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生物学家们常说“地球上99%的物种最终都是要灭绝的”,物种绝灭是进化的自然过程。然而由于人的干扰,现在地球正经历着继650万年前恐龙灭绝后遇到的最大的一场生物多样性危机,全世界每分钟有一种植物灭绝,每天有一种动物灭绝。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与环境领域的中心议题。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对粮食、水和健康有益”。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家们常说“地球上99%的物种最终都是要灭绝的”,物种绝灭是进化的自然过程。然而由于人的干扰,现在地球正经历着继650万年前恐龙灭绝后遇到的最大的一场生物多样性危机。全世界每分钟有一种植物灭绝,每天有一种动物灭绝。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与环境领域的中心议题。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对粮食、水和健康有益”。  相似文献   

3.
西藏林芝县林芝云杉幼林更新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10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 000倍!很多物种未被命名即已灭绝,大量的基因丧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对内陆的各种不同森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大多已作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但对于边远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还缺乏了解.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大青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阴山山脉中部,是阴山山脉的主体组成部分,区内地势复杂,物种丰富,栖息着大量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具有生物的自然性、多样性、典型性。文章通过对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自然生态质量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评价,从而达到全面保护该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拯救濒危灭绝的生物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球野生植物灭绝速度加快近年来,人们陆陆续续从媒体的报道中得知,全球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大量野生植物物种已经无可挽回地永远灭绝了。但形势究竟严峻到何种程度,人们缺乏较全面的认识。不久前,由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中国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在武汉举行,国内外专家在这次盛会上向各国媒体和国际社会报告了全球野生植物濒危的全面状况。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原理概述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热点地区的分析,为我们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和优先等级提供了依据;由于人类的剧烈干扰,现在地球上有许多物种和生态系统都处于濒危的境地,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为严重;热点地区虽然在地球上所占的面积很小,但却拥有大量的物种,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应特别引起我们注意;每个物种灭绝的难易程度不同,稀有种和长寿命种特别易于灭绝,而关键种一旦受到威胁,依赖于其生存的许多物种也会有灭绝的危险。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也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方面,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主要来源于奠基者效应、统计瓶颈效应、遗传漂变和近亲交配4种因素。物种的概念影响到对物种的保护,物种保护应包括物种内遗传多样性的保护;种群的动态调节机制和源—汇种群动态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种群生存力分析是了解物种濒危机制的崭新手段。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和自然干扰体系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应考虑的重要方面。人为的生境破碎与自然景观的异质性不同,生境破碎会造成边缘效应和拥挤效应等一系列的生物学后果。  相似文献   

7.
外来有害生物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被引入新生态环境,并对新生态系统、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物种。它威胁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引起物种的消失和灭绝,破坏生态系统功能。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到外来有害生物的侵害。如何对外来有害生物进行有效控制,使我国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生活不至于造成巨大破坏以及能保持林业建设的健康发展,已成当务之急。外来物种能在陌生的地方取得巨大成功而形成“物种侵略”,一是因为在新的栖息地,外来物种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原有天敌的危害,从而异常繁荣起来;…  相似文献   

8.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遗传资源森林以其生物多样性和帮助保持的生态功能而成为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森林和林地中蕴藏的丰富物种对全球、国家和地区范围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内及物种间的变异均是它们为环境所迫的适应性结果。同时,遗传多样性也是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森林资源为人类服务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生存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属性。文中从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3个维度分析我国林药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从林药植物物种数量递减、生存环境恶化以及野生近源物种减少3个方面探讨了林药植物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药用植物栽培保护园、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等方面提出了我国林药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期实现林药植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保护生物学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保护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作了概要的论述和探讨。主要内容为:(1)简史与基本原理。(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地质时代的灭绝,种群生物学与灭绝,人类造成的灭绝,生境片断化造成的灭绝。(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保护区,广域地区的保护,恢复生态学。  相似文献   

11.
城市园林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源祥 《广东园林》2005,27(1):10-12
1.1 生物多样性可简单地表述为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植物园是进行物种迁地保护的场所,而园林是植物园重要的工作平台。植物园具有多样性的植物和生态景观,通过园林建设使其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一公众到植物园,除了要了解和学习科学的思想及开展科研工作,同时也需要在这块净土上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享受植物世界给人类带来的快乐。同时,植物园也通过园林建设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重要的途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通过万种植物园的建设,认准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并获得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在保持土、调节气候、维持自然平衡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支持系统。近年来,随着全球极端气温的不断出现,自然栖息地的侵占和人为隔离(片断化)等,导致生物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日益退化和丧失的威胁。本文基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几个层次总结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内涵;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以及被引入用来测度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热力学单位熵等测度指标,总结了目前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测度指数;介绍了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等当前国内外对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以为今后本区域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生物入侵是指异地生物进入另一地区后,没有天敌,很快形成群体,打破了本地的生态平衡,对本地生物造成严重威胁与破坏。显然,生物入侵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生物入侵我国的情况有:第一是有意识引进。一些单位出于经济利益、美化环境等目的引进外来物种,结果泛滥成灾。第二种是无意引进的。它是外来物种随包装箱、海轮、入境人携带进入国内的。比如松材线虫,是进口设备时,随木材包装箱带进的,它不是有意引进的。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15.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主要有二大类,一是大自然的灾变.二是人类活动,后考是最根本原因。据推算,现在每3年将增加人口1亿.人类对地球上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的占有欲恶性膨胀,生物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根本不能满足人口非持续增长的要求,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先对象是物种,只有物种存在.生态系统才不致于退化或毁灭。物种受威胁、丧失、灭绝的因素归纳起来有7个方面:一是大面积森林破坏,这对野生物种是毁灭性的。据估算,热带雨林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的7%,却拥有地球生物物种总数的50%以上。现在热带雨林每年以18万k…  相似文献   

16.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空间(或地域)范围内多种多样生物体有规律结合在一起的总称,是生物之间以及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的体现,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和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层次(水平)较多,一些学者认为意义重大的主要有基因(或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等4个层次,另一些学者甚至还认为应增加生物圈。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最重要因素和人类生活、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  相似文献   

17.
郑勇奇 《中国林业》2014,(10):11-11
遗传多样性指一个物种的遗传组成中全部遗传特征的总数,即种内的遗传变异总和。遗传多佯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最重要来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生物多样性.即地球上生命形式的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总和.包括不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含的基因和形成的生态系统。生物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是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大家都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地球上的生命群落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食物链组成的生态网。网与网纵横交错.各个物种及其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就像网丝及其交叉关系.网丝越多.说明生物多样性越大.网的结构就越稳定.如果其中某一根网丝被破坏.即一个物种灭绝.整个网还能支撑.如果物种灭绝到一定程度.整个网则必然毁灭。人类也是这张网上的一根丝.与其他物种有着共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频繁的经济活动和人口不断增长,造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和自然资源锐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自然资源保护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自然环境,特别为拯救某些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监测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扩大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设立的永久性基地和自然资源体,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促进科研、生产、文教,卫生、旅游等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自1872年建立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世界各国共建上千公顷的较大面积的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共4000多处,联合国…  相似文献   

20.
《云南林业》2020,(1):24-25
野生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植物常与10-30种其他生物共存,一种植物灭绝将会导致10-30种生物的生存危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对物种的有效保护不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内容,也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覃海宁等于2017年在《生物多样性》上发表了《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按IUCN物种受威胁等级的评估标准,该名录共对我国35784种高等植物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