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状浅坑集水技术是通过在地表设置浅坑结合覆物的方式,有效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的方法。该文以冀北山区24a生红富士苹果树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自然降水,分析了集水技术对果园土壤水分、果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网状浅坑集水能有效提高果园中土壤水分含量和苹果产量。采用网状浅坑集水技术处理,20、40、60cm处土壤水分较对照分别增加15.7%~24.4%、16.2%~20.1%、14.7%~18.4%;平均产量较对照增加2820kg/hm~2,增产12.16%。  相似文献   

2.
不同肥料配比对金红苹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金红苹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苹果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发现不同施肥处理均较对照显著提高了苹果的品质和产量。化肥对苹果品质和产量的贡献率为:氮肥钾肥磷肥,全肥料处理提高了苹果的商品果率和产量。缺肥(NP)处理果农纯收入133.8千元/hm~2,较对照收入增加14.3千元/hm~2。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红富士苹果由于品质优,且具有晚熟、丰产、耐储存的特点,被广大果农进行种植。但由于现阶段果园的营养技术不到位问题,造成其果形不正、品质差。基于此,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红富士苹果优质栽培技术的要点,以期提高果园效益,增加果农收益。  相似文献   

4.
每个承包果园的农户都会被果园无休止的活儿忙的焦头烂额,到了湿热的夏季,仅除草、蔬果、灭虫、施肥这几项活就能忙得人喘不过气来。京郊果农独辟蹊径,大胆创新,根据鹅的生活习性和果树的管理科学,在果园里养鹅,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苹果根区土壤生物特性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夏季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不同果园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它们和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数量密切相关,与土壤全量、速效养分之间,绝大部分都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对有机质除直接作用外,多是通过其他酶的间接作用来影响的;苹果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为夏季秋季春季,微生物总数与土壤主要肥力均呈正相关,与有机质、全氮、全磷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灰孔雀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除曼稿子保护区外,勐养、勐仑、勐腊、尚勇4个子保护区均有灰孔雀雉分布,潜在分布面积约222 825hm~2。春季种群密度为0. 004 60只/hm~2,种群数量为1 009只,冬季种群密度为0. 003 76只/hm~2,种群数量为858只,全年平均种群密度0. 004 18只/hm~2,种群数量平均值为931只,按照±5%的误差率来估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灰孔雀雉种群数量理论值为884-978只。灰孔雀雉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3种生境有选择偏好,分布在海拔624-1 750m的区域。针对灰孔雀雉种群保护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低丘果园生草栽培复合效应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本试验是通过果园行、株间种植多年生绿肥作物 ,养鹅过腹还园 ,以达到肥土、壮树、增产、增效的目的。为了明确和证实这种生草栽培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 ,在 1999年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为期 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1 材料和方法试验地设在安徽县枞阳县大山果园。供试品种为日本甜柿 (富有、次郎、西村早生 ) ,7年生 ,株行距 4× 4m。土壤为下蜀系黄土 ,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0 .92 %、p H值 7.1、全 N量 0 .16%、全 P量 0 .0 71%、全 K量 3.86%。供试绿肥牧草为紫花芷蓿。供试鹅种为皖西大白鹅。养分测定 :有机质采用外加热法 ,全 N用开氏定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南亚热带中山区的铁坚油杉天然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的生物量和碳储量以及分配格局,为提高该地区碳储量提供参考依据。在天然铁坚油杉林内设定标准样地,采用标准样方收获法和标准木法测定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碳储量。(1)铁坚油杉天然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为239.61 t/hm~2,乔木层为237.65 t/hm~2,灌草层为0.18 t/hm~2,凋落物层为1.78 t/hm~2,生物量主要集中在乔木层。(2)植被层各组分有机碳含量相差不大,为介于465.22~512.17 g/kg之间;各组份间的碳含量无显著性差异,0~20 cm层土壤层碳含量高达12.55 g/kg,土壤层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随着深度增加碳含量降低程度变小。(3)生态系统总碳为134.55 t/hm~2,其中植被层为68.45 t/hm~2,乔木层为67.54t/hm~2,碳储量相对高,植被层的碳储量主要集中在乔木层,所占比例高达98.70%;土壤层碳储量为66.10 t/hm~2,该生态系统碳储量集中在土壤层和乔木层,且两者所占比例接近,分别为50.20%、49.13%。铁坚油杉天然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储量相对较高,土壤固碳能力较强,应进行合理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了解陇县某果园土壤养分,为开展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于2020年7月中下旬,对陇县某果园10个土壤样品(采样深度为0~40 cm)进行风干、研磨处理后进行了土壤酸碱性、质地及养分分析。结果表明:陇县某果园土壤质地为粉壤土,呈碱性。有效磷含量最大值为9.2 mg/kg,最小值1.2 mg/kg,平均为4.9 mg/kg,含量集中在极低水平;速效钾含量最大值237 mg/kg,最小值104 mg/kg,平均149 mg/kg,含量集中在低水平;全氮含量为0.63~0.98 g/kg,平均0.84 g/kg,处于中等水平;有机质含量为7.9~16.6 g/kg,处于中等水平。适宜苹果种植的土壤为中性偏酸性土壤且排水良好。为此,提出了建议:通过增施农家肥、硫肥、硫酸铵、等酸性肥料等对土壤改良,在今后的施肥过程中增加磷肥、钾肥及有机肥的施用量,维持或适量增加氮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以来,青铜峡市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果农在果园内发展鸡、鸭、鹅等禽类养殖,走实现树上、树下"双丰收"立体发展模式。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在树新林场王旭东的果园里,4000多只鸡鹅正在果园中悠闲觅食。这些被当地人称为"溜达鸡"的生态鸡,通过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成为周边地区餐馆饭店的抢手货。"树林中散养的鸡,吃的是害虫、杂草和落果,节省饲料,鸡粪还成了树苗的有机肥料,形成了零排污、循环利用、生态立体的养殖链。散养也使鸡鸭  相似文献   

11.
分别对造林密度为3088株/hm~2、2067株/hm~2、2001株/hm~2和1668株/hm~2的20a生闽楠人工林进行了林下植物调查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闽楠人工林林下植物的种类、高生长、覆盖度和多样性指数减少,生活力减弱;土壤容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孔隙度和通气度以及持水量降低,有机质、水解性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减少。土壤肥力状况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下降。该试验中,闽楠人工林最佳的造林密度是1668株/hm~2。  相似文献   

12.
西南桦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速生、珍贵用材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本研究对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速生阶段(12年生)西南桦人工林的碳素含量、贮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西南桦不同器官碳素含量为443.5~475.3 g/kg,各器官碳素含量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干材、树枝、树根、树叶、干皮。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素含量分别为442.6、427.8和450.3 g/kg。土壤(0~80 cm)中碳素含量为15.04 g/kg,其中表土层(0~20 cm)的碳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土层;(2)西南桦人工林碳素总贮存量为202.41 t/hm~2,其中乔木层为57.13 t/hm~2,占28.22%;灌木层为1.04 t/hm~2,占0.51%;草本层为0.80 t/hm~2,占0.40%;凋落物层为1.92 t/hm~2,占0.95%;土壤层为143.44 t/hm~2,占70.87%;(3)12年生西南桦人工林年净生产力为10.20 t/(hm~2·a),碳素年净固定量为4.77 t/(hm~2·a),折合成CO2的量为17.49 t/(hm~2·a)。  相似文献   

13.
老苹果园改造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老苹果园的高效更新提供参考依据,以改造前后的苹果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改造前后果园不同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及苹果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改造后苹果园的多数土壤养分指标和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的活性以及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和果实中总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均优(高)于改造前果园;与改造前的果园相比,改造后苹果园中20~40 cm深土层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分别增加了23.91%、15.78%、9.35%和33.5%;苹果的单果质量和果实中总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分别增加了8.07%、11.6%、17.65%和11.35%。  相似文献   

14.
不同林分密度榛子天然林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地调查和土壤采样分析方法,对林口县青山林场榛子(Corylus)天然林土壤养分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林分密度榛子天然林土壤养分特征,旨在为榛子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减少,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表现为表层最高。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在650~2 500株/hm~2密度范围内均呈现出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且均为1 900株/hm~2密度含量最高;速效磷含量则分别表现为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降低的变化趋势。当榛子天然林林分密度在1 900株/hm~2时,0~30 cm深度土壤的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均表现为相对较高的水平;综上所述,以土壤养分为评价指标,研究地区榛子天然林适宜的保留密度为1 900株/hm~2。  相似文献   

15.
南流村改造低产果园的经验刘惠平一、基本情况南流村果园始建于1979年,果园面积410亩,其中:苹果220亩、李120亩、桃70亩。苹果主要品种为普通富士、国光和红星。果园立地条件差,为荒滩地砂石土壤。改造前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0.5%,加之果园长期以...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香梨园土壤无机氮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库尔勒市梨园6年树龄库尔勒香梨为试材,采用土钻分层取土的方法对香梨整个生育期的香梨园土壤取样,研究土壤无机氮含量及累积特征。结果表明:香梨园土壤中无机氮的分布具有表聚效应,不同层次土壤无机氮的含量都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呈现递减趋势。施用氮肥可以增加土壤中无机氮含量,且土壤中无机氮含量与氮肥施用量呈正比关系,会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香梨年生育末期,0~120cm土层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达到15.1kg/hm~2,铵态氮累积量达到13.43kg/hm~2,无机氮的累积量共计28.53kg/hm~2。  相似文献   

17.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样地测定方法对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12年生光皮桦人工林的碳素含量、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光皮桦不同器官碳素含量为411.3~477.6g/kg,各器官碳素含量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干材、干皮、树根、树枝、树叶。灌木层碳素含量为455.4g/kg,草本层为427.2g/kg,凋落物层为427.1g/kg。0~80cm土层碳素含量为15.8g/kg,其中表土层(0~20cm)的碳素含量(31.0g/kg)明显高于其他土层。(2)光皮桦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201.45t/hm~2,其中乔木层为51.86t/hm~2,占25.74%;灌木层为1.02t/hm2,占0.51%;草本层为0.51t/hm~2,占0.25%;凋落物层为1.81t/hm~2,占0.90%;土壤层为146.26t/hm~2,占72.60%。(3)光皮桦12年生人工林年净生产力为11.22t/(hm~2·a),年净固碳量为5.06t/(hm~2·a),折合成CO2的量为18.56t/(hm~2·a)。  相似文献   

18.
以酿酒葡萄"马瑟兰"(Vitis vinifera L.‘Marselan’)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施肥水平(N-P_2O_5-K_2O),即80-60-105 kg/hm~2(F1)、160-120-210 kg/hm~2(F2)、240-180-315 kg/hm~2(F3)和320-240-420 kg/hm~2(F4),以不施肥为对照(CK),利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不同施肥量对其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葡萄果实香气成分组成和含量影响不同。与CK处理比较,施肥处理提高了葡萄果实中高级醇类、脂肪酸类、苯衍生物和烃类物质的含量;增加了高级醇类和脂肪酸类物质种类,降低了醛类、酯类和苯衍生物物质种类。其中F2处理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种类数居中,同时,有利于提高果实中高级醇类、醛类、烃类以及苯类衍生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龙丰苹果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的优质、抗寒、耐贮、鲜食与加工兼用型的品种,我处于1997年建立以GM256为中间砧,山丁子为基砧的龙丰苹果矮化密植园。在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整形修剪,4年生果园每667m2产量达1688kg,产值3376元(以果园批发价2元/kg计)。5年生每667m2产量达2045kg,产值4090元。现将龙丰苹果矮化密植、丰产、高效益修剪技术总结如下:1幼树早期丰产修剪技术1.1轻修剪,迅速增加枝量、扩大树冠:树冠大小是果树结果多少的基础。只有迅速形成树冠,增加结果部位,才能实现早期丰产。一…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增加大樱桃园单位面积收益,利用果园旅游模式,将传统的生产果园变为生产、旅游、采摘、休闲娱乐、科普、示范引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栽培模式,以3.33hm2(50亩)大樱桃园为例,采用旅游模式的大樱桃园,收益将比单纯生产果园多,经济效益增加15%以上,是符合现在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可适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