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南铭  景芳  边芳  任生兰  刘彦明 《草地学报》2020,28(6):1635-1642
本试验对6个裸燕麦(A.nuda)品种的农艺性状、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进行了比较,以期筛选适宜甘肃中部引洮灌区生产利用的燕麦品种。结果表明:6个裸燕麦农艺性状、群体形态、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草莜1号’平均株高125.5 cm,实际倒伏率最高,鲜草与干草产量分别为36 835.1 kg·m-2,6 733.6 kg·m-2;‘燕科2号’抗倒伏,种子产量最低,为1 811.2 kg·m-2。‘远杂2号’种子产量、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最高,分别为3 382.5 kg·m-2,62.2%和35.5%,但相对饲用价值最低,为91.60。‘草莜1号’相对饲用价值和饲草品质最高,分别为123.33和173.45。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得出‘草莜1号’适宜在该地区生产饲草,‘远杂2号’适宜在该地区生产种子,‘定莜8号’适宜粮饲兼用,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坝莜3号’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合在乌兰察布地区旱作条件下推广种植的优质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品种,对12个国内外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在乌兰察布地区的产量性状差异较大,‘白燕1号’‘百事’‘摩登’和‘麦迪逊’4个品种的鲜草产量超过了20 000 kg·hm-2,干草产量‘麦迪逊’最高达5 892.23 kg·hm-2,干鲜比最高的是‘迪昂’和‘优牧1号’;粗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是‘迪昂’‘悍马’和‘优牧1号’,酸性洗涤纤维最低的是‘莫妮卡’,中性洗涤纤维最低的是‘悍马’,相对饲喂价值最高的为‘悍马’和‘莫妮卡’。叶占比对于燕麦品质的影响显著,与粗蛋白和相对饲喂价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16个指标中权重系数排在前5位分别是茎粗、株高、干草产量、穗占比和粗蛋白含量。综合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表现,兼顾高产优质,乌兰察布地区推荐‘悍马’‘迪昂’和‘优牧1号’。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半干旱区种植的饲用燕麦(Avena sative)品种,本研究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于2020年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赤峰试验站种植10个燕麦品种,测定其乳熟期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并采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燕麦品种的株高为61.10~121.76 cm,鲜草产量为15 757.87~37 685.50 kg·hm-2,干草产量为3 443.67~6 425.91 kg·hm-2,在内蒙古赤峰地区,10个燕麦品种中鲜草产量最高的是‘甜燕1号’,干草产量最高的是‘白燕3号’。2)不同燕麦品种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化分别为11.75%~15.45%、50.69%~53.42%和26.82%~32.65%,‘青海甜燕麦’和‘甜燕1号’达到特级干草标准。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海甜燕麦’和‘甜燕1号’是表现最好的两个品种,且适合在内蒙古赤峰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西藏当雄种植的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10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燕1号和青海甜燕麦的干草产量大于8 000 kg·hm-2,青莜1号、青莜3号、林纳、阿坝燕麦、青引1号和加燕2号的干草产量在6 000~8 000 kg·hm-2之间,青引3号和白燕7号的干草产量低于6 000 kg·hm-2。10个燕麦品种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35%~8.54%,21.67%~58.33%,3.83%~5.23%,27.27%~37.50%,49.73%~67.51%和23.81%~34.27%。结合灰色关联度理论方法对10个燕麦品种的产量与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青燕1号、青海甜燕麦和林纳较其他燕麦品种更适宜在该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冀西北地区种植的优良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本试验对引进的国内外21个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对同一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差异较大,其中‘张莜9号’和‘白燕2号’的干草产量较高,达到7 000 kg·hm-2以上;‘青引2号’的干鲜比和叶茎比较高,适口性较好;而‘牧思乐’的营养品质较好。参试燕麦品种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干草产量 >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 酸性洗涤纤维含量 > 粗蛋白含量 > 叶茎比 > 株高 > 相对饲草品质 > 粗脂肪含量 > 干鲜比 > 粗灰分含量,通过加权关联度评价得出综合表现较好的燕麦品种为‘牧思乐’、‘坝莜3号’、‘领袖’和‘贝勒2’,这4个品种可以作为冀西北及周边地区的优良燕麦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宁夏雨养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系),本研究以10个小黑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参试品种(系)的生产性能、饲草营养价值及种子产量进行比较,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10个小黑麦品种(系)生产性能、饲草营养价值、种子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晋饲草1号’的株高、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牧草粗脂肪含量和种子产量均为最高,分别达145.55 cm, 11 894.16 kg·hm-2,1 036.09 kg·hm-2,1.35%和6.72 t·hm-2。小穗数和穗粒重均以‘石大1号’最高,分别为34.10个和3.13 g;籽粒粗蛋白含量以‘鉴47’最高(15.07%)。不同品种(系)小黑麦可聚为三类,主成分综合排名前三的品种(系)分别为‘晋饲草1号’、‘鉴46’和‘冀饲3号’。因此,‘晋饲草1号’、‘鉴46’和‘冀饲3号’适宜作为饲料型小黑麦在宁夏雨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在甘肃省二阴地区种植的优质青贮燕麦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华家岭乡研究了7个燕麦品种(陇燕1号、陇燕3号、定莜7号、坝莜9号、坝莜3号、白燕2号和晋燕17号)的产量表现和青贮发酵品质。于燕麦乳熟期刈割,分析鲜草的营养成分和微生物组成,切短至2 cm后直接青贮。60 d后开封取样,测定其营养指标、发酵指标,并进行发酵品质评定。结果表明:1)品种间鲜草产量和干物质含量差异显著(P<0.01),陇燕3号鲜草产量最高,达45257 kg·hm-2,比定莜7号(35320 kg·hm-2)高出28.13%。供试品种的干物质含量为31.35%~35.36%。尽管在同一块地上生长,但不同品种植株上附着的微生物组成差异显著(P<0.01),定莜7号的乳酸菌数达105 cfu·g-1 FM,高于其他品种,有害微生物数量较少。2)青贮60 d后,品种间营养成分差异显著(P<0.01),陇燕3号和定莜7号的干物质含量最高,粗蛋白含量显著(P<0.01)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10.12%和11.09%。坝莜3号(55.78%)、陇燕3号(54.27%)和定莜7号(52.16%)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P<0.01)高于其他各品种,陇燕3号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坝莜3号和定莜7号,半纤维素含量最高。3)不同品种的发酵品质差异也极显著(P<0.01)。定莜7号的pH值最低(4.13),陇燕3号次之(4.20),晋燕17号为最高(4.53)。定莜7号、陇燕3号和坝莜3号拥有较高的乳酸含量,较低的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态氮含量,发酵品质良好。坝莜9号和晋燕17号表现较差。4)感官评定和V-Score评分结果基本一致,以陇燕3号和定莜7号的发酵品质最优,感官评定结果为1级,V-Score评分为优。综合考虑产量、营养成分和青贮发酵品质,陇燕3号适宜作为青贮燕麦品种在通渭县及类似的二阴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不同燕麦品种饲草和籽粒生产性能的差异及其原因,本研究以青海省普遍种植的8份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明确了高产燕麦的性状特征。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不同燕麦品种的饲草和籽粒生产性能存在差异,青燕1号和林纳的饲草和籽粒产量最高,草莜1号和青莜2号饲草和籽粒产量最低;2)聚类分析可将8种燕麦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综合表现较差的加燕2号、青引2号、草莜1号和青莜2号,第二类为综合表现较好的林纳、青燕1号、尼央和青永久887,其饲草和籽粒产量较第一类燕麦可分别提高12.8%和14.2%;3)两类燕麦的饲草产量均与株高显著正相关,与茎直径显著负相关;籽粒产量与株高、千粒重、带稃种子长度和宽度显著正相关,与茎直径、穗粒数、空铃数、籽粒容重显著负相关,说明不同燕麦的饲草产量同其性状的相关关系相对比较稳定;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茎直径对两类燕麦品种的饲草产量的贡献显著且系数较大,茎直径和带稃种子宽度对籽粒产量的贡献显著且系数较大。与第一类燕麦品种相比较,茎直径对第二类燕麦饲草和籽粒产量的负向作用系数较小,而种子宽度的正向作用系数较大,是其高产的内在原因。因此,茎直径和种子宽度可作为燕麦选育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11个燕麦品种种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宁夏引黄灌区高产燕麦品种的影响因素,研究选取11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种子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有效分蘖数每小穗小花数单穗重株高枝梗数每穗节数穗长每小穗粒数每节穗数;逐步回归筛选出的7个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做通径分析,其直接效应大小顺序为:有效分蘖数每小穗粒数单穗重每穗节数株高每小穗小花数穗长,而株高则表现为负效应;综合考虑,‘牧马人’应为当地首推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10.
间作种植与氮添加对高寒区燕麦(Avena sativa)和豌豆(Pisum sativum)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燕麦新品系‘青永久872’和饲用豌豆‘青建1号’为试验对象,比较间作种植模式和氮添加对间作燕麦、豌豆关键农艺性状的调控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方式和氮添加均影响燕麦和豌豆农艺性状表现;2)低氮添加和隔行间作种植的燕麦、豌豆间作体系总土地当量比最高,且在N2 (50 kg·hm-2)和N3 (200 kg·hm-2)处理下燕麦种间竞争力强于豌豆;3)冗余分析(RDA)表明,种植方式和氮添加水平与燕麦株高、分蘖等与草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正相关,氮添加水平与豌豆草产量相关农艺性状正相关,种植方式与豌豆种子产量相关农艺性状正相关;4)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在未添加氮N1(0 kg·hm-2)时,单播燕麦分蘖和豌豆始荚节数、隔行间作燕麦单株籽粒数和豌豆荚数以及同行混合间作燕麦分蘖和豌豆荚数与草产量关联系数最大;在低氮添加N2(50 kg·hm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区生态环境对燕麦营养价值及干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2008年3月10月在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半干旱区)、通渭县华家岭(二阴地区)和天祝县打柴沟(高寒区),通过研究不同种植环境对燕麦(Avena sativa L.)营养价值及干草产量的影响,以期确立燕麦适宜种植的区域。结果表明:灌浆期燕麦干草蛋白质、酸洗纤维、及成熟种子粗蛋白含量在3个区域变化显著,不同种植环境对燕麦营养价值及产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灌浆期干草平均产量、干草平均粗蛋白产量均以华家岭为最高,分别为8894.07 kg·hm-2和951.84 kg·hm-2,因而华家岭最适宜燕麦生产;供试燕麦品种中,甘引1号和陇燕2号灌浆期干草平均产量和干草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可用来生产优质干草;白燕7号可用于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宜甘肃陇西半干旱山区种植的优良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及最佳播期,本文研究了7个燕麦品种在4个播期(5月6日、5月16日、5月26日、6月5日)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播期和品种互作对燕麦的干草产量、种子产量和饲草品质具有极显著影响(P < 0.01)。28个处理相比较,5月26日种植的‘梦龙’干草产量最高,为13 550.80 kg·hm?2;6月5日种植的‘莫妮卡’种子产量最高,为2 147.31 kg·hm?2;5月26日种植的‘青燕1号’粗蛋白含量最高,为6.94%。利用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对值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得出,5月6日种植的‘陇燕3号’综合表现最好,其次是5月26日种植的‘梦龙’。通过系统聚类将28个处理根据干草产量、种子产量、饲草粗蛋白含量聚为四大类。综上,在陇西半干旱山区选择适宜的播期种植可提高燕麦产量和营养品质,是适宜该地区燕麦草地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西北半干旱区引种燕麦品种产量与品质的关联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铭  赵桂琴  李晶  柴继宽 《草地学报》2018,26(1):125-133
为了明确不同引种燕麦品种资源的生产特性和利用潜力,应用相关和灰色关联度对22个燕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关联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对同一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差异较大,营养品质与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的(P<0.05)的相关性。生育期与籽粒产量的关联度最大(0.8350),所占权重最高(0.1146),分蘖数与籽粒产量的关联度最低(0.6042),所占权重最小(0.0829),11个性状的权重大小顺序为:生育期 > 株高 > 籽粒产量 > 粗蛋白 > 淀粉 > 小穗数 > 千粒重 > 粗脂肪 > 穗粒重 > 穗粒数 > 分蘖数。通过加权关联度最优评价得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皮燕麦为‘定燕2号’、‘冀张燕4号’、‘坝燕4号’,‘白燕14号’与‘冀张燕5号’加权关联度最小,裸燕麦中‘远杂2号’、‘白燕15号’和‘燕科2号’的加权关联度较大,表现突出。结果可为甘肃中部乃至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燕麦种质创新和引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天祝高寒地区种植的优良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及最佳播期,本试验研究了4个播期(2020年5月14日、5月21日、5月28日、6月4日)7个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播期和品种互作对燕麦的产量和品质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不同播期相比,5月28日种植的‘青海甜燕麦’干草产量最高,为19 488 kg·hm-2,6月4日种植的‘青海444’粗蛋白含量最高,为8.63%;随着供试播期推迟,燕麦分蘖数和根系生物量逐渐增大。利用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对值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得出在天祝高寒地区,5月28日种植的‘莫妮卡’表现最好,其次是5月28日和6月4日种植的‘梦龙’;通过系统聚类将这28个处理分为高产高蛋白类,低产高蛋白类,低产低蛋白类,高产低蛋白类4大类。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选择高产优质的饲料型小黑麦品系,本论文以18个饲料型小黑麦品系为试材,甘农1号小黑麦和新小黑麦5号为对照,研究了参试材料的株高、种子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的营养价值,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参试材料的种子产量及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种质间株高、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营养价值均存在显著差异,株高在94.27~132.10 cm之间,Z8的种子产量最高,为9 114.08 kg·hm-2;种子产量构成因素中,种子产量与小穗数和穗粒重正相关,与穗长和穗粒数负相关,穗粒数与穗长正相关、与穗粒重正相关;籽粒营养价值中,Z48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3.92%,CK1的粗脂肪含量最高(2.63%),CK2的粗淀粉含量(69.64%)最高,Z50的赖氨酸含量最高,达到了0.55%。综合评价结果表明,Z8和Z50种子产量高,且营养价值高,综合表现最好,可为优良饲料型小黑麦新品种审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施氮量和播种量对燕麦(Avena sativa L.)光合特性、激素含量及种子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青燕1号’燕麦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60,180和300 kg·hm-2共3个播种量,每个播种量设0,45,90,135和180 kg·hm-2共5个施氮量,研究施氮量和播种量对燕麦旗叶光合特性、衰老相关激素含量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播种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燕麦旗叶光合特性、衰老相关激素含量和种子产量有显著影响(P<0.001)。种子产量随施氮量和播种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90 kg·hm-2施氮量、180 kg·hm-2播种量时种子产量最高(P<0.05),达3 654 kg·hm-2。旗叶的光合效率随施氮量和播种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燕麦种子产量与旗叶光合特性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所述,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量是湟中及周边地区种植燕麦的适宜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7.
8个燕麦品种在甘肃的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继宽  慕平  赵桂琴 《草地学报》2016,24(5):1100-1107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燕麦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本研究采用GGE双标图对2012年甘肃省燕麦(Avena sativa)种植区域5个试点中的8个燕麦品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燕麦种植区的大环境下,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对产量变异的影响约为品种效应的4.02倍。‘陇燕2号’和‘陇燕3号’属于高产、稳产性好的品种;‘青引1号’具有特殊适应性,在局部地区有推广价值。5个燕麦区试点可划分为2个不同的类型区,其中在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表现最好的品种是‘陇燕1号’,在甘肃高寒阴湿区表现最好的品种是‘陇燕3号’。从环境代表性和对品种鉴别能力两方面分析,5个试点中代表性最好的是通渭,鉴别力最好的是天祝。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宁夏雨养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于2021年在宁夏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10个燕麦品种进行适应性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成分等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燕麦品种均能完成生育期,其中‘禾王’的株高、叶茎比、分蘖数和干草产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16.98 cm,0.47,2.74个·株-1和8 100.25 kg·hm-2;‘禾王’、‘喜韵’和‘摄政王’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其中‘禾王’粗蛋白含量最高,达11.29%;‘禾王’相对饲喂价值为117.21,与‘克劳沃’和‘挑战者’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燕麦品种(P<0.05)。通过对供试燕麦进行抗蚜评价,发现中抗品种为‘摄政王’和‘进口甜燕’,低抗品种是‘甜燕70’、‘喜韵’、‘甜燕1号’和‘固原当地燕麦’,低感品种是‘莫妮卡’、‘克劳沃’和‘挑战者’,中感品种是‘禾王’。经主成分(PCA)综合分析得出,‘禾王’、‘喜韵’和‘摄政王’较其他燕麦品种更适宜在宁夏雨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