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更好地了解浙江海岛外来入侵植物的特征和习性,通过对嵊泗县花鸟岛外来入侵植物的实地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对其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危害现状、原产地、生活型和入侵途径等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花鸟岛现有外来入侵植物19种,其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有4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21.1%;其次是旋花科植物,有3种,占入侵植物总数15.8%;就危害程度而言,已造成严重危害的种类有5种,中等危害的有8种,轻度危害的有种6种。这些外来入侵植物中,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种类最为丰富(16种,占总数的84.2%);原产地以美洲为主(16种,占总数的84.2%);引入途径以人为有意或无意引入为主。嵊泗县花鸟岛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与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有相似关联之处,也有其适应海岛环境的特殊性,对其防控应采取相应不同的方法对策。  相似文献   

2.
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丁莉  杜凡  张大才 《西部林业科学》2006,35(4):98-103,108
在查阅资料及多年实地观察的基础上,首次系统地对云南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云南现有的外来入侵植物计有129种,经对这些植物进行种类、来源、性状的构成以及危害程度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的外来入侵植物有39科,86属。含5种以上的有8科,来源于南美热带的种类最多,达63种,占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种数的49%;草本植物97种,占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种数的75%。依据这些外来入侵植物在云南的分布情况和在其分布地的优势度并予赋值,以此划分它们的危害等级。具Ⅰ级危害程度的有6种,Ⅱ级危害程度的有34种,Ⅲ级危害程度的有89种。据此得出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数量居全国之首,已成为我国外来入侵植物最严重区域的结论。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危害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广西林业外来入侵植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研究广西林业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情况、生境类型、原产地和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广西目前有林业外来入侵植物75种,隶属于24科56属。其中,菊科(Compositae)的种数最多(25种),远大于其他科;来源于美洲的种类最多(62种),占总种数82.7%。林缘和林区道路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最多,所受危害程度最大;人工林中外来入侵植物的种数和危害都大于天然林。对本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入侵植物有14种,危害程度中等的有21种,较轻的有40种。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林业入侵植物提供了基础,也可为广西林业入侵植物的管理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广西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万大山属北热带山地,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目前已遭到外来种植物入侵。通过实地调查和查证文献资料,初步确定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内外来入侵植物有23种,隶属于12科21属,其中菊科种类最多,6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26.1%;其次为苋科,3种,占入侵植物的13.0%。从来源看,23种入侵植物中,有21种来自热带美洲,占入侵植物种的91.3%。23种入侵植物均为r-选择对策种,其中有草本20种,占入侵植物种类总数的87.0%。23种入侵植物几乎全部是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引入。最后对保护区内入侵植物的危害性及防治措施也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粤东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共记录粤东地区外来入侵植物126种,隶属于39科99属。分析了粤东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生活型、来源、生境、危害程度及入侵途径等,并提出了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野外调查,对北部湾海岸带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危害现状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海岸带现有外来入侵植物36种,隶属于14科31属,其中菊科植物13种,禾本科5种,含羞草科和旋花科各3种,分别占总种数的36.1%、13.9%和8.3%。就危害程度而言,已造成严重危害的种数达9种,中等危害和轻度危害分别16种和11种。从原产地分析来看,源自美洲的入侵植物多(33种),占总种数的91.7%,其次为源自亚洲(印度)、地中海和欧洲的植物(各1种)。这些外来入侵植物中,草本植物种类最为丰富(27种,占种总数的75%),其次为灌木(5种,占种总数的13.9%)和藤本(3种,占种总数的8.3%),乔木最少(1种,占种总数的2.8%)。并提出了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调查广西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现状的基础上,对路域范围内现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初步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南友高速公路路域现有外来入侵植物46种,隶属18科36属,分别占广西、中国外来人侵植物种数的40.4%和12.1%;入侵植物以菊科的种类最多,有10种;入侵植物以原产于热带美洲的种类最多,达23种;入侵植物檀株性状以草本最多,有30种;入侵植物危害“很严重”的有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1种,危害“严重”的有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vo.r.radiata)、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等6种;通过“自然传人”途径入侵的外来植物29种,危害严重的植物主要通过此途径入侵,但“有意栽培”的南美蟛蜞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也已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8.
辽宁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与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辽宁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报道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并对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分布特点、引入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目前有51种外来入侵植物:①隶属于17科35属。其中菊科为优势科,所含种数为11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21.8%;②来自美洲的植物29种,占总种数的56.9%;来自于欧洲的外来入侵植物有10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19.6%;③在辽宁的分布特点是大连地区分布种数最多为43种,其次是沈阳地区为40种;④有30种是人为有意引进,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58.8%。15种是属于无意引进造成的,占总种数的29.4%。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发现,保护区内及周边区域共有外来入侵植物22科、46属、54种,这些种类中多数对保护区的影响较小,基本不会影响到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而为害较重的有4种,占总数的7.4%,这些种类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控制外来入侵植物在保护区的扩张,提出了生物防治、开展监测、制定长期防控方案及开展合理利用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统计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12种,隶属38科88属;属环境保护部发布外来入侵物种5种;1级入侵种6种,2级11种,3级5种,4~7级90种。同时对112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生活型、入侵途径及入侵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对该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梧州市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查询相结合的方法,确认分析梧州市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性状、起源地、传入途径和危害程度,结果表明:梧州市目前共有入侵植物27种,隶属于14科25属,其中以菊科植物种类最多,占总种数29.63%;草本植物20种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74.07%;24种起源地为美洲,占总种数88.89%;有意引种数量比例超过总种数一半;危害程度达到严重和较严重比例不高,少于总种数的1/4。目前梧州市入侵植物尚未引发严重的生态系统破坏问题,但存在较多潜在的生态安全隐患。最后对梧州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外来入侵植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野外调查和相关资料整理,初步探讨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原产地、引入途径、生境类型、分布情况和危害程度。结果表明:该区现有外来入侵植物31科69属87种,种数最多的有菊科(Compositae)和禾本科(Gramineae),其中来源于美洲的种类最多,有67种,占总种数77.9%。危害状况严重的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广州市车陂涌河岸带人为干扰较少的 5 个河段的草本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河 岸带的物种多样性和影响河岸带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总结适宜广州河岸带生态护岸的草本植物。经统 计,河岸带样方内共有草本植物 57 种,隶属于 23 科 51 属,禾本科与菊科植物最多,分别占 10 种和 8 种。本土植物 47 种,外来入侵植物 10 种,存在外来生物潜在入侵危险。群落结构复杂,物种组成繁多。 结合生态护岸原则和调查结果,最终筛选出节节草 Commelina diffusa、柔枝莠竹 Microstegium vimineum、 红尾翎 Digitaria radicosa 等 10 种本土植物作为生态护岸植物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基于野外考察及相关文献查阅,调查分析了乐昌市现有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长型、分布生境、入侵范围及危害程度.结果表明:乐昌市2013-2015年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04种,隶属于36科,81属.其中菊科(23种)、豆科(14种)、禾本科(8种)和苋科(8种)植物占乐昌市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50.96%.另外根据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自然地理分布、入侵范围及其所产生的危害,将乐昌市外来入侵种划分为5级:即恶性入侵类(1级,14种)、严重入侵类(2级,13种)、局部入侵类(3级,38种)、一般入侵类(4级,18种)和有待观察类(5级,21种).与周边其他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相比发现,乐昌市与香港地区共有种数最多,为72种;广州市与乐昌市共有种数百分比最大,为69.86%.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南宁市公园绿地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状况,对南宁市13个主要城市公园彩叶植物资源展开了调查。结果表明:南宁市公园绿地彩叶植物有62种,隶属于36科49属,以乔木、灌木及草本生活型为主;春色叶植物8种、秋色叶植物及常色叶植物各13种,双色叶植物4种,斑叶及花叶植物24种。提出了南宁市公园绿地双色叶植物及藤本类彩叶植物资源较为匮乏,建议加强此类植物资源的引种利用及开发。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外来入侵植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研究了湖北省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原产地、生活型等。结果表明:当前湖北省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14种,隶属于28科,其中,在外来入侵植物中,菊科最多(34种),占总数的29.8%;豆科次之(14种);禾本科排第3位(11种)。从入侵湖北省的外来入侵植物总体构成来看,以来自美洲的外来植物种类最多(66种),占57.9%,其次为欧洲(29种),占25.4%,亚洲和非洲较少。笔者还对湖北省外来植物的入侵现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福建东山岛外来入侵植物调查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取线路调查与随机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山岛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东山岛现有植物种类总计约1 055种,其中本土野生植物632种,外来和栽培植物423种。423种外来和栽培植物中有外来入侵植物22科59种,种组成类以菊科最多,有16种,占27.1%;起源地以美洲最多,有45种,占76.3%;引入途径以无意引入最多,有32种,占54.24%。在分析外来入侵植物的来源、生境特点、入侵途径、生活型和危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管理和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华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野外调查和相关资料整理,探讨华南地区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来源、生长型,比较不同地区间种类组成的相似性,预测部分危险性较大的入侵种的扩散趋势。研究表明:华南三省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48种,属于41科105属,其中广东、广西、海南分别为132、129、100种,以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和苋科(Amaranthaceae)的种类最多。美洲起源的入侵种最多,共有108种,占总种数73.0%。草本型入侵植物种类最多,共有114种,占总物种数77.0%。广东和广西两省入侵植物组成的相似性最大,广西和海南的相似性最低。  相似文献   

19.
郑勇奇  张川红 《林业科学》2006,42(11):114-122
外来树种如果形成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会产生多方面影响,其中最严重的是对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具有爆发性和长期性,且不可逆转.与其他种类的生物相比,外来树种的入侵具有很长的时滞,预测比较困难.我国引种的外来树种数量多,过去对外来树种的生物入侵研究很少,开展外来树种入侵性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估,制定统一的技术规程和标准,确定各种外来树种的入侵性等级,对我国林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我国在外来树种生物入侵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建立外来树种信息系统,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制定外来树种入侵评价标准与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建立外来树种监测及生物入侵早期预警系统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正确处理林木引种与生物入侵的相互关系,对外来树种进行生物入侵风险评估,制定生物入侵防范战略,可以有效地防止生物入侵的发生.同时也要针对树木的生命周期长、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特点,避免夸大外来树种的生物入侵风险,更好地促进外来树种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