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有机肥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效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效并初步分析其影响机理,采用盆栽试验法,分析微生物菌有机肥、复合生物有机肥、商品有机肥和发酵干鸡粪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有机肥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29.38%和27.91%,明显优于其他肥料;施用有机肥均能明显提高小麦根部土壤中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显著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且以复合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有机肥处理土壤的磷酸酶活性和有效磷含量增幅最大;复合生物有机肥能显著促进小麦生长,其株高、地上干重、根干重、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8.08%、37.32%、37.50%、14.27%、17.16%和40.77%,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微生物菌有机肥处理的地上干重也显著高于对照。总之,复合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有机肥能有效提高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促进磷素循环,增强拮抗和有益微生物对禾谷镰孢菌的抗性并促进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2.
大豆抗疫霉根腐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Phytophthorasojae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 ,194 8年首次在美国的印地安那州发现 ,以后相继在世界很多地方均有报道。由于其危害性大 ,传播速度快 ,毁灭性强 ,已被列为大豆毁灭性病害之一。在国内 1991年沈崇尧等在东北地区首次发现了该病菌 ,1993年苏彦纯等在黑龙江、吉林、北京分离到病原菌。其后的几年里在我国也分别有对该病的报道。鉴于该病在我国有扩大蔓延的趋势 ,对大豆的生产存在着巨大的威胁。因此 ,有必要对目前大豆抗疫霉根腐病的抗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解与掌握。植物能产生与植物抗病性有关的生理活性物质。其中有些物质是植物本身所固有的 ,有的是由病原物或其他因素诱导产生的 ,如植保素、抗毒素、木质素、免疫信息物质等。 80年代以后 ,人们尤为重视诱发抗病性。在这里也只对大豆抗疫霉根腐病机制中的诱发抗病性作一叙述。1 植保素的研究植保素是寄主和寄生物两个不同代谢系统相互作用中 ,植物体内合成与积累的低分子量的微生物的颉抗物。植保素是一种植物体的次生代谢物 ,主要是由莽草酸途径 ,醋酸 -丙二酸途径以及醋酸 -甲羟戊酸途径合成。豆科植物中已发现的植保素到目前为止有 10...  相似文献   

3.
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介质,在植物生长全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肥料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文中以微生物菌肥、碳基肥、硅肥为例,探究3种肥料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结果发现,适量浓度的微生物菌肥、碳基肥以及硅肥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调整土壤结构,调节植物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利用,调整植物及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从而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4.
茶树根表微生物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生物和高等植物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土壤中微生物的类群和数量往往因土壤类型和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特别在根际范围内,由于植物种类不同,其差异更大。根表微生物是指根际中不包括土壤的植物表面——根表上的微生物,其数量和类群主要决定于植物的种类。众所周知,根际微生物,尤其是根表微生物  相似文献   

5.
磷浓度处理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际土壤微生物是根际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根际养分有效性、植物生长发育等关系密切.土壤磷素营养的差异可引起植物根系分泌物和根形态的变化,但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的作用还少有报道.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3种磷浓度处理对生长在黑土土壤上3个采样时期(v3、R1和R3期)的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PCR-DGGE技术对细菌16S rDNA和真菌ITS片段进行解析,对DGGE图谱主成分分析(VCA).结果表明:大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均随生育期而迁移,说明生育时期较磷浓度处理而言是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大豆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受不同磷浓度处理产生分异体现在v3期,细菌结构产生分异体现在v3和R1期,说明磷浓度处理对大豆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豆生育的早期,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这种差异弱化至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大豆根腐病拮抗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根腐病拮抗细菌是大豆根腐病生物防治领域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大豆根腐病的发生规律及病原菌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下一步应用前景及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为有效的利用土壤中的拮抗细菌及生物农药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温室内进行盆栽试验,人为控制土壤理化条件,探讨土壤不同生态条件对大豆根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干燥和湿度过大均加重根腐病的发生,随着土壤容量增加,根腐病逐渐加重,上壤偏酸有利于大豆根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微生物对土壤肥力的形成、植物营养的转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茶园土壤是微生物的一种特定生态环境,茶树的生育,茶园的耕作、施肥,土壤给予微生物生活条件的差异,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改变了茶园土壤中微生物生命活动的  相似文献   

9.
根腐病是重茬地人参种植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实验采用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重茬地人参根腐病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菌剂的不同施肥方法对人参根腐病病情指数、人参外观品质及耐储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施用地养力微生物菌剂(粉剂)350kg/亩和高保康3号微生物菌剂(液体)60kg/亩对重茬地人参根腐病的综合防治效果最佳,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鲜参的外观品质和耐储性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任守让、王瑞霞研究了不同剂量的~(60)CO—r—射线对“老参地”土壤中的腐生微生物和人参根腐病寄生菌的灭菌效应。  相似文献   

11.
甜菜不同轮作年限对产质量及耕层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碳酸盐黑钙土进行连续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甜菜不同轮作年限处理的耕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甜菜产质量与发病率不同,5年轮作微生物总数及甜菜根产量、产糖量高于3、4年轮作,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病率低于3、4年轮作。  相似文献   

12.
不吸水链霉菌公主岭变种(农抗"769")是一株来源于土壤中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农用链霉菌,为明确农抗"769"对大豆抗疫霉根腐病的免疫诱抗作用及对大豆生长土壤微环境的影响,对盆栽种植不同大豆品种植株进行下胚轴创伤接种,鉴定大豆幼苗对疫霉根腐病的抗性,接种7 d后测定幼苗叶片PAL、PPO、MDA、SOD、CAT、POD、GLU的活性及Chl的含量。小区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在大豆播种后以农抗"769"菌液浇灌,采用稀释平板法测定不同生育期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菌群数量,并测定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等生物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农抗"769"菌液浇灌后不同品种的大豆幼苗在抵御疫霉根腐病侵染时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个品种在农抗"769"诱导下抗性顺序为:Williams 82沈农9号九农21 Jack,分别比对照提高74.74%、68.82%、14.32%和8.30%。农抗"769"诱导可增强大豆幼苗的诱导抗性,且在病原菌侵入时具有更强的系统抗性。在病原菌与农抗"769"的双重诱导下,PAL、PPO、SOD、CAT、GLU表达量分别比对照提高95.22%、34.55%、9.46%,73.01%和10.71%,Chl的含量比对照高18.19%;MDA比对照降低了33.47%,POD活性比对照降低0.69%,差异不显著。农抗"769"菌液浇灌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优化及土壤酶活性升高具有促进作用。农抗"769"菌液浇灌后大豆植株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放线菌菌群数量增加,真菌菌群数量降低,根际土壤中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最高分别提高342.59%、73.98%和150.27%,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显著。农抗"769"诱导可提升大豆对疫霉根腐病的抗性,并对其生长的土壤微环境的改良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长和繁殖都需要氮素,缺乏氮素会降低作物生长量、产量和质量。栽培植物的有效氮素来自土壤的有机质、肥料和微生物的生物固氮作用。某些自生的土壤微生物和植物微生物共生,把大气中大量的氮气(近80%)转换成可供植物生长利用的化合物。用“生物方法”固定下来的氮素补充了土壤中氮素的贮备,并有助于增进土壤肥力。有一种称为根瘤菌的土壤细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就能产生这种固氮系统。根瘤菌侵染豆科植物的根毛而产生肿块,称为根瘤。在根瘤里面,气态氮被转换成多种氨基酸,使植物能直接利用。植物反过来为假菌体提供光合碳水化合物。结果,大部份固定下来的氮素结合在土壤中而成为动植物残渣;随着微生物分解作用,被固定的氮就转换成含氮的物质供植物群丛使用。热带地区生物固氮每年每公顷为20—650公斤。而100公斤固氮量等于施用500公斤硫酸铵肥料,因此,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依安县甜菜产量近年来有下降趋势。调查结果表明,引起的主要原因有甜菜根腐病发生严重种植密度不合理、施肥量少且品种单一、土壤耕层浅等。解决的办法,一是选用抗(耐)根腐病品种;二是加深土壤耕作层;三是增另单位面积种植密度四是增加土壤肥料投入,做到种养结合。  相似文献   

15.
茶苗根腐病     
在茶园苗圃中,经常见到由于茶苗根部腐烂而死苗的现象。发生死苗的原因:一种是因腐霉菌的侵染而引起的;另一种是由于土壤积水过多,茶苗根部因长期浸水而窒息腐烂。两种根腐病以前者发生较多。现将两种茶苗根腐病所表现的症状、病原、发病过程、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土壤对茶树根际固氮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地球上,生物固氮是土壤——植物——动物系统中氮素最大的源泉,因此,对土壤固氮微生物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茶树根际是摄取养分的主要区域,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2]。近年来,笔者对不同土壤类型的茶园中茶树根际固氮微生物的组成,出现机率以及一年...  相似文献   

17.
甜菜根际处于植株根系和土壤的交界处,由于根系结构及根系分泌物的特异性,使得甜菜根际微生物类群的多样性与其他植物有所不同,这对于甜菜的生长和健康有显著影响。本文综述了植物根际微环境下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与植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对甜菜根际微生态研究的启示,这对于深入研究并阐明甜菜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过程,揭示其生态功能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前期研究中筛选到一株对大豆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Bacillus subtilis 8-32,其生防效果达32. 08%。本试验采用盆栽法,研究接种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8-32(Bacillus subtilis 8-32)后,土壤酶系和微生物区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使用枯草芽孢杆菌8-32后土壤脲酶活性增加了16. 9%~66. 7%,蛋白酶活性增加了88. 8%~131. 0%,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了20. 6%~51. 8%,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了7. 5%~14. 6%,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增加8. 5%~72. 5%,对土壤中真菌数量抑制率最高达37. 2%,放线菌数量也有明显增加。说明菌株8-32对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具有进一步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正>滴菌鲨是由山东省济南燕山三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广谱、高效、环保的滴灌杀菌剂。其主要成分为复合型二氯异氰尿酸钠、为全进口原料。添加内吸传导和生根壮苗的辅助成分,对土传、种传及在土壤中越冬的病原微生物引发的病害如根腐病、枯萎病、猝倒病、炭疽病、立枯病、疫病、病毒病、叶斑病等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并有促根、壮苗、保花、保果的功效。本品随滴灌施入田间后,释放出不带电荷的次氯酸分子,有极强的扩散穿透病原微生物细  相似文献   

20.
田间鉴定抗根腐病豌豆类型的缺点是需要整个生育期和损失大量播种材料。因此本试验试图研制出实验室快速鉴定抗尖镰孢霉(Fusarium oxysporum f.sp.Pisi)的材料的方法。该真菌侵染根系并引起植株萎蔫。 1983~1986年在乌克兰不同土壤——气候区(切尔诺贝尔,赫米尔尼茨基,切尔诺夫茨和卢日斯克州)收集了感染根腐病的植株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