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平潭野生乡土地被植物资源调查与园林应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建省平潭县具有丰富的海岛特色地被资源。本研究采用样线法对平潭野生地被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构建野生乡土地被植物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为风景型海岛城市的地被生态景观及防护林林下地被群落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平潭有野生乡土地被植物227种,以草本(占78.26%)为主。评价模型一级因子中,适应能力(0.383 0)和观赏效果(0.277 6)权重值较高;二级因子中,盐碱适应能力最高,抗风适应能力、覆盖能力、整体观赏效果和生态效益较高(均大于0.08)。本评价体系共筛选出厚藤(Ipomoea pes-caprae)、中华补血草(Limoniumsinense)、海边月见草(Oenothera drummondii)、滨海珍珠菜(Lysimachia mauritiana)等54种优良地被植物。此外,针对滨海沙地、基岩、盐生湿地和海岸林4种生境的地被景观提出了适宜的植物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2.
湖南云山野生地被植物资源及其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深入了解和更好地开发利用湖南云山野生地被植物资源,采用野外调查和查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湖南云山野生地被植物资源及其综合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云山共有野生地被植物498种,隶属107科254属,其中蕨类植物14科20属30种,双子叶植物80科194属406种,单子叶植物13科40属62种,裸子植物缺乏。生活型以草本类为主,有201种,占总种数的40.36%,而藤本、灌木、蕨类和竹类所占比例较少,分别占总种数的29.52%,23.49%,6.02%和0.60%;其中直立型、缠绕攀援型和蔓生匍匐型地被植物所占比例相差较大,分别占总数的59.84%,29.52%和10.64%,大部分地被植物观赏性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该区有Ⅰ级地被植物30种,具备良好的地被植物特性,综合评价值最高,是优良的乡土地被植物,可大规模开发利用;Ⅱ级地被植物82种,具备较好的地被植物特性,综合评价值较高,可适度开发利用;Ⅲ级地被植物103种,因个别指标分值相对偏低,可选择性开发利用;Ⅳ级地被植物283种,由于某些指标分值相对较低,只能适当选择,小面积应用。总之,湖南云山野生地被植物资源丰富且大部分具有良好的地被植物特性,在开发利用时应结合工程实际,合理地选择,灵活地运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辽西北沙地草原乡土植物种类及其园林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构建园林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沙地草原中出现86种植物,其中综合评价值在4以上的有6种,分别为菊叶委陵菜(Potentilla tanacetifolia)、尖叶铁扫帚(Lespedeza juncea)、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野韭(Allium ramosum)、野葱(Allium chrysanthum)和石竹(Dianthus chinensis),这6种植物生态适应性强,抗旱性强,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是辽西北及干旱寒冷地区植被修复、园林绿化的优良植物。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公园绿地地被植物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深圳市有代表性的21个城市公园地被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地被植物的种类、应用形式及生长状况等,统计分析每种地被植物的应用频度,重点针对林下、林缘地被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新优地被植物的应用形式及效果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应用地被植物108种,爵床科、龙舌兰科、百合科、茜草科、天南星科等亚热带分布科占应用地被植物种类的60%以上;观花、彩叶地被在林缘和草坪绿地内花境中应用广泛;通过调查分析提出,应加强乡土观花地被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开发利用,提高林下耐阴和观花地被植物的应用比例,提升精细化养护管理水平。本研究为华南地区园林地被植物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5.
宋红艳  孙彩丽  柴宗政 《草地学报》2022,30(10):2764-2771
本研究以黔西北铅锌矿废渣场为研究区,对矿渣堆及周边区域16种优势草本植物共有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矿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知风草(Eragrostis ferrugine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细柄黍(Panicum psilopodium)、鼠尾粟(Sporobolus fertilis)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等禾本科和艾蒿(Artemisia argyi)等菊科植物有较高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分布相对广泛;禾本科植物如知风草、狗尾草、细柄黍、鼠尾粟和牛筋草等,因生态位相似且对重金属适应能力强,故生态位重叠度较高;矿渣堆和周边区域优势草本植物共有种总体均呈显著正联结,但种对间却以负联结为主,表明该矿渣场植物群落演替总体呈现进展演替,但演替进程缓慢,仍处于演替初期阶段。综上,矿渣堆因富集重金属而影响着区域植物群落构建;生态治理中,应将禾本科知风草、狗尾草、细柄黍等植物作为先锋植物,促进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6.
李媛  韩迎儒  赵冰  马笑  张哲 《草地学报》2018,26(6):1392-1399
本研究选取7种草本地被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套盆法,研究7种植物在污水胁迫下的耐污性。通过观测植株胁迫期间形态表现,并测定植物叶片中的细胞膜透性变化、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对7种草本地被植物的耐污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7种植物的外部形态存在明显差异性,马蔺(Iris lactea)胁迫前后形态变化最大,基本整株褐化,耐污性最弱。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和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形态变化很小,其耐污性较强。根据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马蔺的耐污性最弱,并得出7种草本地被植物耐污性顺序为: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 > 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 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 > 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 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 玉簪(Hosta plantaginea) > 马蔺(Iris lactea),与形态观测记录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可为园林绿地设计和海绵城市建设中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风险评估是预防外来物种入侵的有效手段,为科学评价外来牧草的入侵风险,防止盲目引种带来生态安全威胁,本研究将频度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结合,建立外来牧草入侵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组成,包括外来牧草的入侵性、适应性、扩散性、生物学特性、危害性、防除难度等方面;本研究中,利用4种禾本科外来入侵牧草和3种禾本科外来牧草对构建的评估体系进行验证,并利用该体系对外来牧草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进行了入侵风险评估实例研究,得出其入侵风险为中等,主要体现在适应性强和扩散性强方面。本研究建立的评估体系,可初步明确柳枝稷入侵风险的主要来源,为外来牧草的引种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草坪草作为地被植物的一大类被广为应用。园林地被植物种类繁多,其中的一大类就属于禾本科植物,其次为豆科和莎草科植物。目前,我国草坪草种子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来自国外,随着城市绿地面积的增加,必将伴随着草坪草种的大量进口,耗费大量外汇。开发利用乡土草坪植物,实现绿化植物乡土化,是园林绿化的总体趋势。现介绍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假俭草〔Eremochloaophiuroiders(Munro)Hack〕、狗牙根〔Cynodondactylon(L.)Pars〕、白三叶(Trifoli-umrepensL.)等三种,供同行参考。1性状特征1.1假俭草〔Eremochloaophiuroiders(Mun…  相似文献   

9.
以兰州市4种常见园林观花地被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人工模拟不同土壤水分胁迫,分组测定各参试植物的株高、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含量等指标, 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植物的株高、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株高降幅最大,叶绿素含量万寿菊(Tagetes erecta)下降高于其他植物;叶片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随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万寿菊脯氨酸含量增幅较大,丙二醛含量金盏菊增幅较大;4种地被植物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依次为金盏菊>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 万寿菊。研究表明,植物的株高、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与其实际抗旱性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园林地被植物抗旱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乡土地被植物因其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及养护成本低等优势在城市园林绿化应用中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选择深圳地区常见的3种乡土植物链荚豆(Alysicarpus vaginalis)、丁癸草(Zornia gibbosa)和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通过测定其株高、质地、密度、绿度、均一性、绿期、盖度、建植速率以及耐践踏性共9项指标,并按照"景观-性能-应用适合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链荚豆耐践踏性较强、草坪强度高、建植速率较快,可作为游憩草坪以及保土草坪替代品种推广;丁癸草耐践踏性强、草坪强度高,可作为游憩草坪替代品种进行推广;酢浆草则因为叶形美、密度高、生长均匀,适宜作为观赏草坪替代品种进行推广。坪用价值综合评分以链荚豆在3种植物中最高,为14.550分;丁癸草次之(13.850);酢浆草最低(12.650)。3种乡土植物均具有较好的园林草坪应用前景,为深圳市及我国南方地区绿化工作提供了草坪草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地野生草坪地被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飞翔  杜鹃  朱丹  张自和 《草业科学》2007,24(11):77-81
从资源调查、生态生物学特性、引种驯化、坪用特性等方面对我国当地野生草坪地被植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对我国今后城市草坪绿化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野生草坪地被植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滇南热带乡土地被植物园林应用的筛选及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滇南热带10种具备园林应用潜力的乡土地被植物为材料,从园林应用的评价指标,评分标准及指标权重的设定出发,筛选出了链荚豆、穗序木蓝、三点金、地石榴和花叶冷水花5种可在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的地被植物,并分析了它们的园林应用类型。同时对筛选评价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及如何建立地被植物筛选和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高寒草甸天然草地补播乡土物种对草地群落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异针茅(Stipa aliena)、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溚草(Koeleria cristata)、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扁蓿豆(Melissitus rutenica)、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混播组合,于2017年在青海省贵南县天然草地上进行补播。试验采用方差比率法(Variance ratio,VR)、M.Godron贡献定率法(Contribution law)以及生物量稳定性分析方法,结果表明:5种组合补播后使得群落联结性降低、生物量稳定性增大,群落整体稳定性增强,正向着稳定方向发展;5种组合中,组合D (扁蓿豆+星星草+垂穗披碱草+异针茅+溚草)的生物量稳定性最大,是对草地恢复最有效的物种组合。本试验筛选出了对草地生态修复最有效的物种组合,为草地保护及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幼苗是植物生活史中一个不可缺失的阶段,对自然植被恢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索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侵蚀环境下幼苗库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选择不同植被带的3个典型小流域,通过野外样方调查,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幼苗密度、物种多样性以及幼苗与地上植被的物种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共记录幼苗75种,分属25科,地上植被105种,分属29科,主要由菊科、禾本科和豆科构成,且以旱生和中旱生的多年生草本为主;2)不同侵蚀环境下幼苗密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不同差异。不同植被带上,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大于森林带。同一植被带上,森林带幼苗密度是峁顶>阴坡>阳坡,多样性指数是梁/峁坡>沟坡;草原带二者在不同侵蚀环境下均无显著差异;而森林草原带表现为阴坡尤其是阴沟坡幼苗密度较大,物种较为丰富;3)侵蚀环境不同对幼苗与地上植被物种相似性无显著影响,3个流域草本植被的相似性系数均值都在0.5以下,表现出较小的相似性。可见,黄土丘陵沟壑区立地环境条件差,幼苗不易存活和建植。  相似文献   

15.
太原市城市绿地地被植物资源和园林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太原市地被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结合色彩理论方法,统计地被植物种类,分析地被色彩应用现状及园林应用形式,以期为合理选择和应用地被植物提供理论依据。调查表明,太原市现有的地被植物共计69种,隶属于32科53属,其中,草本55种,藤本5种,蕨类2种,灌木7种。观花为主的地被植物共计54种,其中,蓝紫色系和橙黄色系应用多,红粉色系、白色系、绿色系应用少。道路旁绿地地被植物群落配置较好,而山石及建筑旁地被植物的应用被忽视。  相似文献   

16.
黄臣  杨凯元  高鹏  梁银萍  韩玲娟  赵祥 《草地学报》2022,30(9):2345-2355
磷匮乏是限制黄土高原地区退化草地改良和矿区生态修复中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生长的重要因子。本研究采用有机磷和无机磷选择性培养基从达乌里胡枝子根际初筛获得解磷细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对目的菌株进行鉴定,利用液体发酵试验确定其解磷能力,并对其抗逆和促生特性进行研究,旨在筛选抗逆、促生的高效解磷菌株。结果表明:本研究共筛选出4株兼具解无机磷和有机磷的菌株,解磷量分别为34.96~494.03 mg·L-1和1.93~9.15 mg·L-1;鉴定DP24为Pseudomonas koreensis,DP25和DP27为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DP28为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4个菌株均可在37℃高温下生长,DP25和DP27还可在4℃低温下生长;DP28的最大耐盐量高达10%,DP28和DP25可在pH值为11~12强碱条件下生长;DP25,DP27和DP28具有分泌有机酸的能力,DP25和DP27还能分泌铁载体。总之,DP25,DP27和DP28被确定为高效、抗逆、促生解磷菌,可用作研发黄土高原地区建植达乌里胡枝子使用的菌肥资源。  相似文献   

17.
放牧和刈割是草地利用的有效方式,为探究施氮对黄土高原不同利用方式下无芒雀麦草地的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效应,本研究在甘肃庆阳以无芒雀麦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放牧(G)和刈割(M)两种利用方式,每种利用方式下设0(N1),80(N2)和160(N3)kg·hm-23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放牧较刈割显著提高了无芒雀麦的株高累积量、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干草产量以及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含量,并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两种利用方式下,无芒雀麦的株高累积量和干草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高,相对饲用价值(RFV)显著提高。放牧条件下施氮160kg·hm-2(G-N3)处理获得最高的两年平均干草产量和RFV,分别为7.89kg·hm-2和133.72,是一种适宜黄土高原地区无芒雀麦草地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天然草地植物种质资源潜势分析与保护利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蒙新高原和西秦岭山地的文汇地带,有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气候和草丛、草原、草甸、荒漠等草地类型,天然草地面积大,植物种类组成复杂、数量繁多、种质资源丰富。综合分析甘肃天然草地植物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潜在优势,针对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一现实,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天然草地种质资源和保护利用的措施,以达到维护草地生态平衡和种质资源持续保护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