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种不同复合肥对杉木幼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良种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不同肥料品种开展杉木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肥料Ⅰ(N∶P_2O_5:K_2O=12∶12∶6)最有利于林分胸径生长,肥料Ⅲ(N∶P_2O_5∶K_2O=16∶16∶16)最有利于林分树高生长,肥料Ⅱ(N∶P_2O_5∶K_2O=15∶9∶6)介于二者之间。肥料Ⅰ在施用45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量达最高值,分别为3.08 m、8.60 cm;肥料Ⅱ在施用45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量达最高值,分别为3.62 cm、8.28 cm;肥料Ⅲ在施用40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达最高值,分别为4.70 m、7.60 cm。当施肥量均为300 g/株时,肥料Ⅲ树高净生长量显著高于肥料Ⅰ和肥料Ⅱ,肥料Ⅰ的胸径净生长量高于肥料Ⅱ和肥料Ⅲ。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苗期施肥对黎蒴栲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对黎蒴栲实生幼苗进行不同梯度的配比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T_4(N 0.112 5 g/株、K_2O 0.050 0 g/株)、T_5(N 0.075 0 g/株、P_2O_5 0.350 0 g/株)均较有利于黎蒴栲幼苗的生长。施氮肥处理的黎蒴栲苗木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未施氮肥处理(T_3,P_2O_5 0.175 0 g/株、K_2O 0.100 0 g/株)和对照的,施氮肥有利于黎蒴栲幼苗叶片叶绿素的积累。黎蒴栲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施肥前期,与氮肥施用量呈正相关;后期生长阶段,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其生长状况密切相关。可通过叶片叶绿素含量了解植物对氮肥的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3.
配方施肥对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巴马县连续3 a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处理A:N∶P_2O_5∶K_2O=16∶6∶8;处理B:N∶P_2O_5∶K_2O=12∶8∶10;处理C:N∶P_2O_5∶K_2O=10∶10∶10;CK:不施肥(对照))对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中幼林的营养生长有良好促进作用,其树高、地径、冠幅的肥效反应均表现为:处理A处理B处理CCK,处理A施肥效果最佳,其各项生长指标增长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CK(不施肥)处理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给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幼树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由纯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和砂页岩发育而成的B层土壤为栽培基质,栽植3年生棕榈苗木,设计氮、磷、钾3因素4水平的正交施肥试验方案,共设16个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作为对照,就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根系形态指标、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1)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各根系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在16个施肥处理组合中,就不同配比肥的施用效果而言,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和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棕榈苗的各根系指标值和生物量,均以N_2P_1K_2(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0 g/株、硫酸钾肥19.608 g/株)处理的为最高;由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棕榈苗的各根系指标值和生物量,则均以N_2P_2K_1(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62.5 g/株、硫酸钾肥0 g/株)处理的为最高。2)对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各根系指标的隶属函数综合值的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对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棕榈苗根系发育和生物量积累的施用效果均最优的施肥处理方案是N_2P_4K_1(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125 g/株、硫酸钾肥0 g/株),其中,N的影响最大,P的影响次之;对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棕榈苗根系发育和生物量积累的施用效果均最优的施肥处理方案是N_1P_2K_4(施尿素0 g/株、钙镁磷肥62.5 g/株、硫酸钾肥39.216g/株),其中,P的影响最大,N的影响次之;对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棕榈苗根系发育和生物量积累的施用效果均最优的施肥处理方案是N_2P_4K_2(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125 g/株、硫酸钾肥19.608 g/株),其中,N的影响最大,K的影响次之。【结论】施肥可促进棕榈苗根系的发育和生物量的积累,而能有效促进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根系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最适配方是不同的。在16个施肥处理组合中,可促进栽培于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和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的棕榈苗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的最适施肥处理方案均为N_2P_1K_2,而可促进栽培于由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的棕榈苗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的最适施肥处理方案则为N_2P_2K_1。可促进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由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和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棕榈苗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的最优施肥处理方案分别是N_2P_4K_1、N_1P_2K_4、N_2P_4K_2;而最优施肥处理方案都不在所设计的16个施肥处理组合之中。  相似文献   

5.
在雷州半岛的唐家林场设立了7种施肥处理试验①ck(不施肥对照)、②P_(15)、③K_8、④P_3K_4、⑤N_2P_4K_4、⑥N_3P_6K_6、⑦滤泥5kg+N_5P_2K_2,分别于2a、3a和4a时进行了调查和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影响尾叶桉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蓄积量的生长,这种影响在2a~4a间都到达显著水平。在7种处理之间,所有6施肥处理都与对照差异显著;多元素与单元素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在2a~4a间,N_3P_6K_6处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材积生长量都最大。 N_3P_6K_6处理的产值最高,利润也最高,比排第2的常规施肥处理N_5P_2K_2利润多12.5%;是对照处理利润的3.75倍,为最佳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了氮、磷、钾3种常用肥料对幼龄期假鹊肾树生物量累积的影响,建立了施肥量与假鹊肾树生物量的回归方程。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并对回归方程进行优化,得到假鹊肾树的较优施肥量和施肥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当施肥量分别为氮肥(尿素,含N 46.4%)20 g/株,磷肥(过磷酸钙,含P_2O_5 12%)6 g/株,钾肥(氯化钾,含K_2O 60%)13g/株时,假鹊肾树生长较好。氮磷钾元素(N:P_2O_5:K_2O)配比约为1.2∶0.1∶1。  相似文献   

7.
对红锥中龄林进行了间伐整枝后实施施肥的试验示范,结果显示:间伐整枝后适量施肥可以增加林分生长量并提升林分质量,施肥2a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增量分别比不施肥林分提高101.35%~110.81%、89.73%~113.70%和111.96%~116.08%,年均生长量达0.74~0.78 m、1.38~1.56 cm和0.05 cm~3。提出了红锥中龄林实施间伐修枝后适宜的施肥方案为:每株施复合肥(N-P_2O_5-K_2O=16-16-16)200 g+尿素100 g+氯化钾50 g或每株施复合肥(N-P_2O_5-K_2O=16-16-16)350 g。  相似文献   

8.
丁香是优良的观赏花木,为了探索出罗兰紫丁香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的最佳施肥方案,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处理对其生长开花特性、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养分积累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处理下,罗兰紫丁香均有不同程度的新枝生长和植株开花。F2处理,即基准施肥量-30%,对罗兰紫丁香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2)F2处理下的总生物量积累量最高,达到1095.37g,是不施肥处理的1.77倍;(3)是否施肥对于罗兰紫丁香叶绿素的积累和植株总叶面积没有显著性影响,但基准施肥量+60%,会造成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4)罗兰紫丁香单株各器官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均是NKP。F2处理单株积累的N、K元素含量最高,F4处理单株积累的P元素含量最高;(5)F2处理下植物的生长特性和观赏特性最好、营养物质积累较多。丁香抗性强、耐瘠薄,滴灌减量施肥有利于其生长发育,罗兰紫丁香的最佳施肥处理为F2,即每年7.14g/株的N、1.246g/株的P_2O_5和1.764g/株的K_2O施肥量。  相似文献   

9.
桉树梢枯病是近年来在广西桉树林中发生的为害性大的真菌性病害之一。为探讨该病的防治途径,于发病林区发病高峰前期,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开展不同配方肥施肥对病害控制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桉树梢枯病林,不同配方的施肥对林木的胸径、树高、蓄积量增长率影响不同,对病害的控制效果亦不同。试验中的处理4(N+P_2O_5+K_2O 32%,有机质12%,有效钅朋、锌、铜含量2 602 mg/kg,含生防菌、氨基酸及复合杀菌剂,株施0.75 kg)的林木平均胸径、树高、单位面积蓄积量增长率和病情指数下降率最高,分别达5.73%,10.1%,18.7%,73.8%,防治效果达80.3%。  相似文献   

10.
伊昊 《绿色科技》2022,(1):202-204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杉木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以2年生杉木人工林为试验对象,于2021年4月设置了5种不同施肥处理,即T1:尿素100 g/株、T2:硫酸钾100 g/株、T3:钙镁磷100 g/株、T4:复合肥100 g/株和T5:不施肥对照(CK),2021年11月开展不同营施肥处理杉木人工幼林树高、地径测量,测算了...  相似文献   

11.
选用4种不同密度马尖相思幼林,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造林试验。对4种不同密度3年生马尖相思幼林的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生长进行了观测分析,用标准木的各器官干质量估测林分的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3年生马尖相思幼林的胸径、树高、冠幅生长无显著性影响,对枝下高生长的影响到第3年时已趋明显,差异显著。3年生幼林生物量以密度为2 505株/hm2最高,鲜质量达59.24t/hm2,气干质量达24.33t/hm2;3 330株/hm2最低,鲜质量为42.97t/hm2,气干质量为17.33t/hm2。不同密度3年生幼林各器官生物量气干质量所占比率均为干>叶>枝>根>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在福建省蕉城区开展了红锥不同施肥处理正交设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红锥造林保存率影响不显著,对树高、胸径影响显著.在红锥造林时以总量150g/穴过磷酸钙,先按总量的50%作为基肥,然后第3年再按总量的50%作为追肥,可以显著提高红锥的树高、胸径,施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对建立在广东开平的尾叶桉MLA6年生无性系施肥试验林进行了生物量和养分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尾叶桉MLA无性系幼林早期施肥促进了无性系的生长,也促进了生物量的增加。生长最佳的施肥处理N75P200K50,其6年生的生物量最大,地上生物量和树干生物量分别为65 95、54 94t·hm-2,分别是不施肥处理的2 37和2 36倍,分别是最大施肥量处理N75P300K75的1 65倍和1 67倍。通过胸径和树高与生物量建立的回归方程,可预测尾叶桉MLA无性系单株或林分生物量。叶片的N、P、K含量较高,施肥促进了尾叶桉无性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  相似文献   

14.
以N、P、K肥为基肥,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西南桦幼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基肥施用量为0~200 g/株的范围内,树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均随着基肥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基肥施用量的处理间树高和胸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和地径生长较好的处理均是基肥施用量为200 g/株的处理,树高和地径生长较差的处理均是不施肥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用氮肥能对U6的生物量生长产生显著的影响.不施肥处理N0的干、皮、枝、叶、根,以及总重量都小于施肥处理N1(100g)、N2(150 g).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地下部分生物量存在显著的差异(p=0.0339),地上部分生物量各处理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123),而部分生物量各处理之间则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叶面积指数跟单株叶重、树干重、枝条重、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之间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p<0.01);使用N肥对U6的树高、胸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p<0.05),不施肥处理的树高明显小于施肥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越发突出,但是在各施肥处理间(N1、N2、N3、N4、N5、N6),施肥的多少则对树高没有多大的影响.施用N肥对U6的胸径有显著的影响(p<0.05),不施肥处理明显小于施肥处理.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影响也增大,但是到了一定的时间(第23个月),这种影响则开始减弱.施用N肥对U6的材积也有显著的影响(p<0.05),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差异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对定植2年的桃花心木山地人工幼林进行6个处理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桃花心木山地人工幼林林木的树高、胸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需N、P、K肥一起配合施。此试验最为合理的施肥配方是:G∶100g尿素+200g过磷酸钙+50g硫酸钾,能使树高生长量增加85.1%,胸径生长量增加84.91%;其次为:100g尿素+200g过磷酸钙+100g硫酸钾,能使树高生长量增加69.0%,胸径生长量增加71.07%,最差的施肥处理是:50g尿素+100g过磷酸钙,能使树高生长量增加36.3%,胸径生长量增加10.69%。  相似文献   

17.
尾叶桉实生林施肥6a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对尾叶桉实生林施肥试验6 a的生长、生物量、养分含量和经济效益进行全面的总结.结果表明施肥对尾叶桉幼林具有极明显的增产效应,6年生施肥处理与不施肥处理间的树高、胸径和每公顷材积生长的差异达极显著.施肥处理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比不施肥处理的分别提高了34.76%、56.80%和206.59%,尤其是施肥最佳处理9(树高13.17 m,胸径13.73 cm和材积141.1 ?1.77%、78.54%和290.86%.该试验中N、P、K的最佳施肥配比为2∶3∶1.施肥既提高了尾叶桉的生长量,也增加了尾叶桉各组分的生物量,促进了尾叶桉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此外,合理施肥还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最佳施肥处理9,6年生时获纯利达9 *hm-2)分别提高946.84元*hm-2,是不施肥处理的9.58倍,其投入产出比达2.74,内部收益率32.33%.  相似文献   

18.
杉木幼林施肥肥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肥力中等的酸性红黄壤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年生杉木幼林进行7个处理、3次重复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杉木幼林树高、抽高和胸径虽有影响,但效果均不显著;钙镁磷肥、磷酸铵及过磷酸钙肥效相当,沟施肥效好于穴施。施肥能影响杉木各器官的生物量,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叶、干、枝、根;沟施磷酸铵对树叶生长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并对生物总量影响显著。协方差分析显示杉木幼林施肥时的初始树高会干扰肥效,特别对施肥当年树高的影响显著,肥效分析时必须进行修正以消除其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配比的磷钾肥对1 a生、2 a生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测定1 a生、2 a生防风根干重,以HPLC测定防风有效成分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结果表明,当1 a生和2 a生防风施肥处理分别为P_2O_5 124 kg/hm~2和K_2O 46 kg/hm~2、P_2O_5 186 kg/hm~2和K_2O 92 kg/hm~2时,防风根干重均达到最大值。当1 a生、2 a生防风分别施用P_2O_5 124 kg/hm~2和K_2O 46 kg/hm~2、P_2O_5 124 kg/hm~2和K_2O 92 kg/hm~2时,防风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总含量最高。钾肥对1 a生、2 a生防风根干重均有显著影响。最适于防风有效成分积累的磷肥量为P_2O_5 124 kg/hm~2。一定范围内配合施用磷钾肥促进防风生长,有利于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积累。综合考虑产量与品质,在田间氮素补至一致条件下,即每公顷含氮量为72 kg时,1 a生、2 a生防风肥料施用量分别为P_2O_5 124 kg/hm~2和K_2O 46 kg/hm~2、P_2O_5 124 kg/hm~2和K_2O 92 kg/hm~2,可获得成本低、优质高产防风,对于农业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施不同氮磷钾组合肥对核桃楸苗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核桃楸苗木生长影响的结果表明,氮磷钾组合施肥能显著促进核桃楸苗木的生长,对高径生长、根系发育和生物量均有明显地增效作用。不同施肥处理间在幼苗的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和生物量等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综合影响苗木质量的各项指标,以施氮10 g/m、磷(P_2O_5)6 g/m、钾(K_2O)6 g/m配比的处理表现最优,为适宜的施肥处理,该项研究为核桃楸育苗合理施肥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