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为了研究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athovar campestris,简称Xcc)hrpW基因的功能及Xcc的致病机理,实验以甘蓝型油菜为试验材料,以5~6d无菌苗的带柄子叶为外植体,建立了高效稳定的带柄子叶再生体系,同时探索了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甘蓝型油菜子叶柄的各种因素;并用农杆菌介导法将hrpW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中,经PCR检测法分析,证明hrpW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hrpW基因编码HarpinXcc(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菌Harpin蛋白),该转基因植株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菌的致病机理提供了材料,也为选育高效抗病油菜种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Δ12-油酸去饱和酶(Delta-12 oleate desaturase FAD2)是植物产生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关键酶。对fad2基因表达进行抑制,可提高油菜种子油酸的相对含量。依据hpRNA介导的RNAi技术的原理,构建了以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为靶标的RNAi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fad2i。以甘蓝型油菜Y14-1的带柄子叶作为转化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fad2RNA干扰体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中,获得了PPT抗性植株。同时还探讨了影响Y14-1品种转化频率的几个要素,为甘蓝型油菜的高效转化提供参考依据。对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和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3.
徐岩  肖艳双  杜金霞  汪洪  郑伟  李营  庞实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2936-12939
[目的]利用植物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用蛋白。[方法]以带柄子叶作为转化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油菜油体基因与bFGF的融合基因转入油菜中,在获得潮霉素(Hyg)抗性植株的同时,对油菜的再生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获得的抗性苗进行PCR和Southern检测。[结果]油菜最佳转化再生条件为外植体预培养2d,共培养3d,茵液浓度OD值为0.3,侵染时间5min。[结论]该研究中,融合基因已成功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为以后转基因植物种子的蛋白提取、分离和纯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甘蓝型油菜遗传转化效率,以甘蓝型油菜"湘油15"下胚轴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共培养基中α-NAA和6-BA浓度对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甘蓝型油菜过程中下胚轴GUS基因瞬间表达及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培养基对GUS基因的瞬间表达和稳定表达具有重要影响,但共GUS基因的瞬间表达率和转化效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Bt毒蛋白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以甘蓝型油菜湘油13号为试验材料,建立了高效稳定的子叶柄再生体系,以4~5d无菌苗的子叶柄为外植体,6-BA含量为4.5mg/L时,不定芽的再生频率最高.同时探索了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甘蓝型油菜子叶柄的各种因素,并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品种湘油13号,获得了转基因植株,Southernblot分子检测证明,Bt毒蛋白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6.
近 2 0年 ,油菜的遗传转化体系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用于转化的目的基因也呈多样化。油菜已经建立了子叶、下胚轴、原生质体及小孢子培养的再生体系。目前用于油菜基因转化的方法主要有根癌农杆菌介导法 ,基因枪法 ,PEG法等。笔者对上述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AP70抗病基因转化番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提高番茄抗病性。[方法]通过冻融法将含萝卜抗真菌蛋白基因的质粒AP70转入农杆菌LBA4404中,再用农杆菌介导法将AP70抗病基因对番茄进行遗传转化,研究预培养、侵染时间等因素对AP70转化番茄的影响。[结果]带柄子叶诱导番茄产生不定芽的效率比子叶块效率高。农杆菌浸染番茄子叶前预培养1 d,不仅能提高子叶存活率,而且可降低共培养时外植体的污染率。农杆菌对番茄子叶的侵染时间最好不超过5 min。外植体筛选培养基中Kam的浓度不宜太高或太低,可获得少量转AP70基因的抗性芽。[结论]农杆菌对番茄子叶侵染前要进行稀释,且侵染时间不宜超过5 min,共培养1 d时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虫基因CpTI导入辣椒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研究建立了一套简单、高效的辣椒遗传转化系统。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带柄子叶转化法将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CpTI)基因转入辣椒栽培品种益都羊角椒中。对获得的 3 3株卡那霉素 (Km)抗性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 ,证明有 6株为转CpTI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甘蓝型黄子油菜外源基因的转化效率,优化遗传转化体系,利用根癌农杆菌共培养法转化甘蓝型黄子油菜(Brassica napus L.)渝黄1号下胚轴,通过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us基因表达情况,研究了分化培养基和抗生素浓度对Gu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培养基为MS 0.1 mg·L-1 6-BA 1.5 mg·L1 2,4-D、菌悬液为MS 100μmol·L-1乙酰丁香酮,分化培养基为MS 4.0mg·L-1 6-BA 0.1 mg·L-1 α-NAA 0.6 mg·L-1 GA3 5.0 mg·L-1 AgNO3,Gus基因的表达频率最高,即转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为转化受体材料,运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草酸氧化酶(oxalate oxidase, germin)基因的转化,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PCR测定结果表明,其中3株germin1、germin2及germin6呈阳性.T1代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显示,germin1呈现3 ∶1典型的孟德尔单基因显性遗传,且在T2代获得纯合株系.T1代盛花期茎秆菌核病活体接种结果证实,转基因植株后代菌核病抗性得到明显提高.证实germin基因已转入油菜植株中并得到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转基因高油酸油菜新种质,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油12号带柄子叶为转基因受体,通过与含有油酸脱饱和酶基因(fad2)ihpRNA表达载体(pCNFIRnos)的农杆菌LBA4404共培养,将油菜fad2基因的反向重复序列表达框转入宁油12号,获得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4日龄的带柄子叶在含有2,4-D 1 mg/L的共培养基中预培养48 h后,再进入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能显著提高不定芽的诱导频率;在含20 mg/L卡那霉素的诱导培养基中抗性绿芽的频率达到5.04%;PCR检测卡那霉素抗性苗的基因组DNA,均扩增出NPTII基因和目的基因序列表达框的特定条带。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序列已经整合到了油菜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油菜潮霉素抗性基因的遗传转化提供依据。[方法]以油菜品种沪油19号、苏州青、五月慢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潮霉素处理对其褐化率、出愈率的影响。[结果]潮霉素浓度为3 mg/L时,五月慢、沪油和苏州青的褐化率分别为87.6%、30.7%、40.1%;褐化的临界浓度均为6 mg/L。苏州青下胚轴对潮霉素的耐受性较强,其褐化的临界浓度高于沪油19号和五月慢。潮霉素浓度为6 mg/L时,沪油19号、苏州青、五月慢子叶的出愈率分别为3.7%、2.3%、0,下胚轴的出愈率分别为5.1%、8.1%、2.2%。[结论]以子叶为外植体时,3个品种适宜的潮霉素筛选浓度为6 mg/L;以下胚轴为外植体时,沪油19号和五月慢适宜的潮霉素筛选浓度为6 mg/L,苏州青为9 mg/L。  相似文献   

13.
杨阳  张艳丽  王情  续晨  蔡小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874-8875
[目的]研究Na^+/H^+逆向转运蛋白AtNHXl基因对杨树的转化。[方法]以杨树南林895杨的叶片作为外植体,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构建cre/lox植物表达载体,并对3株转基因植株进行PCR分子检测。[结果]结果表明,较适合的转化条件为:外植体在分化培养基上经过2d预培养后于0D600nm值为0.3~0.4的菌液中浸泡7min,卡那抗性绿苗率可达43.9%;PCR分子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杨树基因组中。[结论]该系统可以应用于杨树的基因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4.
肖霞  殷家明  林呐  柴友荣  李加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6011-6012,6018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转查尔酮异构酶反义基因T1代植株及其小孢子成苗的遗传表达,为甘蓝型油菜的转基因和种质资源创新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甘蓝油菜转查尔酮异构酶反义基因T1代5个独立转基因植株为材料进行小孢子培养,通过GUS报告基因的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对外源转基因在花粉植株中的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5个独立转基因植株均获得了胚状体和花粉植株;转基因在花粉培养后代和有性自交后代中遗传行为一致;在每个独立转基因植株的花粉植株中GUS阳性和阴性的分离比均为3∶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表明有2个转基因拷贝整合到受体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3个独立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GUS阳性和阴性的分离比符合15∶1,同样表明有2个转基因拷贝整合到受体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结论]通过转基因油菜的小孢子培养快速获得转基因纯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为进一步通过基因转化获得预期优良性状的甘蓝型油菜提供借鉴。[方法]以甘蓝型油菜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苗龄、不同基因型、不同预培养条件以及各种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油菜外植体高频率再生的影响。[结果]试验中,7 d苗龄的甘蓝型油菜下胚轴再生频率可达35.83%;经3 d预培养处理的油菜下胚轴芽再生频率可提高至57.78%,油菜品种史力丰下胚轴的芽分化率较高,达35.00%,其次是N481-1,而N370-1的芽分化率最低;其最高分化率的激素组合为6-BA 3.0 mg/L+NAA 0.05 mg/L+TDZ 1.0 mg/L,达38.89%。史力丰品种6~8 d无菌种子实生苗的下胚轴在预培养基MS+2,4-D 1.0 mg/L+蔗糖30 g/L+琼脂4.5 g/L上预培养3 d,在最适分化培养基MS+6-BA 3.0 mg/L+NAA 0.05 mg/L+TDZ 1.0 mg/L+AgNO35.0 mg/L+蔗糖30 g/L+琼脂4.5 g/L中培养,再生频率最高。[结论]建立了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离体培养高频率再生植株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农杆菌介导番茄"美粉1号"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方法]以番茄美粉1号无菌苗的子叶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其遗传转化效率进行了优化,建立高效番茄子叶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外植体在MS+2mg/L6-BA+0.5mg/LIAA进行2d的预培养后,用农杆菌EHA105(浸染浓度为OD=0.4)浸染5min,转化效率最高;经过PCR检测初步证明nptⅡ基因已整合到番茄再生植株中。[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今后优良基因导入番茄品种美粉1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农杆菌介导的甘蓝型油菜下胚轴遗传再生体系。[方法]以甘蓝型油菜为试验材料,以组织培养为基础。以下胚轴为外植体,以统计出愈率和出苗率为指标,探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再生苗形成的影响因素。以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蛋白(RGS)为例,建立稳定的甘蓝型油菜下胚轴遗传再生体系。[结果]种子经10%NaCl0灭菌20mim后播种,基底用1/2MS配琼脂,直径6cm的培养罐50粒,光照充足(200μmol/m^2·s),成功获得RGSi干扰表达阳性株系。[结论]试验以下胚轴为外植体,系统研究了甘蓝型油菜组织培养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再生苗形成的影响,建立了有效的下胚轴遗传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8.
周树峰  兰海  郑名敏  唐祈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59-10060,10064
[目的]探讨利用AtNHX1基因提高烟草耐盐性的效果。[方法]利用农杆菌侵染的方法对烟草的叶盘进行遗传转化,将拟南芥的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成功地转入了烟草中,对获得的28株潮霉素抗性转基因植株中的6株进行了Southern检测,并用200mmol/LNaCl对转基因植株进行盐分胁迫与耐盐性鉴定。[结果]分子检测表明,AtNHX1已经整合到烟草的基因组中,并得到了表达。在盐分胁迫下,各转基因株系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PSⅡ活性,光合速度和Fv/Fm值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株系T1、T5的SOD酶活分别是野生型的1.8和2.1倍,各转基因株系GR活性也均显著高于野生型,而MDA含量则低于野生型。[结论]转At-NHX1基因的各株系的耐盐性较野生型对照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