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试验采用苗床施肥,结果表明,肥料用量适宜促进营养元素吸收利用,7~8月份苗木叶片含氮量3.5%~4.0%、含磷量0.2%~0.3%、含钾量1.0%或稍高时,苗木生长良好。在该试验条件下,施P2O5120kg/ha、施纯氮180kg/ha左右,幼苗产量、质量及施肥利润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小粒种咖啡密度为8250株/ha时,产量增加极显著,年产干豆1239.83kg/ha;品种比较中;墨西哥11号(A2)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参试品种;品种与密度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处理组合A2B2的产量最高,年产干豆为1478.45kg/ha。  相似文献   

3.
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对保山砂页岩发育的山地红壤进行不同整地方式营造蓝桉林,经过三年的监测研究表明:未整地自然土壤侵蚀量达1.657~1.402t/hm2·a,有机质流失量达80.483~68.113kg/hm2·a,土壤肥力退化显著;撩壕整地及挖塘整地造林当年土壤侵蚀量分别达3.366t/hm2·a及2.464t/hm2·a,均属轻度侵蚀级,第二年土壤侵蚀量为0.592t/hm2·a及0.367t/hm2·a为微度侵蚀。有机质流失量为75.811kg/hm2·a及47.122kg/hm2·a。随着桉树幼林生长,林地覆盖度和地表稳定程度增加,土壤侵蚀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素对普通木麻黄苗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温室中以铁质砖红壤为培养基质,用6种微量元素进行单元素和联合施用处理(各5种剂量,含对照普通木麻黄苗木),探讨了微量元素对普通木麻黄苗木生长和生物量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元素处理时,施Co,B,Mo,Cu和Zn都可促进苗木生长并增加苗木的生物量,但施Mn对苗木无影响。同一元素的不同剂量处理对苗木生长及生物量生产的影响也有差异,各元素较适宜的施用剂量分别是:Co为0.025—0.100mg/kg土;Zn为1.0—2.0mg/kg土;Mo为0.05─0.100mg/kg土;Cu为0.05—0.20mg/kg土;B约为0.4mg/kg土;联合处理是C3和C4两个组合剂量。  相似文献   

5.
毛竹林平衡施肥技术及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江西农业大学校内竹园。属中亚热带北部湿润气候区。年均温17.7℃,年降水170mm。土中砾石、砖块较多,土壤肥力低,有机质含量1.67%,速效氮65.64mg/kg,速效磷6.65mg/kg,均低于临界值,速效钾116.78mg/kg,属中等养分水平。母竹平均眉径8.54cm,每亩立竹330株。2 材料与方法试验地采用氮磷、氮磷钾、氮磷高钾、对照4种处理。每亩施纯氮量为6.1kg,氧化磷量为1.9kg,氧化钾量为6.0kg(K1),高钾量为12.0kg(K2)。肥料是以尿…  相似文献   

6.
1982~1991年,对广西宜山县庆远林场不同整地方式及其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文要素进行对比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梯形整地桉松混交林模式具有显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与其他植被类型相比较,具有以下几点显著的差异:a.森林群落冠层的年截留水量为230.1mm,占降水量的18.4%,比其他森林群落增加截留量12.0%~57.1%。b.枯枝落叶层贮量及其最大持水量分别为7.7t/hm2和23.0t/hm2,是其他植被类型的1.4~6.4倍。c.土壤层的最大贮水量为511.5mm,比其他植被类型增加贮水6.6%~11.8%。d.林地水、土流失量分别为4.6m3/(hm2·a)和0.63kg/(hm2·a),比其他植被类型减少79.0%~97.9%。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ABT新剂型(6、10号)能够促进板栗增产,增产幅度为2.13%~47.9%,投入产出比可达1:12.0%。其中ABT6号增产效果显著,各处理浓度按增产效应依次为15mg/kg〉25mg/kg〉35mg/kg〉CK;ABT10号仅15mg/kg浓度水平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白石山森林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太行山脉北端白石山不同类型森林土壤中氮、磷、钾养分全量及有效量进行了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8.37% ̄106.34g/kg,全氮量为1.11 ̄3.43g/kg,全钾量为20.69 ̄25.46g/kg;碱解氮含量为38.5 ̄244.3mg/kg,速效钾含量为133.2 ̄214.4mg/kg,有机质及氮、钾全量较高,有效供应较好;全磷量多低于0.8g/kg,速效磷多低于10mg/  相似文献   

9.
即食糯玉米     
《技术与市场》2001,1(1):20
糯玉米籽粒均为支链淀粉,淀粉消化率达85%,而普通的硬粒型或马齿型玉米的支链淀粉仅为72%,淀粉消化率为69%。故糯玉米煮熟后糯软、口感好、营养好,其赖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增加16%~74%,易消化吸收。特别适宜于作鲜嫩青玉米食用。。“即食糯玉米”可为广大群众提供一种开袋即食,携带方便的休闲旅游食品。经微波杀菌保鲜后,在4℃~5℃条件下冷藏,贮存期可达3个月~6个月。在常温20℃条件下为30天以上。与冷冻法贮存相比,品质新鲜,不需速冻和冷链运输,成本低,流通环节简便。即食糯玉米制作工艺如下:采摘整理─→蒸煮─→微波杀菌─→成品→库存反季节销售投资及生产成本分析:1.生产设备大铁锅若干个,微波杀菌装置一台(60kg/~80kg),10万元/台,普通封口机一台,400元/台~500元/台。台秤一台,100元/台~200元/台。2.加工生产成本估算:(以下数据仅供参考)微波杀菌:0.25元/kg,其中包括设备折旧,电费、管理费、材料消耗,包装材料:内包装:0.75元/kg,外包装0.15元/kg;原料:1.50元/kg~1.60元/kg,损耗(10%)0.15元/kg~0.16元/kg。管理费:1.65元/kg~1....  相似文献   

10.
蜡蚧轮枝菌用湿地松粉蚧连续复壮2~3次后,用其防治湿地松粉蚧,杀虫效果可提高12.3%以上,筛选出轮枝菌复合剂的最优配方为轮枝菌0.3亿/ml加机油乳剂1:28.6(机油乳剂:水)及适量增效剂、悬浮剂及轮枝菌0.25亿/ml加机油乳剂1:80及增效剂。悬浮剂,它们室内杀虫效果分别为92.8%和83.5%。林间采用轮枝菌151亿/hm2加机油乳剂0.75kg/hm2和轮枝菌15万亿/hm2加机油乳剂3.75kg/hm2,喷洒量为10kg/hm2,越冬代粉蚧(成虫)的死亡率分别为48.5%和71.2%,第一代粉蚧(若虫、成虫)的死亡率分别为99.3%和92.7%。越冬后期喷菌,第一代的虫口密度比未喷菌区下降52.7%;采用液、固双相发酵工艺生产的轮枝菌含孢量达55亿/g,比前人用高梁、小米作培养基密封培养的产孢量(4.1亿/g)提高了12.4倍,成本为3.38元/kg,此工艺流程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银中杨各器官生物量的测定和营养元素的分析,研究了其生物生产力及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密度为2m×4m,林龄为15年银中杨人工林生物量为188.389t/hm ̄2,其中干材所占的比例较大,叶片最小,地上部各器官的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84.33%;根的生物量75.33%分布在地T20~60cm;林分平均净初级生产力为16.000t/(hm ̄2·a),干材最高,叶仅次于干材;每生产1t生物量需从土壤中吸收9种主要营养元素16.409kg;叶片中营养元素积累的速率明显高于其它器官,枝仅次于叶。  相似文献   

12.
油茶高油份高产量新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该研究采用边测定、边示范、边推广的技术路线,对经过连续10年测产的10个优株,采用芽苗砧嫁接无性繁殖苗木营造测定林,进行多点多重复区域化试验,选育出五油151、五油102、五油465等高产量、高含油率的新品种。新选出的优良品种平均产油450kg/ha以上,比参试无性系均值高15%以上,每m ̄2冠幅产油量比1985年国家制定的标准高23.0~104.0%。同时,采用选育的优良品种营建采稳固16.33ha和试验示范林666.67ha,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时来舟林场三块立地条件大体属优良、中等、不良的样地进行生物量调查,探讨不同立地条件下杉木林的生长差异。调查结果表明:20年生杉木人工林优良林分现存生物量为154.2t/hm2(干重),而不良地只有62.6t/hm2;其中优良地的干干重为128.9t/hm2,不良地只有其37%,为48.1t/hm2;优良地的枝、叶干重分别为13.0t/hm2、12.3t/hm2,不良地为7.4t/hm2、7.1t/hm2,分别是优良地的57%与58%;干的年生长量优良地为,19.63m3/hm2,不良地只有5.64m3/hm2,是优良地的29%。优良地与不良地林分生物量的显著差异说明适地适树造林对南方低山丘陵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指出坡位是划分立地条件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水文化学循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5a定位观测,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更新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化学循环规律的数据分析表明,年均降雨量为2668.3mm,其中总径流量占46.7%,蒸散量53.3%,冠层截留量14.0%。N、P、K、Ca、Mg的年均降雨输入量为78.4kg/(hm2·a),总径流输出56.7kg/(hm2·a),净积累21.6kg/(hm2·a);Si、有机C、Al、Mn的年均降雨输入量为25.0kg/(hm2·a),总径流输出为112.3kg/(hm2·a),净损失87.3kg/(hm2·a),更新林系统仅处于更新进展过程中,同时证实了冠层对降水化学的淋溶效应,净淋溶系数达4.11;提出了降雨、林内净降雨、总径流的各水化学物含量与其相应水量的回归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杉木幼林水土流失及养分损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设置于江西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5组不同整地方式水土流失多年观测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地表径流量从147~1322mm,平均为546mm。径流系数从0098%~0852%,平均为0369%,年均土壤侵蚀量从00051~02510t/hm2,平均为01005t/hm2。整个幼龄林阶段,地表径流量5460m3/hm2,土壤侵蚀总量为10050kg/hm2;养分损失量:N19560kg/hm2,P22370kg/hm2,K26777kg/hm2,有机质50049kg/hm2。分析认为在板、页岩风化物上发育的黄红壤,特别是腐植质层较厚结构良好的土壤,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不管采用哪种整地方式均无明显的水土流失和养分损失,但比较而言,以穴垦为最佳选择。水土流失还不是此种土壤上杉木人工林的地力退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杨树超短轮伐期经营的生产力及材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方升佐  徐锡增 《林业科学》1996,32(4):334-341
以美洲黑杨2个无性系为供试材料,研究杨树超短轮伐期经营中地上部分生物量生产、分配模式、N、P、K的输出量及材性。结果表明,在3种密度和3种轮伐期的组合中,2个无性系均以造林密度为10000株·ha-1、轮伐期为3年的林分生物生产力最高,I-69杨为10.52t·ha-1·a-1,NL-80351杨约为12.00t·ha-1·a-1;在生物量的分配比率和作为造纸材的经济生物量上也以这种组合模式最为合理,经济生物量最大,I-69杨为7.14t·ha-1·a-1,NL-80351杨为8·47t·ha-1·a-1。养分输出量的多少与林分的生物量生产和分配比率密切相关。轮伐期为3年,密度为10000株·ha-1的林分N、P、K的输出量最高,I-69杨为33.97kg·ha-1·a-1,NL-80351杨为38.50kg·ha-1·a-1,但NL-80351杨每生产1吨经济生物量所输出的N、P、K总量略低于I-69杨。杨树超短轮伐期经营中生产出的木材都可用作中、低档的造纸原料,其中I-69杨的制浆性能优于NL-80351杨。  相似文献   

17.
文山松毛虫蛹的营养成份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山松毛虫是云南局部地区危害较严重的松毛虫之一。从昆虫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探讨其蛹的营养价值。经测定,蛹蛋白质含量为612.6g/kg含有15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脂肪含量为197.5g/kg,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14.6g/kg,P/S为1.63416;必需脂肪酸284.0g/kg,含有多种一素和丰富的矿物元素,具有极高的食用和利用价值;此外,几丁质含量为64.9g/kg,具有一定的开发潜  相似文献   

18.
丛生竹笋用林施肥试验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2年的试验,施肥最佳搭配为留母竹株数9株/丛,施肥次数3次/年,施肥量1.0kg/丛次,幼林阶段0.5kg/丛次;竹丛培土高度30cm,各因素对产笋量影响程度;留母竹数〉施肥量〉培土高度〉施肥次数。  相似文献   

19.
北方栗树营养状况及树体养分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5~1997年在辽宁,北京,天津和山东省市栗产区调查了栗园中栗树营养状况及养分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凡每公顷产量超过2250kg,的栗园,土壤有机质含量〉1.2%;全N〉0.66%,水解N〉9.6mg/100g,有效P〉0.6mg/100g,有效K〉4mg/100g。叶片中N,P,K含量分别为2.1%,0.1%和0.35%,生殖器官N,P,N分别占51.8%,61.2%,71.05%;叶分  相似文献   

20.
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桂中丘陵区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林(8a生)生物量为32.0t/hm2,中龄林(14a生〕为108.0t/hm2、近熟林(23a生)为186.6t/hm2,成熟林(38a生)为197.4t/hm2;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分别为4.00t/hm2·a.7.71t/hm2·a、8.12t/hm2·a和5.80t/hm2·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