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5,(1):58-63
比较研究了超高产杂交水稻超优1000与对照Y两优1号、9311的产量构成、物质生产特性和抗倒性差异。结果表明:超优1000较对照增产显著,实际产量分别较Y两优1号、9311增产25.5%和39.3%;库容量大和生物量高是超优1000具超高产潜力的关键原因,大库容量主要靠培育大穗,物质生产优势集中在后期。超优1000还具有其它显著的生物学特点:叶面积指数及粒叶比大,叶片功能期较长,株高适中、节间配置合理,穗下节间长,基部节间短、粗、厚,高度抗倒。  相似文献   

2.
史振声  王虹 《玉米科学》2015,23(1):69-72
以沈爆3号为对照,对2个爆裂玉米组合在5个密度下对其产量、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向值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密度的增加一直呈上升趋势,在8.25万株/hm2密度下沈爆1273产量最高,为5 596.0 kg/hm2,两个组合分别比沈爆3号增产22.5%和11.1%,表现出高度耐密性和良好的丰产稳产性;两个组合的叶面积指数较大、最大叶面积指数维持时间较长;叶绿素含量尽管随密度增加而下降,但下降幅度均较小;不同组合间净光合速率存在较大差异,且下降速率对密度的反应因组合而不同;组合间的叶向值存在较大差异,在高密度下其叶向值的自动调节能力在组合间也表现不同。产量最高的组合沈爆1273,具有叶面积指数较大和最大叶面积指数持续时间较长,较强的株形自动调节能力特征,使其在高密度下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在高密度下维持较高光合速率的能力是其高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豫麦51生长发育及形态生理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表明,与对照品种豫麦21和豫麦18比较,豫麦51上部三叶叶夹角、叶向值较小而叶面积较大,基部节间周长和维管束数目明显高于对照,后期绿叶面积大,旗叶叶面积持续期长,叶绿素含量高且下降慢,可溶性糖含量高且灌浆期下降快,说明糖制造多、输导能力强、灌浆速度快,从而使得千粒重高、穗粒数多。这为豫麦51高产、稳产性显著优于对照奠定了良好的形态生理基础。同时,此研究也为指导超高产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花生品种高产生理参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远杂9102和国内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两个小果型品种白沙1016、鲁花12号及两个大果型品种海花1号、豫花15号为材料,考查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经济系数等重要生理参数.结果表明,远杂9102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在小果品种中最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在生长后期减少的速度慢于同类型其它品种;叶面积指数位于最适...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玉米新品种浚单29在陕西关中夏玉米生态区高产栽培的产量形成机理.在2010年高产栽培试验中测定了浚单29的群体生理指标和生态参数.分析了品种群体结构。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叶面积指数大(LAI最大为5.94,在吐丝后50d仍然大于4)、干物质积累多和灌浆时期长等生长发育特性.有效增加穗粒数和粒重,实现浚单29在陕西关中夏玉米生态区栽培.具有良好的高产生理基础及12750kg/hm^2以上的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抗倒伏能力强的高产裸燕麦品种,对16个裸燕麦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和产量进行比较,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对与抗倒伏相关的7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裸燕麦品种间地上部生物量构成、主要农艺性状、茎秆基部第二节间形态及倒伏指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存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株高和穗位高是评价裸燕麦抗倒伏能力的关键。产量较高的白燕2号、白燕18号、花早2号的株高、穗位高较低,倒伏指数较小且田间未发现倒伏;坝莜14号、晋燕17号虽具有较高产量,但其株高、穗位高较高,倒伏指数较大,且田间分别表现为7级易倒伏和5级中抗倒伏。白燕2号、白燕18号、花早2号抗倒伏综合表现良好,产量高,适宜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及类似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有限结莫习性分枝型矮秆耐密大豆在小同密度下的株型变化规律,以吉密豆1号为材料,测定了不间密度下的株高、主茎节数和节问长度、茎粗、分枝数及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株高随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高,株高增高的主要原因是节问明显伸长所致.密度越大,伸长节数越多,伸长节位越低.茎粗随密度的增加而变细,分枝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叶面积指数随密度的增加,增长速度加快,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的越早,且密度小于最适密度时叶而积指数下降速度基本一致,超过最适密度后,随密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开始下降的时间提前,速度越快.随密度的增加叶片分布逐渐趋向于上层.密度39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8.
行株距配置对水稻茎秆形态生理与群体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籼稻品种丰优香占和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行株距配置对茎秆形态生理与群体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等行距(30.0 cm×13.3 cm)处理的产量最高,窄行距产量最低,差异显著(P<0.05)。中等行距配置较宽、窄行距处理显著减少了节间长度,增加了节间粗度、茎壁厚度及维管束数目,植株抗折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中等行距处理下水稻茎秆在齐穗期和灌浆后期单位长度节间干物质含量及灌浆期干物质转运量最大。此外,中等行距配置群体具有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和较高的剑叶光合速率;不同行距配置群体内部CO2浓度、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等微气象因子具有一定差异,中等行距配置具有良好的群体微气象环境。阐述了适当扩大行距是水稻高产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几年各地高产攻关研究情况,分析了前人对高产根系、叶面积、干物质积累、灌浆、产量构成以及其他生理生态指标的研究。提出了高产攻关应加强生理生态指标的深入研究,以利于高产攻关田重演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几年各地高产攻关研究情况,分析了前人对高产根系、叶面积、干物质积累、灌浆、产量构成以及其他生理生态指标的研究。提出了高产攻关应加强生理生态指标的深入研究,以利于高产攻关田重演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