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营养因素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及提高繁殖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方面,牛群规模进一步扩大,饲养方法更科学,产奶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在追求高产的同时,奶牛繁殖性能有所下降。在生产中,奶牛繁殖性能的好坏与生产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年龄、遗传、营养、疾病、人工授精技术、环境和管理等,适当的营养调控是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基础,是奶牛高产的关键,对于保障奶牛业稳定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加养殖效益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几十年,随着奶牛育种和规模化饲养水平的快速发展,中国奶牛群单产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繁殖性能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了奶牛养殖的盈利能力。繁殖性能的降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环境、畜群管理、遗传和各种疾病等。近年来,生殖器官疾病(也称繁殖疾病)降低奶牛生殖能力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其对奶牛繁殖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简述了国内外生殖道疾病如子宫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和卵巢疾病如卵巢囊肿、持久黄体等繁殖疾病发生情况。通过文献检索和数据比较,重点介绍了繁殖疾病对奶牛繁殖性能如空怀天数、产犊间隔、妊娠率、发情检出率、产后首次配种天数、配种指数等繁殖指标的影响和研究成果。同时,重点分析了繁殖疾病通过干扰生殖内分泌,损伤子宫内环境,导致卵巢功能异常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可能机制,并对奶牛繁殖疾病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改进中国规模牧场管理措施、减少繁殖疾病发生、提高奶牛群生产和生殖能力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牛的养殖是以追求高产高效益为主要目标,然而牛群的高产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营养负平衡,繁殖能力下降繁殖性能低下,繁殖力的下降又影响正常的繁殖与生产,直接影响牛群的世代更新而影响牛群的长远发展。因此,奶牛的繁殖作为奶牛饲样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应得到足够重视。1母牛的发情与发情鉴定母牛出现初情期后,从一次发情之日起到下次发情开始的这段时间,称为一个发情周期,奶牛发情周期为(18~24天)平均21天。  相似文献   

4.
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奶牛养殖生产模式下,不断供给高营养水平日粮是维持后备牛快速生长发育和泌乳母牛高泌乳性能的物质基础。然而,在遗传品质到达"瓶颈期"后,尽管随着日粮营养浓度的不断提高和干物质采食量(DMI)的增加,奶牛单产水平可以继续维持在一定的高水平状态,但是高产奶牛的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围产期能量负平衡(negative energy balance,NEB)引起的酮病,高精日粮引发的酸中毒、高蛋白质日粮引起的血液中尿素氮升高等营养代谢性疾病,负调控奶牛繁殖性能,造成奶牛产后发情不明显,配种率和受胎率下降等,直接影响奶牛生产群的更新速度、优质牛群泌乳性能正常发挥以及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作者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不同营养代谢性疾病对奶牛繁殖性能影响的相关研究资料,重点分析了酮病、低血钙、瘤胃酸中毒等围产期高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分子机制,并对营养代谢性疾病与高产奶牛繁殖性能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展望和思考,以期为提高中国规模化牧场高产奶牛群繁殖效率和母牛围产期营养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规模化奶牛场的建立,繁殖力低下成为影响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的重要因素,并影响了奶业的健康发展。繁殖是饲养奶牛的基础,其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奶牛的繁殖力,挖掘其繁殖潜力,加速牛群增长,促进牛群的高产稳产、良种化和提高牧场经济效益。因此找出影响奶牛繁殖力的因素,在生产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切实提高奶牛繁殖力。  相似文献   

6.
牦牛群的繁殖力是牦牛生产的基础。繁殖指标和犊牛成活率又是提高牛群质量、增加养牛效益的必要条件。在同等数量的基础母牛群中,繁殖力和犊牛成活率与养牛的效益呈正相关关系。1影响牛群繁殖力的主要因素1.1年龄母牦牛一般在5~10岁达到排卵高峰,繁殖力在此阶段最高,以后呈逐渐下降趋势。因此,应合理调整牛群的年龄结构,以保持牛群的繁殖力。1.2营养与管理饲养管理水平对牛群的繁殖力影响很大。如果饲养管理水平低下,会直接影响到母牛膘情、情期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而且还能影响母牛发挥遗传潜力,降低生产性能。2提高牛群繁殖力的措施2.1提…  相似文献   

7.
繁殖是动物繁衍后代的重要生理功能或特殊的生产方式。奶牛的生产水平和效益与繁殖性能密切相关。而且奶牛的繁殖力受到遗传、气候、环境、营养、疾病及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奶牛养殖过程中较普遍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北京奶牛中心良种场的高产荷斯坦牛群为典型案例,分析导致高产奶牛繁殖障碍增多和繁殖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奶牛繁殖力的综合性技术措施与管理方案。数据资料来源于良种场4 036个奶牛样本的生产记录,其中1 127头有完整产后子宫恢复状况和直检记录,3 522头有产后配种妊娠记录。结合临床表现并且跟踪直检卵巢活动、营养体况及泌乳量的测定,采用非配对t检验分析各组之间卵巢活动时间、首次发情时间、配妊时间、配妊指数等繁殖指标差异的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奶牛产后15~45d是防治繁殖疾病的关键时期;奶牛产后子宫复旧状况是减少高产奶牛繁殖障碍的前期条件;营养均衡和充足供给是维持高产奶牛正常生殖功能不可缺少的因素;产奶量与繁殖性能之间必须保持适度平衡。  相似文献   

9.
高艳军 《北方牧业》2007,(10):44-45
提高母牛繁殖水平,力争做到适时全配、全准、繁殖大量的小牛,这是养牛生产的关键之一。克服母牛不孕,减少空怀,是提高母牛繁殖力的关键。奶牛的繁殖力受到遗传、营养、环境和管理等诸多冈素的影响.但随着现代育种水平的提高,日粮营养和生殖器官的疾病已成为提高奶牛繁殖力关键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中国荷斯坦牛繁殖性能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的繁殖力对奶牛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影响很大,繁殖性能的好坏是奶牛能否正常发挥生产性能的前提,同时也关系到牛群的数量和质量。具有良好繁殖性能的牛群,其产奶水平高,牛群的周转速度和自然增长加快,牛群的质量也得以保证,相反,繁殖性能差的牛群,由于牛群周转...  相似文献   

11.
奶牛繁殖力是奶牛生产重要经济指标。奶牛繁殖是奶牛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与奶牛饲养、管理、遗传育种、疾病防治关系十分密切。奶牛繁殖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种公牛和种母牛的饲养量,增加生产奶牛群的饲养量,以提高乳产品产量和质量以及生产经济效益。因此,提高奶牛繁殖力的措施必须考虑上述因素,还必须从提高优秀公牛和良种母牛繁殖力两方面入手,充分利用现代繁殖新技术,挖掘优良奶牛的繁殖潜力。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繁殖产犊是产奶的先决条件,奶牛一年一胎,提高奶牛繁殖率始终是高产奶牛生产面临的课题,也是提高奶牛养殖效益的基础。随着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规模化奶牛场牛群单产水平呈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母牛的繁殖力呈下降的趋势,产奶量  相似文献   

13.
影响奶牛繁殖力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通过不同的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奶牛的繁殖力.而奶牛繁殖力直接关系到奶牛生产水平,因此必须研究这些因素与繁殖力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不断提高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力. 一、与奶牛繁殖力有关的因素 1.种公牛的遗传因素.种公牛繁殖性能的遗传力较低.分析美国和英国近30年来的奶牛育种资料发现,奶牛产奶性能不断提高,但繁殖性能逐渐降低,产奶性能与繁殖能力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影响天祝白牦牛繁殖力的遗传、环境、营养、管理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强化对繁殖牛群的饲养管理;适时断奶,挖掘母牦牛的繁殖潜力;使用生殖激素调控,促进母牦牛及早发情;开展遗传改良等提高天祝白牦牛繁殖力的措施,以期为提高白牦牛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荷斯坦牛体尺体重性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母牛的繁殖性能对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繁殖性能的高低可通过直接影响牛群的生产水平来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繁殖性能的好坏关系到牛群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未来的奶牛业生产。因此,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是奶牛生产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奶牛的体尺、体重性状不仅反映了奶牛体格的大小和结实程度,而且也直接反映了奶牛生长发育阶段饲养管理水平及遗传因素影响的大小,进而间接影响奶牛终身生产性能。在我国荷斯奶牛群的改良过程中,由于大量引入外血,使奶牛的体尺、体重性状得到了较大改善,是否体尺…  相似文献   

16.
奶牛的性状表现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要提高牛群的生产水平,除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条件和及时防治各种疾病等措施外,更重要的是改善牛群的遗传素质,提高优秀高产基因的频率。为了加快江西省奶牛群的遗传改良速度,应主要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奶牛繁殖性能的好坏与生产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年龄、遗传、营养、疾病、人工授精技术、环境和管理等。适当的营养调控是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基础,是奶牛高产的关键,对于保障奶牛业稳定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加养殖效益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提高牛群繁殖效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牛群繁殖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良好的繁殖管理可以提高牛群生产效益,加速畜群遗传改进的速度,对奶牛场盈利不仅有短期效益而且有长期意义。奶牛群繁殖效率与母牛繁殖力、公牛繁殖力、发情鉴定率、授精率和繁殖记录密切相关。妊娠率是检测繁殖状况的关键指标(见表1),妊娠率受4个因素影响:母牛繁殖力、公牛繁殖力、发情鉴定率和受精率。表1生殖力、发情鉴定率和受精率对妊娠率的累积影响从表1中可以看出妊娠率并不等于4种因素(母牛生殖力、公牛生殖力、发情鉴定率和受胎率)的平均值,而是4个因素的乘积值。当4个因素全部95%时…  相似文献   

19.
本次会议旨在探讨应激因素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在过去的50年,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奶牛产奶量受遗传因素调控,且与繁殖力成反比。产奶量不仅与受胎率之间存在负关联,而且与行为发情的表达密切相关。在高产奶牛生产中疾病引起的应激会导致繁殖能力下降。跛行导致发情强度降低及排卵的失败,主要原因是排卵前雌二醇激素分泌量降低和促黄体激素激增的失败。乳房炎一直与长期优势卵泡选择的间隔时间有关,子宫感染的动物使优势卵泡的生长缓慢,产生更少的雌二醇。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奶牛产奶量与子宫感染发病率的增加密切相关,从而导致奶牛的繁殖力降低,并且延长产犊到受孕的时间间隔。在高产奶牛中子宫疾病的发病率是73%,而低产奶牛是45%。各种形式的应激除了影响卵巢外,还能扰乱下丘脑和垂体前叶的内分泌。总之,奶牛繁殖力与产奶量的遗传选择呈负相关,这不仅与生产疾病产生的应激有关,而且还与奶牛高产奶量相关。  相似文献   

20.
奶牛繁殖力是影响奶牛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奶牛繁殖力的因素主要有品种质量与个体遗传因素、奶牛场环境与气候、饲养管理与营养水平、繁殖技术与生殖疾病等。提高奶牛的繁殖力就要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改进、提高、规范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