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究潮河山区人工林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间的响应关系。【方法】通过热扩散探针法(TDP)对河北省丰宁县达袋沟控制站内生长季(5—10月)人工林(落叶松、油松和沙棘)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监测,并同步监测气象因子,研究人工林液流速率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1)典型晴天落叶松、油松和沙棘各月份树干液流呈“昼高夜低”的单峰型曲线。各树种雨天树干液流较同期晴天明显降低,沙棘液流速率较其他树种更快且更易受降水影响。(2)小时尺度上落叶松、油松、沙棘液流速率与大气温度(Ta)、饱和水汽压差(VPD)、太阳净辐射(Rn)和风速(W)正相关,而与降水量(P)和空气相对湿度(Rh)负相关。Rn是影响树干液流的最重要因素,VPD、Ta、Rh对其影响次之。(3)日尺度上落叶松、油松、沙棘液流速率日均值分别为2.78、1.44、5.27mL/(cm2·h),其中Rn、VPD、Ta为主要影响因子。(4...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河西地区膜下滴灌春玉米适宜的灌水量和配套栽培技术,2020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开展大田试验,设置2个灌水量(W1,W2)、2个种植密度(D1,D2)和3种行距(L1,L2,L3),共12个处理,3次重复.通过测定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累积及分配等指标,研究灌水量、种植密度与行距对春玉米生长、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灌水量下,处理D2的株高和LAI显著高于D1,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了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处理W2D2L3的干物质累积量和产量最高,分别为96.45和17.72 t/hm2;处理W1D2L3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为3.57 kg/m3.灌水量与种植密度两者交互作用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水量、种植密度与和行距三者交互作用对收获指数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作物耗水量(ET)和WUE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灌水量、种植密度与行距均对河西地区春玉米群体结构、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存在一定的调控效应:由大到小为种植密度、行距和灌水量.综合分析,“80%ETc+10.0万株/hm2+宽窄行”为河西地区膜下滴灌春玉米适宜的灌水和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南疆沙区水肥耦合对红枣光合特性及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以大田“8a成龄骏枣树”为供试材料,在滴灌条件下进行水肥二因素三水平完全处理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红枣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日变化呈“双峰型”,蒸腾速率(Tr)日变化呈 “单峰型”,细胞间隙CO2浓度(Ci)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呈 “单谷型”;W2F1处理的Pn,Tr,Gs第一次峰值的最大值比常规漫灌(CK)分别提高34.8%, 10.74%,7.14%; W2F3处理Ci和WUE谷值比常规漫灌分别提高29.04%和8.33%,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氮含量均在W3F3处理获得最大值,比常规漫灌分别提高6.00%,9.49%;W3F3处理与W2F1处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枣叶片Pn与Tr,Gs之间密切相关,Pn与叶绿素相对含量及氮含量有一定相关关系,但不密切,叶绿素相对含量与氮含量之间密切相关,与WUE之间相关性较低.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认定灌水量820 mm、施肥量450 kg/hm2(W2F1处理)为南疆沙区节水节肥的最佳水肥供应模式.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植密度下制种玉米液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密度下制种玉米液流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子。【方法】于2015年3—9月进行了制种玉米的大田试验,共设置4个种植密度,分别为9.75万、11.25万、12.75万和14.25万株/hm2,观测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制种玉米的液流。【结果】不同种植密度下液流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并且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通过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表明,小时尺度液流速率(Qh)与气象因子相关性排序为:太阳辐射(Rs)水汽压差(VPD)大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风速(Ws);日尺度液流速率(Qd)与气象因子相关性排序为:VPDTaRsRHWs;相比于茎粗(D),Qd与叶面积指数(LAI)的相关性更高,而与株高(H)无明显关系;全生育期内蒸腾量(T)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蒸腾比(T/(E+T))为88%~89%;微型蒸渗仪法(E)加液流法(T)测得的耗水量较水量平衡法低估作物耗水量9%。【结论】Rs是Qh的主要驱动因子,VPD是Qd的主要驱动因子;制种玉米夜间茎流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5.
参考作物蒸发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ET0)的预测对作物需水量计算与田间水分管理具有重大意义,可为农业节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基于三江平原6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P-M)公式计算ET0,对历史期(1961—2010年)ET0及相关气象要素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依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以及大气环流模型(GCM)中加拿大CanESM2模式的预报因子日序列的输出数据,采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对未来RCP4.5和RCP8.5两种排放情景下的ET0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历史期ET0呈上升趋势,多年年平均气温与ET0趋势相同,而年平均风速、相对湿度和净辐射整体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多年年平均ET0总体表现为中部高于周边、西部高于东部的趋势;模拟精度检验方面,基于CanESM2模式下historical情景模拟的ET...  相似文献   

6.
冀健红  刘新阳 《节水灌溉》2020,(8):40-43,49
温室作物的耗水量与植株茎流变化密切相关,掌握温室作物茎流变化可提高灌溉制度的合理性。以温室滴灌番茄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气象因素和作物生长状况对番茄茎秆液流(T_f)变化的影响,探索了茎流计法监测温室番茄需水量的可行性,分析了不同典型天气条件下番茄T_f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考虑了叶面积指数(LAI)与T_f的关系,并与称重法进行了对比,最后采用通径分析法建立了气象因子与T_f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番茄茎秆的T_f表现为晴天多云天阴雨天。T_f与LAI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77,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此外,采用LAI对T_f进行标准化后可减少不同植株之间的个体差异。通径分析法结果表明,气象因子与T_f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T_f=0.213 R_s+1.536 VPD-0.305,气温和风速对T_f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太阳辐射(R_s)和水汽压差(VPD)实现的,R_s对T_f的影响大于VPD。研究为基于茎流计法测定温室滴灌番茄需水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城市绿地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利用涡度相关法测量了2013—2016年生长季白天的NEE数据,使用XGBoost以及ANN模型对NEE进行模拟和分析,并通过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和一致性系数(IA) 4个指标评价模拟精度。结果表明,当输入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PAR)、饱和水汽压差(VPD)、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土壤温度(Ts)、风速(WS)、10 cm处土壤含水率(VWC10)时,模拟效果达到最优。其训练集精度R~2为0. 712,RMSE为4. 394μmol/(m~2·s),MAE为3. 129μmol/(m~2·s),IA为0. 911;测试集精度R~2为0. 748,RMSE为4. 253μmol/(m~2·s),MAE为2. 971μmol/(m~2·s),IA为0. 920。在考虑因子间相互作用后,环境因子对NEE的重要性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PAR、VPD、Ta、RH、Ts、WS、VWC10;就单环境因子而言,对NEE的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Ta、Ts、RH。通过计算生态系统净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即-NEE)对主要环境因子(PAR、VPD、Ta)的偏导数可知,生态系统光合作用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值为0. 087,并且当PAR大于1 200μmol/(m~2·s)时,其不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 VPD偏导数的变化趋势表明,VPD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抑制性为主,当VPD过大时,偏导数趋近于0,此时植物叶片气孔闭合,抑制光合作用; Ta偏导数的变化趋势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大于呼吸作用的速率。研究表明,基于XGBoost与ANN模型能够更为精确地模拟NEE动态,在相关环境因子中,PAR、VPD、Ta是影响NEE变化的主导因子,NEE对主要影响因子的生态特征响应趋势可为理解碳循环关键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吕朝燕  高智席  邓富梅  韩畅  魏英 《节水灌溉》2023,(2):111-120+127
石斛属植物因其附生生境的特殊性,水分获取困难。为了弄清石斛属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选用3年生金钗石斛和铁皮石斛苗,通过盆栽控水进行干旱胁迫和复水处理,研究了干旱历时20、40、60 d和复水历时10、15、20 d时两种石斛光合作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金钗石斛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呈下降趋势,胞间CO2浓度(Ci)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复水后,除Ci外,Pn、Gs和Tr均未恢复到充分供水时的水平;随干旱时间的延长,铁皮石斛叶片Pn和Gs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i和Tr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复水后,Pn、Ci、Gs和Tr均恢复到了充分供水时以上的水平。同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热带桉树蒸腾耗水时间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通过热扩散探针法(TDP)于2016年1—12月对海南省儋州林场桉树树干液流进行实时监测,并同步监测气象、土壤水分等相关环境因子。【结果】①雨季桉树液流瞬时变化特征多为"双峰"型曲线,旱季为"单峰"型,雨季液流到达峰值时间在11:00—11:30之间,峰值平均为8.68 mL/(cm2·h),并在15:00—15:30出现第2个液流峰值,平均峰值为8.16 mL/(cm2·h),旱季液流达到峰值时间在13:00—13:30之间,峰值平均为7.45 mL/(cm2·h);②旱季和雨季桉树液流瞬时速率对相对湿度和大气温度的时滞均为30 min,对光合有效辐射的时滞均为-30 min;③日尺度上桉树平均液流速率为2.06 mL/(cm2·h),最大值出现在7月15日,为4.25 mL/(cm2·h);最小值出现在11月25日,为0.14 mL/(cm2·h),太阳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a)、饱和水气压差(VPD)是影响桉树日均液流的主要环境因子,树木胸径大小与日均液流速率正相关;④桉树月均液流速率的变化特征为"单峰型"曲线,雨季液流速率均值为2.53 mL/(cm2·h),旱季为1.80 mL/(cm2·h),最大值出现于7月,为3.42 mL/(cm2·h),最小值在2月,为1.40 mL/(cm2·h),其中PAR、Ta、VPD是主要影响因子。【结论】热带桉树人工林液流存在明显昼夜与季节节律,不同观测尺度下影响桉树液流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均为PAR、Ta、VPD。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于模拟中国南方湿润地区太阳总辐射的经验模型,将中国南方地区划分为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4个区域,选用36个辐射站点逐日数据(1994—2016年),采用最小二乘算法优化3种基于温度模型(T1,T2和T3模型)、3种基于日照时数模型(N1,N2和N3模型)和2种混合模型(M1和M2模型)的经验参数,并在日、月和年尺度上评价各模型在4个分区的精度.结果表明:在日、月和年尺度上,日照时数模型精度最高,其次为混合模型,温度模型精度最低,日尺度R2分别为0.847~0.898,0.654~0.904和0.435~0.687,月尺度R2分别为0.529~0.857,0.368~0.858和0.334~0.766,年尺度RE为-1.78%~21.86%,-32.88%~24.14%和-37.54%~72.36%;日照时数模型中,N2和N3模型精度最高;混合模型中,M2模型精度最高.因此,N2和N3模型在南方湿润地区模拟效果最好,该研究可为气象资料有限条件下精确计算南方地区太阳总辐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热带桉树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间的时滞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技术对海南省西北部儋州林场生长季(5-10月)桉树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实时监测,并同步监测了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和0~60 cm土壤含水率(SWC),运用错位相关法分析了液流速率与PA...  相似文献   

12.
根据波文比能量观测系统在2017—2020年间的ETc观测数据,分别对FAO-56作物系数模型(S-kc)与Priestley-Taylor(PT-α)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及修正,分析了茶树ETc在各生育期内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特性,并评估了修正后的S-kc与PT-α模型对于苏南丘陵地区茶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S-kc模型的作物系数kc在茶树生长初期为0.83、中期为1.19、后期为1.06,PT-α模型系数α年均值为1.09;气温、水汽压差及土壤体积含水率对ETc的影响在0.05的水平下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各气象因子对ETc的相关性均表现为在茶树生长中期高度相关,生长后期偏低;以波文比能量观测系统的ETc观测数据作为参照,修正后的S-kc模型高估了茶树ETc,PT-α模型低估了ETc,但PT-α模型的误差(R2=0.91)稍低于S-kc模型(R2=0.88),S-kc模型的模拟效果在茶树快速生长期(MAE=0.72 mm/d,RMSE=0.99 mm/d)和生长中期(MAE=0.36 mm/d,RMSE=0.48 mm/d)较好,PT-α模型的模拟效果在茶树生长后期(MAE=0.35 mm/d,RMSE=0.23 mm/d)较好.该研究明确了苏南丘陵地区茶树各生育期ETc的变化特征和模拟手段,对于苏南丘陵地区茶树实现科学生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准确估算参考作物蒸散量(ET0 )对于区域水资源管理和灌溉决策有着重要意义. Hargreaves-Samani模型(HS)是目前公认结构最简单且精度较高的ET0估算模型.为了进一步提高HS模型预测精度,采用蜂群理论和广西盆地20个气象站(1961—2019年)数据对HS模型全局校准,使用1961—2000年数据对HS...  相似文献   

14.
《Agricultural Systems》2004,82(1):45-56
Understanding processes of maize (Zea mays L.) growth and production of grain in high-yielding, irrigated conditions offers hope to understand yield potential in many other environment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such processes at the plant level, and attempted to simulate maize yields at the field level and county level in the high yielding region of the High Plains of Texas. In addition, we used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from satellite data of year 2000 to update leaf area index for yield simulation in three counties. In the field study, we measured maize leaf area index (LAI), the fraction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intercepted (FIPAR), and the harvest index (HI) in irrigated plots near Dumas, Texas. The light extinction coefficient (k) for Beer's law was calculated with the FIPAR and the LAI. The radiation use efficiency (RUE) was determined with sequential measurements of the fraction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intercepted and biomass harvests. The RUE was 3.98 g of above-ground biomass per MJ of intercepted PAR in 1999 and 3.41 in 2000 for three sampling dates prior to silking. These values are 106 and 93% of the expected RUE values at the measured vapor pressure deficits, using a previously published response function. The mean k value was −0.46 in 1999 and −0.47 in 2000, similar to the expected value of −0.43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for this row spacing. The mean HI measured in 2000 was 0.52, similar to values of 0.53 and 0.54 in the literature. Application of these parameters to maize simulation with the Agriculture Land Management Alternatives with Numerical Assessment Criteria (ALMANAC) model for 13 center pivot irrigated fields near Dumas in 1999 provided simulations within 1.0 Mg ha−1 with a mean error of 0.03 Mg ha−1 and a mean square error of 0.10. For five years of grain yields reported for each of four counties in this region of Texas, ALMANAC simulations were within 5% of the mean measured yields. Introduction of PAR interception, based on the satellite-deriv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into ALMANAC resulted in slight increases in accuracy of yield prediction for two counties and a slight decrease in accuracy in one county for year 2000. Consistency in values of RUE, k, and HI in this study as compared with valu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will aid modelers simulating maize growth and grain yields in similar high-yielding, irrigate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快速、无损地监测农作物叶面积指数(LAI)。为研究水分胁迫条件下,利用无人机多光谱植被指数估算夏玉米LAI的可行性,本研究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系统,结合同时期实地采集的夏玉米LAI,选择5种植被指数,包括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绿度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和抗大气指数(VARI),作为模型输入参数,使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建立全生育期不同灌溉条件下大田玉米冠层植被指数与LAI之间的关系模型,并与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建立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充分灌溉条件下,植被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较好地估算LAI(R2 = 0.83);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植被指数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可以较好地估算LAI(R2 = 0.74~0.87),水分胁迫因素对该模型影响较小,且NDVI和VARI对估算LAI的贡献最大。上述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技术,使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估算多种灌溉条件下的夏玉米LAI是可行的。该研究为实现快速、准确地监测全生育期不同灌溉条件下的大田夏玉米LAI提供了技术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6.
对猕猴桃产量的准确预估有利于合理安排后续采摘与运输工序,因此开发智能化的产量实时预估工具非常重要。针对大棚培育的猕猴桃矮化密植、分布范围广等特点,本研究利用果园履带小车采集视频,结合人工标注,建立猕猴桃检测和跟踪的数据集。考虑到自制数据集中猕猴桃占比小及密集分布的特点,本文提出使用YOLO v7模型加上Soft-NMS来检测每一帧图像内的猕猴桃。在卡尔曼滤波器预测的结果上,引入VGG16网络对猕猴桃进行特征提取,并结合匈牙利算法完成帧间目标的匹配。最后采用基于YOLO v7+DeepSort跟踪算法的ID计数方法对猕猴桃进行产量估计。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 v7模型在猕猴桃检测数据集上表现良好,检测的F1值为90.09%。猕猴桃跟踪数据集中使用的跟踪算法平均准确率为89.87%,每个目标正确匹配的精确率为82.34%,大型视频跟踪速度为20.19 f/s。在环境影响较小的条件下,ID计数准确率为97.49%。该方法可为猕猴桃果园智能化管理中的估产、采收规划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叶面积指数(LAI)是描述植被生长状况和冠层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快速获取大面积植被与作物LAI对于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农林业生产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选取海南岛典型热带作物——橡胶树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卫星遥感植被指数的橡胶林LAI估算模型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