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燕麦是青海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之广,仅次于青稞。在发展燕麦种植的时候,为了有效地保护、开发和持续利用燕麦种质资源,促进青海省燕麦育种、种子繁殖、新品推广,提升燕麦种植的质量、规模和档次等,建设青海省燕麦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繁育体系就十分重要了。结合自身的调查研究,从燕麦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育种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品种推广等几大体系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以求更好地促进当地燕麦种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芦笋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述了近年来芦笋种质资源的引种情况,不同芦笋种质资源相关农艺性状以及在国内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研究。总结了芦笋主要育种技术,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全雄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的研究成果及进展。笔者认为今后芦笋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技术研究工作可重点从2个方面寻求突破:(1)加强芦笋优良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创新利用;(2)开展多元化育种,高效推进抗茎枯病、优质和高活性成分等优良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燕麦分子辅助育种进程,以1981-1983年进行抗旱性鉴定的42份燕麦种质(18份低抗、13份中抗、11份高抗)和12个未鉴定的燕麦育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PstⅠ/MspⅠ双酶切的dd-GBS基因分型技术构建燕麦简化基因组参考序列,通过Stacks、主成分分析、Fisher Test和Blast分析研究燕麦SNP分子标记。测序结果表明,燕麦个体的高质量reads数在4 111 218~19 019 296,利用Stacks软件成功组装753 325条燕麦简化基因组参考序列,共注释74 657个群体SNP位点。主成分分析表明,燕麦SNP基因型大致聚为2簇,其中一簇主要由14份低抗种质组成,另一簇则包含全部11份高抗种质。进一步的Fisher Test差异显著性统计分析表明,相对于燕麦低抗种质材料,共有2 937个SNP标记在燕麦高抗种质材料中差异显著((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0. 05),其中,55个SNP标记差异极显著(FDR 0. 001)。将上述55个SNP标记所在源序列与小麦基因组序列在Phytozome数据库中进行比对(Blast)发现,14个SNP位点可能参与燕麦抗旱生物学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其中包括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来调控燕麦的抗逆性。通过GBS技术成功组装的燕麦简化基因组参考序列,丰富了当前燕麦的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到的55个SNP标记与小麦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发现,14个SNP标记将对燕麦分子辅助育种和加速育种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可为今后的燕麦种质资源大规模快速筛选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冀北燕麦种植及利用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我国燕麦分布,燕麦营养、饲用等用途进行描述,总结了华北燕麦育种技术的研究、栽培技术的创新和绿色无污染的原因,对燕麦的加工产业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水稻分子育种与绿色超级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项目实施10年,从引进国外优异种质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计划着手,联合国内不同稻作区的数10家科研单位,围绕培育绿色超级稻的长远目标,在国内形成了水稻分子育种协作网络,基本建立起我国水稻分子育种的资源、技术和信息平台,筛选和构建了一批高产、优质、抗病虫、节水抗旱、耐高低温、氮磷肥高效利用的种质资源,育成了一批具有绿色超级稻性状的水稻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技术在甜菜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子标记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互紧密结合能显著提高育种效率。为了更好地阐明分子标记在甜菜育种中的作用,总结了国内外分子标记在甜菜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数量性状基因定位(QTL)、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杂种优势及种质鉴定中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建立相应的高效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体系,创造出高产、优质、多抗或具广谱抗性的甜菜种质或品种是甜菜分子育种的研究方向。当前甜菜种质资源鉴定的关键任务是大力开发新型的分子标记进行甜菜种质资源遗传分析,绘制指纹图谱、进一步构建甜菜种质分子身份证。今后应加强对甜菜重要农艺性状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充分发掘QTL的信息,构建更为饱和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相似文献   

7.
中国燕麦优异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保存燕麦遗传资源2977份。经综合鉴定,已初筛出一批优异种质,可为育种和遗传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研究所从事农作物遗传资源研究已有 2 5年的历史 ,收集鉴定和引进了大量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近年来致力与水稻、棉花、大豆等主要农作物资源的遗传材料的原始创新 ,以期建立农作物功能基因组和分子育种研究的材料平台 ,为国内开展植物功能基因的鉴定和分子育种提供材料支持。现将陆续在《分子植物育种》上公开水稻、棉花、大豆、甘蔗及热带植物资源目录 ,共国内科学家选用 ,凡需要索取在公开目录上的资源材料 ,请与《分子植物育种》编辑部联系。一、野生稻资源 (2 2份 )HITAR编号学名中文名染色体数染色体组谷粒特征来源…  相似文献   

9.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7):5891-5898
优质是水稻育种中最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引进和评价水稻种质资源的品质对于筛选优质稻亲本和选育优质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非洲和巴西引进了28份水稻种质资源,在湖北武汉对这些种质资源进行了品质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种质资源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表现优异,但蒸煮食味品质较差。从中筛选出13份优质稻种质资源。不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的相关性较低。对种质资源的GS3、Wx和ALK进行基因型鉴定,发现GS3和Wx均含有2种基因型,ALK含有3种基因型。其中Wx和ALK不同基因型之间的表型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将为优质稻育种提供重要的种质资源、基因资源和标记资源。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高粱生产及育种工作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黎明 《作物杂志》2007,23(3):34-36
黑龙江省是我国高粱生产大省,全年总产量近70万t。高粱具有抗旱、耐盐碱、耐瘠薄等特性,种植区域集中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黑龙江省高粱育种取得了较大成绩,采用系统选育、杂种优势利用等技术,先后选育出新黑壳等10余个品种,以及黑杂1号、黑杂34号等一批杂交种,极大地促进了高粱生产的发展。但是自1990年以来,高粱单产、品质和抗性一直未有大的提高。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粱育种已逐步由高产向优质、高产、多抗的多元化育种目标转变。为此,应加强种质资源的改良与创新研究,不断拓宽种质基础;将常规技术与分子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不断创新育种理论和方法;将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满足不同需求的优质酿造高粱、饲用高粱、能源型高粱新品种;研发集成规模化制种和配套生产技术,推进新品种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1.
房德辉 《种子世界》2013,(11):20-21
1改良目标围绕东北玉米种业发展对种质改良及技术需求,重点明确玉米产量及抗性性状基因的调控机制,创新高配合力多抗玉米自交系设计技术;规模化开发育种性状的功能分子标记,实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实用化;开发高诱导率的单倍体诱导系和加倍技术,实现双单倍体(DR)育种技术的规模化应用;针对东北极早熟玉米区育种性状改良需求,引进多样性种质,通过表型和基因型评价,发掘优异基因资源,创建有效的种质改良与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2.
北方主栽燕麦品种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燕麦种质资源在农艺性状上的遗传多样性、追溯其亲缘关系,并为燕麦遗传育种提供关键数据,对39份皮、裸燕麦种质资源的15个性状进行了形态多样性指数分析,并对其中的8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9份燕麦推广品种的农艺性状间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7个质量性状中以粒形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304,叶相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635;8个数量性状中以单株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3.55。(2)聚类分析将39份燕麦品种的8个数量性状分为5个类群,类群Ⅳ为高产育种目标资源材料,类群Ⅰ可作为选育大粒型燕麦的亲本,类群Ⅱ为高秆品种育种目标的亲本材料,类群Ⅲ的有益性状不明显,类群Ⅴ为多轮层数、多小穗数等育种目标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中国山楂育种现状及相关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楂是蔷薇科山楂属的一种重要植物。中国山楂种质资源丰富,选育品种众多。但山楂种质资源分类研究主要以传统分类方法为主,研究方法滞后。育种方法主要以无性系选种为主,方法单一。为了更好地开展山楂资源分类研究和育种工作,本研究概述了中国山楂的育种现状,相关分子标记技术在山楂品种鉴别、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起源演化过程的应用。并对今后山楂资源研究和育种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是我国高粱生产大省,全年总产量近70万t。高粱具有抗旱、耐盐碱、耐瘠薄等特性,种植区域集中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黑龙江省高粱育种取得了较大成绩,采用系统选育、杂种优势利用等技术,先后选育出新黑壳等10余个品种,以及黑杂1号、黑杂34号等一批杂交种,极大地促进了高粱生产的发展。但是自1990年以来,高粱单产、品质和抗性一直未有大的提高。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粱育种已逐步由高产向优质、高产、多抗的多元化育种目标转变。为此,应加强种质资源的改良与创新研究,不断拓宽种质基础;将常规技术与分子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不断创新育种理论和方法;将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满足不同需求的优质酿造高粱、饲用高粱、能源型高粱新品种;研发集成规模化制种和配套生产技术,推进新品种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国内太子参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和分子遗传多样性,以及国内大部分太子参品种的特点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太子参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回顾了太子参种质资源的分布调查和表型性状多样性、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分析表明,培育出产量高,品质优异,抗病和适应能力强,多糖、环肽等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太子参品种,是促进太子参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后对国内太子参的育种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紫薯"目前我国甘薯育种正处在以常规育种为主、生物技术育种为辅的阶段,主要利用分子手段,在基因水平上开发与甘薯重要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用于辅助品种的选择鉴定,以期缩短鉴定时间、提高育种效率等。而转基因品种则是指通过分子手段将目标基因导入目的作物,目标基因既有可能来自其他生物,也有可能来自作物本身。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紫薯品种都是通过常规育种手段育成,主要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广泛引进优异种质资源、筛选  相似文献   

17.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烟草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种质资源研究、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综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烟草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分子标记技术在烟草遗传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裸子植物研究,对裸子植物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研究、分子辅助育种、遗传图谱构建及资源保护利用等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从种质遗传多态性及亲缘关系、遗传图谱构建、目标性状连锁分子标记与辅助育种、种质与性别鉴定等方面展开综述,探讨近年来分子标记在裸子植物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分子标记在裸子植物研究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导读     
<正>杨才等对我国燕麦产业"一链三环九点"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解读,提出育种、栽培、加工三个环节的完整产业化链条,并针对每个环节细化出三个支撑点:即育种环节的育种新方法、新技术的创新性研究,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及不同用途燕麦新品种选育;栽培环节的耕作栽培技术,有机、绿色、无公害生态农业技术及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加工环节的初级加工产品研发,深加工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20年来,我国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玉米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主要集中在唐四平头、旅大红骨、lan-caster和ReidYellowDent等四大种质类群上,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狭窄和遗传脆弱性已成为人们十分担心的问题,为了开发新的种质资源,扩大玉米遗传育种的种质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育种家对热带、亚热带及美国等外来种质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引进、改良驯化和导入利用等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我国十分丰富的地方种质资源,其优良种质虽然在玉米育种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目前利用较少。充分开发地方种质资源、进行种质扩增和杂交种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