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工程,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目前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难点和痛点,如部分地方政府公信力不足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性问题成为挑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主体单一等。为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效性更强,可通过有技巧的宣传动员、共享城乡发展红利、发展集体经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完善激励机制等方式,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更易推进、更具长效,不断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为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地方政府与社会投资者在土地整治PPP模式中的演化路径,对南京B街道土地整治项目中地方政府与社会投资者的演化博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会投资者期望收益r小于机会成本b时,地方政府的扶持可以提高社会投资者参与项目的积极性。随着土地整治PPP模式给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者带来的收益不断增加,地方政府的最优策略选择是扶持社会投资者、社会投资者的最优策略是参与PPP模式;在南京B街道土地整治项目中,社会投资者期望收益r大于机会成本b,社会投资者能稳定趋向参与土地整治PPP模式,地方政府对社会投资者的扶持力度受自身收益影响,当地方政府的收益越来越小时,扶持的力度会逐渐下降。为进一步提高提高社会投资者参与土地整治PPP模式的积极性,加快构建土地整治PPP模式市场,提出建立土地整治PPP模式激励机制,建立土地整治PPP模式的反向约束机制2个措施。  相似文献   

3.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是促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平台。 土地整治在改善农村生 态居住环境、增加耕地数量的同时、也引起了农民野被上楼冶等社会问题。 为了从理论上探索农村土地整治的科学路 径、从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博弈困境入手、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土地整治中利益相关主体政府、中介方、村集体和村民 的收益函数。 结果表明院农村土地整治属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博弈过程趋向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并据此得出土 地整治的科学路径为协商整治、以及各主体为了推进协商整治实现卡尔多要希克斯改进的方法、为农村土地整治工 作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治理水平直接影响农民生活品质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既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关键工作,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根本。农民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是整项治理工作任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以房山区为例,对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进一步分析发现村民对村庄人居环境整治需求强烈,但参与意愿不够强,主要原因是村民个体认知能力低和村干部引导互动少。基于此,从政府、村集体和村民个体方面提出了提升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整治意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20,(1)
加快农村垃圾治理,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工作之一。当前农村垃圾治理面临主体、技术和资金三重困境。湖南津市创新运用"绿色存折"制度,形成了政府主导、村民主体、企业参与的三维治理机制,为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和必然要求。然而,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践中,会不断有问题出现,影响整治效果。本文简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时代价值,以吉林市昌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研究对象,从组织领导、具体措施、创新亮点等方面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发现乡村规划任重道远;部分干部和村民思想保守、认识不到位;资金缺乏仍然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五条对策建议:立足实际,合理规划使其落地生根;深化认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切实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拓宽渠道,保障资金多元投入;健全机制,逐步实现治理持续高效,以期能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政府、村委会、企业和村民等多个主体,还包含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旱厕改造、自来水、暖气集中供应、天然气管道建设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尤为重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效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民群众广泛参与。基于P县村级治理实践的调研发现,不同因素不同强度的刺激下,村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呈现出高低不同的参与程度。利益激励和制度公正共同作用,在不同强度的作用下村民呈现出驱利型、从众型、自主型的参与形态。利益激励因素由正向激励和反向惩罚决定,制度公正则由评定公正和机会公正构成。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只有不断健全利益激励机制,强化制度公正机制,才能推进村民有效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水环境治理研究——基于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亦楠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1):186-190
利用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分析中国的农村水环境治理问题。结果表明,农村水环境治理作为一种公共物品,需要村民、企业、地方政府的共同参与,但各主体在行动中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都出现了"搭便车"的行为。实现农村水环境的有效治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激励机制、企业激励机制、地方政府激励机制,克服各治理主体的"搭便车"行为,增强主体参与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意识和行动能力,实现农村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云南农村水利投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江红 《农学学报》2014,4(6):116-119
云南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调动农民的主体积极性,鼓励和推动社会参与,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水利投资格局。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分析云南农村水利投资机制发现,结果公平导向不足、对农民积极性的调动效果不均、水利投资及收益保障机制不完善成为制约水利发展的障碍。为此,需要完善结果公平导向的水利投资激励机制、提高农民积极性的激励机制,以及农民合作组织水利投资及收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可以提高农民获得感与幸福感。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重点内容在于农村垃圾与生活污水处理、厕所改造等方面。通过对我国热带地区农村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知晓度较高,大多数村庄已从环境卫生清理和厕所改造等方面开展了整治工作。研究表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关系、乡村组织与干部态度、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条件、村民生活习惯等影响了当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效推进。需从人居环境整治主体层面着手,建立责任制度、治理制度、激励制度;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法层面着手,规划先行、先易后难、分类施策;从人居环境整治保障制度建设层面着手,加强投入与监督制度建设,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和美乡村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村人居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借鉴已有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干县金川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了各级指标权重。在对金川镇农村进行调查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当地村民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的满意度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村民总体上持“比较满意”的态度,部分村民对某些具体内容持“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的态度。最后,提出提升金川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激励机制理论,从激励手段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强化制度、行为保持制度、行为归化制度5个角度对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投入机制进行探讨,构建有利于我国农业人居环境整治的投入激励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来促进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4.
农村水环境是整个农村环境问题的核心,村民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农村的环境整治都依靠于这一水环境系统。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迫在眉睫。基于此,开展污水净化试验,为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阶段,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是农村工作中的重点,是实现高水平、高层次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通过分析晋江市在治理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中的取得成效和尚未解决、改善的问题,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理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为其他地区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福建省晋江市的16个乡镇(街道)的76个试点村(社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晋江市农村的人居环境展开实地调查,研究晋江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分析发现,晋江市政府通过环境整治、设施配套、规划建设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当地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水平,但也存在着村容建设同质媚俗、环境治理主体错位等问题。据此提出将村容建设与地方文化特色相结合,并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推手,也是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目的不仅在于改善生活环境,更在于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因此,将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结合,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加强农村道德建设,还能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焉耆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整治情况的分析,发现村民对人居环境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部分村庄基础设施仍存在短板,道路、亮化等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厕所、自来水等改建设施利用率有待提高,村民人居环境认知存在不足,主动参与家园建设的意识还不够强。  相似文献   

18.
广大农村是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场所。2020年新春伊始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考验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效,也反映出农村环境治理能力存在的短板与弱项。本文围绕当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资源分散、技术推广使用不足、资金缺口大、农民主体缺位等问题,提出应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切入点,倡导统筹推进、分类施策,数字赋能、技术支撑,拓宽渠道、多元投入,建管并重、常态长效,村民主体、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成为农村生态振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广东省德庆县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和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民满意度评价体系,研究发现:总体上,村民总体满意度水平处于比较满意等级;去模糊后支持层满意度排名第一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空间规划布局,再次是村容村貌整治和公共服务供给。因此,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强化行政监督;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充分发挥乡村自身力量等。  相似文献   

20.
测度目标是农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体系运行的指南针,是开展农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的重要基础。从农地整治项目利益相关者入手剖析农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主体,探讨测度主体的价值观、测度主体对农地整治项目建设的利益诉求,根据价值观和利益诉求诊断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的测度目标,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改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农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中需要以社会公众满意为准则,有效协调政府、项目区社会公众、周围社区对农地整治项目的建设要求,确定合理的农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