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冀西北寒旱区作物的茬口特性与倒茬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冀西北寒旱区主栽作物的茬口特性与适应性,以优选适于区域生态环境的稳产、高效作物倒茬轮作方式,于2015-2017年在农业部张北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观测试验站,采用田间交叉式设计,定位实施了包括5种作物的倒茬试验。不同茬口下的同一作物经济产量相差1. 42~2. 70倍,马铃薯、莜麦、甜菜连作减产。饲用玉米茬口对其他作物均表现有利效应;莜麦、甜菜茬口对饲用玉米表现有害效应。马铃薯与其他各作物倒茬,茬口间表现互利效应,LERr在1. 40~1. 55之间;饲用玉米与马铃薯、蚕豆倒茬,表现互利效应;莜麦、甜菜作为后茬作物与其他作物倒茬表现偏利效应;而作为前茬,莜麦对饲用玉米,甜菜对蚕豆、饲用玉米则表现偏害效应。在冀西北寒旱区,具有茬口互利效应的马铃薯→其他作物、蚕豆→饲用玉米、莜麦→甜菜倒茬,是促进农田水土与生物资源高效利用的倒茬方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我国寒旱区冬油菜抗寒性研究进展,对寒旱区冬油菜育种与生产提供理论支撑。从选择指标与方法、遗传规律、选育方法、筛选效果、种质分类、分子机理研究等6个方面和选育方法、育成品种、品种的抗寒性分级和品种的适应性筛选等4个方面分别对冬油菜的抗寒性、抗寒性品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在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多途径创制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筛选出核心种质、开展抗寒机理研究和分子设计育种创新体系建设、构建育种体系多途径开展抗寒性品种选育、综合筛选提高品种的适应性、推行配套栽培技术促进品种产量水平的发挥提高效益等6项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寒旱区油菜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武引1号辽东水蜡引进寒旱区武威后的物候期、抗逆性、生长状况、优良性能表现情况等方面的观测,综合分析对比评定,其非常适应干旱、寒冷、荒漠区的水土光热条件,萌芽力强,生长健壮,耐修剪,病虫害少,易于管理,适宜于孤植、丛植、片植或作绿篱,可完全满足武威寒旱灌区城镇园林不同区段、不同目标的绿化、美化需要,同时摸索总结了其繁育、造林技术,为寒旱区绿化树种选择确定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马铃薯施肥科学管理,构建旱区马铃薯绿色高效施肥模式,试验设置传统施肥(CK)、化肥减量/有机肥替代(FRS)、化肥减量/有机肥替代+微量元素+秸秆(GFA)模式,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生长、SPAD值、产量、经济效益、增效潜力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FRS模式下,马铃薯株高、经济产量、经济效益较对照小幅提升,差异不显著,增效潜力均为负值。GFA模式下,马铃薯株高、SPAD值、产量、经济效益和品质显著增加,韩湾村、三合村和葫阳村3区域产量分别较CK增产10.80%、4.34%和11.73%,经济效益提高9.47%、0.01%和12.29%,干物质含量增加10.66%、11.67%和6.00%,粗淀粉含量增高13.57%、23.17%和13.18%,维生素C含量增加5.76%、6.25%和6.64%,增效潜力为0.94、0.01和0.97。说明GFA模式能有效促进旱区马铃薯增产提质,具有一定增效潜力,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施肥管理模式,在中国旱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其增产问题一直是农业界主要的研究内容,尤其是青海西宁地区一直在积极使用覆膜技术。研究证实,使用覆膜技术可以促进马铃薯的快速生长,且增大了其产量水平。分析了旱区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的实际应用,指出了增产原因,以期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寒旱区地膜覆盖与施肥对土壤作物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明确寒旱区不同地膜覆盖与不同施肥量的土壤和作物效应特点以及地膜覆盖增温和保水作用的相对重要性,采用二因素完全组合随机区组设计大田试验,分析比较了寒旱区宽窄幅普膜和降解膜与施肥的土壤水分、温度与作物生长和产量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宽、窄降解膜和普膜覆盖均有明显的增温保水作用,施肥也具有一定的增温保水作用。宽、窄降解膜和普膜覆盖玉米各生育时期均比CK明显提前,而施肥处理对玉米生育期无影响,覆盖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生育前期,而施肥处理主要表现在生育中后期。不同覆盖处理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宽幅膜效果又显著好于窄幅膜,增产的原因主要是百粒重的显著增加,而施肥显著增产的原因是穗粒数和百粒重共同增加的结果。寒旱区限制玉米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是低温,地膜覆盖增产作用相对大于施肥,二者互作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宁南半干旱偏旱区覆膜垄作马铃薯合理的种植密度, 于2015和2016年设置37 500、45 000、52 500、60 000、67 500株 hm -2 5个种植密度, 以当地传统种植密度37 500株 hm -2为对照,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土壤水分、马铃薯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种植密度可显著影响马铃薯生育前期和中期0~100 cm层土壤水分状况, 以45 000和52 500株 hm -2处理土壤贮水量最高, 均显著高于37 500和67 500株 hm -2处理。45 000和52 500株 hm -2处理较其他处理均显著提高马铃薯出苗率, 促进马铃薯生育前期和中期的生长, 而在马铃薯生育后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45 000和52 500株 hm -2处理两年平均降水利用效率分别较37 500株 hm -2处理显著提高15.3%和17.6%,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1%和15.0%。通过两年数据拟合函数发现, 在宁南半干旱偏旱区2015年平水年和2016年枯水年, 旱作覆膜垄作马铃薯种植密度为51 187~51 302株 hm -2时, 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块茎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在典型的甘肃中部旱区,以优质主食化马铃薯陇薯9号、陇薯10号和陇薯14号为材料,采用黑膜垄作旱作双行、黑膜垄作滴灌双行和黑膜垄作滴灌单行3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品种在不同栽培模式下成苗、产量及病薯情况,得出滴灌比旱作产量高,但病薯率也高的结论。试验发现,黑膜垄作滴灌双行栽培模式是甘肃中部旱区值得推行的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寒旱区地膜覆盖与育苗移栽对促进中晚熟玉米生长及增加产量作用的相对重要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大田试验,分析比较了这两种栽培方式对玉米生育进程、株高变化与穗位高及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直播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明显地早于育苗移栽玉米。地膜覆盖较同期直播(5月2日)产量增加32.0%;育苗移栽膜地产量较直播提高34.7%。增产的原因主要是百粒重的显著增加。各处理相比,移栽可使株高和穗位高降低,覆膜(包括移栽膜地)则能够提高产量和降低秃尖的长度。综合投入产出比较,覆膜种植是目前山西寒旱区春玉米较好的种植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北疆寒旱区滴灌青贮玉米适宜灌溉制度,以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为试验地,选择新玉23号为试验品种,通过对青贮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LAI、产量和土壤水分测定,分析了不同灌水定额和不同灌水频率对滴灌青贮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条件青贮玉米叶面积指数在生育期内的变化趋势呈正态曲线变化,随着青贮玉米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先升后降的趋势;滴灌青贮玉米灌溉量与产量的关系呈二次抛物线关系。青贮玉米的整个生育期耗水强度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规律,青贮玉米总需水量为612 mm,抽雄期耗水强度最大,达到8.73 mm/d。推荐北疆寒旱区滴灌青贮玉米适宜灌溉制度为:灌溉定额为5625 m3/hm2,灌水频率为10天。  相似文献   

11.
华北寒旱区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冀、晋、蒙长城沿线,区域资源匮乏、生境恶劣。经过多年封闭的农牧业过度开发产生低产低效、经济贫困、环境退化演替等问题。区域通过发展冷凉蔬菜生产,发挥区域间互补优势引进外部资源,同时结合国家的退耕政策该区域成功开启了经济生态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增产增收、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沟垄集雨技术正在逐渐成为我国旱区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简要概述了沟垄集雨技术的概念,综合目前的研究进展,从集雨、保墒和用水三个环节总结了影响沟垄集雨技术效果的因素,分析了沟垄集雨栽培技术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后,展望了沟垄集雨技术在旱作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熊飞 《科学种养》2008,(8):23-23
我县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寒山区,由于山高气寒,年有效积温低,旱地一般每年只在地膜玉米间套种一季露地马铃薯,产量、效益均较低。为此,我们对原间套作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一是压缩植株较高、产量与效益较低的玉米面积,扩大植株较矮、产量与效益较高的马铃薯面积;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序推进,将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马铃薯产业发展融入丝路寒旱农业之中,加大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力度,以马铃薯产业3 年倍增行动为抓手,积极落实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补助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推广了马铃薯新优脱毒种薯,加快了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平抑了市场物价,带动了已脱贫户发展马铃薯生产,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积累了村集体经济,使一大批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得到了规范,并促其良好运营,成为农业产业的一支生力军,同时保障了粮食安全,助推了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获悉,4月23日,该中心组织召开南方春播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网络会商会。南方马铃薯主产区的7个省(市)测报技术人员根据马铃薯品种抗性、菌原、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南方春播马铃薯晚疫病总体偏重发生,西南局部地区大发生风险高。一、发生趋势今年南方春播马铃薯主栽品种抗病性较差,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菌原量大,气候条件较为有利,预计马铃薯晚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发病条件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分布及危害晚疫病是马铃薯的第一大病害,是世界性的毁灭性病害,对马铃薯生产造成很大威胁,联合国粮农组织视其为国际第一大作物病害。马铃薯晚疫病在我国所有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多发生在多雨、潮湿的年份。该病蔓延快,容易引起大流行,危害大,甚至是毁灭性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北方旱区农田水分生产潜力增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旱区范围扩大、旱情加剧的干旱趋势,以及水分生产潜力是变量而非常量的认识,提出“借助科学技术进步,强化对农田作物以水肥为主体的生活因素的调控力度,增进水分生产潜力,奠定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见解。进而提出现阶段中国北方旱区农田水分生产潜力增进的技术途径,着重强调多种途径增进水分生产潜力对中国北方旱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国云 《种子科技》2022,(18):40-42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有增产空间大、种植周期较短等优势。要想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需要根据种植条件,更新专业知识、技能,在种植管理方面下工夫,确保马铃薯正常生长。文章主要对马铃薯种植与田间管理技术进行阐述,希望对马铃薯种植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因具备易栽培、成活率高、产量大等特点,而被人们喜爱,且马铃薯是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美国、印度等国都是马铃薯的主要产地。对马铃薯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刁鑫 《种子世界》2021,(11):0045-0047
马铃薯俗称土豆、洋山芋、山洋芋、地蛋等,属于茄科一年草木植物,块茎可供人食用。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以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接近全价实物。随着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对优质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进一步促进了脱毒马铃薯的发展。脱毒马铃薯在生产前,可以对马铃薯进行无害化处理,提高马铃薯抗病害能力。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在于选择高质量的脱毒马铃薯薯种和配套的种植技术,实现马铃薯优质、高产。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脱毒马铃薯的概念,并从马铃薯的选址、选种、薯种处理、播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要点,为当地马铃薯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