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农机田间作业质量的高低是体现一个地区农机化发展水平最具有特征性的衡量指标,州农机推广总站针对伊犁河谷农机田间作业质量不高、技术含量低、治理难度大的现状,确立了"抓农机工作就要抓好作业质量、抓作业质量必须坚持常抓不懈"的工作思路,先后分二个阶段狠抓提高农机田间作业质量建设工作。第一阶段自2009年起连续4年开展了农机田间作业质量建设年活动,使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得到了提高,规范了农机手的作业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坚持机棚库建设,作好机具统一管理,加强田间作业质量监督,强化机具技术管理,提高农机田间作业质量的具体措施。通过落实这些措施,提高了农机田间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上半年伊犁州直农机局先后进行了农机“三大市场”联合检查和农机化“示范田”建设观摩会,共检查了8县1市178个农机生产和维修点,181个农机经销点。对26个乡镇的农机作业质量进行了重点检查和抽查,其中:作业地块54块,面积达4427hm2,各类农业机械134台(架)。观摩农机化“示范田”建设点27个。通过调研对州直农机“三大市场”特别是农机作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扶持和发展农机经营者协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现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1伊犁州直当前农机作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1作业市场现状伊犁州直,目前实…  相似文献   

4.
农机田间标准化作业是通过合理的组织,利用现代农业机械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正确实施农机田间各项生产作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有利因素,为农作物提供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化建设的内涵是全作物、全过程、全面积实现标准化。  相似文献   

5.
正农机田间作业是把高科技、高效率的农机具运用在农业劳动生产过程中。掌握农机田间作业安全操作技巧和维护保养知识,能有效确保农机安全作业,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笔者长期监理农机具和熟知农机技术,对农机田间作业的安全操作技巧与维护保养有一定的了解,并亲临农机安全教育培训和农机事故处理的现场。研究发现,农机隐患和事故大多数与操作者关系密切,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农机田间作业安全操作技巧与维护保养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开展农机田间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开展农机田间标准化作业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促进新源县开展农机田间标准化作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不同区域农机田间作业油耗差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农机田间主要作业环节油耗的差异,初步明确了不同区域农机田间作业的节油潜力,以及农机化作业水平、农机具构成等影响农机田间作业油耗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李亚硕  赵博 《农业工程》2022,12(4):48-53
农业机械运动轨迹不仅包括田间作业轨迹,还包括道路行驶轨迹。有效区分农机行驶过程中田间作业和道路行驶等作业轨迹,可精确划分有效作业地块和精准评估农机作业效率,从而实现农机的远程智能管理。通过对农机轨迹点属性的分析,提取典型特征数据,利用BP_Adaboost方法建立的训练模型对农机轨迹点进行识别,将道路与田间交界处易错轨迹点重新标记后再次训练,轨迹识别正确率达96.89%。该方法既避免了传统聚类算法对阈值和参数依赖的问题,也有效解决了将道路行驶轨迹误识别为田间作业轨迹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杨明东 《农业机械》2012,(26):80-81
农业生产及经济效益的核心是农机管理、田间作业标准化的实施,提高农机管理和田间作业标准化是目前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农机田间作业是农机为农业生产提供的一种服务,这种服务收取一定的田间作业费。在制定农机田间作业收费标准中考虑了两条原则:一是农机田间作业收费标准低于人畜力作业收费标准的原则。只要机耕价格比牛耕低,机收价格比请人工收割合算,农民就愿意请农机耕田或收割。而牛耕和人工收割的价格是长期以来根据供需关系由市场调节形成的,基本能反映价值,体现平等的经济关系,不存在非经济因素的操纵。用机械代替繁重的体力劳动,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经营,降低作业成本,这样就留出了减少作业收费的空间,因此,农机田间作业收费才可…  相似文献   

11.
赵国强 《农业工程》2020,10(8):22-24
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关键是在现有农业和农机技术发展水平上,充分提高基层农机服务人员和田间农机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规范花生机械化收获作业技术标准,确保花生收获机械的高质、高效作业。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主要包括作业前准备、田间作业要求和技术服务保障等。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些年农机田间作业监控设备的生产企业增加很快,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各类产品之间的兼容性不够,为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提出采用农机田间作业监控设备自愿性产品认证的方式,评价产品质量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依据国家对产品质量认证的要求,借鉴一些机构相关产品检验规定,综合集成提出农机田间作业监控设备自愿性产品认证的技术要求,包括选择型式试验(企业送样)+获证后监督(包括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认证模式、划分耕整地作业监控设备单元和播种作业监控设备单元、实行产品型式试验、获证后监督、产品一致性检查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审核等。通过实施农机田间作业监控设备自愿性产品认证可为使用者选择提供帮助,可推动农机田间作业监控设备的技术进步和促进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农机合作社发展历程,将我国农机合作社发展分为3个阶段,明确各阶段发展特点。以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统计数据为基础,研究农机合作社示范创建成效:示范创建农机合作社在入社成员、大中型农机保有量、机库面积、维修间面积、作业服务面积和经营收入等方面是全国农机合作社平均水平的3.3~8.0倍,连续示范创建的农机合作社综合实力增长12.4%~51.5%。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逐年实施,玉龙县农业机械结构实现了优化调整.通过对几种主要农业机械与人工作业的效率质量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建议是:玉龙县农机化的发展既应继续支持微耕机的推广使用,又要扶持发展大中型高性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用机型;要重视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解决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人工查验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抽查范围小及监管难度大等问题,示范推广了集物联网、大数据应用为一体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远程监控技术,结合田间试验进行校验,在北京郊区推广应用5 500 hm2。结果表明:与实际作业深度相比,在20、25和30 cm耕深处远程监测平均误差分别为0.590、0.555和0.595 cm,作业深度监测误差≤2 cm;与实际作业面积相比,远程监测平均误差为2.19%,精确度达到97%。分析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远程监控技术在北京市农机深松作业中的应用,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提供了科学量化依据,作业质量与作业面积监测能够满足农机监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机综合作业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较高的农机动力水平对应较低的农机作业水平的实际状况,运用统计方法,研究了农机综合作业水平与动力水平的相关性,并建立双对数模型,对农机综合作业水平的影响因素——农机动力水平(顷均耕地农机动力)、自然禀赋(可机耕地比重)、制度因素(劳均耕地面积)、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纯收入)等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四类影响因素对农机综合作业水平影响程度有大小之分,且农机动力、可机耕地比重、劳均耕地面积都与农机综合作业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机综合作业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赵勇 《农业工程》2019,9(8):25-27
通过对我国小型农业机械应用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论述,并结合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小型农业机械需求性的分析,提出了以提升小型农业机械作业效率、控制小型农业机械作业能耗以及加强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为主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机精确导航技术正在中国大田种植领域规模化应用,但农机精准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精细管理技术的应用仍进展缓慢,精准农业技术、装备与服务体系尚未完成构建,节本增效和节能环保等农业生产目标的实现仍缺乏技术手段。随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要素的不断融合,智能农机系统呼之欲出,将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高效和科学的解决方案。基于智能农机系统的特点、中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特征及农业财政补贴的现状,本研究以节本增效和节能环保为主要目标,围绕农业生产组织、农机服务组织和农业主管部门等农机生产作业的核心参与者,融合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农机精准化服务,建立了中国农机社会化精准服务体系。该体系预期可精确监测农机作业面积和肥药施用量等基本作业参数,可作为社会化服务结算和作业补助发放的精准依据。本研究为实现肥药双减等目标、帮助国家有关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和促进中国精准农业技术的全面应用提供了解决思路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阐述农机作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农机作业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全面推进农机作业标准化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农机作业标准化的实现,进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