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棚金花菜—春鲜食玉米减肥增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促进扬中市金花菜产业发展,提出大棚金花菜—春鲜食玉米减肥增效技术模式。本文介绍了金花菜及鲜食玉米生产技术,并分析了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鲜食玉米以春玉米为主,有大棚栽培、小拱棚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和露地栽培等,种植面积较大,每年6月中旬到7月初是鲜食春玉米的旺收季节,常发生鲜食玉米大量集中上市,造成货丰价廉的现象。有关专家认为,根据市场需求,错开播种期,发展夏秋鲜食玉米,是提高鲜食玉米种植效益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鲜食玉米大棚设施栽培模式得到了较快推广应用,采用大棚设施栽培后,鲜食玉米的秧苗质量高、上市早、效益高。为有力推动吴江区鲜食玉米大棚设施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而提高当地鲜食玉米生产水平,从选用优良品种、育苗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秧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环节,对鲜食玉米大棚设施穴盘育苗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取大棚设施进行春季提早栽培鲜食玉米,有利于鲜食玉米提早上市,可延长市场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笔者介绍了富阳市鲜食玉米大棚春季提早栽培技术,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棚秋延茬鲜食玉米的上市可有效填补浙江省嘉兴市露天栽培鲜食玉米上市结束后的市场空白,并可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为延长鲜食玉米供应时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现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播种育苗、翻耕整地、定植、大棚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对嘉兴市的大棚秋延茬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和介绍,以期为当地鲜食玉米种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鲜食糯玉米、鸭血糯水稻和金花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非常可观。本文总结形成了苏南地区鲜食糯玉米-鸭血糯水稻-金花菜周年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集成应用了新品种与绿色栽培新技术,既可以缓解土壤连作障碍、提高土地利用率,又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大棚草莓后茬接种鲜食玉米的茬口模式,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能通过玉米秸秆还田,对改良大棚土壤、降低病虫害发生起到一定作用。为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对大棚草莓-鲜食玉米栽培模式的生产效益及高效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棚草莓—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棚草莓—鲜食玉米一年两熟高效种植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大棚草莓、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适宜其他草莓生产基地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荷兰豆—豇豆—青花菜/鲜食玉米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总结了该模式的茬口安排和荷兰豆、豇豆、青花菜、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及产量效益,以期为荷兰豆—豇豆—青花菜/鲜食玉米一年三茬栽培模式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笔者根据多年的西瓜—鲜食玉米轮作种植经验,从西瓜栽培和鲜食玉米栽培两个方面介绍了西瓜—鲜食玉米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希望能为广大种植能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吴凡 《北京农业》2010,(2):37-37
鲜食玉米的鲜果穗营养丰富,其特有的香、甜、糯风味及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随种植业结构调整。为满足市场周年均衡供应。鲜食玉米设施大棚栽培逐渐得以发展。笔者经多年研究、探索,总结出一套鲜食玉米栽培设施技术经验,供生产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棚鲜食玉米设施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鲜食玉米的鲜果穗营养丰富,其特有的香、甜、糯风味及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目前上海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万亩以上,并在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种植业结构调整,为满足市场周年均衡供应,鲜食玉米设施大棚栽培在上海郊区逐渐得以发展。据统计,我国大棚温室面积约86万hm^2,居世界第一位,当前大棚生产的单位面积产值为大田露地生产平均产值的三倍,大棚设施栽培已成为效益农业的发展重点。因此,大棚鲜食玉米栽培研究在设施农艺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促进我国设施农艺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笔者经多年研究、探索,总结出一套鲜食玉米设施栽培技术经验,供生产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鲜食玉米多熟制高产高效种植新模式,根据江苏淮北地区生态气候特点,研究了不同品种搭配处理对市场经济效益的影响、前季不同种植方式对鲜食玉米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作物种植模式对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苏淮北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搭配可以实现一年双季鲜食玉米栽培新模式;双色鲜蜜/连甜糯209的双季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最高;早春设施大棚育苗移栽、双膜直播和地膜直播3种栽培方式的鲜食玉米均可在6月15日左右收获,对夏茬无影响;双季鲜食玉米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鲜食玉米/水稻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4.
徐颂涛  邢后银 《农技服务》2012,29(9):1010+1012
南京地区冬春草莓和超甜玉米需求量大,采用畜禽粪便加玉米秸秆加适量石灰氮土壤消毒,较好地解决了大棚越冬草莓连作障碍的问题,既消化了大量畜禽粪便,又就地利用大棚草莓下茬的玉米秸秆,采大棚草莓—超甜玉米模式经济、生态效益好。从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出发,分析了大棚草莓—超甜玉米模式效益,介绍了大棚草莓促成越冬栽培技术和超甜玉米的夏秋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5.
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玉米由于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丰富,深受人们的青睐.鲜食玉米的应用推广,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食源,也提高了农民的种田效益.据调查,大棚栽培的鲜食玉米,产值达58455元/hm2,净收入44796元/hm2,小棚栽培的鲜食玉米,产值27900元/hm2,净收入23925元/hm2,露地栽培的鲜食玉米,产值17280元/hm2,净收入14715元/hm2.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以6个鲜食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春季促早栽培对鲜食玉米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春季播期的推迟,积温的增加使玉米各生育阶段的生育天数明显减少,播期主要影响营养生长阶段,即播种到抽雄阶段,对生殖生长阶段影响较小。大棚促早栽培容易造成鲜食玉米秃尖;随着播期推迟,各品种鲜食玉米产量呈现递增趋势,播期为3月23日鲜食玉米产量相对其余播期显著增加;鲜食玉米产量与穗长、单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1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 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江苏沿江地区大棚保护地夏季利用模式的效益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棚"春提早黄瓜-晚秋莴笋"模式为对照,在该模式中分别插入种植鲜食玉米、鲜食大豆、丝瓜、丝瓜+小白菜等作物,进行大棚保护地夏季利用模式的经济效益研究和可利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插入鲜食玉米、鲜食大豆、丝瓜、丝瓜+小白菜后,大棚保护地每667 m2产值分别增加1015、865、3780和5829元;新增纯收益率分别为8.11%、6.22%、33.57%和55.15%;边际成本报酬率分别为2.15、1.93、2.46和2.72。利用大棚棚架种植丝瓜和棚架种植丝瓜并套种小白菜,为两种显著增收型的夏季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大棚蚕豆-鲜食玉米-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大棚蚕豆-鲜食玉米-鲜食玉米”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的大棚蚕豆、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要点,为其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鲜食春玉米是农民爱种,居民喜吃的一种作物。近几年来,松阳县叶村乡为发展效益农业,积极推广种植鲜食春玉米。从2001年开始试种,栽培面积逐年增加,效益不断提高,2004年建立鲜食春玉米生产基地2615亩,总产量达2957.6吨,总产值330.8万元:平均亩产1131kg,亩产值1265元。春玉米已成为叶村乡农业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为了便于推广和交流经验,现将春玉米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