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单一和混合油脂日粮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胸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并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探究日粮油脂干预后胸肌脂肪酸组成发生变化的代谢机制,为调控肉鸡脂肪酸组成的研究提供新思路。选取1日龄慢速型清远麻母鸡48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CON)饲喂大豆油日粮,试验组(BOF)饲喂等量的混合油脂(大豆油∶猪油∶鱼油∶椰子油=1.0∶1.0∶0.5∶0.5)日粮,试验期127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混合油脂日粮对肉鸡平均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P > 0.05),但显著降低了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 < 0.05);显著增加了肉鸡胸肌中月桂酸(C12∶0)、肉豆蔻酸(C14∶0)、油酸(C18∶1n-9)、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的比例,显著降低了亚油酸(C18∶2n-6)比例(P < 0.05)。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在试验鸡胸肌中共筛选到110种差异代谢物(变量权重值(VIP) > 1,P < 0.05),其中63种差异物质被注释,主要是磷脂代谢物,包括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乙醇胺(PE)等。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混合油脂组显著增加了胸肌中谷胱甘肽和肌肽含量(P < 0.05)。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α-亚麻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和甘油磷酸代谢等脂质代谢通路发生显著改变(P < 0.05)。综上,混合油脂日粮相较于大豆油日粮提高了肉鸡的饲料转化效率,促进了胸肌组织中DHA和EPA的沉积;日粮油脂干预后肉鸡胸肌中磷脂代谢物、氧化稳定性代谢物和脂类代谢途径发生显著改变。本研究鉴定出的差异代谢物和差异代谢通路可为调控肉鸡脂肪酸组成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油脂(大豆油和鱼油)来源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对番鸭生长和屠宰性能以及胸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120只1日龄的雌性番鸭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试验基础日粮维生素E水平为20 mg/kg,其中两个处理组分别添加20 g/kg的鱼油和大豆油,另外两个处理组在油脂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00 mg/kg维生素E,试验分为两个阶段,1~42 d和43~66 d,测定试验期间番鸭的体重、日增重和料比以及屠宰性能和胸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日粮各处理对番鸭生长和屠宰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 0.05),同时对胸肌成分及屠宰24 h后pH值无显著影响(P> 0.05)。肌肉储存1和7 d后,高水平维生素E均显著降低了丙二醛含量(P <0.05)。鱼油组较大豆油组显著提高了胸肌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比例(P <0.05),同时n-6脂肪酸比例显著降低(P <0.05),n-3脂肪酸比例显著升高(P <0.05),导致n-6/n-3显著降低(P <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番鸭与其他家禽品种一样,饲粮中脂肪酸成分的变化对其肌肉脂肪酸组成有显著的影响。此外,日粮添加的维生素E水平超过生理需要水平时可以延长肉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3.
随着常见植物油脂(如大豆油SBO)的短缺,为肉鸡生产商寻找可替代油脂来源已迫在眉睫。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价精炼棉籽油(CSO)替代SBO在肉鸡日粮中的可行性。选择18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配到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4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将CSO(只含0.2%环丙烯脂肪酸,未检测出游离棉酚)替换SBO(w/w)比例分别为25%、50%、75%、100%的配合饲粮。在第6周,于每个重复取2只肉鸡在无菌条件下采集颈静脉血样及胸肌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水平CSO组对1-3周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在4-6周,50%CSO组(P<0.05)的ADG和FCR显著增加,100%CSO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胆固醇(CHO)浓度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水平显著降低(P <0.05)。高水平CSO组(75%和100%)中C14:0和C18:0显著增加,但C18:1n9t、C18:2n6c及胸肌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降低。综上所述,饲粮添加不超过50%CSO对肉鸡肝功能、生长性能及胸肌脂肪酸组成未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同时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和鱼油对雄性肉鸡屠体性状、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脂质过氧化状态的影响。120只2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配到4个组:豆油组(2%)、CLA组(2%)、鱼油组(2%)和混合组(1%CLA+1%鱼油)。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42日龄屠宰取样。试验结果如下:混合组肉仔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与CLA组和鱼油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CLA组、鱼油组和混合组肉仔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豆油组(P0.05)。鱼油组和混合组肉仔鸡胸肌中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CLA组(P0.05)。CLA组和混合组肉仔鸡的胸肌和腿肌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鱼油组(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鱼油组(P0.05)。鱼油组和混合组胸肌和腿肌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的含量,特别是C20∶5、C22∶5和C22∶6含量,均极显著高于CLA组(P0.01)。肉仔鸡胸肌和腿肌中C20∶5、C22∶5和C22∶6的含量在鱼油组和混合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混合组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均显著低于鱼油组(P0.05)。结果表明,CLA和鱼油在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n-3 PUFA的沉积和脂质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5.
产蛋鸡日粮亚麻油水平对蛋黄脂肪组成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54只50周龄健康海蓝褐壳蛋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分别饲喂含0%、2%和4%亚麻油的日粮,研究不同亚麻油水平对蛋黄脂肪酸组成及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亚麻油水平升高,肝脏和蛋黄中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0%亚麻油组比较,2%和4%亚麻油组蛋黄的ALA分别增加8.33倍和18.18倍,EPA含量分别增加7.75倍和4.00倍,DHA含量分别增加5.95%和9.19%。表明蛋黄沉积脂肪酸与日粮脂肪酸组成有强相关。日粮中亚麻油脂肪酸的组成可直接反映在鸡蛋蛋黄沉积的脂肪酸上,在日粮中添加亚麻油,可获得富含n-3PUFA鸡蛋。  相似文献   

6.
饲喂不同油脂对黄羽肉鸡肌肉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用 8 3日龄的雌性广西黄羽肉鸡 90只 ,随机分成 5组 (每组设 2个重复 ,每个重复 9只 ,共 18只 ) ,研究饲粮中不同油脂对肉鸡肌肉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组饲粮分别含 3%的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棕榈油 (PO3组 ,对照组 )、 3% (LO3组 )和 5%的富含α 亚麻酸 (C18:3n 3,ALA)的亚麻油 (LO5组 )、 5%的富含长链n 3脂肪酸 (如C2 0 :5n 3,EPA ;C2 2 :6n 3,DHA)的鱼油 (FO5组 )、 5%的富含亚油酸(C18:2n 6 ,LA)和ALA的火麻仁油 (HO5组 )。饲喂 2 8d,取样测定胸肌和腿肌中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 :PO3(对照组 )肌肉中的n 6 /n 3脂肪酸比值比例高于其他组 (P <0 0 5) ;与对照组相比 ,LO3组和LO5组以ALA和LA为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增加 (P <0 0 5) ,ALA和LA在体内可转化为相应的长链脂肪酸 ;FO5组以长链n 3PUFA ,(如EPA、DPA、DHA)为主的PUFA含量增加 (P <0 0 5) ;HO5组以LA为主的n 6脂肪酸高于其他组 (P <0 0 5) ;长链PUFA (如DHA)易沉积于胸肌中 ,而LA ,ALA易沉积于腿肌中。由此可见 ,肉鸡肌肉组织脂肪酸的组成充分反映了饲粮油脂的脂肪酸组成 ,通过饲粮中添加不同脂肪酸组成的油脂可生产富含特定PUFA的鸡肉  相似文献   

7.
苏晓健 《饲料广角》2010,(23):18-21
用2个试验来评估母猪饲料中追加脂肪酸对母猪子宫脂肪酸构成的影响。在试验1中,组1为对照组(基础日粮),组2为亚麻组(基础日粮添加3.75%的亚麻),组3为保护性脂肪酸组(PFA)含有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当母猪170日龄时,对其进行配种使其怀孕。在妊娠40~43d将组1的7头、组2的5头和组3的8头妊娠母猪屠宰。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组2有增加胎儿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的趋势(P=0.055);组3中胎儿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含量显著增加;组2和组3中胎儿的绒毛尿囊膜中的DHA含量有显著增加趋势;在组2中的母猪子宫内膜中,EP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DPA)含量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1;P0.05),组3的DHA含量也显著增加(P0.001)。总体来看,亚麻组(组2)和保护脂肪酸组(组3)都选择性地使得母猪子宫内膜和绒毛尿囊膜中的EPA和DHA含量有所增加。在试验2中,将含有PFA(1.5%)的170日龄的母猪日粮作为试验组(n=13/每组)日粮,对照组日粮为玉米-豆粕型。30d后采集其血液样本,当母猪205日龄时对其进行人工配种。妊娠11~19d采集其胎儿和母体子宫样本。血液样本数据显示,PFA日粮组的血浆中EPA和DHA含量都有所增加,且试验组的子宫内膜的EPA含量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5);另外试验组胚胎外其他组织的EPA和DHA含量也成倍增加;PFA日粮组的19d胎儿的DHA含量较对照组也有所增加(P0.05)。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年龄和育肥对苏尼特羊肝脏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从苏尼特左旗种羊场放牧群中选取当年、1.5岁和成年羯羊各6只,从育肥群中选取6只肥羔,进行屠宰测试,并采集肝脏组织样品,同时采集草场混合牧草和育肥饲粮样品,并分别检测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放牧饲粮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为2.205,低于育肥饲粮(8.779)。随着年龄的增长,苏尼特羊净肉率和胴体脂肪率极显著提高(P0.01),但在1.5岁羯羊与成年羯羊之间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组织含有丰富的n-3PUFA,其中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组成仅次于大脑组织,比肌肉和体脂高出很多,但随其年龄的增长显著下降(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脏组织中链饱和脂肪酸(MCFA)(P0.01)和C18∶0(P0.05)组成明显上升,相反C18∶1c9组成下降(P0.01);n-6PUFA/n-3PUFA(P0.01)和饱和脂肪酸与(S)/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U)(P0.01)上升。育肥使苏尼特羊肝脏组织中的MCFA(P0.01)和C18∶0(P0.05)组成上升。相反C18∶1c9组成降低(P0.01);n-3PUFA组成下降(P0.05),同时使n-6 PUFA/n-3 PUFA提高(P0.01)。表明放牧饲粮具有n-3PUFA营养特性,而育肥饲粮则具有n-6PUFA营养特性;苏尼特羊早期(周岁左右)生长发育速度显著高于后期,而且体脂沉积量也最佳;苏尼特羊肝脏组织具有n-3PUFA营养特性,但年龄和育肥使其n-3PUFA营养特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年龄和育肥对苏尼特羊尾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从苏尼特左旗种羊场放牧群中选取当年、1.5岁和成年羊各6只,从育肥群中选取6只肥羔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同时采集尾脂样品、草场混合牧草和育肥饲粮样品分别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放牧饲粮n-6PUFA/n-3PUFA(以下简称n-6/n-3)为2.205,低于育肥饲粮(8.779)。2)随着年龄的增长尾油中链饱和脂肪酸(P0.01)和C18∶0(P0.01)以及C4∶0等短链脂肪酸(P0.05)组成明显上升;相反,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UFA)(P0.01)以及C18∶1c9(P0.01)和C18∶3(P0.05)组成则显著下降;同时n-6/n-3(P0.05)和S/U(P0.05)上升。3)育肥使苏尼特羊尾油中链饱和脂肪酸(P0.01)和C18∶0(P0.01)以及C4∶0等短链脂肪酸(P0.01)组成明显上升;相反,C18∶1c9(P0.01)和C18∶3(P0.01)以及n-3PUFA组成(P0.01)下降;同时n-6/n-3提高(P0.01)。说明放牧羊饲粮具有n-3PUFA营养特性,而育肥羊饲粮则具有n-6PUFA营养特性;苏尼特羊尾油C18∶1c9和n-3PUFA组成很高,而n-6PUFA组成相对较低,而且具有n-3PUFA营养特性,但年龄增长和育肥使其n-3PUFA营养特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究大规格吉富罗非鱼(GIFT)对不同植物油的利用效果,筛选出大规格吉富罗非鱼饲料中合适的植物脂肪源。分别以大豆油(SO)、棕榈油(PO)、棉籽油(CO)、菜籽油(RO)、磷脂油(SL)和大豆油∶棕榈油∶棉籽油∶菜籽油∶磷脂油=1∶1∶1∶1∶1的混合油(MIX)为脂肪源配制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229.92±0.31)g的吉富罗非鱼8周。每种试验饲料投喂4个网箱(重复),每个网箱放养50尾。结果表明:对于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棉籽油组和混合油组显著低于菜籽油组(P0.05)。菜籽油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混合油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混合油组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菜籽油组和磷脂油组(P0.05)。混合油组肝体指数显著高于棕榈油组和菜籽油组(P0.05)。大豆油组、菜籽油组、棕榈油组和磷脂油组在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大豆油组和菜籽油组肌肉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于肌肉中n-3系脂肪酸/n-6系脂肪酸,菜籽油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棉籽油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棉籽油组肝脏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菜籽油组则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于肝脏n-3/n-6,菜籽油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肌肉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系数均高于肝脏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系数。在饲料脂肪酸组成与肌肉或肝脏脂肪酸组成的相关系数中,均以棕榈油组最大,磷脂油组最小。由此得出,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和磷脂油可以作为大规格吉富罗非鱼(体重为230~790 g)饲料中良好的脂肪源。大规格吉富罗非鱼肌肉中脂肪酸组成一定程度上被饲料脂肪酸组成影响,但肝脏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较小。  相似文献   

11.
文昌鸡肌内脂肪和腹脂的组成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地方鸡品种文昌鸡肌内脂肪(IMF)和腹脂(AF)中脂组成成分和脂肪酸含量,试验选取98日龄文昌鸡(母鸡)50只,测定屠宰性能,采集胸肌、腹脂组织,测定其甘油三酯(TG)、磷脂(PLIP)、胆固醇(TCHO)和脂肪酸(FA)含量。结果表明,胸肌中IMF显著低于腹脂率(AFR)(P0.01);两种组织中脂组成存在共性,均以甘油三酯(TG)为主,但胸肌中TG含量显著低于腹脂(P0.01),而磷脂(PLIP)含量则显著高于腹脂(P0.01)。脂肪酸(FA)组成测定结果显示,两种组织中FA的种类相似,但胸肌中大部分种类脂肪酸的含量低于腹脂,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A)和必需脂肪酸(EFA)等功能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腹脂(P0.05)。试验结果表明,胸肌和腹脂组织中脂组成和脂肪酸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提示了肉鸡IMF和腹脂沉积的差异特性,为后期优质肉鸡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添加植物油(豆油和亚麻籽油)配制3种等氮但脂肪水平不同的日粮(Ⅰ组6%;Ⅱ组9%;Ⅲ组12%),研究其对罗氏沼虾生长、体组织常规组分及肌肉和肝胰腺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质量(1.00±0.01)g的罗氏沼虾幼虾60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虾,网箱饲养60 d。结果显示:Ⅱ组和Ⅲ组罗氏沼虾体重、增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系数则以Ⅰ组最高,且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日粮不同脂肪水平对罗氏沼虾全虾和肌肉中总水分、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罗氏沼虾肌肉中亚油酸、亚麻油酸含量低于它们在肝胰腺中的含量,n-3 PUFA>n-6 PUFA;而花生四烯酸、EPA和DHA在肌肉中的含量高于其在肝胰腺中的含量,并且n-3 PUFA0.05);n-6 PUFA中,C18:2n-6(亚油酸)和C20:4n-6(AA)均无显著变化(P>0.05);HUFA含量随日粮脂肪水平增加递减,且Ⅲ组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肝胰腺中亚油酸(C18:2n-6)和亚麻油酸(C18:3n-3)含量逐渐增加,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SFA(C14:0、C16:0、C18:0)、EPA及DHA含量则明显下降(P<0.05)。结果表明,日粮脂肪水平对罗氏沼虾生长及肌肉和肝胰腺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亮氨酸和谷氨酸对肥育猪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77 kg左右的三元杂交肥育猪6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2头,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5%L-丙氨酸(等氮对照组)、1.00%亮氨酸+1.37%L-丙氨酸(亮氨酸组)、1.00%谷氨酸+1.44%L-丙氨酸(谷氨酸组)、1.00%亮氨酸+1.00%谷氨酸(亮氨酸+谷氨酸组)。饲喂60 d后屠宰采集肌肉样品,检测其中脂肪酸含量以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背最长肌中,亮氨酸组C18∶2n-6和C20∶1含量显著增加(P0.05),C18∶0含量显著降低(P0.05),谷氨酸组C14∶0和C16∶0含量显著降低(P0.05),C17∶0和C18∶2n-6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股二头肌中,亮氨酸组C16∶0含量显著降低(P0.05),谷氨酸组C18∶2n-6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亮氨酸组背最长肌中脂肪酸转运蛋白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亮氨酸+谷氨酸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脂肪酸转运蛋白4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与等氮对照组相比,谷氨酸组和亮氨酸+谷氨酸组背最长肌中脂蛋白脂酶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上述结果提示,饲粮添加1.00%亮氨酸或1.00%谷氨酸可调控肥育猪肌肉中脂肪酸组成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北京油鸡腿肌中长链脂肪酸变化规律,试验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150、300、450日龄北京油鸡腿肌的中长链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北京油鸡腿肌共鉴定出33种中长链脂肪酸,其组成不随日龄的变化而变化;油酸(C18∶1 n-9c)、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 n-6c)、硬脂酸(C18∶0)、花生四烯酸(C20∶4 n-6)和棕榈油酸(C16∶1)等脂肪酸为北京油鸡腿肌中的主要脂肪酸,其含量占总脂肪酸的95.52%;除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外,饱和脂肪酸(SFAs)、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不饱和脂肪酸(UFAs)、必需脂肪酸(EFAs)和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比例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450日龄绝对含量极显著地高于150和300日龄(P0.01);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 n-3,DHA)、α-亚麻酸(C18∶3 n-3,ALA)和花生四烯酸(C20∶4 n-6,ARA)、亚油酸(C18∶2 n-6c,LA)分别是北京油鸡腿肌中主要的n-3系列和n-6系列PUFAs,北京油鸡腿肌n-6/n-3 PUFAs比例在21.18~24.39∶1范围内,且450日龄显著高于150和300日龄。研究结果提示日龄对北京油鸡腿肌脂肪酸分类的绝对含量影响程度高于对相对比例的影响,且基于脂肪酸绝对含量,北京油鸡150和450日龄的腿肌在营养及风味上要优于300日龄。  相似文献   

15.
EPA/DHA对体外发酵及瘤胃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DHA/EPA对体外发酵和瘤胃液脂肪酸变化的影响。试验通过采用持续动态人工瘤胃装置,向发酵罐中添加EPA/DHA,连续培养7 d,分析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及发酵模式的改变。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EPA/DHA使瘤胃液pH升高(与CK相比,Trt1和Trt2分别升高了0.11和0.35),Trt2 与CK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CK相比处理组3种主要挥发酸中乙酸浓度下降(P<0.01),丙酸浓度升高(P<0.01),丁酸浓度下降(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对照组相比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EPA/DHA使瘤胃液脂肪酸成分发生改变。与CK相比处理组C18∶0含量显著下降(P<0.01); t 11 C18∶1含量显著升高(P<0.01);c-9,t-11 CLA含量显著升高(P<0.01),但是两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因此,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EPA/DHA可以改变瘤胃发酵模式,影响不饱和脂肪酸瘤胃氢化过程,使脂肪酸组成发生改变,为采用新的营养措施调控反刍动物产品中CLA的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选取30只健康、体重[(42.5±3.1)kg]相近的6月龄杜寒杂交F1代肉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G1组)试验羊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G2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沙葱粉的基础饲粮,沙葱粉按照每只每天20 g的量添加,试验组(G3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基础饲粮,微生物发酵饲料按照每只每天100 g的量添加。试验期为75 d,其中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60 d。在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羊进行屠宰,分别从肾脏周围、腹部皮下以及尾部采集脂肪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与G1组相比,1)G2组和G3组肉羊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G2组肾周、腹部皮下以及尾部脂肪组织中亚油酸(C18∶2cis-6)、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的含量以及PUFA/饱和脂肪酸(SFA)的值显著提高(P0.05),硬脂酸(C18∶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G3组腹部皮下和尾部脂肪组织中DH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肾周脂肪组织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C18∶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3)G2组和G3组尾部脂肪组织中n-6 PUFA的含量以及n-6/n-3的值显著提高(P0.05),G2组肾周脂肪组织中n-3 PUF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G3组肾周脂肪组织中PUFA/SFA的值显著降低(P0.05);4)G2组和G3组腹部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中SOD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5)肉羊腹部皮下(R2=0.967)、尾部(R2=0.965)和肾周脂肪组织(R2=0.992)中M DA含量和SOD活性与PUFA沉积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01),其中MDA对多元回归方程的贡献为负增加,而SOD为正增加。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和微生物发酵饲料均能够提高舍饲杜寒杂交肉羊的生长性能;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可有效改善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并可提高脂肪氧化稳定性,改善脂肪品质;饲粮中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改善效果欠佳,但可提高脂肪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微藻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α-亚麻酸(ALA)对蛋黄脂肪酸成分以及蛋黄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影响。方法:选取300日龄海兰褐蛋鸡576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64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添加0.2%DHA和0.3%ALA,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添加DHA和ALA的鸡蛋,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添加DHA比添加ALA更能显著增加蛋黄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P0.05),更具降低胆固醇等作用。2个添加组均能显著增加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的含量(P0.05),并且添加DHA或ALA均能降低n-6/n-3的比值;添加DHA和ALA都可以显著降低蛋黄中的总胆固醇(TC)和总三酰甘油(TG)值(P0.05);添加DHA能更有效的降低血清TG。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2%裂殖壶菌粉蛋鸡饲粮中添加胆碱和磷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360只28周龄的海兰灰产蛋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基础饲粮含有2%裂殖壶菌粉(二十二碳六烯酸(DHA),137.09mg/g)。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他4个处理组在基础饲粮上分别添加1,000mg/kg胆碱(CHO)、1,000mg/kg乙醇胺(MEA)、1,000mg/kg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和500mg/kgLPC+500mg/kgMEA(LPC+MEA)。所有饲粮等能(代谢能,11.15MJ/kg)等氮(粗蛋白,16.60%)。试验期28天。结果表明:各处理饲粮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28天后,饲粮添加LPC显著降低了蛋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含量(P0.01),提高了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LPC有增加蛋黄n-6PUFA含量的趋势(P=0.07);饲粮添加CHO和LPC显著提高了蛋黄n-3PUFA和DHA含量,降低n-6PUFA与n-3PUFA的比例(n-6/n-3)(P0.01)。饲喂14天后,蛋黄DHA含量达到最大值,且蛋黄DHA含量在CHO和LPC组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2%裂殖壶菌粉蛋鸡饲粮中添加胆碱,饲喂周期达到14天后,可增加蛋黄n-3PUFA和DHA含量,且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和鸡蛋组分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麻油对宁乡猪背肌和3种不同脂肪组织中长链脂肪酸谱的影响,并探究脂肪酸生成的潜在机制。选取日龄相近、平均体重(43.21±0.64) kg的宁乡阉母猪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后,宁乡猪背肌中花生一烯酸(C20∶1)、γ-亚麻酸(C18∶3n-6)、α-亚麻酸(C18∶3n-3)含量显著提高(P0.05),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显著降低(P0.05);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对3个脂肪组织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与背肌趋于一致,如能显著提高背脂、腹脂和肾周脂中亚油酸(C18∶2n-6c)、C18∶3n-6、C18∶3n-3、二十碳三烯酸(C20∶3n-6)含量(P0.05),降低背脂和腹脂中油酸(C18∶1n-9c)(P0.05)、C20∶4n-6(0.05≤P0.10)及肾周脂中硬脂酸(C18∶0)含量(P0.05);同时,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还能显著降低3种脂肪组织中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P0.05),使3种脂肪组织中平均n-6/n-3 PUFA比值降到5.92。此外,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能显著下调背脂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α)、γ-过氧化酶活化增生受体(PPARγ)和脂肪酸去饱和酶2(FADS2)基因的表达(P0.05),对α-过氧化酶活化增生受体(PPARα)基因的表达也有抑制趋势(0.05≤P0.10)。上述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能显著提高宁乡猪背肌、背脂、腹脂和肾周脂中C18∶3n-3含量,使3种脂肪组织中平均n-6/n-3 PUFA比值降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范围(4~6)内;这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分化及抑制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探究油脂类型对肉鸡不同组织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的科宝肉鸡母雏,随机分为8个组(4个单一油脂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5.00%亚麻油、玉米油、芝麻油和猪油;4个混合油脂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2.50%猪油+2.50%玉米油、2.50%猪油+2.50%芝麻油、2.50%亚麻油+2.50%玉米油和2.50%亚麻油+2.50%芝麻油),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组织及油脂类型与组织的交互作用对42日龄肉鸡组织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影响显著(P0.05),油脂类型对42日龄肉鸡组织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42日龄肉鸡胸肌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脏和腹脂(P0.05),是肝脏的37.50~89.50倍,是腹脂的129.54~190.64倍,而42日龄肉鸡的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肝脏与腹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油组胸肌中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2)21日龄肉鸡肝脏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42日龄(P0.05或P0.01)。3)油脂组合及油脂组合与日龄的交互作用对肉鸡肝脏GAPDH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日龄对肉鸡肝脏GAPDH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显著(P0.05)。由此可见,油脂类型对肉鸡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呈现组织间的差异,玉米油可提高胸肌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42日龄肉鸡胸肌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脏和腹脂,21日龄肉鸡肝脏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42日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