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林分特征因子预测森林地被可燃物载量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胡海清 《林业科学》2005,41(5):96-100
对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和白桦林3个可燃物类型的68块样地的郁闭度、胸径、树高、林龄等林分因子和地表可燃物(1h、10h、100h时滞可燃物和灌木)的载量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与计算,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不同种类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林分因子来推算不同种类可燃物的载量,并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枫桦红松林样地的树高、胸径、郁闭度、林龄等林分因子和坡度、坡向和坡位等立地条件因子的不同时滞地被死可燃物载量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地被死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立地条件因子的回归模型。其结果表明,利用郁闭度、坡位和平均胸径能够较好的估算枫桦红松林地被死可燃物载量。  相似文献   

3.
地表可燃物载荷量的多少是发生森林火灾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不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不同密度(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不同坡向(阴坡、阳坡)等因子,在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丁山利用控制变量法设置样地,调查不同样地中马尾松林内各级地表可燃物载荷量,进行可燃物载荷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因子对马尾松林内地表可燃物载荷量的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地表可燃物载荷量有随树种林龄和林分密度增加而增加,阳坡载荷量大于阴坡载荷量;其中1 h时滞地表可燃物载量与林龄呈极显著正相关;10 h时滞地表可燃物载量与坡向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林龄和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100 h时滞地表可燃物与林龄呈极显著正相关;地表可燃物总载量与林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密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林业资源管理》2015,(6):126-129
调查马尾松林中虫害发生区与无虫害发生区不同时滞的地表死可燃物,室内测定含水率,研究不同时滞地表死可燃物的可燃物载量。结果表明:松毛虫会造成马尾松林当年枯枝落叶等可燃物载量增加,对1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影响最大,增加174.7%;对10h时滞可燃物载量影响其次,增加113.5%,与未发生虫害林区相比,可燃物载量差异显著(p<0.05)。经过一定林分恢复期后,可燃物载量趋于平衡,发生过虫害的林区,1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比未发生林区增加量为41.6%,10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增加量为16.7%,可燃物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虫害爆发可以通过影响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从而增加森林火灾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动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设立64块标准地,应用回归分析,建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林分地表可燃物载量与主要林分因子动态关系的数学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林分因子对马尾松林分地表可燃物载量变化有极显著的影响,林分郁闭度主要影响地表1h时滞可燃物载量变化,林分平均年龄主要影响地表10 h时滞可燃物载量的变化。在实际中拟合效果良好,可用于预测马尾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载量的动态规律,为地表可燃物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马尾松林不同演替阶段负荷量的变化特征,确定影响地表可燃物负荷量的关键因子。[方法]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中不同龄级马尾松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分析马尾松林演替发展中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负荷量特征及其与地形、林分、气象等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随着马尾松林的演替,地表活可燃物负荷量呈递减趋势,地表死可燃物和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则呈递增趋势;且总可燃物负荷量主要是由于1 h时滞细小可燃物的负荷量构成。(2)演替初期形成的马尾松幼龄林和后期的成熟林差异最为明显,至演替后期活地表可燃物下降了47.21%;死地表可燃物增加了113%。(3)RDA排序结果表明地形因子中的海拔、坡位,林分因子中的平均枝下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及气象因子中的空气温度与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关系密切。(4)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环境因子不尽相同;平均胸径对灌木负荷量影响最大;坡位对草本、1 h时滞负荷量影响最大;平均枝下高对10 h时滞和总可燃物负荷量影响最大。[结论]不同演替阶段的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的负荷量不同,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影响因子不同。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云南省安宁市为例,研究和评价不同林分(纯林、混交林)、不同龄组的云南松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通过76个样地的林分因子测定分析,建立了云南松林地可燃物载量的四个预测模型.其中林分龄组、郁闭度因子建立的模型FL=1.4874e0.0095N,FL=3.2845M1.084...  相似文献   

8.
云南松可燃物载量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宁市不同乡镇云南松林的17块样地可燃物载量与郁闭度、胸径、树高、林龄等林分因子和坡度、坡位、坡向等地形因子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与计算。应用SYSTAT统计软件,对云南松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和地形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这些特征因子来推算云南松林可燃物的载量,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准确地模拟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变化规律,对于预测预报林火发生或林火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应用Nelson模型和Simard模型,以5种典型林型(分别为阴坡落叶松林、阴坡落叶松-白桦混交林、阴坡白桦林、阳坡樟子松林和阳坡白桦林)的地表可燃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气象因子与地被可燃物含水率的相关性,用2015年春季防火期实测数据构建了5种不同林型的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并用2016年春季防火期监测数据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Nelson模型得出5种林分预测结果为:阴坡落叶松林阳坡白桦林阴坡白桦落叶松林阴坡白桦林阳坡樟子松林。Simard模型得出5种林分预测结果为:阴坡落叶松林阴坡白桦林阳坡白桦林阴坡白桦落叶松林阳坡樟子松林。2种模型预测阴坡落叶松的含水率准确率均高于其他4种林分。Nelson模型给出的阴坡落叶松平均绝对误差为0.09,平均相对误差(MRE)为0.09,Simard模型给出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10,平均相对误差为0.10,Nelson模型略优于Simard模型。研究结果可为该区的森林防火提供快速和准确的火险预测预报,进而为有效防控森林火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地表可燃物载量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地表可燃物载量与地形和林分因子的关系,比较不同郁闭度林分可燃物载量差异,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天山云杉林可燃物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天山中部沿海拔梯度设置48个样地,调查和测定天山云杉林林分的1、10和100 h时滞地表可燃物载量以及地形和林分因子,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地表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和地形因子的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可燃物载量估测模型。【结果】天山云杉林1、10和100 h时滞及总地表可燃物载量平均分别为1.49±1.00、2.69±1.05、2.06±0.29和6.24±1.21 t·hm~(-2)。高、中和低郁闭度天山云杉林地表总可燃物载量分别为12.09±3.13、4.29±2.35和2.34±0.83 t·hm~(-2)。1 h时滞地表可燃物载量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坡度和郁闭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10 h时滞地表可燃物载量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树高和郁闭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100 h时滞地表可燃物载量与郁闭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树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地表可燃物载量与郁闭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与树高和坡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海拔、坡度、树高和郁闭度对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可燃物载量均有一定影响,其中郁闭度影响最显著。林分郁闭度与地表可燃物载量呈正相关。地表可燃物载量在高郁闭度林分最大,在中郁闭度林分次之。由于林内较干燥,凋落物不易分解,导致地表可燃物大量堆积,林内较高的1 h时滞地表可燃物载量使得林分发生林火的可能性增加;从地表可燃物载量的数量和构成来看,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已具备发生森林大火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