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疆红枣中天然苯甲酸含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确认新疆红枣中是否含有天然苯甲酸.[方法]分析新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度的红枣样品苯甲酸含量,确认红枣中是否含有天然苯甲酸.[结果]对不同地区生长的骏枣进行t检验分析,不同地域的骏枣中苯甲酸含量差异不显著;对不同品种红枣的苯甲酸含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骏枣与灰枣、哈密大枣苯甲酸含量差异显著,灰枣和哈密大枣苯甲酸含量差异不显著;对不同成熟度的骏枣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不同成熟度的骏枣中苯甲酸含量差异显著.[结论]新疆红枣中含有天然苯甲酸,苯甲酸含量与品种和成熟度有关,在95;置信水平下骏枣中苯甲酸含量处于74 ~95 mg/kg.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贮存温度对不同产地骏枣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和田县、新疆若羌县、山西交城县骏枣为试材,进行骏枣0、10、20℃及室温贮藏试验,比较不同温度对不同地区骏枣营养成分与品质的影响.[结果]和田县骏枣果实中糖含量普遍高于其它两地,且10℃时3个产地枣果实中糖含量较高.无论何种贮藏温度,若羌县骏枣中可滴定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最高,10℃时3个产地骏枣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均较其它贮存温度高.随时间变化枣果实中蛋白质含量略有下降,在自然贮存温度下枣果实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20℃时,枣果实中蛋白质含量最低.三个产地不同温度处理下骏枣果实中VC含量随时间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且在20℃时VC含量最低.[结论]10℃贮存条件下,新疆两产地骏枣果实口感较好(糖酸含量高),20℃贮存条件下,山西交城县骏枣果实口感最好.综合果实营养成分与口感,自然贮存条件和10℃贮存条件是3个产地骏枣最佳贮存环境.  相似文献   

3.
新疆主栽红枣氨基酸组成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新疆主栽红枣氨基酸组成的差异性.[方法]以新疆主栽红枣品种代表性产区的哈密大枣、骏枣和灰枣为受试红枣,在测试分析受试红枣17种氨基酸含量的基础上,依据所得数据,对哈密大枣、骏枣和灰枣中人体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种受试红枣中,灰枣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相对较好;骏枣药用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相对丰富;哈密大枣甜味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结论]新疆主栽红枣哈密大枣、骏枣和灰枣氨基酸组成各具特点,宜分类深化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的规律.[方法]以3年生骏枣为试材,测定果实的动态生长指标以及果实中总糖、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含量.[结果]骏枣果实生长曲线呈不明显的双“S”型.骏枣果实早期以积累葡萄糖和果糖为主,果实膨大期迅速积累蔗糖,到果实成熟时主要积累蔗糖.[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骏枣果实糖积累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骏枣中几种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及对骏枣裂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几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及对骏枣裂果的影响,为研究枣裂果奠定基础,同时为骏枣生产中合理配肥提供依据.[方法]以9年生树势一致的骏枣树为试材,骏枣为以酸枣为砧木繁殖,矮化密植,株行距1.5 m×2 m.实验分析几种矿质元素对红枣裂果的影响.[结果]骏枣果实几种矿质元素中含量大小依次为Mg >Ca >Fe >N >K >Zn >Cu >P,骏枣果肉中几种矿质元素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与果皮中各元素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在骏枣果实不同发育阶段果肉Ca含量高于果皮,正常果Ca含量高于裂果中的含量.果皮和果肉K、N、P、Fe、Mg、Zn、Cu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结论]N、P、K、Mg、Fe、Mn、Zn和Cu与骏枣裂果相关性不显著,钙不足是影响骏枣裂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充氮处理对骏枣干枣贮期品质和活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求充氮处理对骏枣干枣贮藏过程中品质和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将骏枣干枣置于密封的0.08 mm PE袋内,抽真空后在袋内充入氮气,置于常温下贮藏,以自然空气条件为对照,分析骏枣干枣贮期水分含量、VC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和环磷酸腺苷(cAMP)等5个指标的变化.[结果]骏枣干枣包装后充入氮气,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水分含量、VC含量的下降,减慢了总酸含量的消耗,减少了cAMP的损失,保证了骏枣干枣贮期的品质.[结论]对骏枣干枣进行充氮处理,能够减少活性成分的损失,较好的维持了骏枣干枣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气调贮藏不同温度对新疆骏枣干枣贮期生理和贮藏效果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气调贮藏温度.[方法]设置2种不同温度处理,从气调贮藏温度与骏枣干枣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总酸、总糖含量、VC、水分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关系进行试验.[结果]骏枣干枣气调低温(5℃)贮藏,能有效降低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维持VC、总糖、总酸、SSC含量在较高水平,对其品质及风味保持较好.[结论]气调低温(5℃)贮藏使骏枣干枣呼吸强度减弱,乙烯释放量减少,VC含量下降缓慢,糖、酸等营养物质消耗略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幅度较小,较好的维持了骏枣干枣贮期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唐都  高疆生  徐崇志  杨伟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2):2208-2212
[目的]探究不同栽培密度下骏枣果实品质的差异,为获得高效益、高品质的骏枣果实提供理想的栽培密度信息依据.[方法]以3~5年生骏枣不同种植密度(317、592、1 100株/667 m2)为研究对象,采用葸酮比色法、酸碱中和滴定法、钼蓝比色法和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分别测定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VC、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以总糖/总酸含量计算糖酸比.使用新复极差法分析各个栽培密度下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在种植密度为592株/667 m2,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较高,有机酸含量最低,经新复极差法(SSR)显著性检验分析,与其它二个种植密度(317和1 100株/667 m2)下的果实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种植密度592株/667 m2为获得高品质骏枣果实的最佳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9.
阿拉尔垦区不同栽培密度下骏枣果实外观色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栽培密度下骏枣果实色度的差异,为新疆红枣产业的发展提供选择依据和指导信息.[方法]以3-5年生不同栽培密度(1 100、592和317株/667 m2)的骏枣为研究对象,采用X - rite色差计可以快速、准确获得果实的色品坐标系(L、a、b).通过新复极差法分析各栽培密度之间果实色度的差异.[结果]栽培密度为592株/667 m2的骏枣试验地果实色度较其他两个栽培密度(317、1 100株/667 m2)显著,尤其是果实亮度(L)和果实饱和度(C).[结论]充足的光照更有利于提高红枣果实的色度品质,主要是果实的红色程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研究喀什灰枣、骏枣幼龄期生育特性及果实品质.[方法]以3年生灰枣、骏枣为试材,采用田间观察和实验室常规实验进行调查.[结果]喀什灰枣和骏枣4月中旬开始萌芽至10月底落叶进入休眠,整个生育期灰枣持续约195 d、骏枣持续约190 d;枣股平均枣吊数灰枣3.1个、骏枣2.3个,枣吊平均长度灰枣23.7 cm、骏枣21.0 cm;自然结实率灰枣31.3果/100枣吊、骏枣139果/100枣吊,自花结实率灰枣0.5果/100枣吊、骏枣7.6果/100枣吊;灰枣、骏枣的干径年增长幅度分别为55.7;和58.8;;灰枣平均单果重6.8g、果形指数1.5、果实硬度14.6、可溶性固形物37.2;、鲜果制干率45.4;,骏枣平均单果重19.6 g、果型指数1.3、果实硬度13.9、可溶性固形物28.0;、鲜果制干率42.9;;骏枣的裂果率为20;,灰枣无裂果;灰枣全红期喷400倍和200倍40;乙烯利水剂6d后落果率达到80;以上.[结论]灰枣和骏枣的年生长期基本一致;灰枣和骏枣自花结实率均较低,属虫媒花;幼龄灰枣果实鲜食和制干特性方面均优于幼龄骏枣;灰枣适合采收前乙烯利辅助催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对羟基苯甲酸、间苯三酚、丁香酸、苯甲酸、咖啡酸和阿魏酸等6种酚酸类物质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线粒体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育苗基质栽培平邑甜茶幼苗,分别用50 mL浓度为0.8、4.0、20.0 mmol•L-1的6种酚酸类物质处理,测定平邑甜茶幼苗鲜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MPTP)开放程度、膜流动性、细胞色素Cyt c/a比值的变化。【结果】0.8、4.0、20.0 mmol•L-1的6种酚酸类物质均抑制了平邑甜茶植株生长,降低了SOD、POD、CAT活性;使线粒体MPTP开放程度增大,线粒体膜流动性降低,细胞色素Cyt c/a比值下降,使线粒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与其它处理比,20.0 mmol•L-1苯甲酸处理的抑制效果最显著。【结论】0.8、4.0、20.0 mmol•L-1的6种酚酸类物质都抑制了平邑甜茶抗氧化酶活性和线粒体功能,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苯甲酸比另外5种酚酸类物质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疆骏枣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初步探明新疆主栽骏枣氨基酸差异性及营养价值,为合理优化利用骏枣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以山西交城骏枣为参照,通过模糊识别法、系统聚类法,对新疆11县市骏枣氨基酸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不同产区供试骏枣的氨基酸总量较高,且各产区骏枣中所含缬氨酸(Val)、亮氨酸(Leu)、苏氨酸(Thr)、赖氨酸(Lys)、苯丙氨酸(Phe) 5种必需氨基酸含量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产区骏枣中氨基酸蛋白模式贴近度基本一致;新疆骏枣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整体优于交城骏枣,不同产区骏枣氨基酸中Val的氨基酸比值系数(RC)值最低,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不同产区经聚类可分为3类,骏枣蛋白质品质评价较好的为阿瓦提县、策勒县和阿克苏市。新疆11县市骏枣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各具特点,且阿瓦提县、策勒县、阿克苏市骏枣蛋白质组成更符合人体蛋白营养需求,宜深化利用。  相似文献   

13.
紫山药酚酸类化合物鉴定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产自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含量分析,为其后续天然产物研究提供参考,有利于紫山药及其加工产品的宣传,为这种特色蔬菜更好地走向市场提供帮助。【方法】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技术,对该特种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酚酸在紫山药中主要以可溶态酚酸形式存在。紫山药中可溶态酚酸类和不可溶态酚酸类均主要为芥子酸和阿魏酸,且芥子酸含量均高于阿魏酸含量。紫山药中可溶态酚酸含量为356.71μg.g-1DW;不溶态酚酸含量为26.92μg.g-1DW。【结论】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质谱技术可快速有效分析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两种不同生长状况沙棘根系分泌物的差异,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培方法收集根系分泌物,利用GC/MS对两种不同生长状况的沙棘根系分泌物成分进行测定。【结果】①生长良好的沙棘根系分泌物有33种,主要为酸、胺、醛、酮和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84.38%、8.42%、6.08%、0.66%和0.46%,生长较差的沙棘根系分泌物有28种,主要为酸、胺、酯和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72.41%、14.73%、8.76%和4.10%;②生长良好的沙棘根系分泌物中酚酸和有机酸相对含量为48.15%和20.23%,生长较差沙棘的为30.52%和7.48%,生长良好的沙棘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6%,低于生长较差沙棘的34.41%;③生长良好的沙棘根系分泌物中苯甲酸、肉桂酸和二苯胺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物质,生长较差的沙棘根系分泌物中苯甲酸、十四酸和二苯胺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物质。【结论】两种不同生长状况的沙棘根系分泌物在种类和相对含量上有所差异,这是造成土壤养分差异的原因之一,生长较差的沙棘根系分泌物中,十四酸和二苯胺相对含量较高,对沙棘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枣树含仁率的高低是影响杂交育种进程的因素之一,选出适宜的母本,加快枣树杂交育种进程。【方法】2016~2018年,以41个枣品种为试材,研究其含仁率、瘪仁率、可育率和双仁率的变化规律,并与原产地及山东地区的8个枣品种含仁率进行比较。【结果】枣品种间的含仁率、瘪仁率、可育率、双仁率差异较大,其含仁率在0~143.33%,瘪仁率在0~60%,可育率在0~140%,双仁率在0~43.33%;2016年可育率的变异系数比2017年和2018年可育率变异系数大;相关性分析,可知含仁率越高,可育率和双仁率越高。其中对8个枣品种含仁率与山东地区相比发现75%的品种较山东地区增加了1.11%~56.42%。北碚小枣、蜂蜜罐、伏脆蜜、疙瘩脆、核桃纹、衡阳珍珠、红大一号、乐金4号、临县水团枣、鲁枣10号、鲁枣1号、鲁枣4号、鲁枣5号、鲁枣9号、露脆枣、乳脆蜜、相枣、鸭食、圆铃2号19个枣品种的含仁率、可育率高,瘪仁率低,适宜选作杂交母本。【结论】枣品种间的含仁率差异较大,同时不同产地、年份对枣品种的含仁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杂交育种的过程中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含仁率、可育率高,瘪仁率低的品种作杂交母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合评价鲜食枣品种果实品质特征,为筛选适合新疆生产且有推广价值的优良鲜枣品种选择和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阿克苏地区5个鲜食枣品种脆熟期的果实为材料,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枣果皮解剖结构,测定枣品种果实品质,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计算各品种综合得分。【结果】不同鲜食枣果实品质指标中总酸、蜡质层厚度、角质层厚度、亚表皮层厚度,而其他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品质性状因子间有24个达到显著性相关,其中淀粉与原果胶的相关性系数为0.970。彼此不相关的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96.606%,综合评价排序为蟠枣>冬枣>乳脆蜜>伏脆蜜>赛蜜酥。【结论】5个鲜食枣品种中蟠枣的综合得分分值最高,且综合品质性状表现比其他品种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向日葵粗脂肪含量及脂肪酸各组分所占比例。【方法】 以种植在不同生态区5种不同类型向日葵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粗脂肪以及脂肪酸组分,运用相关、主成分等方法,分析不同基因型向日葵及不同生态条件对向日葵脂肪酸积累的影响。【结果】 向日葵种胚形成前期脂肪酸总量的合成速率较高,积累量前期均能达到总量的20%以上,而后期的积累量普遍都在15%以内,合成速率明显低于前期。油酸的合成速率也具有相同的趋势,除个别品种外,前期积累量均能占到总脂肪酸的30%以上,明显高于后期的10%以内。种子成熟后期温度降低导致种子中油酸积累速率降低。【结论】 向日葵最终脂肪酸总量与种胚发育阶段脂肪酸的快速增长持续时间密切相关。高油酸品种在后期保持较高的油酸合成速率。  相似文献   

18.
典型黄茶滋味品质特征属性及相关滋味化学组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黄茶是我国的特有茶类,特殊的“闷黄”工艺形成了黄茶独特的滋味品质,探究黄茶感官滋味特征属性及其相关的化学物质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黄茶滋味特征形成的化学贡献机制,为黄茶生产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我国传统黄茶产区典型黄茶样品,经滋味品质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研究典型黄茶滋味特征属性及相关化学组分。【结果】醇度和甘甜感是黄茶滋味的典型共有属性,不同产区及不同类型黄茶产品感官滋味在鲜、厚、收敛性及粗糙感等属性方面表现出差异;不同产区黄茶在滋味化学组分含量方面也表现出较大差异。本试验的典型黄茶样品中,滋味厚度和收敛性较为相关;粗糙感主要由鲜叶原料较低的嫩度引起,是区分安徽多叶型黄茶和其他黄茶类别的重要贡献因子,同时推测由于本试验条件下的黄大茶样品没食子酸含量较高,化学组分中没食子酸、没食子酸/黄酮总量比值(GA/Fla)、没食子酸/儿茶素总量比值(GA/Ca)及没食子酸/生物碱总量比值(GA/Alk)与滋味粗糙感呈现较高相关性。黄茶滋味鲜感主要与茶汤中氨基酸有关,其中谷氨酸、茶氨酸/氨基酸总量比值(Thea/aa)及鲜味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比值(Umami/aa)表现出与黄茶滋味鲜感的较强相关性。【结论】醇度和甘甜感是黄茶滋味的典型共有属性,粗糙感是多叶型黄茶的典型滋味特征。本试验条件下由于样品特点而表现出没食子酸、GA/Fla、GA/Ca及GA/Alk与黄茶滋味糙感相关;谷氨酸、Thea/aa、Umami/aa与黄茶滋味鲜感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9.
嫁接对辣椒次生代谢的影响及其与青枯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嫁接辣椒酚酸类物质代谢在提高青枯病抗性中的作用。【方法】以‘富根卫士’辣椒为砧木,以‘新丰2号’为接穗嫁接,自根嫁接辣椒为对照(CK),通过人工接种青枯假单胞杆菌(Ralstonia sdanacearum E. F. Smith)研究嫁接与自根辣椒电解质渗漏率(EL)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酚酸类物质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长,嫁接与自根辣椒的EL快速增加,但嫁接辣椒的EL升高幅度显著小于自根的;接种初期,嫁接辣椒叶片与根系中的H2O2含量显著高于自根的,而6—8 d后显著低于自根的。与自根辣椒相比,嫁接辣椒的香草醛、水杨酸、木质素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较高。【结论】嫁接辣椒次生代谢增强,酚酸类物质增多是其抗病性增强的重要原因,水杨酸和香草醛在提高嫁接辣椒青枯病抗性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绿素合成的影响。【方法】以酸枣水培幼苗为材料,研究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内源ALA含量、胆色素原含量、原卟啉Ⅸ含量、Mg-原卟啉Ⅸ含量、原叶绿酸酯含量以及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结果】与150 mmol/L NaCl处理相比,外施100 mg/L ALA显著提高了酸枣幼苗的内源ALA含量、胆色素原含量、原卟啉Ⅸ含量、Mg-原卟啉Ⅸ含量、原叶绿酸酯含量、叶绿素a、b含量以及叶绿素总含量,较NaCl处理分别提高44.8%、20.8%、21.2%、26.4%、36.5%、36.0%、38.4%和41.2%;且叶绿素合成受阻位点在ALA向PBG转化过程。【结论】外源ALA可以促进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绿素的合成,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