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杉木第二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洋口林场杉木第二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第二代种子园子代生长在家系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家系内个体间的遗传分化剧烈。从群体中选出的优良家系及家系内优良的单株造林 ,增产效果显著 ;杉木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间有较高的表型和遗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广西杉木第二代良种林分生长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广西10年生杉木第二代良种林分生长量,分析杉木第二代良种在广西不同区域的适应性及增益效果,将良种林分生长量与行业标准及广西地方标准规定的杉木中心产区低限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杉木第二代良种林分生长量在不同试验点间差异显著;3个试验点的良种林分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极显著高于对照林分,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平均增益分别为47.2%、50.8%和215.8%;10年生良种林分的树高、胸径、年均蓄积生长量和蓄积量均达到行业标准规定的杉木中心产区16年生时的低限指标要求,年均蓄积生长量和蓄积量达到广西地方标准规定的杉木中心产区15年生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福建省官庄林场杉木第二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子代测定结果表明,参试家系间的效应显著;利用方差分析的结果,估算了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并以10%、20%的选择强度估算出杉木的遗传增益值。通过分析得出杉木各生长性状间有较高的相关性。依材积选择出46个优良家系,用作造林,4年生时估计其遗传增益可达41.37%~51.37%。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合赣南地区生长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良种,本试验对6种不同世代不同类型杉木良种造林后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杉木不同世代不同类型良种试验林的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4年生与5年生的杉木良种中,洋口3代良种表现最佳,其树高、胸径均显著大于其他良种(P0.01);7年生时,同样是洋口3代杉木良种生长表现最好,杉木平均材积生长量为0.040 0 m~3,高出平均材积生长量的29.45%,其次是信丰杉木2代、信丰杉木1代良种,其造林后6 a材积生长量显著高于陈山红心杉1代(P0.01)、融水种源杉木林分良种与洋口杉木2.5代。本试验结果表明,杉木高世代良种具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选择当地选育的杉木良种造林能够取得较好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5.
2018年10月对营造在福建省邵武市二都国有林场的杉木第3代种子园家系子代幼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测定。通过分析其生长性状指标,筛选速生型优良杉木家系。结果表明:5年生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3个生长性状指标家系间差异极显著,且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和中等的变异程度。以材积生长性状为依据,采用比较选择法优选出8个幼龄期生长表现良好的杉木家系,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值比对照分别提高19. 01%、22. 36%和75. 57%。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福建省官庄林场杉木第二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子代测定结果表明。参试家系间的效应显著;利用方差分析的结果,估处了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并以10%、20%的选择强度估算出杉木的遗传增值。通过得出杉木各生状间有较高的相关性。依材同46个优良家系,用作造林,4年生时估计其遗传增益可达41.37-51.37%。  相似文献   

7.
8年生杉木第2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开展杉木第2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结果表明:试验林生长优良,8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7.49 m、10.8 cm、0.0462 m3;杉木第2代种子园家系间生长差异极显著,生长性状在家系水平上受到中度偏弱的遗传控制,在单株水平上受到弱的遗传控制;以8年生材积为指标选择出12个优良家系和7株优良单株,入选优良家系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11.93%,入选单株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24.36%,选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21年生杉木无性系生长与遗传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来源于湖南省的38个杉木无性系在广西柳州市21年生试验林各生长性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中林龄杉木无性系间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及树冠指标生长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冠长及冠幅等性状重复力为58.65%87.19%,均达50%以上,表现为中等以上重复力,说明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及树冠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无性系生长性状胸径、树高及材积与树冠性状冠长、冠幅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从38个供试杉木无性系中筛选出88号、68号、300号等3个优良杉木无性系,单株材积分别达0.494 8、0.438 9、0.412 9 m3,较优良种源、改良代种子园种子及优良家系组成的5个实生对照平均值分别高出43.59%、27.37%和19.82%。  相似文献   

9.
对营造在浙江省龙泉市林科院6年生杉木三代种子园家系(36个家系,1个对照)子代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6年生杉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3个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差异达极显著,且有相对较高的广义遗传力,而材积有中等以上的遗传变异系数.杉木三代种子园有较好的群体改良效果,6年生时材积的遗传增益比对照提高了14.89%.以材积为依据,采用对比法选择出9个早期速生型杉木优良家系,其群体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值分别大于对照10.04%、15.99%和45.69%.  相似文献   

10.
杉木第2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12年生杉木第2代子代测定林的主要生长性状值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各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性状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以材积性状作为主要指标,同时兼顾树高、胸径指标,对参试家系进行选择,选出表现最好的30个家系,12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为12.61 m、16.76 cm、0.16000 m3,遗传增益分别为2.95%、5.55%、14.24%,平均现实遗传增益为31.78%,这些优良家系适合在福建省顺昌县境内及周边Ⅱ类立地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杉木纯林为对照,对同林龄楠木+杉木、鹅掌楸+杉木混交林的生长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造林9年后,鹅掌楸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均高于楠木,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差异不大,但胸径和材积显著小于纯林;2种混交林的经济产出均高于纯林,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2.
林国刘 《林业调查规划》2021,46(2):137-142,147
在马关县金城林场森林抚育试点区具代表性杉木纯林中设置监测样地和对照样地,对观测样地于2010年进行修枝抚育,并于2010年、2011年、2013年、2016年进行增长量观测,对比观测当年较2010年增长量和增长率变化,对比分析杉木修枝抚育和未抚育林分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修枝抚育杉木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蓄积、森林生物量、森林碳储量均明显高于未抚育林分,并且在一定时期处于上升态势。因此,修枝抚育能有效提高杉木生长量。建议加强杉木经营管理,适时开展森林抚育,改善杉木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13.
尾巨桉2种留萌密度的幼林生长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留萌密度对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lla×E.grandis)萌芽林生长量的影响,分4个生长时期(0.3年生,1.4年生,2.3年生和3.3年生)对广西东门林场尾巨桉2种留萌密度(留萌1株和留萌2株)的萌芽林的生长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种留萌密度下桉树萌芽林的胸径,树高及林分蓄积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留萌1株的萌芽林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均显著高于留萌2株的萌芽林,而且这种差异会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而留萌2株的林分蓄积量表现出高于留萌1株的萌芽林的态势,但差异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毛竹杉木混交造林对土壤养分及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省宁化县方田乡泗坑村营造的7年生杉木毛竹混交林和杉木、毛竹纯林的林下土壤养分及林木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杉木混交林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比毛竹纯林和杉木纯林高,毛竹杉木混交林中毛竹、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高、枝下高、冠幅、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比毛竹、杉木纯林高。表明,毛竹、杉木混交造林改善了土壤养分,促进林分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陆江 《林业调查规划》2021,46(2):153-156,164
以广西来宾灰木莲阔叶林、杉木针叶林分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树冠竞争指数、Hegyi简单竞争指数作为因变量,3 a内胸径增长量作为自变量,研究林分内林木竞争对单木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木胸径增长量与竞争指数均为负相关,表明林木受到的竞争越大,林木的胸径增长量就越小;作为阔叶树种的灰木莲胸径的增长量比针叶树杉木更容易受到林木树冠竞争的影响;相对于Hegyi简单竞争指数,树冠竞争指数更能说明林木胸径增长量与林木竞争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生长及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中的福建柏生长量、林分物种多样性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3年生的福建柏木荷插花混交林与福建柏纯林相比,福建柏胸径、单株材积分别增加20.6%、53.2%,林分总蓄积量增加34.9%,差异达显著水平;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多,土壤更加疏松透气,养分含量也更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杉木57个自由授粉家系进行子代测定,结果表明,8 a生杉木种子园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超过对照5.82%、11.67%和31.08%,变异系数分别为20%、22.16%和58.44%.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家系间差异显著.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26、0.35和0.36,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6、0.69和0.68.以材积超过家系平均值15%为入选标准,选择出优良家系13个,平均遗传增益为22.9%.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不同立地及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影响,在浙江庆元林场3个林区分别开展了不同间伐强度(10%~15%、16%~30%、31%~40%)对杉木(隆宫林区杉木19年生,卢峰和白领头两个林区20年生)人工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间伐3 a后,隆宫和卢峰林区胸径、单株材积都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3个林区16%~30%和31%~40%间伐强度胸径平均连年生长量、单株材积平均连年生长量都要显著高于10%~15%间伐强度,而16%~30%和31%~40%间伐强度之间差异不显著,相同林区不同间伐强度的树高平均连年生长量差异都不显著,3个林区31%~40%间伐强度的平均林分蓄积都较小,隆宫和白领头林区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分蓄积平均连年生长量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卢峰林区16%~30%和31%~40%间伐强度林分蓄积平均连年生长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10%~15%间伐强度。本研究通过综合林分因子分析得出隆宫和白领头林区的最佳间伐强度16%~30%,而卢峰林区的最佳间伐强度为31%~40%。  相似文献   

19.
不同立地条件下引种秃杉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杉木采伐迹地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开展秃杉与杉木、柳杉、福建柏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9年生秃杉在Ⅰ、Ⅱ、Ⅲ立地级的生长与Ⅳ立地级的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秃杉在Ⅰ、Ⅱ、Ⅲ立地级的生长好于杉木、柳杉、福建柏,其差异达显著水平;秃杉的单株材积增幅达26.0%~49.3%。表明秃杉可作为福建省杉木采伐迹地的优良更新树种,宜在Ⅰ、Ⅱ、Ⅲ立地级造林,其生长量大,效益好。  相似文献   

20.
北美鹅掌楸不同种源在闽北山区的生长表现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对从美国引进的北美鹅掌楸3个种源进行苗期试验并建立测定林,在6年生时对测定林进行调查和分析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苗高、地径的差异均达到0.05显著水平;6年生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平均值分别达6.41 m、10.94 cm和0.03561 m3,与本地乡土速生落叶树种南酸枣比较,生长性状表现相当,能较好适应闽北地区的生长。各种源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差异均不显著,但在个体水平上仍存在较大的差异,树高、胸径、材积个体水平的变异系数都约为相对应指标种源水平的4倍,从优良种源的292株个体中选择了10株优良的个体作为杂交育种或无性系利用的繁殖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