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确定采收期对宁夏六盘山冷凉地区黄芩质量的影响,以甲醇-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4 nm,建立黄芩药材HPLC指纹图谱,指认并测定指纹图谱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含量。结果表明,在9月20日以后采收的黄芩样品中黄芩苷与汉黄芩苷含量较高,且指纹图谱共有峰总峰面积最大。黄芩素、汉黄芩素与千层纸素A在7—8月采收的样品中含量较高。说明宁夏六盘山冷凉地区栽培的黄芩宜在9月20日左右采收,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能够客观、有效地评价不同采收时期黄芩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评价黄芩成分和质量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年限黄芩成分含量变化规律,建立中药指纹图谱,为科学建立黄芩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广泛收集6个重要产地不同生长年限共22批黄芩药材,采用超声提取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黄芩药材中4种有效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千层纸素A,并建立黄芩指纹图谱。结果表明,6个产地22批黄芩样品4种有效成分含量和总黄酮产量有显著差别,山东潍坊一年生黄芩苷含量最高,为21.13%±0.56%,山西长治二年生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4.56%±0.40%,1.14%±0.10%,0.69%±0.05%,山东潍坊一年生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3.04%±0.62%,河北热河野生黄芩总黄酮产量最高;黄芩指纹图谱结果显示,22批次样品之间有13个共有峰,且样品之间的相似度较好。因此,高效液相色谱法与中药指纹图谱相结合可以全面地评价黄芩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北五味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保证。[方法]采用RP-HPLC分析,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不同批次北五味子药材HPLC图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建立了北五味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酚、五味子乙素为参照峰确立了北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中的35个共有峰。[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重现性及稳定性均较好,可用于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4.
吴茱萸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3种成分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吴茱萸(FRUCTUS EVODIAE)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对吴茱萸药材中绿原酸、金丝桃苷和吴茱萸碱进行同时测定。[方法]HPLC条件为:Hypersil C18色谱柱(25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不同产地的吴茱萸药材指纹图谱共有19个共有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值小于2.50%,相对峰面积RSD值为2.10%。整体来看,江西栽培的吴茱萸药材中绿原酸、金丝桃苷和吴茱萸碱含量要高于贵州、云南等地吴茱萸药材。[结论]该研究首次建立了吴茱萸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了吴茱萸药材中的绿原酸、金丝桃苷和吴茱萸碱含量,为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吴茱萸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陕西祖师麻药材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有效控制药材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VP ODS C18(4.6 mm×250.0 mm,5μm)色谱柱,甲醇-水(0.02%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6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测定祖师麻药材HPLC指纹图谱。[结果]根据聚类分析结果,选用10批陕西产祖师麻药材,建立了祖师麻药材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显示13个共有峰,指认了祖师麻甲素、紫丁香苷2个特征峰。[结论]HPLC指纹图谱中各峰分离度较好,特征明显,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试验的RSD值小于5%,可作为陕西祖师麻药材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新疆裕民华卫红花GAP基地红花的最佳采收时间。[方法]采用HPLC法对2008~2010年红花采收期内5个不同时段采收的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山奈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采收时间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山奈素含量及指纹图谱无明显影响。[结论]红花在采收期1 d内任一时间进行采收,对红花质量无明显影响,可以在红花GAP基地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湘白芍、亳白芍与杭白芍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3种不同产地药材进行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方法采用HPLC对11批白芍样品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并测定了主要化学成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结果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11批白芍样品的指纹图谱有8个共有峰。结论通过建立白芍指纹图谱的定性、芍药苷及芍药内酯苷的定量,为白芍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葛根的HPLC指纹图谱及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黎  高苏亚  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782-10784,10801
[目的]建立简单可行的葛根药材质量评价新方法。[方法]在进行方法学考察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法分析不同产地葛根的指纹图谱,并采用相似度分析对不同产地的葛根药材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测定了不同产地葛根药材中葛根素和大豆苷元2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产地的葛根药材质量差异较大,通过指纹图谱研究及相似度分析可以从整体上对葛根的质量进行评价。[结论]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可以为葛根药材的质量鉴别与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结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指标及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来源黄芪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测定来源于甘肃渭源、吉林舒兰、陕西凤县、甘肃陇西、山西浑源、陕西旬邑和陕西杨凌7个产区黄芪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黄芪甲苷的含量;建立黄芪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黄芪药材的质量指标和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产地黄芪样品的总灰分和水溶性浸出物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醇溶性浸出物存在一定差异性;黄芪甲苷含量差异较大;不同样品HPLC指纹图谱共有15个共有峰,图谱间相似性较高。【结论】不同产地黄芪药材质量存在差异,多个指标综合评价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黄芪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一飞  王广基  佟玲  张瀛  朱永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58-11559,11561
[目的]建立北柴胡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18(250 mm×4.6 mm ID,5μm)色谱柱,在柱温25℃、检测波长220 nm、流速为1.0 ml/min的条件下,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对9个不同产地的柴胡样品进行梯度洗脱,分析其指纹图谱。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出版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2004年A版)软件,对9个不同批次的北柴胡药材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各批北柴胡药材中均有11个特征峰,各峰分离度良好,各批次药材间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均<1.0%,药材间相似度均>90%。[结论]该研究采用HPLC法,以柴胡皂苷a为内参比峰,建立了北柴胡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稳定、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北柴胡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商洛地区不同产地黄芩药材黄芩苷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商洛市6个县区不同产地黄芩药材黄芩苷的含量,对其质量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黄芩项下HPLC法含量黄芩苷含量。[结果]商洛市不同产地、不同栽培年限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含量有一定差异,最高16.3%,最低11.6%,但都高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结论]商洛市不同产区2年、3年黄芩其黄芩苷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宁夏六盘山区野生和栽培秦艽的质量。[方法]对宁夏六盘山区的秦艽的3种栽培品与野生品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其中龙胆苦苷的含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宁夏六盘山区栽培秦艽与野生秦艽的质量基本一致。[结论]宁夏六盘山区秦艽栽培品与野生品之间无明显质量差异,为人工栽培秦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宁夏六盘山区黄牛杂交改良群体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为宁夏黄牛杂交改良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该群体70个个体的GHR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扩增出338bp的目的片段,PCR产物被限制性内切酶AluI消化后表现出多态性,其中AA基因型频率为75.71%;BB基因型频率为24.29%。[结论]共检测到AA和BB2种基因型,六盘山区黄牛杂交改良群体GHR基因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14.
以植物源性水产饲料添加剂——黄芩为研究对象,通过EPISuiteTM软件计算得到其所含主要黄酮: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对数值分别为0.74、0.83、3.27和3.15;试验测定值(333K)分别为:-0.62、0.56、1.41、1.307。结果验证了黄芩黄酮苷的极性较强,黄酮苷元的极性较弱。试验研究还表明,黄芩苷、汉黄芩苷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对数值随温度有所波动,而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则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人工打花对黄芩药材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积累的影响,为生产上提高黄芩药材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在黄芩种植基地随机设置打花处理和不打花处理(对照)2个试验区,黄芩开花期间,在打花处理区内将黄芩花蕾全部人工除掉,不打花处理(对照)区保持花蕾正常生长,常规管理。采收期分别于两试验区内随机取样,测量黄芩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下干重、根长、分根数、最大根粗、平均根粗以及株高等生物量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根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有效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人工打花处理显著提高黄芩地下分根数和地下干重,分别高出对照61.11%和50.00%(p<0.05),有效物质黄芩苷、汉黄芩苷和黄芩素总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52.49%、51.66%和55.56%(p<0.05);打花处理提高黄芩地下部分鲜重,高出对照25.00%,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打花处理对黄芩地上鲜重、最大根粗和平均根粗、株高以及根长等未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打花处理使黄芩根中黄芩苷含量提高1.65%,汉黄芩苷含量高1.07%,黄芩素含量高2.86%,但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人工打花处理对黄芩药材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积累有积极促进作用,打花处理可作为生产上提高黄芩药材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积累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野马追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秀莲  游庆红  杨欢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47-10048
[目的]建立野马追H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4.6mm×150ml,3.5μm),柱温30℃,流动相为0.04%的磷酸水溶液(A)和乙腈(B),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0.8ml/min,采取梯度洗脱的方式:0-15min时,A为90%-70%;15-30min时,A为70%-20%;30-35min时,A为20%-10%;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1.0版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10批不同产地药材的结果标定,共有14个共有峰。通过方法学验证,证明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较好。通过相似度评价,比较了10批野马追的质量,其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野马追药材质量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醇浓度对宁夏六盘山栽培秦艽中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方法]以室温冷浸为提取方法,采用HPLC测定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比较浓度45%、55%、65%和75%的乙醇对宁夏六盘山栽培秦艽中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采用浓度45%、55%、65%和75%的乙醇提取的秦艽龙胆苦苷提取率分别为12.50%、13.26%、14.53%和14.42%;当乙醇浓度为65%时,提取率最高。[结论]乙醇浓度对宁夏六盘山栽培的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提取率有明显影响,以浓度65%的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张春珍  李聚才  杨易  于建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854-7856,7889
[目的]对宁夏六盘山区黄牛杂交改良群体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为宁夏黄牛杂交改良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该群体70个个体的GHR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扩增出了338 bp的目的片段,PCR产物被限制性内切酶AluI消化后表现出多态性,其中AA基因型频率为75.71%;BB基因型频率为24.29%。[结论]共检测到AA和BB 2种基因型,六盘山区黄牛杂交改良群体GHR基因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19.
李欣  郑广芬  纳丽  王素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533-3535,3578
[目的]研究近50年宁夏极端强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根据宁夏20个站点1961~201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的方法定义宁夏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选取极端降水事件的降水量、频率、强度等多个指标,并利用线性回归和M-K非参数统计检验法分析了宁夏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特征。[结果]采用百分位法确定的宁夏近50年平均极端降水阈值大致呈现从南到北逐渐减小的分布状况,阈值较大的区域主要位于宁夏海原以南的固原地区,较小的区域位于宁夏的同心、盐池以北的大部地区,与宁夏气候平均年降水量的分布极为相似;近50年宁夏大部分地区的极端降水频率、极端降水量以减少趋势为主,而极端降水强度呈增大趋势。对麻黄山、六盘山2个典型站的极端降水事件分析发现,麻黄山极端降水频率与极端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极端降水强度为增大趋势,六盘山极端降水频率、极端降水量与极端降水强度均呈减少趋势;麻黄山年极端降水频率在1994年之前呈减少趋势,1994年以后呈增加趋势,突变发生在2003年;年极端降水强度1984年以来为增加趋势,突变时间为1984年,六盘山从1978年至今为减小趋势。[结论]该研究为宁夏气候突变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