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主要内容包括:牧场的生物安全措施;母牛健康状况诊察;奶牛常用药物;预防奶牛乳房疾病的生蝴爱全墙施;母牛舒适度与优质牛奶生产:产奶牛的饲喂;预防和控制奶牛跛行的生物安全措施;奶牛蹄病的预防;影响产奶量的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生物安全措施;犊牛舍中的预防和生物安全措施;犊牛的常规兽医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贵州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的生物安全教育现状,以相关专业各年级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3个涉及生物安全的问题进行调查,着重研究本科生对生物安全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获得生物安全知识和接受生物安全教育方式的偏好性。结果:随着学年增加,本科生对生物安全基本知识的了解逐渐增加,但整体掌握程度还较低(平均得分<50分),需要进一步加强;获得生物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指导老师的讲解”和“基本知识的延伸”,符合本科生对生物安全知识的认知规律;获得生物安全知识的方式更倾向于通过“实验室演示”和“课堂讲授”,而对专家讲座和网络自学的认可度不高。结论:学校对本科生的系统性生物安全培训不够全面,需要拓宽学生获得生物安全知识的途径。可以通过开设和加强本科期间生物安全有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推进本科生的生物安全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审批类型:前审后批 审批内容:1.是否符合《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生物安全的由来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一次基因重组实验成功以来,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生物安全同时也成为国际社会争论和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生物安全的由来,并以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相关立法情况为线索,阐述了生物安全问题的发展概况;介绍了生物安全的最新进展情况;最后指出了生物安全问题在立法管理上的最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最高品质的鸡是所有孵化场管理人员的共同目标。然而,孵化场的生物安全问题最令人担忧,因为没有什么能够掩盖松懈的生物安全意识或缺乏生物安全管理带来的后果。生物安全始于养殖场,并且需要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持续并维持。  相似文献   

6.
新冠疫情与非洲猪瘟防控的最大创新在于主要用生物安全举措解决了重大疫情的难题。现代养殖构建了较为复杂的生产系统,生物安全是融入该系统最现实的生产力;养殖实践的困惑,与其说是控制疾病感染来保障畜禽健康,倒不如说是强化生物安全创新来实现安全生产。现代养殖生物安全既要关注建设层面的“软基础、硬条件、实操作”,更要关注技术层面关键环节“精隔离、严消毒、强免疫”。在全方位、系统性、精细化的生物安全实践中下足功夫,才能奠基现代养殖高质量发展最强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药杂志》2005,39(1):40-40
项目名称:兽用新生物制品临床试验审批项目类型:前审后批审批内容:1.研制单位基本情况及生物安全防范基本条件;2.下一步研制方案法律依据:1.《兽药管理条例》;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3.《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试行办法》([80]农业[牧]字第181号)  相似文献   

8.
我国养殖业生物安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安全涉及动物与人的生存生长,是全人类的问题,养殖业的生物安全是全球生物安全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无论香港的禽流感、台湾的口蹄疫和大陆的瘦肉精,还是英国的疯牛病、比利时的二恶英、马来西亚的猪瘟、日本乙型脑炎和法国的李氏杆菌中毒等,无一不是全世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药杂志》2005,39(1):40-40
项目名称:研制新兽药使用一类病原微生物审批项目类型:前审后批审批内容:研制单位基本情况及生物安全防范基本条件法律依据:1.《兽药管理条例》;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3.《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试行办法》([80]农业[牧]字第181号)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WOAH《陆生动物卫生法典》中风险分析的内容和要求,并结合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管理技术规范》中生物安全的相关规定和作者在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构建中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我国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构建的具体做法及生物安全体系的主要内容,对指导养殖场建立科学、系统的生物安全体系,提升生物安全水平,科学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非洲猪瘟仍无有效疫苗可用的防控形势下,生物安全措施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动物疫病防控手段。为了解北京市某区生猪养殖场生物安全状况,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组织人员对某区34个生猪养殖场进行了生物安全状况调查,设置了40个评估项。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走访、材料核实、数据分析、风险评估发现:与周边村庄等人口聚集区之间的距离、与周边主干道的距离、养殖场门口和围墙防疫条件、人员进场管理和消毒制度、入生产区人员隔离消毒通道、生物安全分区及管理、出猪过程的人员隔离要求等7个评估项合格率低于60%;58.8%的被调查场为生物安全高风险场,41.2%为中风险场;存在外部生物安全环境复杂、场区布局不合理、未按生物安全等级分区管控、生物安全屏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并相应提出了针对性措施。本调查可为相关企业和管理部门开展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生物安全性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美国“炭疽邮件”事件发生后,生物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生物安全术语也经常见诸于各类媒体。生物安全牵涉到动物与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是全人类的问题,兽用生物制品生物安全是全球生物安全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陈永洪 《水禽世界》2003,(11):14-18
1当前种鸡生产存在的主要难题产量低而不稳;被动应急事项较多;成本偏高;效益较差。主要原因:疾病威胁、饲养管理、孵化管理、成本管理、市场因素。1.1疾病与生物安全问题1.1.1生物安全系统不安全、不系统缺乏统一规划;设施不够完善;防范范围较窄;缺乏职能岗位。例如,①生物安全的总体规划文件,见缺;②对历史形成的管理模式、习惯等的改革力度尚有余地(如饲养员集体住宿、鸡舍内外一套衣、后勤人员不住生产区、没有专门物品的交接间等);③不少生物安全设施仍需完善(如门缝和墙洞、病死鸡剖检处理处、粪污处理场、多年的水沟沉积物等);④隔离…  相似文献   

14.
1问题与误区 1.1生物安全 普遍对生物安全不重视或走形式,造成环境污染,感染压力增加。场舍设计本身很随意,不科学;而且还不重视隔离、消毒,因此错上加错。消毒剂的选择、稀释使用的剂量、使用的方式方法、使用频率等,  相似文献   

15.
生物安全体系——为现代畜禽生产护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建立养殖业的生物安全体系是全球生物安全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生物安全问题已经关系到人和动物的生存与健康,是全人类的问题。1生物安全体系的含义与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兽医实验室建设现状及检测能力水平,采用问卷调查、检测工作调查、现场调查等方式,对实验室建设状况、运行情况、仪器设备、人员配备、开展检测项目以及生物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8县(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建设基本完成,6个县级、1个州级实验室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兽医实验室正常开展血清学检测工作,存在实验室基础条件有限,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配置不足;检测技术人员缺乏,检测能力薄弱;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生物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面对当前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需求,建议从兽医实验室的建设、规范化管理、生物安全防护、人员的检测能力、技术及硬件仪器设备等方面提高各县市兽医实验室综合技术能力,从而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兽医实验室的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有效防控动物疫病是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保障多元化食物供给、拓宽农民致富渠道、提高农牧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本文梳理归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的四方面成效:成功消灭三大瘟疫,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稳定控制部分人兽共患病,成功防范系列重大外来病;从动物疫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防控工作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提出了坚持免疫与扑杀相结合、提高生物安全水平、严格调运监管、提升科技支撑力、精准实施宣传干预和强化兽医队伍等六方面工作建议,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物安全是保障国际马术赛事成功举办的先决条件。本文从国际马术场馆生物安全管理要求、赛事期间及运输途中生物安全管理要求等方面,概述了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在国际马术赛事中的实际应用要点。在国际马术场馆生物安全管理中,需加强场馆硬件设施、场馆日常生物安全的管理;在赛事期间的生物安全管理中,需制定详细生物安全管理及应急计划、疫病防控及管理措施;在运输环节生物安全管理中,应提前做好详尽的运输计划等。本文为强化我国马术赛事中的生物安全管理,高质量开展马术相关赛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信息博览     
《水禽世界》2007,(5):2-3
9个“百分百”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中国兽医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逐步健全;中国水禽发展大会在青召开农业部副部长出席;山东博兴为养鸭户撑起保护伞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当前畜禽疾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从业人员对畜禽疾病复杂程度的认识不够;养殖场(户)缺乏生物安全防范意识,养殖管理不规范;病原变异频繁;新发传染病多;多病原混合感染普遍;缺乏必要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和条件;缺乏优质高效的兽药、疫苗和诊断试剂;种禽场的重要疫病净化工作不到位;兽医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未完全发挥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建立科学、合理、健全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坚持"加强管理,防重于治"的原则,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正确选择和使用有效正规的疫苗和兽药,加强免疫效果监测;养殖场(户)与兽医管理部门共同建立疫病监测和诊断网络;妥善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及其废弃物,防止疫病在本地区内传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