同配方条件下三七锈腐病菌的产孢情况。【结果】从三七锈腐病根部分离得到8个单孢菌株,其中4株具有致病性,选取致病性最强的菌株Cd-M-6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毁灭柱孢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Zins.)Scholten是引起三七锈腐病的病原菌。在以PSA和PDA为基础培养基的配方中,随着马铃薯用量的增加,三七锈腐病菌的产孢量逐渐增加;当马铃薯用量为200g/L时,三七锈腐病菌在PSA上的产孢量最大;在PDA培养基上,当马铃薯用量为150g/L时,较适合三七锈腐病菌产孢。在Czapek’s培养基上,蔗糖用量为30g/L时,三七锈腐病菌的产孢量最大;在CA培养基上,胡萝卜用量为400g/L时,三七锈腐病菌的产孢量最大。PSA、PDA、Czapek’s、CA 4种培养基相比,三七锈腐病菌在PSA上的产孢量最大。【结论】毁灭柱孢C.destructans是三七锈腐病的病原菌;在供试培养基中,PSA是三七锈腐病菌的最佳产孢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从野生大豆根瘤内分离出菌株Y1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观察其特性以及对大豆的促生作用。16S rDNA鉴定表明,菌株Y1为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采用Salkowski法验证该菌株产生长素(IAA)的能力,发现其产IAA的量为38.49 mg/L。同时该内生菌具有解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能力,溶磷量分别为71.48、152.36 mg/L。将菌剂接种到大豆幼苗后观察其促生能力,结果显示,接种该菌株可显著增加大豆的株高和根长,同时,大豆叶片光合参数也有所提升。该结果可为研发新型微生物肥料提供优质菌种,为进一步研究芽孢杆菌属促生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万寿菊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寿菊又名金盏花、臭芙蓉 ,千寿菊、蜂窝菊 ,属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人工栽培万寿菊主要是取其花朵作为提取黄色素的原料。在正常条件下 ,种植万寿菊可实现公顷产鲜花 2 2 .5t以上、产值可达 135 0 0元左右、利润可达6 0 0 0元左右 ,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陆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建立产销通路 ,并提及物流在流通环节的重要性。最后就大陆各地的招商引资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两门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独立设课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施磷量对黄秋葵生长、产量、品质及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能显著提高黄秋葵株高、茎粗及叶数等生长发育指标(P0.05)。施磷处理黄秋葵产量高于不施磷处理,随施磷量的增加,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当P_2O_5施用量为50 kg/hm~2时增产幅度最大。施磷还提高了黄秋葵可溶性糖、V_C及黄酮等品质指标,以P_2O_5施用量为25~50 kg/hm~2时品质较好。适量施磷也有利于黄秋葵植株氮磷钾含量的提高。因此,综合产量及品质等指标,黄秋葵较适宜的施磷量为50 kg/hm~2。  相似文献   

15.
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与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主要措施和今后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兴宁市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秸秆切碎灭茬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双轴击切式破碎秸秆和根茬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单轴压切原理和非等长刀切碎模型,并对秸杆切碎灭茬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机田间试验表明切碎率达91.4%,根茬破碎率达86.5%。该机的应用必将促进一年两熟平作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苦荞的成分功能研究与开发应用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苦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它既能食用 ,又能防病、治病 ,为许多其它主要食物所不及。我国有丰富的苦荞资源 ,对苦荞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本文就苦荞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开发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蒲公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药食同源植物,其富含黄酮、萜类、多糖、绿原酸、果胶等化合物,在临床药用上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同时,蒲公英含有多酚、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生物碱等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保健食用价值。文章从药食同源的角度对蒲公英的加工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蒲公英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自主研发的要求着手,阐述了笔者对农业科技自主研发的认识与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院校在彰显办学特色过程中如何着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自主科技研发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0.
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与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养猪场送检的猪肺病料中分离到3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HPS)可疑菌株。经形态镜检、染色特性、生化和部分生物学特性试验,初步鉴定为HPS。在细菌学鉴定基础上,设计合成3对引物,分别以3株分离菌株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均扩增出822 bp8、24 bp和1.9 kb的预期特异性条带。以HPS GD株作为参考阳性菌株,以P1、P2为引物,设计优化PCR反应程序,建立HPS 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病料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S PCR检测方法特异与敏感性高、适用性强,可应用于HPS感染的诊断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