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张蕾  任嵩  张璐  孙杰 《中国畜牧兽医》2020,47(2):514-523
试验旨在研究卵钙蛋白-32(ovocalyxin-32,OCX-32)、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基因多态性与蛋品质性状的关联性,寻找与蛋鸡蛋品质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采用PCR-SSCP技术对海兰褐蛋鸡父母代中OCX-32、OVA基因的多态位点进行检测,使用SPSS 22.0软件将不同基因型与海兰褐蛋鸡蛋品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并进一步在子代中验证,寻找优势基因型。结果显示,OCX-32基因第6外显子中检测到AA、BB和CC 3种基因型,2个突变位点,分别位于7 018和7 116 bp;OVA基因第5外显子中检测到AA、BC、BB 3种基因型,2个突变位点位于4 296和4 323 bp。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海兰褐蛋鸡父母代OCX-32基因AA基因型的蛋黄重极显著高于BB和CC基因型(P < 0.01);海兰褐蛋鸡父母代OVA基因AA基因型的哈氏单位及蛋白高度极显著高于BC基因型(P < 0.01),显著高于BB基因型(P < 0.05),AA基因型蛋白重显著高于BC基因型(P < 0.05)。在子代中验证进一步确定了OCX-32基因的AA基因型为调控蛋黄重的优势基因型,OVA基因的AA基因型为调控哈氏单位、蛋白高度和蛋白重的优势基因型。综上所述,OCX-32及OVA基因对蛋品质性状有一定影响,可作为蛋鸡的分子育种标记。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了解蛋壳基质蛋白OCX-32基因对鸡蛋壳品质的遗传效应,试验以长顺绿壳蛋鸡为研究对象,在测定蛋壳质量后翅静脉采血提取DNA,采用PCR扩增并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OCX-32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筛查及与蛋壳品质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长顺绿壳蛋鸡OCX-32基因中检测到2个SNP位点,即位于外显子4的g.22 598 071 CT错义突变,产生2种基因型(CC和CT),其中C为优势等位基因,其频率为0.900,属于低度多态位点;位于内含子4的g.22 598 730TA突变,产生3种基因型(TT、TA和AA),T为优势等位基因,其频率为0.650,属于中度多态位点。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g.22 598 071 CT位点对长顺绿壳蛋鸡蛋壳强度、蛋比重、蛋壳比例和蛋白高度有显著影响(P0.05),g.22 598 730 TA位点对长顺绿壳蛋鸡的蛋品质10个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g.22 598 071 CT位点可能作为鸡蛋壳品质选择的一个遗传标记,OCX-32基因与长顺绿壳蛋鸡蛋品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发掘长顺绿壳蛋鸡蛋品质的分子育种标记。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复方维生素纳米乳对海兰褐蛋鸡产蛋后期生长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56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3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 mL/kg的复方维生素纳米乳,试验为期8周,分别测定了海兰褐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结果表明:试验组鸡产蛋率、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砂皮蛋比例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黄比例、哈夫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壳重、蛋黄重、蛋黄颜色、蛋白高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蛋白比例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蛋壳厚度、蛋白重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复方维生素纳米乳可显著提高海兰褐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并对改善海兰褐蛋鸡蛋品质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揭示地方品种与国外高产蛋鸡品种蛋品质的差异,本文以山东省地方品种汶上芦花鸡和海兰褐蛋鸡为素材,比较分析同一日龄下两个品种蛋品质差异。结果表明:蛋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方面,海兰蛋鸡极显著高于汶上芦花鸡(P<0.01),在蛋壳强度、蛋比重、蛋壳厚度、蛋黄颜色方面汶上芦花鸡极显著高于海兰蛋鸡(P<0.01),汶上芦花鸡蛋蛋黄比例高于海兰褐蛋鸡的,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贵州长顺绿壳蛋鸡选育与开发利用,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124只长顺绿壳蛋鸡的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ESR1)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并与其蛋品质性状进行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长顺绿壳蛋鸡ESR1基因中出现AA、AC和CC 3种基因型,其由于A(-999)C 1个SNPs所导致,经χ2适合性检验,基因型分布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P<0.05)。基因型与蛋品质性状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3种基因型个体间的蛋重、蛋形指数、蛋黄比率、蛋白比率、蛋壳重差异不显著(P>0.05),而AA与AC基因型个体的蛋壳厚度差异显著(P<0.05),在不影响其它性状的情况下,选择AA基因型个体可得到良好的蛋壳厚度,从而增强蛋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不同品种蛋鸡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蛋品质的差异,试验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32~34周龄海兰褐蛋鸡(对照组)、琅琊鸡、济宁百日鸡和沂蒙草鸡正常鸡蛋物理指标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琅琊鸡、济宁百日鸡和沂蒙草鸡蛋重显著低于海兰褐蛋鸡(P0.05),而蛋形指数、蛋黄色泽、蛋壳比率、蛋黄比率、蛋白比率显著高于海兰褐(P0.05);各品种间相比蛋比重、蛋壳厚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海兰褐蛋鸡鸡蛋哈氏单位最低,沂蒙草鸡鸡蛋哈氏单位低于琅琊鸡、济宁百日鸡,但无显著差异(P0.05);海兰褐蛋鸡鸡蛋蛋黄色泽、蛋壳比率、蛋黄比率、蛋白比率与3个地方鸡种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各品种鸡蛋的粗蛋白含量均在12.5%左右(P0.05),地方品种鸡蛋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海兰褐蛋鸡(P0.05),济宁百日鸡和沂蒙草鸡蛋黄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海兰褐蛋鸡(P0.05);而3个地方品种鸡的蛋黄卵磷脂含量显著高于海兰褐(P0.05)。随着蛋重的增加,蛋黄比率和蛋壳比率明显降低,与蛋壳比率、蛋黄比率、蛋白比率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蛋重与哈氏单位、蛋壳厚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7.
以京海黄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斑联蛋白(zyxin)基因外显子9的SNP,探讨zyxin基因该位点多态性与京海黄鸡屠宰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该位点存在1个SNP突变位点,表现为3种基因型:AA、AB和BB。统计分析表明,公鸡的胸肌重AA基因型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活体重和屠体重AA基因型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母鸡的活体重、头重、爪重和屠体重AA基因型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全净膛重AA基因型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新疆褐牛Leptin基因与体尺的相关性,以42头成年健康的新疆褐牛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Leptin基因外显子II E2JW多态性并与新疆褐牛体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eptin基因E2JW具有三种基因型AA、AB和BB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908、0.5238和0.2857。经测序发现:该位点T103C、C113T、C126G和T252A处存在突变。群体多态信息含量0.3727,属于中度多态、遗传杂合度0.4954,B等位基因是优势等位基因。与新疆褐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A基因型个体体高、十字部高均值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BB基因型个体后腿围显著高于AB型(P0.05)。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褐牛Leptin基因外显子II E2JW多态性与其体尺性状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新疆褐牛体尺性状选育的潜在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PCR-SSCP技术对石歧杂鸡的催乳素(prolactin,PRL)基因外显子2进行SNP检测和测序分析,并对该基因与石歧杂鸡产蛋、就巢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RL基因外显子2存在多态性位点,该位点由于在3838位点发生C→T的碱基突变,产生了AA、AB和BB3种基因型,并导致氨基酸的改变,由亮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基因型AA和等位基因A的频率最高;BB基因型个体首次就巢时间显著晚于AA和AB基因型(P0.01);BB基因型的就巢次数显著多于AA和AB基因型(P0.05);3种基因型与产蛋性状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促卵泡激素受体(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基因多态性与拜城油鸡产蛋性状、蛋品质及孵化性能的关系,为选育高生产性能的种鸡提供新的分子标记。【方法】以129只拜城油鸡为研究对象,利用DNA混池重测序技术筛选SNPs位点,采取Sequenom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相关位点分型,通过SPSS 26.0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进行FSHR基因多态性与拜城油鸡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结果】FSHR基因外显子1上存在2个SNPs位点:SNP1(g.7640519 C>A)、SNP2(g.7640639 T>C);外显子4和5上分别存在1个SNP位点:SNP3(g.7692270 C>T)、SNP4(g.7698478 A>G);外显子10上存在3个SNPs位点:SNP5(g.7716725 G>C)、SNP6(g.7715900 A>G)、SNP7(g.7716470 T>C),除SNP6外,检出率均在90%以上。SNP1位点仅检测到2个基因型:CC和CA,CC为优势基因型;SNP2、SNP3和SNP7位点均存在3种基因型:TT、TC和CC;SNP4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AA、AG和GG;SNP5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CC、CG和GG。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NP2位点CC基因型个体开产日龄极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1),显著高于CT基因型(P<0.05);TT基因型个体蛋重显著高于CT基因型(P<0.05),入孵蛋死胚率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SNP3位点TT基因型个体蛋壳厚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SNP5位点CG基因型个体300日龄总产蛋量极显著高于CC和GG基因型(P<0.01),300日龄平均蛋重和开产蛋重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开产体重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GG基因型个体蛋壳厚度显著低于CC和CG基因型(P<0.05)。SNP7位点TT基因型个体开产蛋重和个体蛋重均显著高于CC和CT基因型(P<0.05),蛋白高度和蛋黄重均显著高于CT基因型(P<0.05),哈氏单位值极显著高于CC和CT基因型(P<0.01)。【结论】FSHR基因SNP5(g.7716725 G>C)位点CG基因型可作为影响拜城油鸡产蛋性能的标记基因型,SNP7(g.7716470 T>C)位点TT基因型可作为影响拜城油鸡蛋品质的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旨在探讨IGF-1、OVR作为玫瑰冠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相关的分子标记。采用PCR-SSCP技术对IGF-1、OVR进行SNPs检测。结果表明:IGF-1外显子3(A-38965G),OVR外显子3(G-5448A)、6(G-8284A)和8(A-9030T)存在突变位点;χ2检验显示:玫瑰冠鸡群体在A-38965G和A-9030T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关联分析表明:G-8284A位点BB型鸡的初生重、开产日龄、300日龄平均蛋重均显著高于AA型(P0.05);A-38965G位点AB型蛋重、哈夫单位、蛋白重均显著高于BB型(P0.05);OVR多态位点构建的单倍型中,GAT的蛋壳强度、蛋重均显著高于GAA(P0.05),开产日龄、300日龄总产蛋数均显著高于GGT(P0.05)。这说明IGF-I、OVR与产蛋性能及蛋品质性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BB、AB型及单倍型GAT有望作为与玫瑰冠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分析钙调素(Calmodulin,CAM)基因启动子区域碱基多态性与京海黄鸡产蛋性状和鸡蛋蛋壳质量性状间的关系。采用PCR-SSCP法检测京海黄鸡CAM基因启动子区域碱基多态性。结果表明:京海黄鸡CAM基因启动子区域有3个SNPs(G326A、A327G、C366T),PCR扩增产物SSCP出现6种基因型:AA、AB、AC、BB、BC和CC。AA基因型个体的300日龄产蛋数和66周龄产蛋数显著高于BB型个体(P<0.05)。AA型个体的蛋壳强度和蛋壳重显著小于AB、BB、AC和BC型个体(P<0.05)。CAM基因座对京海黄鸡300日龄蛋重、蛋型指数、蛋壳强度和壳重百分率的主效应指数(MEI)均大于3%。初步推断CAM基因座可能是影响京海黄鸡产蛋数和蛋壳质量性状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纳米级液体复合维生素氨基酸对海兰褐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200日龄左右海兰褐蛋鸡38 1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组在饮水中添加纳米级液体复合维生素氨基酸,测定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兰褐蛋鸡产蛋率、平均蛋重、蛋壳强度和蛋黄颜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壳厚度、蛋壳重和哈氏单位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海兰褐蛋鸡死淘率和破畸形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纳米级液体复合维生素氨基酸可以有效改善鸡蛋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五龙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催乳素(PRL)和促卵泡激素β亚基(FSHβ)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其与产蛋性状的关系.选产蛋高峰期五龙鹅100只,采取个体圈养方式饲养,记录个体产蛋量.结果显示,FSHβ外显子3存在1个SNP位点产生3种基因型AA、AB、BB,产蛋量呈现AA型>AB型>BB型趋势;PRL内含子2上存在1个SNP位点产生3种基因型CC、CD、DD.CC型、CD型、DD型的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平均蛋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CD型、DD型的产蛋总量显著高于CC型(P<0.05);GnRH基因5′端调控区存在1个SNP位点产生2种基因型EE、EF型,EF型的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平均蛋重都要高于EE型,但是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EE型的产蛋总量显著高于EF型(P<0.05).  相似文献   

15.
杨春  刘振  李春义 《中国畜牧兽医》2014,41(11):227-231
本试验旨在研究草原红牛不同基因型与屠宰肉用性状的关联性。选用草原红牛作为试验群体,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binding proteins 6,IGFBP6)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将突变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牛屠宰肉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IGFBP6基因外显子2上发现1个多态性位点A180G,具有3种基因型:AA、AB和BB。SPSS 13.0统计分析结果表明,IGFBP6基因外显子2 AB和BB基因型净肉重极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1);眼肌面积和骨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而在宰前活重、胴体重、肾脂重和肋脂重方面3种基因型个体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IGFBP6基因的多态性与屠宰肉用性状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为今后草原红牛的育种保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并对草原红牛肉用性状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海兰褐与海兰白两个蛋鸡品系作为研究素材,选择催乳素基因(PRL)、卵细胞卵黄受体基因(OVR)、卵抑制剂基因(OIH)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GnRHR)4个基因作为产蛋性状相关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对候选基因进行多样性检测,并与蛋重及产蛋数两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PRL、OVR和OIH3个基因候选位点在本研究海兰蛋鸡群体中存在SNPs,但3个基因候选位点不同基因型与产蛋性状关联分析均未能达到显著水平(P>0.05);GnRHR基因候选位点在本研究群体中未检测到多态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阐明云南省地方鸡品种阿克鸡、武定鸡的蛋品质特征,试验以43周龄海兰褐蛋鸡为对照,采用常规方法测定阿克鸡组、武定鸡组、海兰褐蛋鸡组鸡蛋的蛋品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蛋品质指标进行降维分析,以评定不同鸡种蛋品质的优劣。结果表明:海兰褐蛋鸡组蛋重(64.50 g)最大,显著高于武定鸡(54.97 g)组和阿克鸡(54.59 g)组(P<0.05);3组间蛋比重差异显著(P<0.05);武定鸡组和海兰褐蛋鸡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阿克鸡组(P<0.05);武定鸡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阿克鸡组和海兰褐蛋鸡组(P<0.05);武定鸡组和阿克鸡组蛋形指数、蛋黄重、蛋黄比率、哈氏单位均显著高于海兰褐蛋鸡组(P<0.05)。3组间水分、粗脂肪和三酰甘油含量差异显著(P<0.05),粗灰分、钙、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海兰褐蛋鸡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阿克鸡组(P<0.05),武定鸡组与阿克鸡组和海兰褐蛋鸡组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阿克鸡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武定鸡组(P<0.05),海兰褐蛋鸡组与武定鸡组和阿克鸡组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汶上芦花鸡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技术对催乳素(prolactin,PRL)基因外显子2进行SNP检测和测序分析,并对该基因与汶上芦花鸡繁殖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RL基因外显子2存在1个多态性位点,该位点由于在3838 bp发生C→T的碱基突变,产生了AA、AB和BB 3种基因型,并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由亮氨酸变为苯丙氨酸。B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B的频率最高;3种基因型(AA、AB和BB)在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300日龄体重、300日龄蛋重的繁殖性状指标上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P>0.05)。表明PRL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与汶上芦花鸡繁殖性状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七个鸡种蛋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克华  窦套存  曲亮  郭军  洪军 《中国家禽》2012,34(5):23-27,31
鸡蛋品质是鸡蛋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非常关注的性状,为分析蛋品质在鸡种内及鸡种间的差异,本试验测定了5个地方鸡种和2个国外蛋鸡品种各30个蛋共12项常规蛋品质指标。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背景对蛋品质影响较大,2个国外鸡种的蛋重、哈氏单位等指标高于地方鸡种,而地方鸡种在蛋形指数、蛋壳质量、蛋黄颜色以及蛋黄比率上占优,国内蛋用鸡种改良可以选择蛋黄性状为重点选育方向。7个鸡种中,海兰白蛋鸡的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黄重是最大的,但海兰褐蛋鸡却与之完全相反,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从品种内差异角度来看,商业化鸡种蛋品质变异系数小,国内鸡种整齐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试验分析了海兰褐壳蛋鸡、淮南麻黄鸡、贵妃鸡和D1系4个蛋鸡品种(系)所产鸡蛋的蛋黄比例、浓蛋白比例、稀蛋白比例及浓稀比。结果表明:淮南麻黄鸡、贵妃鸡和D1系的蛋黄比例显著高于海兰蛋鸡(P0.05),浓蛋白比例显著低于海兰蛋鸡(P0.05);海兰蛋鸡的浓稀比最高达1.19,贵妃鸡最低仅0.91;D1系母鸡30周龄鸡蛋浓蛋白、稀蛋白及蛋黄比例与40、50周龄时显著相关(P0.05或P0.01)。D1系稀蛋白比例、浓稀比与蛋重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蛋黄比例与蛋重显著负相关(P0.01),蛋黄比例、浓蛋白比例、稀蛋白比例及浓稀比均与哈氏单位无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