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金钱白花蛇是银环幼蛇挖去内脏后的干燥体,是一种可用来防治多种疾病的中药材。饲养银环蛇的专业户,可将银环幼蛇加工成金钱白花蛇,交售给药材部门,现将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1.捕杀。在银环幼蛇孵化出壳后,经过10~15天的饲养,当长度达到30厘米左右时,即可捕杀加工。可用铁钳夹住银环蛇的头颈部,先将蛇尾和蛇身放入盛装酒精的玻璃容器中,再将头部塞入,用酒精将银环蛇杀死。在捕杀银环蛇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不仅需防止被蛇咬伤,而且需防止弄伤蛇体。 2.剖腹。在对杀死的银环幼蛇进行剖腹前,应先除去毒牙,以防加工时伤及人体。剖腹需从颈部至肛门直  相似文献   

2.
新生雏鸡卵黄囊阶段的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红波  谢幼梅 《中国家禽》2001,23(14):30-32
雏鸡出壳后在营养上经历了由完全依靠内源性养分 (卵黄囊 )到依赖外源性饲料养分的一个转折期。 Kuenzel等( 1977)报道,刚出壳的雏鸡, 1日龄时能量代谢就由卵黄脂类供给能量转向主要由外源性碳水化合物饲料供给。在雏鸡出壳时,卵黄囊从蛋腔中转入胚胎的腹腔内。在那里,卵黄囊的一端通过血管束与脐部相连,出壳后逐渐萎缩, 3~ 4日龄时与脐部脱离,另一端通过卵黄管直接开口于空肠。出壳时卵黄囊的重量约占体重的 13%~ 14%。 Cheville和 Coignoal( 1984)发现,大约有 20%的卵黄物质剩余在卵黄囊中,这些物质将在出壳后一周内…  相似文献   

3.
雏鸡出壳时卵黄囊的重量约占体重的13%~14%,在出壳后的前3d迅速减小,余留的卵黄对于出壳幼雏快速和健康生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雏鸡出壳后在营养上经历了由完全依靠内源性养分(卵黄囊)到依赖外源性饲料养分的一个转折期。Kuenzel等(1977)报道,刚出壳的雏鸡,  相似文献   

4.
鹧鸪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饲养的成败,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育雏的适宜温度 在育雏期温度起决定性作用。由于刚出壳的幼鸪体温调节机制还不健全,必须把幼鸪置于设备完善的保温环境中,通过提供适宜的温度,以促进卵黄吸收和收脐良好。保  相似文献   

5.
蛇属冷血动物,因缺乏调节体温的能力,当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就开始进入冬眠期,幼蛇由于出壳后不能主动捕食,营养积累少,生命力较弱,不能适应逆环境和抵抗寒冷而容易造成死亡。针对这种情况,山东省曹县位湾镇王泽铺村养蛇专业户刘惠敏以前期人工填喂助长、结合冬眠期地下室恒温越冬法取得了很好的  相似文献   

6.
雏鸡出壳后在营养上经历了由完全依靠内源性养分(卵黄囊)到依赖外源性饲料养分的一个转折期。Kuenzel等(1977)报道,刚出壳的雏鸡,1日龄时能量代谢就南卵黄脂类供给能量转向主要由外源性碳水化合物饲料供给。在雏鸡出壳时,卵黄囊从蛋腔中转入胚胎的腹腔内。  相似文献   

7.
选出新出壳的爱拔益加商品肉雏鸡200只,分成A、B两组,A组试验鸡出壳后即开始进食、饮水;B组试验鸡出壳后自由饮水,禁食48h后再饲喂。按肉用仔鸡常规饲养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测试尽早供给营养对初生肉仔鸡0~7日龄体重及卵黄囊重的影响,并分析讨论。结果:B组禁食期雏鸡体重失重,B组体重低于A组,且两组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而A组卵黄囊重高于B组,且两组卵黄囊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商品蛋鸡的育雏期是指出壳后的1~42日龄。刚出壳的雏鸡消化机能不健全,所需营养物质主要靠供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高蛋白质饲料,及雏鸡本身腹中未吸收卵黄囊供给营养物质。雏鸡卵黄囊吸收的快慢,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温度,温度在33-34℃(有利于吸收);二是饮水,充足的饮水能增加卵黄囊里营养物质的转化和代谢。  相似文献   

9.
雏鸡出壳后,卵黄囊已吸收入腹内,卵黄囊借助卵黄囊蒂与小肠连接。以后,卵黄囊残余物逐步注入消化道,做为雏鸡早期生长发育的一部分营养被吸收,卵黄囊残余物的吸收速度受胚胎期发育以及出  相似文献   

10.
幼蛇孵出后,先不喂食,只给饮水,10天后蜕了第一次皮再喂食。幼蛇开始时养在蛇箱中,第二年可以养在较小的幼蛇饲养场。自幼蛇进蛇场时就要雌雄分开饲养。幼蛇箱可用木板来做,长1米、宽0.8米、深0.5米,箱盖用铁丝网,箱底铺5厘米厚的细沙,箱内放上水盆、瓦片、碎砖,供幼蛇蜕皮和隐蔽用。 饲养幼蛇,开始时都要人工灌喂。每隔5~7天,灌喂一次鸡蛋。喂一个多月后,体长能从20厘米增至  相似文献   

11.
<正>雏鸡从温度较高(37.8℃)的孵化器出来,在出雏室停留,又经运输到达育雏舍;同时雏鸡出壳后代谢消耗水分,故入舍后应立即给雏鸡饮水,才能保证雏鸡正常的生长发育。1初饮的意义1.1可以补充体内水分,利于体力恢复雏鸡出壳后,体内的代谢和呼吸消耗大量水分,及时饮水可以补充雏鸡体内消耗的水分,避免缺水,有利于体力恢复。1.2利于卵黄的吸收出壳后的雏鸡卵黄营养吸收的快慢主要取决于饮水是否充足,饮水充足的雏鸡卵黄吸收较快。因  相似文献   

12.
从按NRC标准饲养的种母鸡所产种蛋新孵出的AA肉用雏鸡中随机选取80只(公母各半),测定卵黄囊中钙、磷、锰和锌的含量及其与出壳体重和卵黄囊重的相关回归关系。结果表明,雏鸡出壳体重为48.15±0.37g,卵黄囊重为7.50±0.16g,卵黄囊中钙、磷、锰、锌的含量分别为26.86±1 90mg、49.46±1.69mg、0.018±0.002mg、0.222±0.011mg。雏鸡卵黄囊重与出壳体重的相关和回归关系显著(P≤0.05,r=0.60,b=0.25),卵黄囊重对出壳体重的回归方程为:Y=0.25X-3.75,卵黄囊中锌和磷的含量与出壳体重的相关及回归关系显著(P≤0.05,r=0.60,b=0.25),卵苏囊 重对出体重的回归方程为y=0.25x-3.75。卵苏囊中锌和磷的含量与出壳体重的相关及回归关系显著(P≤0.05)r=0.22,0.37:b=0.067,1.69)。因此,可由出壳体重估测卵黄囊重,对通过出壳体重估测卵黄囊中锌和磷的含量,也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家禽养殖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如何提高雏鸭的成活率,关键看饲养管理,笔者总结如下:1选好雏鸭对于幼鸭必须按出壳的时间先后和体重强弱情况进行严格挑选,健壮雏鸭表现为举止活泼,眼大有神,反应灵敏,卵黄吸收和脐带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毛色光亮,捏住颈部提起  相似文献   

14.
AA肉仔鸡92只,其中80只于出壳12时龄内每只鸡卵黄囊注射[3]-H-烟酸2ci;于注射后的2,4,6,8,10,12.16,20,24,32,48,72,96,120,144和168小时屠宰,共16次,每次5只鸡,测定卵黄囊、肝脏发血液中[3]H-烟酸的含量。另外12只于出壳当日屠宰,测定卵黄囊、肝脏及血液中烟酰胺初始含量。雏鸡卵黄囊注射[3]H-烟酸后,卵黄囊、肝脏及血液中[3]H-烟酸含量下降到最大值的1/2时间分别为11、25和75小时,下降到最大值的1/5时间分别为40、101和163小时。卵黄囊烟酸含量的80%在出壳后2天内被动用。  相似文献   

15.
答: 刚出壳几天的雏鸡其营养来源主要是由出壳前就吸入腹腔的卵黄所提供,卵黄不仅具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而且含有许多抗体(抗病物质)。因雏鸡具有先天  相似文献   

16.
春天是蛋鸡或肉鸡育雏的黄金季节。在育雏的过程中,有的养殖户为避免鸡新城疫病的发生,在雏鸡出壳后的第2天或第3天,就给其进行滴鼻接种。殊不知这种做法是违背科学的。因为产卵母鸡血清中的免疫抗体,在卵形成的过程中,就传递到成熟卵的卵黄中,在孵化的胚胎时期就开始从卵黄中吸取抗体,直到出壳后仍然继续吸取,这叫作"母源抗体"。这种母源抗体产生的最高峰是雏鸡3至5日龄,到7日龄时消失。如果在雏鸡出壳7天以前接种鸡新城疫苗,就要与母源抗体发生中和作用,达不  相似文献   

17.
雏鸵鸟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同时,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敏感,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寒冷应激的适应能力差,抗病能力不强,因此,加强鸵鸟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尤为必要。1采食雏鸟出壳后,由于体内贮存有营养丰富的卵黄,3~5d内不会采食饲料,必须人工诱导采食。将切碎的白菜叶、苜蓿叶、胡萝卜丝等青绿饲料放入盆内,用手指轻轻敲打料盆,诱导雏鸟采食、饮水,每天进行数次,1~2d内可学会采食。最好的诱导方法是用一只较大的会采食的小鸟带动雏鸟采食。对于卵黄吸收不好的雏鸟应推迟开食时间。由于雏鸟消化系统…  相似文献   

18.
怎样养鸡雏     
雏鸡出壳后,一般在六周龄以内的饲养管理叫做育雏阶段。这段饲养管理需要特别精心细致,否则就容易造成雏鸡发病或死亡。育雏阶段是决定育成率高低的关键时期。幼雏出壳后绒毛稀疏,适应自然气温的能力差,同时腹内卵黄尚未吸收干  相似文献   

19.
雏鸡出壳后的48h或72h内可以靠吸收卵黄获取营养,但出壳后不久就有采食行为。为了保证雏鸡正常的生长发育,应在充分饮水2~3h后开食。只有选择良好的开食料并掌握好开食的正确方法,才能保证开食成功。  相似文献   

20.
1.饮水 雏山鸡出壳后应先饮水后开食,在20~30小时内先给雏鸡喂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水,饮水后2~4小时再开食。此时,雏鸡初学进食吃不饱,可在开食前每只鸡滴饮2 .~3滴鱼肝油、土霉素、酵母片的混合溶剂,或加喂5%~10%的白糖水,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雏鸡出壳后腹部卵黄囊里还有部分卵黄尚未消化,这部分营养物质一般3~5天才基本消化吸收完,尽早消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